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策划

《舌尖上的中国》电视节目策划书

?现实环境

一、背景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物质生活更加富足,在吃方面也变得更加讲究。食客、美食家、吃货等的出现,则从另一方面体现国人口味的变化。衣食住行为人之根本,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是满足,今人在此之外加上品万种美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享受生活。而中国幅员辽阔,有八大菜系,淮扬菜、粤菜、鲁菜、湘菜,每种菜系都有其特色美食,而且烹调方法各有不同,可以说,国人够有口福的了。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导演和摄制组带着观众探访祖国各地美食,了解各式各样与美食有关的人和事,总共七集、每集50分钟的容量,节奏紧凑、制作精良,尝遍美食的同时又能遍览祖国风物,纪录片煞是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这样基本的要求。民以食为天,在物质文明丰富至如斯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生活品质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于吃,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不只吃味道,还要吃环境、吃服务、吃文化,吃健康。

二、企划动机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前些日子风头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甚至让许多早已抛弃了电视的80后“吃货”们,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人们为美食流口水,为美食的故事流眼泪,为美食的文化而感动自豪,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有人高调地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看要应对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有新的态度与措施。饮食行业发展到今日,大街小巷、五花八门,各种价位、各种地域乃至跨国界的美食比比皆是。如何从千篇一律的店面经营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商家绞尽脑汁,着力打开销售额与知名度。美食老饕们也寻寻觅觅,力图享受到有特色、有内涵的精彩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资讯节目,是继《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记录片之后的后续美食资讯类节目,更实现其为商家和消费者两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优秀的商家可以尽展己之所长,以此为基础展示自身特色美食功夫。而美食爱好者们则可以通过节目的推介,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接触到平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只能通过口口相传难辨优劣,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各种美食。大可以凭此慕名而来、亦可尽兴而去。

…… …… 余下全文

篇二 :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

《舌尖上的中国》电视节目策划书

? 现实环境

一、背景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物质生活更加富足,在吃方面也变得更加讲究。食客、美食家、吃货等的出现,则从另一方面体现国人口味的变化。衣食住行为人之根本,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是满足,今人在此之外加上品万种美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享受生活。而中国幅员辽阔,有八大菜系,淮扬菜、粤菜、鲁菜、湘菜,每种菜系都有其特色美食,而且烹调方法各有不同,可以说,国人够有口福的了。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导演和摄制组带着观众探访祖国各地美食,了解各式各样与美食有关的人和事,总共七集、每集50分钟的容量,节奏紧凑、制作精良,尝遍美食的同时又能遍览祖国风物,纪录片煞是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这样基本的要求。民以食为天,在物质文明丰富至如斯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生活品质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于吃,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不只吃味道,还要吃环境、吃服务、吃文化,吃健康。

二、企划动机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前些日子风头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甚至让许多早已抛弃了电视的80后“吃货”们,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人们为美食流口水,为美食的故事流眼泪,为美食的文化而感动自豪,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有人高调地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看要应对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有新的态度与措施。饮食行业发展到今日,大街小巷、五花八门,各种价位、各种地域乃至跨国界的美食比比皆是。如何从千篇一律的店面经营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商家绞尽脑汁,着力打开销售额与知名度。美食老饕们也寻寻觅觅,力图享受到有特色、有内涵的精彩美食。《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资讯节目,是继《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记录片之后的后续美食资讯类节目,更实现其为商家和消费者两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优秀的商家可以尽展己之所长,以此为基础展示自身特色美食功夫。而美食爱好者们则可以通过节目的推介,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接触到平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只能通过口口相传难辨优劣,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各种美食。大可以凭此慕名而来、亦可尽兴而去。

…… …… 余下全文

篇三 :舌尖上的中国2(全7集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2 全7集解说词

第一集 《脚步》 第1页

第二集 《心传》 第5页

第三集 《时节》 第10页

第四集 《家常》 第15页

第五集 《相逢》 第19页

第六集 《秘境》 第24页

第七集 《三餐》 第28页

第一集 《脚步》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白马占堆最忙碌的季节。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他们将消失的无影无踪。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弟弟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挣够他读大学的费用,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礼物。西藏百分之八十的森林集中在这里,白马占堆仔细搜索几天前发现的蜂巢。现在,他得想办法到达树顶,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他冒险。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延续数百年。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与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根藤条关系性命。看起来进展不错,一个小时过后,白马爬了很高,但还有更长的距离要爬。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白马占堆已经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3个小时过后,白马接近树冠,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野蜂并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百分之八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惟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炼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当然,白马家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

