篇一 :《归园田居》(其一)一等奖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 …… 余下全文

篇二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wsl

《归园田居(其一)》 教案

编者:2014届高一语文备课组   王书良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②、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抓住语言体味意境的鉴赏能力;

②、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学习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2、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进入意境。

诗,融入了天地万物的灵性,构建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传承了人类的文明,记载着人类的喜怒哀乐。本单元里,我们将要在浓浓的叙事中感受到弃妇的怨愤,在细腻的心理描写中体验了士兵的思乡之情,在真挚的抒情中聆听屈原的爱国诉说,在曲折的故事中仰望刘兰芝凄美的爱情!这节课,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徜徉于诗歌的王国,走进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

二 、知人论世,走进作者。

   1、历史故事:‘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五柳先生

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2、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陶渊明。

     3、检测学生对陶渊明作品的掌握情况。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 …… 余下全文

篇三 :归园田居其一鉴赏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沈德潜在《说诗 语》中说:"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陶渊明就是这么一个真实的诗人。晋义熙二年,亦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这首诗开篇二句即表明诗人异于世俗的禀性:爱丘山。“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而“羁鸟”、“池鱼”则是陶渊明自比。“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也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这种被禁锢的痛苦不断折磨他,而由于“性本爱丘山”的本性,终于使他在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之后,欣然归隐。“开荒”二句说明他归田思想的胜利,实现了躬耕的愿望。

诗的后段,写他自己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抒发出内心的欣慰之情。“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几句,写归隐所在的农村景色,很自然地写出了乡村中那种和平安宁的生活气氛,与“尘网”、“樊笼”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几句描写,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既没有精雕细琢,也没有雄浑壮伟,却在平淡之中显示出一种自然的美。这也就正是陶渊明所追求的哲学境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他家门庭萧寂,室内闲静的气氛,由此来表现自己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个性,最后很自然的过渡到回到田园后的欣慰心情,落实到全诗的主题所在。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最美诗词(十一)归园田居 其一

归园田居 其一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

【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翻译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 …… 余下全文

篇五 :《归园田居其一》

《诗三首》教案

程红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

一、 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 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 —1—

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 …… 余下全文

篇六 :归园田居其一 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体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体悟诗歌意境,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手段和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同学们,知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诗人之口吗?(生答)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他写的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这篇散文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 ,让我们一起来回味其中描写田园美景的优美段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今天,我们再一起读读他所写的《归园田居(其一)》,看看在这首诗中他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艺术境界。(幻灯片:题目)(板书)

二、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

(一)、初读感知(识记重点字音、字形、词义,准确停顿,疏通诗歌大意)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读诗文,相互质疑,大致疏通诗意。

2、播放范读录音。

3、学生筛选重点字词,识记音、形、义。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大意。教师相机补充。出示重点字词:适俗韵 尘网 羁鸟 守拙 荫后檐 罗堂前 暧暧 依依墟里烟 桑树巅 虚室 樊笼

4、指名朗读,并加以评价。教师提示五言古诗朗读节奏(一般是二个节拍或三个节拍,二三或二一二/二二一)。并指出读好一首诗有三层要求:(1)读准

字音;(2)读清节奏;(3)读出感情。

5、学生齐读。作出评价。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读准了字音,读清了节奏。可是啊,诗歌是一种语言高度凝练,情感高度浓缩的文学样式,作者的情感就包含在诗歌的每一个字中,所以我们需要仔细品悟,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二)、再读品悟(熟悉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感情)

…… …… 余下全文

篇七 :20xx名句默写

2014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名句名篇

一、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 ___。(李白《蜀道难》)

(2)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 __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 _,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6)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7)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8)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古诗文经典名句500句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500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