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三字经感悟

我读三字经

三字经,仅一千余字,但是涵盖了古今的历史发展,思想的演变和一些做人的道理,从理论体系上说是非常完整的,是中华五千年思想的结晶。

下面我将从做人的道理方面具体讲讲我读三字经的感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关于人性的争辩,孟子和荀子各有一番说法,孟子认为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是后天的环境让人有了善恶之分。而荀子却信奉性恶论,他认为是后天的道德感化成就了认得高尚与伟大。一如一代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他强调的社会和教育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在我看来,我更亲赖于性善论,因为我始终相信“赤子之心”。婴儿降临在这个世上,他们的眼睛是最纯洁的,没有沾染上一点世俗的杂质。这个世界在他们看来是无限美好的。而后天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也是大力发展教育的作用。要想培养一个栋梁之才,该从小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夫妇顺。

这句话我认为不光是说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更是诠释了一个中国传统女人要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

还记得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罗映珍,她的警察丈夫罗金勇在与毒贩进行殊死搏斗中,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一

个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她的坚持终于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一直疑惑,已经结婚爱情不是就变成亲情了么.照顾亲人该是我们天经地义的事啊,为什么罗映珍这种我个人认为天经地义的事却被人看起来那么伟大因而还上了感动中国了。终于明白,或许是现代社会让中国传统女子从一而终的忠贞渐行渐远了。“久病床前无贤妻”才是现代社会的写照吧。社会越来越发达,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而离婚率也越来越高,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也许两个人不合适了,离婚了,他们各自幸福了。可是有谁能为孩子考虑一下,生活在一个不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吗?或许我们该从迷失的社会中重新找寻千年前我们古人推崇的“夫妇顺”。

…… …… 余下全文

篇二 :诵读《三字经》,感悟经典魅力

诵读《三字经》,感悟经典魅力

——————金华小学 三年级 谭润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虽短小的篇幅,却深深地吸引我,这不仅因它有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因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于是在学校的倡议下我利用寒假时间,重新温习了《三字经》,把以前不熟悉的又重新背一遍,而在这次复习的过程中,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几岁或是理解能力提高了,突然之间领悟了很多它的内涵,觉得诵读它受益颇多。

一、诵读《三字经》可以丰富我的知识,扩大我的视野

《三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了历史知识、天文地理、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如:“昔孟母,择邻处”,讲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揭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是说明季节和方位的;“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是说人具有七情六欲等情绪体验和心理意识;“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激励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的典故;“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概括说明了动物的种类和特征,不用多解释,我们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内容。这些贴近我们生活的知识,对我们的熏陶是显而易见的。对历史进程的总结也让我们这些孩子有了一个概括认识。

二、诵读《三字经》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

学校虽然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对我们实施品德教育,但那只是发现

问题针对某些问题去讲,时效性并不高,而《三字经》涉及的品德培养和生活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很全面,并且以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生动有趣特别吸引人。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就是著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首孝第,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都是强调尊老爱幼、为人处事的道理的,和我们老师整天提倡的“先做人、后做事”是一个道理。我们天真、单纯,光靠老师枯燥的说教,我们理解不了更别提接受了,而通过自己阅读、比较学习,就能很快掌握待人接物的方法和处事的原则,让自己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能自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 余下全文

篇三 :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四(7)浦越

《三字经》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的精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三字经》三个字为一句话,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经》主要是写人的善、恶、学、孝、礼、仪,它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它教育我们要爱国爱校,亲师爱友,勤于读书??它教会我们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最经典的台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意思是: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好的,只是后来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不同。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特别是读到:“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时。”我真的很感动,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摇扇子,冬天给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

现在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黄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书中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明白了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那样老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俗话说的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使我知道了玉不经过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读了《三字经》里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义和道理,也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我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三字经》心得体会

学习《三字经》心得体会

《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到自豪,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诚实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要有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心,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 我觉得 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于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更能够体现出它的实力.

《三字经》中有很多学习的典故,生动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奋发努力,最终取得成就。俗话说人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仅是我们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和自身价值的提高.学才能有所用,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给我的启示是比较深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孟母确实是个英明伟大的母亲,早在几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远。有如此孟母,才会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现在有很多当父母的双双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甚至有些放在亲戚家里,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也不好,就谈不上要好好学习了.然而作为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么在这方面,孟母真可谓是典范,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为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于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传颂至今。无论你活在多么优越的条件中,或是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尽心尽力的让你的父母过得舒适一些,舒心一些。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你孝顺你的父母,那就是给你的子女做出榜样,那么当你变老的那时候,你也会得到良好的照顾,这就是为什么孝道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依然不变的因果。

…… …… 余下全文

篇五 :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校八一班 郭晨浩 儿时读《三字经》是为了体现儿时淘气的一番风趣,而初中读《三字经》确实知识的一种积累,因为它是一种散发文化的表现,在几次背诵后我对它有了一种感觉——首要了解历史的开端。

它主要介绍了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的本性就会产生差异。如不及时教导,就会将错就错。然而,它联系了我所熟悉的《孟母三迁》的事例,教育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古代的窦燕山懂得教育子女,使子女各个功成名就,名声远播。作为父母,只供儿女吃穿;作为老师,只教导学生是不对的。即使人的本性再好,如果不仔细雕琢,便不能成为玉石;人若不学,就不懂得为人之本,变成不了大器。在生活中,我们还应尊师敬老,我们应从小孝顺父母、懂得谦让,这种美德应及早培养。三才、三光、三纲乃我们学习的楷模!时间不停流逝,永不停止;四季不停变换,春去秋来。五行、五常、六谷、六畜是人类须遵守、须食用的必需之物。七情、八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五色、五味使我们认识、品尝了生活。九族延续了人的后代。

