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化学笔记总结

具有惟一性的现象

(1)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

(2)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气体:N0

(3)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Na202

(4)遇SCN-显红色,遇苯酚显紫色,遇OH-生成褐色沉淀:Fe3+

(5)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白磷

(6)可溶于NaOH溶液的白色沉淀:AI(OH)3

(Zn(OH)2不作要求),可溶于NaOH溶液的金属化物:Al2O3(Zn0不要求)

(7)能与NaOH溶液作用产出H2的金属:A1;非金属:Si

(8)能与盐酸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通人品红液使之褪色,加热又复原的:SO32-或S2O32-

(9)能与新制Cu(OH)2混合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酸性物质:甲酸(先碱化)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与漂白原理

漂白原理:氧化作用

变化类型:化学变化

过程是否可逆:不可逆

常见物质举例:Cl2、O3、Na2O2、NaClO、浓HNO3

漂白原理:化合作用

变化类型:化学变化

过程是否可逆:可逆

常见物质举例:SO2、H2SO3

漂白原理:吸附作用

变化类型:物理变化

过程是否可逆:可逆

常见物质举例:活性炭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1.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

2.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

3.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

4.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

5.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

6.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硝酸银(制银氨溶液)

7.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

8.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能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 …… 余下全文

篇二 :高一必修一化学笔记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①过滤 ②蒸发 ③蒸馏 ④升华 ⑤萃取

1.      萃取分液(碘水中碘的提纯)

①  萃取:利用某物质再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

②  分液: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③  仪器:分液漏斗

④  注意事项:1.放气2.打开塞子或使小孔和凹槽对齐3.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      蒸馏(适用于含有有机物的互溶的液态混合物)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注意事项:1.加沸石防止爆沸2.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处3.冷凝管中,气流与水流相反

4.粗盐中,Ca+、Mg+、SO4-的除去

    Na2CO3、NaOH、BaCl2、HCl

除杂的原则:1.不引入新的杂质2.除杂试剂一般过量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

1.      含义: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衡量标准:以0.012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3.      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1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一化学_必修1_苏教版_总结笔记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 余下全文

篇四 :高一必修一化学笔记整理

化学笔记整理

1、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近代化学的革命性进展)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965年中国人工全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1981年中国完成世界上首个人工合成有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酵母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3、化学变化不可以制造原子。如原子弹爆炸时原子种类和其数目变化的变化不为化学变化。

4、“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5、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如氕氘氚。

6、钠专题

钠的物理性质:钠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比水、四氯化碳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硬度较小(可用小刀切割)。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钠的化学性质:可与卤素、硫、水、氧气、酸、盐等反应【强还原性】【以化合态存在】

钠与滴加无色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金属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逐渐消失,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无色酚酞变为红色。

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变为灰色,失去金属光泽。(氧化钠)

钠在加热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金属钠先熔化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钠应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钠过量时),钠不能将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钠可以在熔融状态下与某些金属盐反应。钠在盐的水溶液中先与其中的水反应,若生成的氢氧化钠能够继续参加反应则反应继续,反之则不能继续反应。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一化学笔记(下)

高一化学(下)笔记整理

第五章:评说硫、氮的功与过

  5.11)除夕爆竹话硫磺

1.黑火药

硫磺:硝石:木炭=1:2:3

«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大量气体;体积急剧扩打发生爆炸。

2.硫磺的性质:

  物理:纯净的硫磺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俗称硫磺),

  化学:硫元素有-2,0,+4,+6四种常见化合价。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ü  硫单质是弱氧化剂。

3.用途:制硫酸,农药(石灰硫黄合剂),黑火药。

氧化性:

«  还原性:                                 。(在空气中点燃为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明亮的蓝紫色。)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一化学课堂笔记——必修1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一必修一化学笔记总结(必修二有省略)【供会考用】

高一化学笔记整理必修一部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①过滤 ②蒸发 ③蒸馏 ④升华 ⑤萃取

2.      萃取分液(碘水中碘的提纯)

①  萃取:利用某物质再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萃取

②  分液: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③  仪器:分液漏斗

④  注意事项:1.放气2.打开塞子或使小孔和凹槽对齐3.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      蒸馏(适用于含有有机物的互溶的液态混合物)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注意事项:1.加沸石防止爆沸2.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处3.冷凝管中,气流与水流相反

4.粗盐中,Ca+、Mg+、SO4-的除去

    Na2CO3、NaOH、BaCl2、HCl

    除杂的原则:1.不引入新的杂质2.除杂试剂一般过量

二、           物质的量

1.      含义: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衡量标准:以0.012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3.      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1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一化学_必修1_苏教版_专题_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笔记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笔记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