…… …… 余下全文

篇四 :舌尖上的中国经典台词

舌尖上的中国经典台词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气灶火。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们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

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中国烹饪,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样如此凶猛地侵略我们的味觉,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鲜味的美好。

…… …… 余下全文

篇五 :舌尖上的中国2经典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经典解说词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气灶火。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

在中文里,'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在厨房,更能用来评价处世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告诉我们中国最普通的美食,更是在给我们的心灵以一场洗礼,第二季第二集播出之后,你是否从中感悟到了它想要表达给我们的心的感知?下面跟查字典名言网的小编一起看一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经典台词吧!

…… …… 余下全文

篇六 :有多少人看懂了《舌尖上的中国》

有多少人看懂了《舌尖上的中国》

不是美食宝典 更非吃货圣经

只觉刺激味蕾 纯属误读曲解

【新民晚报·推荐】“想抓住你的心,必先拴住你的胃,《舌尖上的中国》让人欲罢不能,看得直流口水!”一位网友的微博得到热烈响应。连日来,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搅动荧屏,随着重播的无缝跟进,这场“夜宴”绵延半个月热度不减。可播出效果这么火,《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坦言“挺不适应”,“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

热情有余 理性不足

“舌尖”到底有多火?看看最近淘宝的业绩就知道了,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销量增长最快的食品都是节目介绍的,其中云南诺顿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有媒体更是做出了“‘舌尖’搅动全中国”这样豪迈彪悍的标题。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点燃了。

而拍摄《舌尖上的中国》,陈晓卿的本意并不是想用高清的画面迅速激活大家的味蕾,号召大家冲进饭店餐馆大吃一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舌尖”被误读了,尽管该片收视率较以往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超出30%,“最高一集的第四集达到了0.55%,这个水平已经和BBC的纪录片差不多了”,但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舌尖”,而不是盲目地加入了“吃货大军”,陈晓卿心里却不太有底。

“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魅力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每一集的主角并非食物,而是人。“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陈晓卿说。

…… …… 余下全文

篇七 :《舌尖上的中国》全集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7集(全)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xx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而台词优美而清新,听着解说看着画面,让人心醉···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 …… 余下全文

篇八 :舌尖上的中国2脚步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1脚步解说词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白马占堆最忙碌的季节。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他们将消失的无影无踪。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弟弟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挣够他读大学的费用,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礼物。西藏百分之八十的森林集中在这里,白马占堆仔细搜索几天前发现的蜂巢。现在,他得想办法到达树顶,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他冒险。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延续数百年。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与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根藤条关系性命。看起来进展不错,一个小时过后,白马爬了很高,但还有更长的距离要爬。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白马占堆已经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3个小时过后,白马接近树冠,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野蜂并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百分之八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惟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炼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当然,白马家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

获得蜂蜜,对藏族小伙子而言要攀爬十层楼的高度,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要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

油菜刚刚开花,谭光树已经准备启程。老谭是职业养蜂人,二十多年来,依靠这份工作,他养育了一双儿女。每年清明,老谭都要和妻子吴俊英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一昼夜,蜂箱已在500公里外的秦岭,花的味道决定蜂蜜的味道,地区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这正是蜂蜜作为美食的神奇之处。秦岭出产中国最顶级的槐花蜜,但是老谭心里毫不轻松,毕竟养峰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四月中旬天气突变,大风伴随降雨,花期提早结束。没有人知道,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多久。二十多年前,老谭向未婚妻许诺,要带她从事一份甜蜜的事业。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远行时,会携带能长期保存的食物,它们被通称为路菜。路菜不止用来果腹,更是主人习惯的家乡味道,看似寂寞的路途,因为四川女人的存在,变得生趣盎然。妻子甚至会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豆花儿,这是川渝一带最简单最开胃的美食。通过加热卤水使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简陋的帐篷里,一幕奇观开始呈现。现在是佐料时间,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记远行的疲惫。丰盛的一餐,标志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全部家当,重量超过十吨,天黑前两个小时必须全部装车,因为工作,每个养蜂人每年外出长达十一个月。父母的奔波给两个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安稳的生活。二十多年,风雨劳顿,之所以不觉得孤单,除了坚忍的丈夫,勤劳的妻子,相濡以沫的还有一路陪伴的家乡味道。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