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文化苦旅 感悟人生

从书中看世界

书籍的奥秘在于你虽然不曾到过一方天地,却能从书中找到这方山水的踪迹,仿佛早就存在心中一样。有的时候,一杯茶,一卷书,就是一个世界。没有走出去看过这个世界,但是书却可以告诉我们黄山的松,峨眉的光,普陀的云,泰山的险,天涯海角的浪淘声,江南小镇的流水声,塞外黄沙的驼铃声。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一本不仅和文化有关,更与历史息息相关有关的书。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见中国的各个角落的历史踪迹。当我们游山玩水的时候,看见那些标记着历史的景色的时候,历史就是触手可及的。以史为鉴,明正现实,历史的存在就在于此吧。

历史是什么?歌德说:"对于更高层次的思想家来说,历史是荒唐的编织物。"作为诗人的歌德仅仅报告历史中发生的事件,作为哲学家的黑格尔不得不问:"即便我们把历史看作是宰牲台,各民族的幸福、各个国家的睿智、各个个人的德性在这上面被屠宰成祭献的牺牲品,思想也不免产生一个问题:这些巨大的牺牲是为了谁,为了什么终极目的做出的。历史的目的性问题,不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古代中国史家司马迁无此一问,而且有"历史之父"美称的古代希腊史家希罗多德也无此一问。

“历史叙述过去,但是这个过去乃是现在的历史。”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这也许就是我喜欢余秋雨,喜欢《文化苦旅》的原因吧。

《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 …… 余下全文

篇二 :感悟《文化苦旅》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三)班班务工作计划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本领,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个人的素质,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战胜自己。九年级是学生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九年级也是初中阶段教学任务最艰巨的年级。教师的使命就是教育好每个学生,而班主任的使命便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首要任务。如果一位班主任,不能把学生放在心中的首位,那他就不是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更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所以身为班主任,首要就是要对得起学生,其次还是要对得起学生。为此,现特将本学年的班主任工作作如下计划: 一、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38名学生,根据初二成绩分析,各门功课的高分率、优秀率、合格率都比较良好。因此,本学期将把“双基”教学作为工作重点,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向课余辅导要保证。同时,继续抓好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二、指导思想: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十字路口,心理复杂,起伏变化大,情绪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思想明显会向积极或消极方向顷斜发展,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把自己置于集体的一员,努力使自己成为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灵相通、情感交融的朋友和伙伴,就势在必行。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审视、分析社会现状,初步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准确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同时,积极协调并初步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体系,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开拓创新,遵纪守法,抓紧时间,刻苦努力学习,争取在中考取的优异成绩,为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坚实的一步。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

三、工作目标:

目标:力争学校优秀班集体。 班风:团结进取、 拼搏奋进、快乐学习

以“爱拼才会赢”为主题,以“我能行 、我拼搏 、我成功 、我快乐

…… …… 余下全文

篇三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摘录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摘录.txt如果你同时爱几个人,说明你年轻;如果你只爱一个人,那么,你已经老了;如果你谁也不爱,你已获得重生。积极的人一定有一个坚持的习惯。《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摘录

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王朝宠之贬之的臣吏,只有父亲的儿子或儿子的父亲,只有朋友间亲疏网络中的一点,只有战栗在众口交铄下的疲软肉体,只有上下左右排行第几的坐标,只有社会洪波中的一星波光,只有种种伦理观念的组合和会聚。不应有生命实体,不应有个体灵魂。《文化苦旅?柳侯祠》 (20xx年3月30日)

人类自从与它们揖别,闯出洞口,真无一日安宁。凶猛的野兽被一个个征服了,不少伙伴却成了野兽,千万年来征战不息。在这个洞中已经能够燃起火炬,在洞外却常有人把火炬踩灭,把寥廓的天地变成一个黑洞,长年累月无路可寻。无数的奇迹被创造出来,机巧的罪恶也骇人听闻。宏大的世界常常变成一个孤岛,喧腾的人生有时比洞中还要冷清。

温软的手指触摸着坚硬的化石,易逝的生命叩问着无穷的历史,理所当然,几万年前的祖先也触摸过它,发出过疑问。我的疑问,与他们相差无几:我们从何处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何处?《文化苦旅?白莲洞》(20xx年3月31日)

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文化苦旅?都江堰》(20xx年4月2日)

在李白的时代,中华民族还不太沉闷,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他们的身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只带一又锐眼、一腔诗情,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写出了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在朋友间传观吟唱,已是心满意足。他们很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 …… 余下全文

篇四 :文化苦旅经典语句摘录

文化苦旅经典语句摘录

1、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文化苦旅·自序》

2、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

——《文化苦旅·自序》

3、这些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中国文化史做了某种悲剧性的人格奠基。他们追慕宁静而浑身焦灼,他们力求圆通处处分裂,他们以昂贵的生命代价,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在他们的血统系列上,未必有直接的传代者,但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他们的精神酷刑中开始屹然自立。

——《遥远的绝响》

4、在李白时代,中华民族还不太沉闷,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他们的身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只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写出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在朋友间传观吟唱,已是心满意足。他们很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

——《三峡》

5、只要是智者,就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

——《风雨天一阁》

6、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没有这种东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