读了这些内容,可见三字经所为我们介绍了许多,但主要都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却因生活环境、周围的食物影响了他们,而孟母三迁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要想功成名就,不但是个人的自觉性、能力问题,小部分还在于父母与老师的引导,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得到

良好的教育,那么功成名就对他来说根本是遥不可及。可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光学习不懂得修养会抑制人的思维,使人只局限于学习这个空间里。在生活中,我们应尊师敬老,包容孩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同样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时间似流水,叮叮咚咚地流向大海,好比一个人随着生命的流动走向告终。四季在不停地更换,春去秋来,而我们能抓住的是头顶上的那颗“大樱桃”。道德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而六谷却充实了人们的体力;情爱则让我们感受到了在难受时,别人对你的嘘寒问暖,在做错事情时,别人对你仁慈包容??????声音让我们聆听世界、聆听歌声。色彩让我们放眼望世界,味道让我们尝尽酸甜苦辣。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三字经诵读有感

《三字经》诵读有感

娄底五小五一班 罗远帆

有一天,爸爸兴冲冲地买回一本《三字经》,说要我每天晚上都读上几段。说句实在话,我对《三字经》并不感兴趣,于是问老爸为什么。老爸振振有词地说道:“学一点中华传统文化,对你的将来很有帮助。”于是,在老爸的“威逼”和“利诱”之下,我开始每天硬着头皮读上《三字经》了。刚开始,我抱着应付的态度,老爸读一句,我就读一句。但是老爸这次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每天晚上不但会带着我读,而且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渐渐地我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三字经》有言:“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说的是一个黄香的孩子冬天替父母捂被子。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来是爸爸妈妈替我做事,而我很少替爸爸妈妈做事,偶尔洗一次碗,还要给我几块钱。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我应该效仿黄香,懂得孝道,懂得孝敬父母。

《三字经》有言:“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是一个叫孔融的孩子自己吃小梨子,而把大梨子让给哥哥吃。每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我都喜欢独占。有个时候甚至爸爸妈妈要吃一点都不行,爸爸妈妈老说我很自私。其实我也不是真的自私,只是我好吃。看来,今后还是要懂得谦让和分享,要不然就连孔融都不如了。

《三字经》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和打磨,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器物。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像这次读了《三字经》,我就学到

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人要讲孝道,尊敬父母;人要懂得谦让和分享;人年轻的时候不学习,老了就会一事无成,被人嘲笑;人如果不学习,还不如动物等等。

《三字经》给予了我很多,我现在非常喜欢《三字经》。希望今后我能像《三字经》教导我一样的,给予父母很多,给予朋友很多,给予大家很多。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三字经读后感

读《三字经》有感

在五月份下旬,我认真地读了《三字经》,发现它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呀! 《三字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人们做人的准则,是一本非常具有启示性的书。我就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中我知道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就让他悬梁刺股,可真是个好母亲!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长知识,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助啊!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经》沾边的事,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现在的小孩,也一点也不如古代的小孩。古代的小孩九岁就能帮父母暖被,四岁就能让梨;而我们却穿父母的,吃父母的,甚至花父母的,有人一点也没想回报父母。真是有天壤之别。

《三字经》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它流传至今,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我喜欢《三字经》!

读《三字经》有感

寒假期间,学校要求背诵《三字经》,我想:背《三字经》有什么用?我极不情愿地向书店走去。谁知拿起这本内容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的《三字经》,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两个多小时,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我才匆匆付完钱,兴高采烈地向家里奔去。

每天写完作业,我没心思看曾经让我朝思暮想的动画片,而是拿起《三字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你可别小瞧它,这里面含意无穷呢!其中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最受感动。

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个小女孩叫黄香。才九岁就开始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而且还很孝顺父母。天气炎热时她会用小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让母亲睡;冬天天气寒冷,她又会在父母睡前,把被窝躺暖才让父母睡……黄香她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懂得为父母减轻负担,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劳累,主动承担家里所有家务,还细心地照顾父母,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别。我现在虽然读五年级了,却还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吃饭还特别挑食,每天上学也是由爸爸妈妈接送,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爸爸妈妈帮我检查……我和一个小小年纪的黄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孩子。

…… …… 余下全文

篇八 :读三字经有感

读《三字经》有感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学习,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学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学习,长大后悔莫及。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学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

读《三字经》有感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而 《三字经》正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典范之作。他至今影响行着我和我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人,你可别小瞧它,这里面含意无穷呢!其中关于学习的故事让我最受感动。

《三字经》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战国的苏秦,读书时为防止瞌睡把头发吊在房梁上,困倦时用利锥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他没有老师教诲,而是靠自己勤奋刻苦。晋朝人车胤夏天抓萤火虫装入纱袋,当作现在的电灯泡照明,用来晚上读书;孙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来的光看书。他们家里都非常非常的贫穷,但从来没有放弃和停止过学习。我觉得古人的做法虽说有些不合科学道理,但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后人。从历代文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的经历来看,没有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是不爱学习的。想一想自己,感觉十分惭愧: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读书,学校又是德育教育基地和典范,老师教学水平也很高,可以说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可以更广泛和深入地学习知识。可是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学习不刻苦,有时还做了违反纪律的事,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今后我要向这些优秀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