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道德经感想

浅谈《道德经》读后感想

张秋香 07思政(1)班 30号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所以在当代充满现实意义的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能让人们致虚守静、净化心灵,有利于家庭和睦、工作团结和社会稳定!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它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从诵读经典书籍中,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我比较深刻的理解主要就是老子的“尊重规律”和“无为”。

首先,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老子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子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 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余下全文

篇二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感悟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写道∶“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经典的最优秀的代表——《道德经》,是“道”的具体化,她从人与万物的本源——“道”上阐述了道德的规律,指出万物本源“道”的行为特点就是人类应效法的的道德法则。并且告诉人们,作为“道”之子的人,人的很多问题可以求“道”来解决,具体方法就是让人的思想顺“道”而行,用道性换掉人性,这个过程就叫修道。当人的思想符合了“道”时,人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的完美。

一、主观符合客观——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是讲“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说明“道”是不断变化的。道大无边无际,浩瀚无比,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会儿是这个样子,一会儿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要给它取个名,就是叫“道”这个名字可以,不叫这个名字,叫另外一个名字也可以,说到根本,是“无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产生了人和万物。由于本源的“道”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连名字都可以变化),所以它产生的天、地、人、万物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人要适应这种变化,即主观要符合客观,因此人就有了主观与客观的问题,人的行为也因此分为两种∶有为与无为。主观上自以为是,不考虑客观变化,这就是有为。主观上没有个人想法,而是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即顺应自然而为之,这就是无为。做到无为了,就能无不为。那么,人是否就能做到无为呢?不能。

人是万物之灵,本来也是客观“道”产生的,但是人生来是不符合“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个矛盾混合体,其中有私心欲望,万物之灵的这个“灵”被私心欲望所限制,并不“灵验”,不能适应“道”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主观意识里总有个人的一些不自然的东西与客观不相符合。怎么办呢?这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帮助人去掉不自然的东西,使人符合客观,使客观支配主观,这样人生坎坷就少,“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会变得顺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种人生,“万事如意修道人”。 那么,修道怎么修呢?就是守静背诵《道德经》。

…… …… 余下全文

篇三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摘要:作为一部国学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是这样的一个复杂的存在:一方面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后世间红尘中的崛起与再生,提供了开辟道路和净化环境的有力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让我们回归本质,用最初的视角看待生活,促使人们找寻最真实的自我。几千年过去了,《道德经》作为一颗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星火,在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枯槁时将其燃烧,而后在熊熊烈火中孕育着中国文化的重生。

关键字:道德经;哲理;大学生;道德

老子之著《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学习《道德经》,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人们时常品读它,才能更好的对自身的思想道德进行建设,纠正自身的不足,找到并学习其中的为人之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骗;贪污、腐败等等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时见报道。而前一阵的大学生杀害舍友的新闻也让人不寒而栗,以至于网上戏称“谢舍友不杀之恩”以自嘲。这难道不是道德缺失、人心不古的真实写照么?

所以,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如何去直面生活中的挫折不满,正确处理在校园中的矛盾呢?我们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汲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责!“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工作”!

《道德经》首先是一部哲学经典,“并非今日人们所想象所认为的仅仅是一部‘道德经典’”①。概言之,它至少包括“唯物辩证思想、宇宙人生哲学政治理想追求三个方面”②。谈到老子人生哲学,文选德先生在著作中归纳为如下四点,即人要无私,人要容人,人要谦退,人要守柔;谈到老子的政治理想追求,他又概括为憧憬“小国寡民”,主张“无为而治”,希望人间公平,要求简政安民和反对不义之战等。这一些,都与人的道德修养不无关系。

…… …… 余下全文

篇四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感悟

08旅游 080108030 张丽霞 易乃万经首,道为百家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思想的点睛之笔。

读《道德经》,首先要抛弃主观偏见,不要进入所谓价值观的判断,而要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要从积极的角度去探求。如果你认为老子是消极无为的,你就会进入这样的逻辑,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去了解他的消极又有什么意义呢?积极永远比消极有意义,乐观总是比悲观有价值。人生的结局都是死亡,所以人生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每一天都积极乐观,结果却死得很惨,但他这一生几乎是快乐的。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消极悲观,结果竟然过的很不错,他这一生却几乎都是痛苦的。所以,别无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去迎接生活中的所有挑战才是最有利的选择。看书也需要遵循这样的逻辑,用积极的思维去寻找有价值的内容。

老子讲的“无为”,如果我们把它定义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不会得出老子是消极的结论。那么“有为”,就可以定义为违背规律的过度作为,或者叫“妄为”。通读《道德经》若干遍以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假设前提是成立的,这样来理解老子会更通畅一些。

