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与大家共勉的话语和故事

与大家共勉的话语和故事

1、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快乐的人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不满足的人,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太少,而是他想要得到的太多。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很少有轰轰烈烈,更多的应该是扎扎实实。教师的待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讲,教师的职业古往今来都是比较“清贫”的。所以,大家要有“安贫乐道”的准备。

2、 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经常记住别人好处,时刻不忘感恩的人,一定能有好人缘。常记别人对自己坏处,处处想让别人报答自己的人,肯定不受欢迎。

有这样一段话:“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该独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当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对自己看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别人看法的看法。

3、“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正确对待同事间的相互议论

做人能不能避开别人的议论?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祖孙二人骑驴赶集,路人议论说,两人骑一驴过于残忍;于是爷爷让孙子骑,路人说,孙子不孝;孙子赶紧下来让爷爷骑,路人说,老人心肠太硬;两人都不骑了,路人又议论说放着驴不骑太傻。”

这就是社会,这就是人群,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谁也别想改变,谁也改变不了。

只要你行的端,走的正,非议算什么。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4、 学会“比”的方法

四十岁的羡慕三十岁的活力四射,三十岁的羡慕二十岁的青春飞扬,二十岁的又羡慕十岁的天真烂漫。“比”是人们生活内容之一。我们大家平时攀谈,相当一部分内容也都是比,人的脑子里有不少的脑细胞是用来比的,这无可非议,但关键是怎么比。

正确的比能比出进步,比出振奋,比出博学,比出善良,比出真诚,比出愉快,比出幸福;错误的比只能比出落后,比出委靡,比出愚昧,比出痛苦,比出嫉妒。“比”是一门学问,它可以不用物质,不用金钱,不用地位就可以使人获得幸福、快乐、自信、进步、勤奋等等。“比”确实神奇。通过比有多少人化委靡为振奋,化痛苦为幸福,化自卑为自信,化懦弱为勇敢。

…… …… 余下全文

篇二 :阿凡提故事与霍加纳斯列丁话语体系及其空间性

阿凡提故事与霍加?纳斯列丁“话语”体系及

其空间性

【内容提要】阿凡提故事与霍加?纳斯列丁笑话,在跨越流传中构建了庞大的“话语”体系。跨越民族和国界所形成的多“空间”聚合,正是话语“量能”最直接的表现。但“话语”与空间的内在联系才是最本质的,而消解“话语”空间存在的价值分离属性,又是极为重要的空间特性。在它的作用下,“话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差异和统一从而构建成体系,达到“话语”原始生命力与空间广阔性相融的最高表现。源于霍加?纳斯列丁笑话的阿凡提故事,正是遵循了“话语”空间的这种特性,才不断发展、丰富并与之构成庞大的“话语”体系。

【关 键 词】阿凡提故事/霍加?纳斯列丁“话语”体系/空间性

阿凡提故事在我国特别是新疆地区广为流传,但它却跟阿拉伯地区流传的朱哈的笑话与土耳其流传的霍加?纳斯尔丁笑话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不仅使它成为外域与本土文化共同催生的民间文学的典范,而且在流传过程中构建了一个跨文化、跨民族的庞大的话语体系。因而,在某种意义上,阿凡提故事与霍加?纳斯列丁“话语”体系的建构,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学流传的空间特性作用的结果。故本文将以此为基点,探讨两者的关联及其空间性表现。

一、关于霍加?纳斯列丁“话语”的争论

阿凡提故事与土耳其霍加?纳斯列丁笑话的渊源关系,在学术界已有基本共

识,不过对阿凡提的原型——霍加?纳斯列丁其人却存在分歧。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土耳其说”与“前苏联说”之争较为突出。在今天看来,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关键在于它引发了笔者关于霍加?纳斯列丁及故事的普遍“话语”的思考。

所谓“土耳其说”,即土耳其学者把霍加?纳斯列丁看成是13世纪的土耳其人,而且有着非同一般的宗教地位:曾当过伊玛目,是伊斯兰教苏非派的学者。穆夫提?哈桑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地方档案的潜心研究,一方面发现了霍加?纳斯列丁的生卒年代和地点。据他说,霍加?纳斯列丁于伊斯兰教历605年(公元1208—1209年)诞生在小亚细亚半岛(即土耳其)西南部,距安卡拉不远西甫里希萨尔城附近的霍尔托村。另一方面也披露了霍加?纳斯列丁的宗教关系及身份:他的父亲名叫阿勃杜拉,有较高的宗教地位,当过伊玛目,即伊斯兰教清真寺院主持公众礼拜的领拜人。霍加?纳斯列丁本人也当过伊玛目,后醉心于苏非教派赛义德?马赫穆德?哈伊兰尼和霍加?伊勃拉吉姆?苏丹两位学者的学说而放弃,转而追随他们到南方的阿克谢希尔城定居,并于公元1284年逝世,时年76岁。甚至苏联学者高尔德列夫斯基通过在土耳其考查,也收集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一是阿克谢希尔人保留的霍加?纳斯列丁的口传的笑话,他写的不少抒情诗和教谕性文章,以及他与帖木尔之间的故事①;二是关于霍加?纳斯列丁墓地的传说②。

