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

一、关于教书育人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二、关于为人师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 须 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1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 …… 余下全文

篇二 :教育经典名言集锦

在名家的思考里思考,在自家的思考里深邃

请你在下列关于教育的名句中选择一句,围绕此句的主题,联系实际思考,

写出800——1200字的感悟小论文,在5分钟时间里作讲演。

第一章:关于教育与教育学

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康德说:“人只有

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2.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

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

机会。 ——(美)《邓肯自传》

3.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

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

4.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爱尔维修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6.棍棒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更为懦弱,更为固执。 ——(法)蒙田

7、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

8、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

育了。 ——(法)卢梭《爱弥儿》

第二章:教育功能与教育规律

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2、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

思想战胜的

3、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

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

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法)卢梭《爱弥尔》

4、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

…… …… 余下全文

篇三 :经典教育名言摘录

经典教育名言摘录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2.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

3.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 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4. “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 ——《魏书生文选·第一卷》

5.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6.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 “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柏拉图论教育》

8. “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 ——中国 邹韬奋:《工程师的幻想》

9.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0. “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1. “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陶行知全集》

…… …… 余下全文

篇四 :教育学经典名言

教育学经典名言

教育理念篇

一、教育没有情爱 就如无水之池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根植于爱 ----鲁迅

子女是自在的自由的,他们不是物体,既不属于别人,也不属于父母 ----黑格尔

二、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卢梭

教学要能培植各人的天赋特长,要沿着学生的自然倾向最有效的发展他的能力 ----昆体良 使学校适合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合学校 ----尼尔

三、和谐发展 健康成才

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其性格的发展 ---柏拉图

教育是年青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过程 ---涂尔干

既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技能,有时他们在治理、情感、意志品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实际的发展 ----赞科夫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雅克.德洛尔

教育的目标应是促进整体的人的学习与变化 ---卡尔.罗杰斯

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的强调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励 -----第斯多惠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苏格拉底

所有外在强迫的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的精神害处极大;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 ----雅斯贝尔斯

学习行为的目的不但要把我们带到某处,而且还应当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 ----布鲁纳

教育的事务并不是使年轻人在任何一门学科上达到完善的程度,而是开放和安置他们的心,使他们在需要专心于某种科学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学习它 -----洛克

…… …… 余下全文

篇五 :经典教育名言

经典教育名言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作者:马卡连柯 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作者:克鲁普斯卡娅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作者:《格言对联》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作者:陶行知

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 作者:马卡连柯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作者:陶行知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 作者:林格伦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作者:培根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作者:《三字经》

教子功夫:第一在起家,第二在择师。 作者:(清)陆世仪

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作者:陶行知

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作者:列宁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作者:爱因斯坦

教子教孙须教义;积善积德胜积钱。 作者:《格言对联》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作者:第斯多惠 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 …… 余下全文

篇六 :经典教育格言200例

经典教育格言200例

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术;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春秋)管仲《管子·权修》

2.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3.善教者,不以赏罚而教成,教成而赏罚弗能禁。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尊师》

4.善教者??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

5.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徙》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孔丘《论语·学而》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春秋)孔丘《论语·雍也》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春秋)孔丘《论语·里仁》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春秋)曾参《论语·学而》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

16.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战国)孟柯《孟子·尽心上》

17.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 …… 余下全文

篇七 :经典教育格言

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么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其价值, 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 ———— 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 阳光。 ———— 乌申斯基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 乌申斯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 源泉。 ———— 乌申斯基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麽幸福 本身就会找到你。 ———— 乌申斯基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永远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使求学的兴趣本 身依赖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依赖于任何不合乎实际的表面文章。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 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 乌申斯基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教育的经典格言

关于教育的经典格言

1、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如果您能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你就是他们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这个原则就会永远发生作用。 ——洛克

2、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

3、儿童的过错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受到赞扬的之后,经过大家一番传播,则奖励的意义就更大。而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洛克

4、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苏格拉底)

5、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6、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

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7、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8、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 (1879-1955)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