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名言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 …… 余下全文

篇二 :和平的曲调——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和平的曲调——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着,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会,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说,场面的波澜壮阔,是他成为经典的原因。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让人难以忘怀。彼埃尔、安德烈、尼古拉等等,仿佛只要穿越时空,仍然可以触摸到,那些热血,那些真正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生下来,人的各种欲望、丑恶一面尽情展现。情欲、贪欲,更多。库图拉夫也是一样,毫不在意地听别人说他是独眼龙,在军事上,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忠,尽犬马之力。最后,却因为别人的不满,军权移交。却竟然只呢喃一句,“我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也许,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所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那个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那人。 和平的前奏,总是需要流血和牺牲换来。明天太阳是否能依稀升起,没有人知道。狭小的车间中,娜塔莎和安德烈互相人性的宽恕。当战争结束,拿破

…… …… 余下全文

篇三 :战争与和平——新形势下的思考

战争与和平

在世界战争史上,绝大多数的战争都可归结于利益之争。这些战争的焦点和根本原因都可归结于利益二字。因此,战争本身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这一特点尤其表现在近现代战争之中。我们所熟知的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就是这一特点的彻底体现。今天,我就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谈谈自己的想法。

我们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利益冲突之下,加之世界各主要国家力量的不均衡而导致的。说明白点,就是双方有利益冲突,然后国力一方强而另一方相对较弱,这样的话就极易导致强国入侵弱国从而爆发战争。因此,力量的相对均衡是保证局势相对和平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都知道,在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主要力量划分为美苏两个阵营。这两个主要阵营力量此消彼长而相对均衡,从而维持了半个世纪世界局势的相对和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格局被打破。但是,随着中国等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加之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力量的主体部分,因而世界力量并未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依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同时多极化成为了大多数国家所向往的趋势。那么,在这种局势之下,作为后起之秀的新中国应该怎样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当前形势下,以中国共 产 党为领导核 心 的新中国政府已经选择了一条以共同利益为支撑的和平发展道路。我认为这是极为符合中

国人性格的一种中庸之道,也是当前形势下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文化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共赢精神在当前世界局势有着重要的意义。共同利益的错综复杂同时也左右着世界局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维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举一例而言,中国同日本在领土上有争端,而在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又有着许多共同利益,因此两国之间因为领土争端而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被大大削弱了。所以和平环境的取得跟创造更多的共同利益有关,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各方面交往,营造一种“和”文化圈,“和”文化圈的范围越大,世界爆发战争的几率就越小。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必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一战的背景(原因)

基本要求: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发展要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1、背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间:20世纪初)

2、原因:a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矛盾实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矛盾表现:三对主要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法德矛盾:报仇——压制,争夺焦点是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英德矛盾(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争夺焦点是: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俄奥矛盾:争夺焦点是:巴尔干半岛的霸权

形成两大军事集团过程:

三国同盟: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1882

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具有明显的

反俄和反法的性质。

三国协约: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的局面。19xx年和19xx年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签订。这标志着英、法、俄

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c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 世界性大战;

d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e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

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

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

问题1、:战争自古有之,人类社会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 …… 余下全文

篇五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基础知识

一、背景

1.世界整体性加强:20世纪初的世界基本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2.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3.重要原因

(1)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2)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巴尔干半岛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3)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4.直接原因:19xx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过程

1.爆发:19xx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2.第一阶段

(1)时间:19xx年8月~19xx年底。

(2)19xx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3)19xx年是关键性的一年,通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主动权。

3.第二阶段

(1)时间:19xx年4月~19xx年11月。

(2)19xx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19xx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4)19xx年11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四、影响

1.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2)美日乘机崛起。

(3)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4)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5)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大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

…… …… 余下全文

篇六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复习课

从战争中找寻走向和平的力量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复习课

海盐元济高级中学   黄宇红  田国华

考试内容分析

1.地位特殊

(1)“想说爱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从卷面分值看,09与10年高考直接考本模块的分值只占4%,确实区分了选修与必修的不同地位。但从考试内容看,与本模块直接相关的“现代史部分”,其内容总计有六单元十五课,另外还涉及到19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历史进程。这些历史内容既有横向联系,还有纵向联系,可谓考点多、分布广、容量大,因此高考复习时要兼顾选修与必修,投入相当的复习时间。但卷面分值似乎太小,难免有点打击积极性。令人不解的是高考样卷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却占到总分的20%强,于是,无论是样卷的导向还是正卷的明示,都会给人造成困惑,考验老师对复习方向的把握。

(2)“主角与配角,谁说了算”。由于必修部分占高考分值比例高达90%强,所以有理由认为必修是高考复习的主角,但从教学的安排来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放在进入文科阶段的第一个学期,处在高二转向高三的衔接点上,正是高考复习的热身阶段。再从模块内容来说,20世纪战争以独特视角展现了19世纪末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对必修三大模块的主要相关内容而言,既是重要组成也是重要补充。所以主角或配角不可一概而论,当分别从知、能、识的要求来确定。

2.应对策略

(1)复习要从简从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力,突出模块的基本价值观。

(2)复习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史实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打通与必修的联系。

(3)既要重视研究高考样卷和正卷,也不能唯“卷”是从,要把握好命题思想而非关注形式,要通过复习培养能力。

【主题与目标设计分析】

1.主题设计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专题史,战争史教学的意义就着力于“人类如何从20世纪的战争中获得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的经验和教训”,要注重史识教学。徐赐成老师说过“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和判断力,就是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表述等能力,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用今天的话来说,‘史识’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洞察底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史识的最高追求是看是否具有预见性。”

…… …… 余下全文

篇七 :我最喜欢的书籍:《战争与和平》(简介读后感)

历史瞬间----二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初二(1)班楚昀熹

以上为二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19xx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长达15分钟。日方表示无条件投降,签署投降书。这是中国历史上令我感动的一个画面,中国人民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死伤无数、经历了许多挫折,终于换得了这个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来我们赢得的结果。中国自此走上和平建设大道,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不再被嘲笑。

我最喜欢的书籍战争与和平简介读后感

…… …… 余下全文

篇八 :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历史·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3课时)

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伴相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一个影响极深远的因素。战争古已有之,20世纪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本专题以“一战”为例,说明近代以来的战争,在战争的动因、目的、性质、规模、样式、手段和作用等方面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争是残酷的,同时战争也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警钟却应不断敲响。

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的战争,并且通过分析理解战争的威胁依旧存在,然而和平的力量远远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