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班别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42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0分)

风怒号(háo) 三重( )茅 挂罥(juàn) 塘坳(ào ) 倚杖( yǐ ) .....

布衾(qīn ) 广厦( ) 大庇( bì ) 突兀(wù ) 俄顷(qǐng) .....

2、填空。(10分)

(1)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古体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当时人称诗圣。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诗史。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根据提示,默写学习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4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4、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对偶)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夸张)

(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比喻)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

5、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秋深) ②卷我屋上三重茅(几层) ③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缠绕) ......

…… …… 余下全文

篇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附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加点的词。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2)下者飘转沉塘坳... ( ) (3)公然..抱茅入竹去 ( ) (4)长夜沾湿何由彻... ( ) 2、翻译句子。

(1)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

4、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7、把你积累的有关杜甫的情况写在下面。

二、阅读探究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9、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

…… …… 余下全文

篇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及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 ) 2.三重( )茅 3.挂罥( ) 4、塘 坳( ) 5.布衾( ) 6.广厦( ) 7.大庇( ) 8.突兀( )

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__

3.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 4.俄倾风定云墨色__

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 6.骄儿恶卧踏里裂___

7.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 1.秋深 2.几层 3.挂,缠绕 4.一会儿 5.布被子 6.睡相不好 7.彻夜,通宵 8.遮蔽,保护

三、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回答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

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用“//”为全诗划分为四个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与三幅画面的概括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下面加点,说说这些词语运用效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此诗时,诗人只有49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

…… …… 余下全文

篇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整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原文】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②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③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④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⑤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⑥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⑦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⑧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0风雨不动安如山?11呜呼!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练习题】 1.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具体情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像“群童”、“抱茅入竹去”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诗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6. 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秋天隐晦,预示秋雨将至的句子: 9.描绘雨至屋漏情形的句子:

10.表现诗人身处还关心他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 11.道出诗人心声,愿天下寒士保暖的诗句是:

12.表达作者宁肯冻死,也愿天下人温暖的心愿的句子:

…… …… 余下全文

篇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及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及答案

理解 巩固 积累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 ) 2.三重( )茅 3.挂罥( )

4.塘坳( )

5.布衾( ) 6.广厦( ) 7.大庇( )

8.突兀( )

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__

3.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 4.俄倾风定云墨色____

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 6.骄儿恶卧踏里裂_____

7.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

二 1.秋深 2.几层 3.挂,缠绕 4.一会儿 5.布被子 6.睡相不好 7.彻夜,通宵 8.遮蔽,保护

三、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回答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用“//”为全诗划分为四个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下面加点,说说这些词语运用效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此诗时,诗人只有49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余下全文

篇六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风学校备考方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九下)

【主编:阮兴刚】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中心思想:全诗自家茅屋被秋风吹破、大雨如注、彻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名句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傍晚秋雨之前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暗淡阴冷氛围的诗句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体现诗人关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体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兼济天下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坦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博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唐代诗人杜甫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道出了:

春风学校备考方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也抒发了同样情怀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理解赏析

1、仔细体会“卷”“飞”“渡”“洒”“挂”“飘转”等一连串动词的运用,说说好在哪里。

…… …… 余下全文

篇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及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及答案

理解 巩固 积累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 ) 2. )茅 3. ) 4.塘坳( )

5 ) 6 ) 7 ) 8.突兀( )

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______ 2___

3_____ 4____

5____ 6_____

7_____ 8_

二 1.秋深 2.几层 3.挂,缠绕 4.一会儿 5.布被子

6.睡相不好 7.彻夜,通宵 8.遮蔽,保护

三、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回答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用“//”为全诗划分为四个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下面加点,说说这些词语运用效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此诗时,诗人只有49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结合此诗,说说你怎样理解这两个

…… …… 余下全文

篇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导入】听一首悲苦的曲子,触摸一颗悲苦的心灵,品一首悲苦的古诗,走进一段悲苦的人生。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浣花溪畔,一座茅屋里,一个颤抖的声音,在历史隧道的深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杜甫,他少时便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他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鲁迅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杜甫的脚步走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杜甫的精神世界。

【走进杜甫,缅怀故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19xx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