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老子文化的一些感悟(1)

老子文化的一些感悟 PB10001104 孙嘉蔚

老子文化这种课程,其学习是自始至终的,并不像数学分析或是量子力学,学习时间全部在极短的一段时间里。人文学科是活的,一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其中才会有很大的收获。至于论文的题目,我也很欣赏秦老师的方式,并不刻意是一片正规的学术性的论文,那样对学生的要求未免有些苛刻,毕竟都是学习理工科的。而把自己的最真实的感想很随意,很自然地发挥出来,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而作为文章的一个题目,我想了想,还是用“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来讲述自己对道德经,对老子文化中的“道”的一些个人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文章的开始,我还是要引用《道德经》的第一章,因为我觉得这一章不仅仅是一个开篇,而是整个老子哲学,文化思想的核心所在:凡是可以说出来的东西都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反过来,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说不出来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妙之处,这些,是西方哲学里完全没有的东西。不能说出,却并不代表着随便,任意,甚至放纵,相反,老子文化这种模式恰恰代表着最自然地东西。所以,虽然说“道可道,非常道”,倒是真正的道却依然是有章可循的。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柔弱胜刚强。

…… …… 余下全文

篇二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的感想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的意识的调查报告”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的感想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信仰

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黄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黄历为时间界定,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准备迎接新春的来临。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 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 …… 余下全文

篇三 :对数学文化的感想和体会

对数学文化的感想和体会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而在一学期的数学文化学习中,更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和通过其所获取的感知。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工具,还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精神产物和文明成果,在一个人运用数学进行思维的过程中,所锻炼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许多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认识,从而更大和更深刻的领悟人类的自由。我们会了解所谓的客观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并意识到数学中存在的和谐、对称之美的本质及其独特性,我们甚至会根据自然的数学化来重新认识和领会世界,并从而为之高声赞叹。数学文化的辉煌是人类文明灿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未来还会继续证明这一点。

我认为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主要还是以理性的形式呈现的,这正是和其它文化相区别的地方,拥有了这种文化,人类自然就会变得理性。这种文化对社会贡献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常常讲:掌握科学文化的人也应该掌握社会文化,这样才能走得很远,但反过来呢?是不是一个掌握社会文化的人也该掌握科学文化呢?否则是不是也会很难走远呢?当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会因为科技与经济的需要而更加重视数学教育,这没有错;如果还因为人自身发展的原因、因为文化的原因而更加重视数学教育了,那也许是把握了更根本的东西。

通过数学文化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会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同时它也使我们能够开阔视野,加强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能够很好的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理性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首先,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能够很好的拓展了我的数学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所掌握的仅仅是一些知识要点和相应的定理公理,数学的知识领域层面了解的很少。可是,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我知道了以前未曾了解的知识。数学的历史使我能够更加广泛感悟数学精神和在其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发展历程;数学家们的故事使我铭记了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获取的成就和那光环背后的艰辛;数学的历史性难题使我能够感受到了不懈的探索精神;数学文化向人们展示了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它不是以往数学课上的定理、公式、计算和题海,而是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它让我们用美学的眼光来看待数学,让我们体会到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培养数学的意识,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的美丽,知道数学应用的门径。其实这也是我感到选学这门课的原因。

…… …… 余下全文

篇四 :我对《物理与文化》课程的感想与体会

物理与文化 蔡云容 08300400083

我对《物理与文化》课程的感想与体会

蔡云容 金融学08300400083

摘要:本文从对物理与文化课程学习的体会出发,讨论了学习与思维方法、哲学思想、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必要性。接着谈谈对于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解,最和结合专业学习谈了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一、引言

一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回想起来,自己真的从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记得刚开始选课的时候,因为我的专业是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偏文科,我又对物理比较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与文化这门课。