读《道德经》,如果能够抛开价值观的判断,不要陷入对立对抗的情绪,你就会收获更多。因为老子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绘和总结,到今天来看依然很是精辟。老子的逻辑一般都是先对现象进行描述,然后加以归纳、评论和总结,引申到为人、为学、为政(内政和外交)和用兵。今天看来,许多思想都是很有价值的,比如为人为政要柔弱(是强者要示弱+用弱,而不是软弱),要处下(谦卑的态度待人);为学要注重掌握规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学习《道德经》,关键是学好第一章,一定要先看最后一章(第81章),因为老子最后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而不争”,这才是老子真正的主张,做该做的事情,且越“为”越好,因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但不要为了私欲而妄为,那就会违背天道,失去一切。事成之大者,无不是德之高者;有少数靠它途富裕或成名者,最后无不落得悲惨下场:诸如黄光裕、文强之流。欲修己者或欲达大志者,修德乃天道

…… …… 余下全文

篇五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感悟之一

学道一日,悟道千里;得道一滴,翱翔万里。

《道德经》感悟之二

大道无言,大道无形,大道无际;道之高深,救人于水火;道之莫测,挽人于险危。

《道德经》感悟之三

大智若愚,大慧若钝。智者心存仁义,怀柔天下,腹藏锦秀;慧者,知天地之变,明万物之道,遵自然之法。智者不可不愚,慧者不可不钝。愚而得生,钝而得存。生存之本,在于藏而不露,在于露而不曝;隐而可见其首,遁而可见其行。静如月光之影,动如艳阳之辉。

《道德经》感悟之四

上善若水。做人就应当学水。水拥有最高的德行,具有最宽广的胸怀,具备最谦逊的品格,静守与世不争的情操,涵养宽厚诚实的作风,清湛悠然,谦虚卑下,潮汐守时,素位而生。《道德经》感悟之五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君子本色也。当义则取,不义则拒,爱之有缘,取之有道,君子所为也。堆金积玉,是棺材里带不去的瓦砾泥沙;贯朽粟红,是皮襄里装不尽的臭汗粪土;高堂广厦,是坟山上堆不起的享堂灵寝;锦衣绣裙,狐服貂裘,是骷髅上穿不起的殘衣败絮。

《道德经》感悟之六

为而不争,偏安一隅。为而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锋芒,是一个人成大事的手段,而不是毫无进取的态度。偏安一隅,只是一个人蓄势待发的预备过程,而不是苟且偷生行尸走肉的活着。

《道德经》感悟之七

格物,知止,致其知。格物就是研究万事万物;知止,就是知道目标所在;至其知,就是使自己获得知识。世事艰难,学问不在书本而在自然,命运不在头脑而在奋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以自然做为评判的标准的;一个人要生存,要生存的有点价值和意义,就要奋斗,奋斗就要明自然,遵大道;就要观天文,察时变;就要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守时待命,对现状的做出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才能功成名遂。

感悟《道德经》中“水”的品格和智慧

一部伟大的著作,不因岁月流转而湮灭于历史的风尘,相反,随着时间推移,千淘万漉,狂沙吹尽,越散发出恒久的智慧和光芒,从而照亮亘古的黑暗和开启心智的大门。《道德经》一书无疑就是其中典范,该书为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所作,虽成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短短五千言,其思想却博大精深,涵天盖地,是构筑华夏思想文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 …… 余下全文

篇六 :感悟道德经之前言

感悟道德经

人生有许许多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烦恼来临时人们总是不能理性的去对待某些事情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很多让我们后悔的事,或独自伤悲,或怒火中烧,或自暴自弃,如是等等。皆因人们不识道德,不明白这个世间本身就是一个无常的世间,而我们却在无常的世间追求着常的东西,如是种种犹如水中捞月,此月无实无虚,变化多端,人们却争抢着要据为己有,造就种种烦恼和痛苦,不能自我,慧律法师常常告诫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这也是病,一种看不见的病,圣人见到后出现在这个世间,想要拯救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令他们离苦得乐,而留下种种经典文字希望后人能体解大道。

道,什么是道,如何入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医入道,医即是从自身出发。《黄帝内经》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时上古圣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步乃。《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也……。”法于阴阳就是效法阴阳变化的规律,来指导、调剂生活和劳作,和是合和、调和;术数是修身养性安神之方法。能够达到这样的人也就是圣人了,这样的经典用现代话说叫做“圣人是怎样练成的”。