——《风雨天一阁》

7、可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在中国历史上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样,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文/霍邱二中 丁友虎 断断续续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我终于又重新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文化苦旅》。读罢全书,我可谓是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还记得第一次读《文化苦旅》还是始于我的初中三年级,那时自己毕竟还是太年轻,太青涩,太幼稚。当时的自己只是一味地觉得,余秋雨先生写的文章很唯美,很有诗意和情趣,却完全不懂得书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后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个人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也开始学会细细地品位文化苦旅中的每一行句子,每一个意境。

可以这么说吧,每一次读完《文化苦旅》我的敬畏之心便又增加了一分,倾慕之情更是无法溢于言表。

我所敬畏的是余老的深邃与肃穆。

仅仅是这本书,便写尽了悠悠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可想而知,它又抒发了古今中外多少儿郎的故土之思,家国之情,乃至潜藏在心上下千年的文化情节啊。

他作文,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凭借着一颗做学问人应该有

的良心,硬是力挽狂澜,将文学引领至原点。他旁征博引,潇洒自若,从来不受羈绊,文化功底可见一斑。他睿智,每一段文字都能够引发人们的深思,令人百读不厌,好不喜爱。他笔墨清寂,明丽婉约,那墨痕似干未干,满满的尽是眷恋。他写市井风情同样别有洞天,他以一枝瘦笔用细腻的笔调去描。我想,文化苦旅理应深邃庄重,肃穆的不仅仅只是他的外表,更是源于我们心灵深处每一次的拷问与深思。

敬畏的是他的固执,时刻坚守着心灵的那份纯真。

通读全篇,你会发现《文化苦旅》的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既然如此,我这些零碎散章的出版也算是一种侥幸。许多因不趋时尚而投递无门,或因拒绝大删大改而不能付梓的书稿一定比它好得多。能侥幸就侥幸了吧,读者诸君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它,那就随便翻翻。一个生命,他是如此的谦卑,又是如此的固执。也许,他真的只能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文化学者,一个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文人墨客。他的书生意气过迂,太浓,近乎不合时宜,过于偏执。不是吗?他仅仅只是执着于那一抹唐风宋钟情于历史山水的温婉厚重。他只是沉溺于那一隅文字的世界。我也从此爱上他的文字,不可自拔。

…… …… 余下全文

篇六 :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余秋雨一直是我非常崇拜的文学作家之一,近期能够有幸赏读余老师的《文化苦旅》使我内心感触颇深、文化素养受益匪浅、文学气息见识深远。

文化苦旅讲述和记载的是作者余秋雨先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宏伟目标、毅然辞去上海喜剧学院院长之职,置身去探求中国历史文化、记载历史文化及研究历史文化,将其“被覆盖”、“被淹没”“被忽视”的文化精髓发掘出来,详尽、深刻、具体的展现给人们,让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化这一宝贵财富有着更加清晰、倾情、隽永的认知提高和品味升华!

文中写有《道士塔》里愚昧无知、胆小懦弱的王圆麓,受封建思想的束缚、面对寡寡无几的金钱,将中国的历史典籍宝贵的文化财富一箱箱、一车车,送往他乡异国的感慨和愤慨;有《江南小镇》中柔情似水、如花美眷、花香帝国的江南美景,将复杂多变世风人情、来来往往的骚客游人描绘的酣畅淋漓;再如《风雨天一阁》以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此时的人文思想为主线,及滋味各异的处世心态、锻造出思想意识形态与时代发展碰撞的强烈火花、、、、、、

这文中的每个角落风景、每一寸土地文化都无不洋溢和充满着中国文化气息,如果你想设身处地的被中华这一伟大历史渲染熏陶和深受洗涤,那么就请赏读下《文化苦旅》,它会让你收获更多的感悟和激起沸腾的情怀浪花。

人们需要深刻了解和正视中华历史文化。深刻了解历史文化和正是历史发展是当代生活乃至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精神生活基础、了解历史文化、品味文化底蕴、置身文化潮流对我们人生价值取向、生活姿态、学习进取、交流共议、工作导向、文化传承等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对于我们工作、生活、学习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掌握一席丰富而充实的历史文化在工作学习中是我们融汇贯通的桥梁和纽带、让我们能更加贴切和巧妙地将历史环境文化气息与当代人物意识格局相结合,进而非常完美的将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收获一份达成学之速成、成之有效的硕果。其次,对于我们的人生价值取向有着建设性的指导意义,了解深知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文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个人、带动他人、主推社会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为大力推广和普及历史文化学习创建更加浓厚、强烈、富有特色的氛围。最后,促进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加大世界文化前进步伐。学习好历史文化,不但能促使个人进步和发展,还能更好地带动他人进步、共同品味文化的真谛和精髓,我们每个人都用心、用情、用行动学习好历史文化、精神文化、就会矗立成一片茂盛的文化民族之林,将是众林成荫、众岸成堆、将成为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带动国家的科技建设乃至各个领域共同进步,为带动世界文化发展传承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谱写新的壮丽凯歌。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 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端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 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 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

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 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 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 “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扁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从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愚昧、守旧,却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无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践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尽管“生”不算很美,要考虑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的伟人们让他们的人生终结在那一刹那,净化了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文化苦旅》后感

读《文化苦旅》后感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秋雨在自序里如此写道。

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文弱多情的余秋雨,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他婉惜、叹息。 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被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路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 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 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 他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龙华》、《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 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诞生了。 《文化苦旅》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 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 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 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