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禅修茶道百句三字经

《禅修茶道百句三字经》 作者:仁炟法师

(一)

禅茶要 修道序 十二分 须牢记 一心诚 备茶具 燃香灯 供佛礼 跏趺坐 理气息 调身心 宜静谧 二煮水 听潮音 三洗杯 祛积习 四投茶 五观色 赏茗茶 闻香气

(二)

六洗茶 放桎梏 七泡茶 参至理 八分茶 发菩提 九供养 化春雨 十品味 探消息 再谢茶 约舟楫 又参禅 茶理体 禅借茶 显真谛 茶倚禅 生文趣 性一如 实理地

(三)

茶之源 始神农 解百毒 冶性情 梁国师 宝志公 荐武帝 奖茶工 四祖信 倡禅农 始种茶 道法宏 百丈师 立茶规 制茶仪 上茶供 老赵州 从谂翁 千古传 吃茶令

(四)

禅与茶 一味融 明本心 见自性 茶助道 身心轻 提精神 祛劳形 降三高 消食灵 抗衰老 目益明

怀感恩 喜分享 广结缘 涵包容 禅茶趣 和正清 得吉祥 入妙境

(五)

禅茶道 妙用宝 启六根 修法要 眼观色 鼻闻香 舌尝味 意根料 身宴坐 耳根禅 十八界 自内照 制心一 松紧合 空无我 不执着 修慈悲 证般若 直任运 行中道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与茶文化有关的诗句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一百句有关茶文化诗词

一百句有关茶文化诗词

1、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2、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3、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4、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5、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6、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7、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

8、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9、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

10、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11、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12、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

13、浅杯茶,满杯酒。

14、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15、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

16、为公忙为私忙忙中偷闲喝碗茶去, 做人苦做事苦苦中作乐拿付牌来。

17、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18、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19、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20、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

21、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22、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23、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24、喜报捷音一壶春暖, 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25、看水浒想喝大碗酒,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6、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

27、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28、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29、柳井有泉好作饮, 君山无处不宜茶。

30、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

31、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32、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3、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24、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35、酒醉英雄汉,茶引博士文。

36、羹香怀帝德,茶色虑民灾。

37、赞龙井赏茉莉一品观音也得有点苦丁,

谈琴棋论书画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

…… …… 余下全文

篇四 :茶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茶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单项选择题:

★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A)。

A.《诗经》 B.《茶经》 C.《神农本草经》 D.《史记》

★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_B_和黑茶六类。

A. 花茶 B.黄茶 C.青茶 D.春茶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主产于福建、广东和_C_。

A. 广西 B.江西 C.台湾 D.海南

★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茶墨俱香”的典故与下列哪位文人有关?_D_

A.唐寅 B.赵孟頫 C.文征明 D.苏轼

★世界上第一部茶百科全书是_D_。

A.《诗经》 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 D.《茶经》

★我国五大名泉有中冷泉、趵突泉、惠山泉、虎跑泉和_A_。

A. 观音泉 B.玉泉 C.崂山泉 D.谷帘泉

★“字依壶传,壶随字贵“。文人_C_在紫砂壶上开创题刻后,一直流传下来,后来紫砂艺人中出现了专门刻字的分工。

A.郑板桥 B.任伯年 C.陈鸿寿 D.董其昌

★“从来佳茗似佳人”是我国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名句?_C_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

★我国历史上被誉为“不可一日无茶”的君主是_B_。

A. 朱元璋 B.乾隆帝 C.李煜 D.康熙帝

★茶树属于什么植物?_B_

A. 单子叶植物 B.双子叶植物 C.既是单子叶又是双子叶植物

★茶原产自哪里?_B_

…… …… 余下全文

篇五 :20xx茶文化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

2014茶文化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的划线处)

1、 我国战国时期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这部书是 农本草》 。

2、 人类利用茶叶的三个阶段是 、

3、 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是《茶经》,其作者是,字 鸿渐 被世人誉为_茶圣_。

4、 龙井茶的四绝是 、、 、 。

5、 绿茶的制作工艺分为 、 和 。 。

6、

7、 茶叶的内质审评包括 、

8、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多酚类物质 、 生物碱 、 蛋白质 、 维生素类 、 糖类 、 矿物质 、 氨基酸 。

9、祁门红茶产自 。

10、茶叶的贮藏应注意 、 等。

11、冲泡过程中左右手要尽量 进行,不可总用一只手去完成所有动作,并且左右手尽量不要有叉 动作。

12、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采一芽一叶,称“ ,采一芽二叶初展的称“ 雀舌 ”。

13、漆器茶具始于,主要产于 一带。

14

15、我国绿茶由于加工方式不同可分为 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 、 蒸青绿茶、 晒青绿茶 。

16、中国茶类中,属于不发酵茶类的是 ,属于半发酵茶类的是 、 ,属于全发酵茶类的是 红茶,属于后发酵茶类的是 黑茶 。

17、茶道以为最高境界。

二、判断题 (请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错 )1、“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是苏东坡一首诗中的名句。 ( 错 )2、浙江的观音泉是我国五大名泉之一。

