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历史课改总结

初中历史课改经验总结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是顺应创新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在哪些方面作了改革,课程改革对历史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老师该如何去做?这些都是课改后我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下面我将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历史课程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现代化的创新人才的需要,是为国家未来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是人类为生存而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创造自我的过程,是人类行为的轨迹,正是通过学习历史,人类才认识了自我,不断地改善自我并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治史”,“以史为鉴,明理启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历史就受到中外士人的青睐,并拿它来为我们的现实服务。在这方面,毛主席是个典范,正因为他对历史著作的孜孜不倦,才造就了他惊人的政治军事指挥才能。鉴于历史如此重要的地位,我国对历史课程进行了改革,以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去感受历史,体味历史,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悟出人生真谛,增强民族感、荣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信念,这或许也是课改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综观整个初中历史新版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新教材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在课程内容上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灵活性、科学性。如内容量大大缩小,而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了增强对学生视觉感官的刺激,新教材的设计比以前漂亮了,特别注重实物的展现而避免了过去那种一大段一大段抽象术语的枯燥描述。同时,新教材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史学观点,将最近研究的史学成果、考古发现编入课本,让学生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总之,教材改革在总体上是进步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必须的。

当然,新的教材必然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那种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再也不是被动的接受和为了分数而痛苦地死记硬背的过程,而应该是反思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发展历史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主观的感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外显为力量。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日本曾对21世纪的教师形象作了这样的要求:要有超越时代的教师专业素质,即教育的使命感,对于儿童的理解、教育爱、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养等。我国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也指出:当代教师必须具有立足于全球视野的能力,生存于变革时代的能力,专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国这次课改的最高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怎样利用新教材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思考的问题。经过近段新课改研究和探索,我们在课改中有以下几方面作出认识:

…… …… 余下全文

篇二 :选修课总结

《晋中历史拾粹》选修课总结

XXX 在学校安排下,20xx年至20xx学年我代高一年级四个班的《晋中历史拾粹》的选修课,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不少的收获,也有一些失误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 教师的收获

选修课的开发和实施,冲击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促使教师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这是我本次选修课编排与讲授的最大收获。

二、学生的收获

在选修课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最本质的特征是强调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是学习通过自己探究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探究性思维的过程。这样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懂得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是课堂,还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街道、家庭等多种领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领域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程学习中,学生要获得相关的信息就要学会从什么地方、如何去搜集有效的资料;在资料搜集完毕后必须对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这就是处理信息的过程;而最终完成研究结果的表述就是分析、利用信息并表达自己研究成果的过程。经过几个月的课题研究,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有所提高。尤为可贵的是,让学生在经验生活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了人文素养。

三、存在的问题

1、选修课的评价与管理问题。校内评价和管理机制还未完全建立,需要集中力量,尽快建立,确立课程的科学、完善和发展。 2、教师的选修课开发的意识、知识、技能和精力不足。在选修课的开发中,教师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信息、寻找和整合课程资源,思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组织教学与评价的全过程;同时又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专业知识和素养,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3、缺乏课程专家的系统理论指导。选修课开发是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交会点,是课程专家的学术知识到教师实践知识的过渡。我们渴望得到课程专家的指导,让专家们“高屋建瓴”式地进行审视,指出我们在课程开发中的不足,提出创造性的意见,为我们的选修课保驾护航!

…… …… 余下全文

篇三 :历史课教学总结

历史课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作为一个首次教学的实习生,每一次的讲课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进步,每一个同学的不同反应都为我以后的授课提供一种经验。顶岗实习带给我的种种体验,都有利于我成长。针对这几次的上课情况,我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促进了我的成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会不断的成长!

一、对成绩好的学生:由于我教的是初二,所以对初一历史成绩好的同学,应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课下询问他们的上课时听课情况,并且在课后作业中重点关注他们。注意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保持与提高他们的历史成绩。对于这类同学,更应该注重的是他们的心理活动,使他们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我的讲课方式。并且不能够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在他们犯了错误时应该和其他同学的处理方式相同。

二、对成绩中等学生:应该不断地鼓励他们,课下关注他们的作业情况,并且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其学习情况,不断督促他们,促使其进步。关注他们上课时的听课及其笔记情况,而且询问他们的学习方法,对其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其学习效率。在上课时讲解学习方法,便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时多与他们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程度。提高我的教学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其历史成绩的提高。

三、对成绩较差学生: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对于这类同学的作业可以适当地少留,逐渐增多,关注他们上课的听课情况,对于其中可以进步的同学进行单独指导。在课下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平等对待这类学生。对于上课认真听课但是考试结果不好的同学,应该加强对其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写得差的同学,应该给与特别关注,要求应相对降低,采取不断鼓励并严格要求的方式,促使其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对成绩整体较好的班级,应加强与他们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给与适当的鼓励;对整体成绩一般的班级,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并且在上课时穿插学习方法的讲解,使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整体成绩较差的班级,应加强其上课的纪律问题,并且关注上课的笔记,课后作业也应该给与相对的指导,并且教授学习方法。总之,对于所有的班级都应该一视同仁,

…… …… 余下全文

篇四 :历史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小牛群初中史历学科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新课程要求历史课堂教学要打破常规,改进教学形式,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内容;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明白,学历史并不是一件单调乏味的苦役,学习历史不只是历史课堂内的事,它也是我们每日每时都可从事的活动,是一种乐趣。可是,初中课堂的大容量,快节奏,内容跨越性大,学生的基础薄弱,厌学懒动,抄袭应付的情况很严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在此期间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培训,通过平时上课的演练和上公开课,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显著的成效的。比如:

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 回忆我们以前的历史教材,真的是让人觉得枯燥无味。而新的历史教材,从外观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深受学生喜爱;从内容上讲,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对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来讲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增加学生的兴趣。还有历史探究活动课,这可是学生们活动的天地,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当得到老师的鼓励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常常是下了课,学生们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意犹未尽。他们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二、师生关系的出现好的转化:和谐、民主、平等。让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

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师生互动、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一、如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读、圈点勾画、提出问题;开始组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课外让学生搜集资料等。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尽人意。在探究学习中真正能“动”起来的是少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动”起来,而有的是与课堂无关的“动”。个别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放手不够。

…… …… 余下全文

篇五 :历史听课总结

谁持彩练当空舞

--------赴泗水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金屯镇中学 高同辉 根据市教育局安排:泗水龙腾中学和子路中学举行为期一周的教学观摩活动。我校高度重视,遴选了各学科参与本次县级教学能手的教师和我校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共22人,在王忠振校长带领下赴泗水听课学习。我观摩了泗水中学两位历史老师的示范课,她们的课让我领略了课堂教学的许多魅力,展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现将我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薛爱花、张咏梅老师教学语言悦耳、亲切,教态轻松自然,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整堂课。这种微笑教学的姿态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平等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能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去思考。学生一种宽松的思考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课前广集资料,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两位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得心应手不是偶然,这与他们课前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分不开的。他们善于运用网络辅助备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还善于自己动手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使教学直观,使历史与现

实、历史与地方相结合;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敢于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课堂教学新颖丰富,有趣味。

三、注重培养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敢于把教材用来作为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载体,以“自主互助”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通过视频、图片、材料及出示图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既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又在过程中重视了对学习方法的巩固和提醒,真正体现依标施教。既能把握重点又能突破难点,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

…… …… 余下全文

篇六 :必修一历史一二课总结

一、重要知识点提要

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

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公元前20xx年,

2、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②初步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③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诸侯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诸侯可以进行再分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特点:层层封授,等级森严,从而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 余下全文

篇七 :历史高效课堂总结与反思

历史高效课堂总结反思

——远安外校历史备课组

在高效课堂这个大教学环境下,我校历史学科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观摩学习,教学实践,探索出了较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此模式,我们收获了不少,但也有不少困惑,现总结如下:

一、高效课堂中的收获:

(一)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与课时要求,历史教学内容适合选择一堂课完成各环节(自学、交流、展示、检测)的教学模式;因此各环节时间如下安排:预习自学15分钟,站地交流5分钟,展示、质疑20分钟,当堂检测5分钟。

(二)明确了高效课堂中教师应有的行为

1、课前教师应有的准备工作

(1)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载体,因此课前教师必须认真编写导学案,编写时必须以“课标”为依据。

首先,导学案编写的内容要全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必须包涵进去;其次,导学案中设计的解决问题的形式应多样:如采取什么方式来突出重点,又采取什么方法来突破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通过哪种巧妙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等等;第三、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编写出的导学案既要有难易梯度,又能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潜能,还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一步质疑、探究、延伸。

同时,在编写历史导学案时,要注意“知识梳理”与“问题探究”并重;注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对现实的借鉴意义,给人的心灵启迪;尽量一条线索贯穿始终;多了解学生学情,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编写导学案;资料的利用,材料的选择要权威、典型,尽量少而精;探究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有思维的成分,要经典,不能太多;检测题的设置要简洁、新颖。

(2)查找资料

因为是一堂课完成各环节(自学、交流、展示、检测)的教学,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和时间课外去查找与课堂有关的资料,所以,教师得根据教学内容,查找、准备好一些相应的文字、图片、视频或实物等资料,以备帮助学生预习、展示或解疑。

…… …… 余下全文

篇八 :20xx年历史优质课评比总结

20xx年历史优质课评比总结

优质课评比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考查的是在同一课题之下,各位老师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建构的过程。实际上这一过程考查的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也是对教研组的教研氛围和集体智慧的考查。各位老师最终呈现给我们的课堂,通常都不是一个人的思考,而是学校整个教研组对课程、课堂、学生的认识。通过这一活动可以看出,各位参赛老师都花费了很大的功夫,课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具体说来,其共性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时关注课标要求,并能抓住主线进行艺术性建构。 备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上课的效果。从各位老师的课堂可以看出,他们在备课时都充分关注到了课标要求,把课标要求作为自己备课上课的依据,这使得课堂环节中重点突出,能够抓住主干知识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各位老师都进行了艺术性建构,力争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教学主线展开,这就使得课堂环节非常流畅,思路非常的清晰。

二、授课时关注课堂效果,力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不仅仅是教师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更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努力的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学生的方法指导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上都下了很大功夫,力争通过课堂教学,以知识为载体,使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提

高和发展。

三、反思时关注课改理念,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

这次活动,各位老师的反思最值得关注。通过课堂活动我们看到了老师的上课过程,通过反思展现的则是各位教师的备课过程。几位老师在反思过程中,不再是琐碎的课堂具体环节、具体问题,而是能够谈出自己对课程、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并能看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所在,反思的占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任何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在各位老师的课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一、对课标的解读

各位老师在反思中最先提到的便是课标要求,也谈到了自己对课标的认识,以及依据课标确定的重难点。但在对课标的解读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课标要求涉及到的知识点是非常明确的,但对该知识点所要达到的程度却表述的相对笼统一些。各位老师所存在的问题便是不能对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进行准确的解读,对同一条课标要求内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那么,我们如何解读课标呢?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