…… …… 余下全文

篇三 :我与语言文字的故事

我与语言文字的故事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语言文字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交通的桥梁,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结晶。作为小学生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说好普通话,写好标准的中国文字。

简简单单的笔画构成了千千万万神奇的汉字,赋予了神奇的语言的与众不同的魅力。“一字值千金”这句话说的真没错,就如我以前读过的文章中说把“乌鲁木齐”写成“鸟鲁木齐”,就这一点之差,使18万元的物品成了一堆废品,18万元就这样付之东流了。古人有“一字值千金”之说,现在看了这个“一字值千金”之后,才觉得在写文字时一定要认真,否则不但会闹笑话,有时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有些同学认为这一撇一捺的根本就不算什么,错别字一大堆。现在,我就深刻体会到“一字值千金”的重要性。

哎,回想小时候的无知,就不禁要谈起那洒字多一横害死几条无辜的小生命的笑话了,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真是后悔莫及呀!

我家的“水晶宫”曾经有几只小金鱼在里面舒适的生活着。也不知是它们的活泼可爱还是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把老爸勾引的神魂颠倒,害得我不时也吃起了醋。这天,爸妈有事出去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我和这几只小金鱼。太无聊了,逗逗这小金鱼吧!只见“水晶宫”旁要张便利贴,果不其然,又是老爸的杰作——“请给金鱼洒水”。“酒水”,我大吃一惊,看来这几只金鱼真的是与众不同,竟需要用上好的“酒水”去喂养它们。没办法,“父母呼,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我只好照做,我不忍心地从冰箱上取下一瓶上好的酒,往“水晶宫”上倒上一些,这些小金鱼们见有“好东西”,一阵“活蹦乱跳”,像是在跳舞,感谢我为它们所做的一切。看着它们津津有味的吮吸着“酒水”我心里美滋滋的,别提多高兴了。

盼望之中,爸爸终于回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拉着爸爸的手去看他“乖女儿”的杰作,爸爸一看了我的“杰作”顿时无语了,我疑惑不解,我把头一伸朝水晶宫里一探究竟。“天哪”,水晶宫里的可爱的小金鱼漂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无疑是一命呜呼了。要知道,这可是让爸爸神魂颠倒的“心肝宝贝”呀!可是是爸爸叫我给金鱼“酒水”的呀!为了洗清我的罪行,维护个人清白,我翻阅了《新华字典》,又是一声“天哪”,这“洒”不是“酒”呀!就是这一横我就害死了几条无辜的小生命,从“乖女儿”一下子跌落了万丈深渊!我恍然大悟:如果小时候就这样不规范的写字;不重视错别字的重要性;不认真的读书,那么以后会犯严重的错误。所以请大家都不要小瞧我们中国文字的规范标准。

…… …… 余下全文

篇四 :热与尘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热与尘》中的故事空间艺术

课 程 名 称 英美小说_________ 学 号 201312081189 研 究 方 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成 绩 任 课 教 师 高灵英 __

20xx年 6月 28日

论《热与尘》中的故事空间艺术

摘要:文学作品因其语言属性决定了其情节必须按照时间秩序去进行,但是作品中的人物也需要一个活动空间。这个空间往往只被评论家看作容纳人物的空间表象,而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露丝·普拉瓦尔·杰哈布瓦拉的小说《热与尘》于19xx年荣获布克奖。叙述者时空穿梭回19xx年并重新体验了奥莉维亚的印度之恋。本文从叙事学中的故事空间角度来分析《热与尘》这部小说的故事空间艺术。

关键词:《热与尘》 叙事空间 故事空间

小说《热与尘》中,叙述者从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自己再次回到那神秘的国度--印度去感受奥莉维亚的情感历程,去重温奥莉维亚信中的点点滴滴。50年后,重访印度的“我”依然被这个神秘的过度所吸引,并爱上了英俊的印度人因德·拉尔。这是“我”要故意重蹈奥莉维亚的覆辙,还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两个看似相似却又明显不同的故事交叉进行,相互补充相互说明。在小说中,叙述者多次拜访奥莉维亚的故居和她曾经去过的那些地方,这些穿越时间的空间相逢不难看出小说作者的别具用心。本文运用叙事学家查特曼提出的故事空间理论来分析小说中故事空间在人物视角和主旨诠释方面的艺术。

