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六国论历年高考名句默写20xx年--20xx年

《六国论》历年高考名句默写

1.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2004北京卷)

2.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006浙江卷)

3.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007上海卷)

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2008山东卷)

5.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2008上海卷)

6.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2011四川卷)

7.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20xx年浙江卷)

…… …… 余下全文

篇二 :《六国论》历年高考名句默写

《六国论》历年高考名句默写

1.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2004北京卷)

2.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006浙江卷)

3.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007上海卷)

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2008山东卷)

5.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2008上海卷)

6.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2011四川卷)

7.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20xx年浙江卷)

…… …… 余下全文

篇三 :六国论阿房宫赋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 翻译

姓名 学号

1、 , , ,以有尺寸之地。

2、诸侯之地有限, , , 。

3、 ,可谓智力孤危。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5、其势弱于秦, 。

6、盘盘焉, , , 。

7、 , , ,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8、 , ; ,多于机上之工女。

9、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独夫之心, 。 , , ,可怜焦土。

11、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1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3、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 , 。

14、可堪回首, , 。凭谁问, ,尚能饭否?

1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雄姿英发。 ,谈笑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六国论》句式整理

1.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 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2.其势弱于秦 介后 他们的国力比秦国弱小

3.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 “大”用于修饰“天下”,至于后

4.破灭之道也 判断 贿赂秦国(指割地求和)使国力受损,是灭亡的根源啊!

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省略句

之:指代贿赂所得的土地 其:它的 实:实际数量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那实际上多到百倍。

6.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它们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

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8.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省略句

等到燕太子丹想出了派荆柯去刺杀秦王的计谋,燕国便马上招来了祸端!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省略 “为”是表被动

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10.是又在六国下矣 判断句

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用“非”表示的否定判断句)

六国: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几个诸侯国。兵:武器

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六个诸侯国家破国亡,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也不是打仗不得法”。它同下文“弊在赂秦”一起,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捷明快。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也”式判断句)。

与:亲附、亲近。嬴:秦王的姓。

单独看,这句翻译为“是因为齐国结交秦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它提示了齐国灭亡的原因。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式被动句)

如此之势:泛指“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和“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的大好形势。

…… …… 余下全文

篇五 :六国论句子翻译

《六国论》重点语句翻译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8.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9.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

得下咽也 .

1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阿房宫赋》重点语句翻译

1.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3.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 ..

4.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 ..

5.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

6.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

7.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8.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

族灭也? .

10.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 …… 余下全文

篇六 :六国论(文言虚词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句式 一词多义)

六国论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始速祸焉: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来说 (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 以地事秦 事:侍奉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始速祸焉 速:招致 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译为打退

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 …… 余下全文

篇七 :六国论(文言虚词_古今异义_词类活用_句式_一词多义)

六国论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始速祸焉: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来说 (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 以地事秦 事:侍奉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始速祸焉 速:招致 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译为打退

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 …… 余下全文

篇八 :六国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六国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革灭殆尽(dài) 暴霜露(bào)

B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ù)

C弊在赂秦(lù) 为国者(wèi)

D不得下咽(yàn) 洎牧以谗诛(zì)

提示:A项中“暴”读“pù”;C项中“为”读“wéi”;D项中“洎”读“jì”。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联网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提示:②“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③“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答案:C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B

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