( 对 )3、斗茶之风出现在唐代。

( 错 )4、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

( 错 )5、侠君茶产于湖南的君山岛。

( 对 )6、奉茶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

( 对 )7、龙井茶采摘的三大特点是:早、嫩、勤。

( 对 )8、中国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个省和西藏东南部。 ( 对 )9、黄茶的加工分为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 …… 余下全文

篇六 :茶文化复习题 2

?茶文化?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茶文化: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情感、爱憎等思想观念和各种文化形态之统称

斗 茶:实质是评比茶叶质量和点茶记忆的一种方式

茶马古道:特指藏、川、滇三省区范围内数千年间,因茶马互市而兴起、发展的由藏汉民族马

帮、背茶工和商贩开辟的的民间商贸通道

茶禅一味:僧侣们把茶与佛教清规、佛教哲学、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认为饮茶可以悟茶理而至

悟佛理

无我茶会:无我茶会是一种群众性的茶会形式,是一种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的全体

参与茶会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的新领域,是以得到茶业物质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化旅游。

茶马贸易(互市):见之于唐,成制于宋。它是唐、宋至清代时,官府用内 地的茶在边境地区与少数民族进行以茶易马的一种贸易方式

二、问答题

1、茶文化的性质及社会功能是什么?茶文化的起源地是什么?

性质: (1)社会性: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角落和生活的各方面。

(2)群众性:范围广泛,雅俗共尝,大众文化。

(3)民族性: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

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

(4)区域性: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

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1)推动廉政建设:饮茶过程中蕴含了崇尚“节俭、淡泊、朴素、廉洁”的精神。

(2)增进人民身心健康:茶是公认的保健饮品,是万病之药,饮茶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全面

提升国民身体素质产生深远影响。

(3)促进茶业经济:茶文化事业不仅促进了我国茶叶经济的提升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促

…… …… 余下全文

篇七 :各种茶艺的详解

各种茶艺的详解

碧螺春茶艺

器皿选择:

玻璃杯4只,电子随手泡一只,木茶盘一个,茶荷一只,调茶具一个,茶洗一个,茶巾一条,香炉一个,香一支,(公道杯一只,白瓷盅数个)。

“太华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碧螺春是我国历史上的名茶,“”碧螺春集太湖洞庭山水之灵气和精华于一身,经过严格的产地选择,鲜叶主要来自苏州、宜兴等江苏区域范围内,碧螺春是茶中瑰宝。碧螺春的茶艺共分十三道程序。

1、 焚香通灵

我国茶人认为“茶需品静,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一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蕴含的大自然气息。

2、 仙子沐浴

我们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示对嘉宾的尊重。

3、 玉壶含烟

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气的蒸发而自然降温。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被称为“玉壶含烟”。

4、 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请嘉宾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欣赏是欣赏他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碧螺春需采芽约七万个嫩芽。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 飞雪沉江

即用茶针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飞,煞是好看。

6、 洗茶闻香

碧螺春沉入水后,快速将热水倒净,立即闻香(从左到右、从远到近),需要用心去感受那独特的芬芳。

7、 雨涨秋池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即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

8、 春染碧水

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级茶艺师知识试卷

中级茶艺师知识试卷(B)标准答案

培训单位 姓名 准考证号

注 意 事 项

1.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考号和所在培训单位的名称。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 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答卷,不要在试卷内填写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4.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

得 分 一、填空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的划线处。每空0.5分,

评分人 满分30分)

1、 我国战国时期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这部书是 《神农本草》 。

2、 人类利用茶叶的三个阶段是 药用 、 食用 和饮用。其中饮用又分为 唐煮 、

宋点 和 明泡 。

3、 茶的名称很多,有“ 荼 、 槚 、 艹设 、 茗 、 艹舛 ”等,现在已不

经常使用。

4、 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是《茶经》,其作者是__陆羽_,字 鸿渐 被世人誉为_茶圣_。

5、 唐代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有“孰知茶道全尔真,_唯有丹丘得如此 ”。

丹丘指的是 道家神仙 。

6、 龙井茶的四绝是 色翠 、 香郁 、 味醇 、 形美 。

7、 绿茶的制作工艺分为 杀青 、 揉捻 和 干燥 。 杀青 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

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一是彻底破坏鲜叶中的 酶 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的 酶促

氧化;二是散发 青草气 ,发展 茶香 ;三是蒸发一部分 水分 ,使之变柔软,增强韧性,便于 揉捻 成形。

8、 岩茶是一个大类,它有 白鸡冠 、 水金龟 、 大红袍 、水仙 肉桂等十几个品种。

9、 茶叶的内质审评包括 香气 、 汤色 、 滋味 、 叶底 四项。

10、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多酚类物质 、 生物碱 、 蛋白质 、 维生素类 、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