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

2、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倒装句

1、定语后置:

伏尸百万

铸以为金人十二

金城千里

2、宾语前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崤函之固,自若也

3、介词短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 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余威震于殊俗

省略句

委命(于)下吏

身死(于)人手

威振(于)四海

士不敢弯弓(射箭)而报怨

聚之(于)咸阳

以(之)为桂林、象郡

蹑足(于)行伍之间

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中文言文《过秦论》重点词句解释

《过秦论》知识梳理

一、文常填空

1、《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散文《论积贮疏》、《陈政事书》,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过秦”的意思是推究指责秦的过失。

2、本文通过叙述秦从秦孝公至秦亡由盛而衰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事实,指出秦政的过失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夺取天下后不施仁义,遭到天下人的反对,终至国破身亡。以此提醒汉统治者要以秦为鉴,广施仁政。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现象: 1.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2. 孝公既没:没,同“殁”,死。 3. 合从缔交:从,通“纵”。 4. 约从离衡:从,衡,通“纵”、通“横”。 5.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 6.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疲惫。 7.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 8. 始皇既没:没,同“殁”,死。 9. 氓隶之人:氓,通“甿”,耕田的人。 10. 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突起。 11.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12.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再加上。

(二)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解释: 1.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2. 于是六国之士:于是,在这时。

3. 委命下吏:委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

4.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边疆的屏障。 5. 而迁徙之徒也:迁徙,被征发。

6.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河,黄河。

7.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以东。 8. 流血漂橹:橹,盾牌。

9. 宽厚而爱人:爱人,爱护百姓。 10. 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11. 分裂山河:山河,江山、国土。

(三)一词多义: 1、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 收天下之兵:兵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器。 斩木为兵:兵器。

…… …… 余下全文

篇三 :过秦论逐字逐句翻译

过 秦(指出秦的过失,动词) 论 .

秦孝公据(依靠,凭借)崤函之固,拥(拥有)雍州之地,君臣固(牢固地)守 ...

(守卫)以窥(窥视)周室,有席(名词作状语,像卷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名词作状 ...

语,像用包裹把东西包起来一样)举(举起,拿走)宇内,囊(像用口袋把东西装起来一..

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指示代词这,这个)时也,商君佐(辅佐)之,..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立法度,务(致力,从事)耕织,修(整治,治理)守战之...

具(器械);外(名词作状语,对外)连衡而斗(使……相斗,动词的使动用法)诸..

侯。于是秦人拱手(两手相合,比喻很轻松,不费力的样子)而取西河之外。 ..

孝公既(已经)没,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取汉中,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举(攻取)巴、蜀,东割(名词...

作状语,向东))膏腴之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开..会)盟(会盟)而谋弱(使……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

肥饶之地,以(用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缔交,相与(帮助)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聪明智..

慧)而忠(忠诚)信(讲信用),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约定)从离(使离散)....

衡,兼(集中)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众人)。于(在)是(这)....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类)为(介词,替)之谋(谋划),齐明、...

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同一类人)通(沟通)其意(意见),...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类)制(统帅)其兵(军队)。...

尝(曾经)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击)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引进,迎接)...

…… …… 余下全文

篇四 :16 过秦论(字词句式整理)

16 过秦论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你,你的 .

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 没:通“殁”,去世 ..

3、合从缔交 从:通“纵” .

4、相举为一 举:通“与” .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 .

6、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7、百有余年 有:通“又” 8、锄櫌棘矜 棘:通“戟”

二、词类活用

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

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2、崤函之固 固:adj.→n.险要地势

3、内立法度 内:n.→状语,在国内

4、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n.→状语,在国外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5、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南、西、东、北:n.→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6、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动用法,使??削弱

7、约从离衡 离:使动用法,使??离散

8、追亡逐北 北:v.→n.溃败的军队

9、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10、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弯:使动用法,使??弯曲

11、以愚黔首 愚:使动用法,使??愚昧

12、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动用法,使??变弱

1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adj.→n.坚固的边防

14、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n.→v.登上

15、瓮牗绳枢 瓮、绳:n.→v.用水缸做、用绳子系

16、天下云合而响应 云、响:n.→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 …… 余下全文

篇五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整理归(师用)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让结局不留遗憾,让过程更加完美。

2015《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及练习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

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通“亢”,高 )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 …… 余下全文

篇六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整理归

《过秦论》梳理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 ..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

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 .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通“亢”,高 ) .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语文名言名句

(第一册)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1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2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 …… 余下全文

篇八 :过秦论课后练习

过秦论导学案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的思想。

2.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背景资料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在作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统一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用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年王朝很快结束了。

一.预习部分

(一)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宁( )越 宁( )有种乎 乐( )毅 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 )召不应 鉏耰棘矜( ) 矜持( )

度( )长絜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逡( )巡

崤( )函 黔( )首 锋镝( ) 流血漂橹( )

瓮牖( )绳枢 氓( )隶 一夫作难( ) 膏腴( )

藩( )篱 蒙恬( ) 铦( )于 蹑( )足行伍

谪( )戍 鞭笞( ) 囊( )括 隳( )名城

(二)解释括号前的重要实词和虚词

(1)秦孝公据( )肴函之固( ) (2)君臣固( )守以窥周室

(3)内立法度( ) (4)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 )遗策

(5)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 )其兵( )(6)秦无亡( )矢遗镞之费

(7)秦有余力而制( )其弊 (8)追亡( )逐北

(9)因( )利乘便 (10)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

(11)延及( )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

(12)及( )至始皇 (13)百越之君,俯首系( )颈,委( )命下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