拿到《物理与文化》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上的“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这个副标题所吸引了。人文精神是什么?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又怎么融合起来?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待看完目录介绍和大致浏览了一下书本内容后,我发现这同我高中的物理书完全不相同。它不是一本写满物理知识与习题的教材,它给人的感觉是很亲切的,没有教条感。你可以从中学习到物理知识,也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人生道理,例如要坚持真理,不怕困难,勇于奉献。这本书令我对这门课程充满了期待。上了这门课,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物理学习方式。首先,王老师在上课时并不是一味地介绍公式与教大家如何做题目(高中和初中老师基本都是这样做),而是注重于告诉大家这个公式定理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物理学家们在得到这个结论时是如何想的,“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注重对同学物理方法的培养。例如在介绍爱因斯坦“光电子假设”时,王老师不是简单地把“光电子假设”是什么告诉大家,而是引导大家一同来理解光电子假设的三层意思。再者,王老师引导大家思索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这是在其他课程中所没有的,然而却是我们所必须思考和了解的一个问题。期中的讨论课,大家互相交流,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通过这次讨论课,不仅加深了大家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解,还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还有,王老师在上课时十分投入、有激情与感染力,而且教学十分有趣,在介绍角动量守恒和光的偏振等内容时带来实验器材,通过“变魔术”等实验方式,带领大家在不一样的物理世界里面遨游。下面我就具体来谈一谈我在这门课学习的一些感悟,对两种文化融合的看法以及人才培养的体会,最终再联系到我的专业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五 :听彭教授课堂文化讲座的感想

听彭贤智教授关于《课堂文化的构建与设施策略》讲座有感 ——赵建辉

20xx年10月11日,我怀着无比憧憬与敬仰的心情来到沙河市一中,在这里彭贤智教授要进行一次《课堂文化的构建与设施策略》的讲座。讲座中,彭贤智教授绘声绘色地讲解,深入浅出地指引,使我受益匪浅,相信我会在彭贤智教授的引领下能更清楚地了解课堂文化的真正内涵,以便做好课堂的改革和深入研究。现将《课堂文化的构建与设施策略》总结如下:

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国家教育部提出新课改,课改的主要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课堂是教育发生影响力的核心地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为课堂文化的重建提出了紧迫要求,课堂文化的变革或重建势在必行。

从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上分析,可以把课堂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课堂精神文化是指以学生为本,对课堂道德水准、课堂育人价值、课堂的生命感召力、学科文化价值以及学校主题文化价值的体现。课堂精神文化是课堂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它规定和制约着课堂环境的品位,规定和制约着课堂制度的严谨和规范,规定和制约着师生课堂行为的准则。课堂制度文化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规范,或是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规则体系,它代表师生要实现的目标、信念、哲学伦理及价值观。制度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人的心理和情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的本质在于协调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规范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课堂文化的生长。课堂环境文化是指依据当代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的和谐的环境氛围。其文化内涵是自由、开放、赏识、宽容、激励。课堂行为文化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某种价值取向构建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文化建设主要就是研究课堂行为文化,因为无论课堂教学改革基于何种新理念,课堂(课前、课上、课后)的全部运行都是由行为来支撑的。其文化内涵主要是民

…… …… 余下全文

篇六 :佛教经典文化感想

佛教经典文化结课感想 题 目:

姓 名:学 号:专 业: 感悟佛教经典文化

在上这门课之前从来没接触过佛教文化,仅存的知识也只是皮毛,并不了解其中的深意。自从上了老师讲的中国佛教文化后,我越来越感到佛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学问。它并不是迷信的,而像是可以净化我们心灵的一本心灵鸡汤一样,像是我们心灵的导师,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近。

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就像老师讲的那样,有苦也有乐,佛教中的经典文化有时候能很好的引导我们去平衡我们的生活。当遇到苦时,学会用乐观的态度面对而不是一味抱怨消沉;当遇到乐时,也要能够理性对待而不以物喜。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友好宽容的态度,与人起争执时也要心平气和的解决。善待身边的一切,亲情友情爱情,更可以包括动植物,要有一颗平和的心。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我从佛教课中所学到的最切身的体会。

其实,我们不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去信佛,只要一个人是相信真善美的,他就是和佛教思想相契合的。佛教并一定是要出世,它只是教会我们用一种出世的态度去生活。教会我们满足,教会我们体会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简单快乐自在。

上过佛教经典文化以后,我们能变得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心中的我,这就已经足够了。

