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资治通鉴》名句

《资治通鉴》100个名句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B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遇檠根错节,无以别利器

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百闻不如一见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C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

乘长风破万里浪

此间乐,不思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大丈夫安能久事笔墨间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F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G古人贵朝闻夕改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H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何不食肉糜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汉朝与夜郎谁大

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J 鸡鸣狗盗之徒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军令有所不从

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疾风扫落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K口有蜜,腹有剑

L洛阳强项令

M莫敢饰诈,务尽其情

P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Q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秦始皇焚书坑儒

骑虎者势不得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R

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

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

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忍小忿而存大信

…… …… 余下全文

篇二 :300万字的资治通鉴浓缩的十句话

300万字的资治通鉴浓缩的十句话

头条理由:《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耗时近20年主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据说这书被毛泽东读了17遍。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有多么崇高。 这么长的一部书,你没有那么多时间读全文的话,可以看看这10句浓缩了整部巨著的精华,本帖值得收藏,特别是为孩子们收藏。

1、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

【译文】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

2、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译文】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运用法律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严格执法,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权势而触犯法律。

3、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译文】“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愤怒是悖逆之德,兵器是不祥之物,争斗是细枝末节。那些致力于战伐争胜、穷兵黩武的人,到头来没有不悔恨的。

4、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译文】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懂《资治通鉴》十句

读懂《资治通鉴》十句 1、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

【译文】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

2、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译文】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运用法律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严格执法,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权势而触犯法律。

3、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译文】“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愤怒是悖逆之德,兵器是不祥之物,争斗是细枝末节。那些致力于战伐争胜、穷兵黩武的人,到头来没有不悔恨的。

4、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译文】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上是大丈夫。

5、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译文】即使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人便可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去干。

6、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译文】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气,愚蠢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况且富有的人,往往会成为众人怨恨的目标,我既然没有教化子孙的才能,也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而落下怨恨。

…… …… 余下全文

篇四 :史记选读名句

史记选读》中的经典名句

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周公曰---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P6:《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高祖本纪

P44: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P49: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P49: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将军列传

? P5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 P5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 ? P56:《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P57: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孔子世家

63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滥矣。”

65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7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管仲列传

69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6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69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屈原列传

7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 余下全文

篇五 :史记名句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3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史记《齐太公世家》

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宴列传》

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燕子和麻雀怎么会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

6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说清楚,能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的去实行。

7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8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到了要做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祸害。 9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10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灾祸傍依着福祉,幸福隐藏着祸害。

1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刺客列传》

大丈夫甘愿为了解赏识自己的人而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1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史记《李斯列传》

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他的高大,河流没有嫌弃细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为国之君不推却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

13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史记《李斯列传》

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凶悍的家奴。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 …… 余下全文

篇六 :《史记》名言

《史记》名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3、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选自《史记·晋世家》 译文:提拔外面的人才,不拒绝自己的仇人,推荐家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 4、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选自《史记·赵世家》 译文:靠书本来驾车的人不了解马的性情,靠古法治理当世的人不通晓事物的变化。 5、小人徒见利,而不顾其害。 ——选自《史记·赵世家》 译文:小人仅仅只是看到有利的一面,而不顾有害的一面。 6、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选自《史记·郑世家》 译文:凭着权势和利益而结合的人,一旦权势和利益没有了,交往关系也就疏远了。 7、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选自《史记·魏世家》 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慧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8、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译文:洗一次头发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9、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富贵之人赠送财物给人,高尚之人赠送言辞给人。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1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说得清楚,能说清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实行。 12、隐忍就功名。——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译文: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13、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

…… …… 余下全文

篇七 :史记中的名句

《史记》中的名句

1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2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3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4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5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6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7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8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9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0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1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1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3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1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5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7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8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9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20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21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2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23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24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齐太公世家》

2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宴列传》

26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范雎蔡泽列传》

27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范雎蔡泽列传》

28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刺客列传》

29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列传》

30 飞鸟尽,良弓藏。 《越王勾践世家》

31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滑稽列传》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史记》名句

《史记》有关名句填写

1.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P20 )

2.大风起西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P49)

3.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物所以取天下也。(P49)

4.《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P56)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57)

6.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P63)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P63)

8.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P66)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先往下进行了。”】

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P67)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P69)

1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P71)

1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P72)

13.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P74)

14.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P74)

1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柰如何?(P81)

16.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P91)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P103)

1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9.“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