1.故事空间

经典叙事学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对“空间”进行了讨论。19xx年叙事学家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中首次提出了“故事空间(story space)”和“话语空间(discourse space)”这两个概念。“故事空间”指事件发生的场所或地点,“话语空间”则是叙述行为发生的场所或环境。《热与尘》这部小说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故事空间,在相似的故事空间中再现出不同的故事。

…… …… 余下全文

篇五 :关于责任的句子与故事

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920年,有个12岁的美国小男孩和他的伙伴正踢足球时,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居的窗户上,将一块玻璃打碎了。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宽恕。然而老人却十分的固执,小男孩委屈的哭了。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

回到家中,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的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其年龄还小而开恩,却是板着脸沉思着一言不发,坐在一旁的母亲总是为儿子说情,开导父亲。不知过了多久,父亲才冷冰冰的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祸是他闯的,就应该由他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的对小男孩儿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办法还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的跑去赔给老人。在当时,1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的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来还给父亲。由于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别人洗盘子刷碗,有时还捡捡破烂。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并自豪的交还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的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他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的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1 、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而是具有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厚重的礼物不知不觉地落到了你的肩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是灵魂和肉体的痛苦,这样的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 …… 余下全文

篇六 :讲名人故事 话精彩人生

七年级语文学案 编号:12 课题:讲名人故事 话精彩人生

出题人: 备课组长: 审核: 时间:

目标:通过介绍名人作家讲述其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在了解名人作家

的过程中,学习其优秀品质。

一、

二、 展示小组准备,点名系统选出8位评委到第一排就座。 展示开始

要求:小组全员参与展示,演讲者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大方,语

句完整,情节流畅;倾听的同学保持安静,边听边想,做好精彩记录(精彩记录

可是演讲者的内容也可是自己的所感所悟)。

1、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xx年发表《狂

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毛泽

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

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精彩记录

2、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曾任清华大学、

西南联大教授。代表作有诗文合集《踪迹》、《背影》、《春》、《匆匆》等。

精彩记录 3、李森祥:19xx年生 , 浙江人。当代作家, 19xx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语言幽默的故事

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

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 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马克·吐温收到一封信。这是一位青年人写来的,他想向马克·吐温请教成为大作家的诀窍。信中说:“听说鱼含大量的磷质,而磷是有利于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鱼吧?但不知道你究竟吃的什么鱼,又吃了多少呢?”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才行。”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设宴招待外宾。客人们对中国菜的花样之繁多,风味之独特,味道之鲜美都赞不绝口。这时,上来一道汤菜,汤里的冬笋、蘑菇、红菜、荸荠等都雕刻成各种图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贵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忙向周总理请教。对于这个问题,周总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热烈,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 …… 余下全文

篇八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_申丹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

申丹

第一章 故事与话语

1、故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故事指“叙事文的内容即事件与存在”,包括了具体的事件、人物、背景,以及对它们的安排话(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或者依热拉尔·热奈特的说法,“它指的是真实或虚构的、作为话语对象的接连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间连贯、反衬、重复等等不同的关系”,他建议“把‘所指’或叙述内容称作故事”(《叙事话语》);更简单地说,故事即“被讲述的全部事件”。(《新叙事话语》)詹姆斯·费伦也说,故事即“叙述的内容:人物、事件和背景都是故事的组成部分;以编年顺序排列的事件构成了从话语中抽取出来的故事”。(《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

2、话语:在叙事学中,话语指叙事作品的形式规律,例如茨维坦·托多洛夫《叙事作为话语》对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叙事语式的研究,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对叙事作品的时序、时长、频率、语式、语态所作的系统阐述。因此詹姆斯·费伦说,话语是“用来讲故事的一套手法,包括视觉(谁在看),声音(谁在说话),持续时间(讲述某事所需的时间),频率(惟只一次讲述还是重复讲述)和速度(一段话语涵盖多少故事时间)。在结构主义叙事学中,话语被视为叙事的方法,以区别于内容——人物、事件和背景。”(《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

话语也可指叙述者与人物语言之间的各种模式。如由叙述者承担的讲述式引语和间接引语,由人物承担的直接引语以及叙述者与人物语言融合的自由间接引语。

话语的五个方面,三个范畴:时态范畴(顺序、时距、频率);语式范畴(通过控制距离或选择视角等来调节叙事信息:距离/详略和视点);语态范畴(叙述层次和叙述类型:语态是“说话者的风格、语气和价值的综合”。《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谁在说?”,意图何为?)

3、叙述行为(从叙述话语中分裂出来):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指出:“叙述表示生产叙事文的行为以及从广义上讲这个行为发生的真实或虚构的整个情境。”在《新叙事话语》中,热奈特将叙述与故事、叙事作了简要区别:“故事(被讲述的全部事件),叙事(讲述这些事件的口头或书面话语,即读者所读到的文本),叙述(产生该话语的或真或假的行为,即讲述行为)。” 就书面文本而言,没有必要区分叙述行为和叙述话语。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