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

清 金缨

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该书刊行之后,民间有异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讹压滋多,附刻喧宾夺主,传本各异”。潮阳郭辅庭有感于此,取旧所校定《格言联璧》,“就正通人,复加雠勘,端楷书写,重付精刊”。岳麓书社出版的《格言联璧》,即以上述郭氏刊本为据,于格言原文原注之外,复加今注今译,以利一般读者理解及意旨。 - 1 -

《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凡十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引言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 …… 余下全文

篇二 :【经典】国学格言

1、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出自《格言联璧 · 接物》。

意思是:对方有理,自己没理,要让人;对方无理,自己有理,要容人。

2、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出自(清)龚自珍《丁亥 ·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之,漫不诠之,得十五首》。

意思是:如果连自己的心都抑制不住,怎么能战胜客观世界?

3、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出自(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不能用衡量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4、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出自(唐)韩愈《原毁》。

意思是:不拿要求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拿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这种人是在爱重自己。

5、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出自(唐)白居易《策林》一。

意思是:把别人的缺点看成是自己的缺点,把别人的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

6、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 ——出自《格言联璧 · 接物》。

意思是:要求自己要从没有错误中发现错误;对待别人即使其有过错,也要从中发现他的优点。说明要严以律己、宽以以待人。

7、待己者,当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者,当于有过中求无过。 ——出自《训俗遗规 · 史搢臣愿体集》。

意思是:对待自己,应当在自以为没有错误中找出缺点;对待别人则反之。

8、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出自《养正遗规》卷下。

意思是:对待别人要宽厚,对待自己要简约;要求自己要严,要求别人要宽。

9、但攻吾过,毋议人非。 ——出自《陈确集 · 别集 · 不乱说》。

意思是:只是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

10、但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 ——出自(清)王日卓《今世说》卷二。

意思是:如果每日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妨碍自己走上圣贤的道路上去。

11、德盛不狎侮。 ——出自《尚书 · 旅獒》。

…… …… 余下全文

篇三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狎暱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

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

[清]金兰生先生编述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华古文博览

中华古文博览

概述

《中华古文博览》是《中华古诗文》系列“三合一套装”软件的其中之一,全文收录以下大型古文作品库:

构成

二十五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通鉴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

全唐古文

《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

四大名著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古文名著来历

唐诗三百首》

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由无锡进士蘅塘退士编选,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深受人民喜爱的唐诗读物.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宋词三百首》

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几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许多名篇名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道德经》

概括起来,《道德经》有三大内容,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道德经》一书,字数虽只有5000余言,但内容之丰富,恐怕没有几本书能与之相比.

《菜根谭》

这是一部教诲世人"去妄存真"的宝典.人心渐渐"失真",便为"荣利所缠缚",追逐着吞噬纯真心性的物欲,积淀起掩蔽纯真心性的"尘埃",真心也就变成了"妄心".

《围炉夜话》

…… …… 余下全文

篇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 〗于〖 〗畎亩〖 〗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 〗大任〖 〗于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 〗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 〗动〖 〗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 〗。

人恒〖 〗过〖 〗,然后能改,困〖 〗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 〗则〖 〗无法家〖 〗拂〖 〗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

然后〖 〗知生〖 〗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也。

一、解释文中斜体的字词 二、给下面斜体的字注音

舜〖 〗 畎〖 〗亩 傅说〖 〗 胶鬲〖 〗 管夷〖 〗吾 孙叔敖〖 〗 百里奚〖 〗 行拂〖 〗 曾〖 〗益 法家拂〖 〗士

三、文学常识

1.孟子,名 ,字 ,邹人,思想家、教育家。他是 (年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四书”是指《 》《 》《 》《 》。“五经”是指《 》《 》《 》《 》《 》。

…… …… 余下全文

篇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阅读试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阅读试题及答案

浙江衢州2008

(一)(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必先苦其心志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9.20xx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

答案:

16.(1)(被)选拔(2)责任(使命、任务)(3)使??困苦(4)了解(明 白)(4分,每小题1分)

17.D (2分)

18.(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19.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 余下全文

篇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

1. 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定【孟子。告子上】,

二、实词积累

(1)发:起,指被任用 (2)畎亩:田间,田地(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 (4)筑:捣土用的杵(5)士:狱官 (6)市:市井之间(7)任:责任,使命 (8)苦:使…..受苦(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0)拂乱: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做事不顺(1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12)动(13)忍:使坚韧 (14)曾:同“增”,增加(15)恒:常 (16)过:犯过失(17)衡:通“横”,梗塞,不顺 (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9)征:征验,表现 (20)色:脸色 (21)喻:了解 (22)入:在里面,指国内(23)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24)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25)出:指国

外(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给下列字注音:

畎(quán) 说(yuè) 鬲(gé) 拂(bì)

四、写出文中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1)曾——增,增加

(2)衡——横,梗塞,不顺

(3)拂——弼,辅佐

(4)忍——韧,坚韧

五、相关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内忧外患

六、相关对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生无情轻如鸿毛 死有义重于泰山

孔仲尼厄演《春秋》,生于忧患

李后主因乃赋离愁,死于安乐

七、用原文答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余下全文

篇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检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检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1)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 ) ..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 ) ..

2.(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

3.(1)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3)必先苦其心志 ( ) 劳其筋骨( )(4)舜发于畎亩之中( ) ....

(5)人恒过( )(6)曾益其所不能 ( )(7)然后能改(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饿其体肤。

3.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曾益其所不能。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简答题

1.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4.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5.20xx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