什么是道,其实很久以前中国的文字就能很形象的表达这一概念,比如圣人的圣,繁体字是左边一个耳,右边一个口,下面一个王。

什么是耳,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耳,顺也,通也。

什么是口,常言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口:出入之道,慎之慎有不可不查。

…… …… 余下全文

篇七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阐述了“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我从道德经选一些我有感悟的篇章,说一说我自己的理解:

1、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理解:万事万物的生长原则上苍都已然放在了每个生命体的体内,或含于事物运转规律之内。你看,植物只需按照本来面目生长,就能很好的生活。不需要增加外力。生死都是如此的自然。不悲不喜。而人类有了心智,逃避或主动解决令自己感到不喜欢的东西,战争就是肆意夸大了这种不喜感的终极结果。

成功而弗居也。是因为圣人每一刻都是活在这个当下时刻,既已阻断了心理时间上的过去和外来,只享受当下这刻,又何谈功过。

2、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理解:这句话太经典了。原文的翻译是: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和所有的宗教和灵修的目标可谓不谋而合。所以我说大道相通。万物都回归了本跟,就无所谓了悲喜。生命就长久了。也就没有危险存在。这种危险就算发生,也是自然规律中的危险。比如地震等,是人力无法阻止的。是来去自由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感悟

09公管 090107033 吴晓威

老子在第六十七章中写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我们能够持而保之,那么世界会非常好的,为什么?老子在后面一句话就说到了“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如果我们舍弃这三宝,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就是下一句话“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为什么三宝这么重要?为什么舍弃三宝会“死矣”?在下就要在下文中小谈一下。

三宝慈为首,所以先说慈吧,什么叫“慈”?一般理解就是慈悲,仁慈,在下在这里当然不是要说这些了,要在原文里找答案。这个慈,在下认为就是老子在第五章里面所说的天地和圣人所行的“不仁”,为什么是不仁呢?在下在感悟4里面说到了,这里的仁是偏爱的意思,然而在我们的印象里面,偏爱好像有点贬义的感觉,那也就是说仁是不好的,而不仁是好的,好像也不太符合我们的逻辑,况且在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里面,仁排首位,可见仁不是不好的,那么在感悟4里面为什么要说是偏爱呢,因为在下在读道德经的时候很多都把仁翻译成偏爱,而且对于感悟4也无关紧要,所以也就写上了,但是这个翻译肯定是没错的,只不过感觉不太好罢了,那么仁应该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儒家的仁可以如何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这个爱是有指向性的,所以在下觉得这个仁应该翻译成有指向的爱,所以老子说的不仁就是无指向的爱,也就是博爱,也就是慈,因为这个爱无指向,万物平等,没有对比了,所以人们也就感受不到仁了,所以说不仁,是感受不到仁,而不是我们现在总说的不仁不义,所以慈是放大的仁,也是对法界的仁,而仁是缩小的慈,也就是对某一区域的慈,这样我想大家就能比较好的了解了吧(因为慈和仁是相近的,所以在下在下面就混着用了,大家不要介意哈!)。“慈故能勇”,而且还是先慈后勇,这是为什么?是啊,这两者看似比较矛盾,慈感觉比较柔弱,勇感觉比较强大,那怎么还能把他俩放在一起呢?其实不止老子说了,还有一位伟人把这两者放在一起,也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他在始计篇中写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是为将者的五德,这里和老子说的很像,不仅把仁和勇放在一起,而且也是仁在勇前,可是这里的智、信、仁和儒家的顺序不一样,在下在这里先不说这个,这个放在以后要是有机会写关于孙子兵法的感悟时再说。为什么先仁后勇呢?举一个例子,说的是战国名将吴起,“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哪里了,所以我哭”,这个例子就很明显了。佛家有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什么他们能有这样的勇气,就是因为本着一颗救苦救难的慈悲心,只要一个人能够弃恶从善,离苦得乐,自己哪怕坠入地狱道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慈的威力。“舍慈且勇,死矣”,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就更好说了,历史上的例子太多了,各种暴君,不施仁政,以兵强天下,最后都是不得好死的,所以老子在七十六章写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刚才已经说过了,慈可以看做是柔弱,勇可以看做是强大,柔弱好于强大已经很明显了,就像一块石板面对一个锤子,会被打碎,但是一团棉花锤子不但打不碎,反而会失去力量,更会被棉花所包围住,所以柔弱不仅好于刚强,更能胜刚强,所以第四十三章写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还有三十六章的“柔弱胜刚强”,所以老子要让我们学习水的品行,不仅是因为水有七善,还有就是七十八章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所以老子教我们要以慈悲心对待广大众生,包容众生的一切,才能成就自己,做到“受国之垢,是谓社稷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