…… …… 余下全文

篇七 :周作人读书心得

周作人散文读书心得

肖朝阳

生命在流逝,往事以随风渐去,一丝晨风透过淡淡的雾隙,拥簇着太阳慵懒的晨光飘入一个幽幽古镇,她,恬静、悠然、惬意、柔美,他,却也热烈、忙碌、充沛、刚强。她(他)伴随着一位老人的生命记忆,老人已故,生命已逝,在人生旅途中填满了自己无穷的感悟,他的文章悠然、闲适、刚毅,他赋予了他们——文章以新生,来维系他生命的延续,让我们来享受他的恬淡及悠然和生命中的刚毅,他就是周作人,一位在中国历史动荡文化动荡的年代将荣辱集于一身的散文家、诗人、翻译家。

晨风穿过古镇狭小的街道,飘入“台门”,浮过书桌,用他飘忽的手指掀开一本泛黄的书,由此,掀开了他的人生之旅。。。。。。

生于地位高人一等的台门、旧的科举制度、旧社会妇女以及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在周作人年幼的心灵中刻上了他一生也无法磨灭的烙印。来自“十字街头”文明的贫民文化精神深深的反射出了周作人内心复杂及精微之处:我愿待在十字街头的象牙塔中。从而体现了,他不愿完全被十字街头淹没,却又喜欢观望、感受十字街头的文明。

“在我人文深处有两个鬼,一个流氓鬼,一个绅士鬼。”在《在两个鬼的文章》中提及此句,将“主张革除三纲主义的理论以及附属的旧礼教旧气节旧风化等等,这种态度。。。。。。”视为是“流氓鬼”,因为它们“不能为旧社会的士大夫所容”;而富有“天性”的,“写点闲适的所谓小品,聊以消遣”这便是绅士鬼了。不但在周作人的内心深处暗藏着这样的矛盾,当时社会上也有两派人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来追捧这两种文学。对于周作人而言,闲适的小品文,是写给自己看的,是聊以自慰、消遣的。而并不是占重要地位,用作文学上的成就发表给世人看的。是作为一种内心的独白,而或是一种心声。但是“究竟绅士鬼还只占居其小部分 ”。虽然,只占居了小部分,却是周作人内心最真实最性情的写照,也是他乃至世人最为追捧和喜爱的文学。无论,是主张文学是服从社会政治的,还是主张以文为文的。我相信在周作人的文学中很好的结合了这两点。无论是他写的《祖先崇拜》、《思想革命》、《闭户读书论》等等,还是他写的《灯下读书论》、《草木虫鱼》等等。我们都可以从中认识到即有着鲁迅的血脉传承的影子,又有着周作人的风格的闲适文学。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流着和鲁迅相同的血脉,有着和鲁迅相同的热情,但是在这热情底下,他却追寻着自我的风格,一种结合了鲁迅,却别于鲁迅的不同的风格。他是“流氓”却又是一个出色的,受众人追捧的“绅士”。

…… …… 余下全文

篇八 :孝文化感想

中国孝文化感悟 很荣幸,本学期选修了中国孝文化这一门课程。这是一门通过历史展现亲情、展现孝道的一门课程,也通过古今对孝的不同定义给了我们很多感悟,在古人、在史书般的24孝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忠孝,对比之于今天的孝道,我们感慨万千的同时,也被孝的魅力所吸引,联想到我们作为学生自身,感触颇深。 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必须有内在的诚心,在外面又有恭敬的礼节,才可以叫做孝。

中国有句古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话很引人深思。这种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无限感怀。如果没有母亲的羽翼,孩子的生命就难以保全。母与子的联系,实际上是用生死来印证的。人是多么善忘啊。我们感谢在人生路上给自己奉献一箪食,一瓢饮的人,但常常忘了感谢给予了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把父母的爱视之当然,不断索取,但心中却不思报恩。在追溯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到底应当怎样对待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我们要不要孝养,要不要恭敬,要不要感恩呢?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经常返璞归真。想要偿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天下的道理,但是我是怎么样一生也是难以报答的啊!父母的恩你能报答吗?你想的是,他们不就是生了我吗?但是,生你,对你的爱,怀你的苦楚,对你的养育、对你的担忧,多少的爱和烦忧才能抚养你成人。我们有时候听到或者看到很孝道的一些消息或者事件的时候都会泪流满面,上次我们看到“感动中国”里,一个做儿子的,为了自己的母亲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他一直瞒着母亲,因为他告诉母亲以后,母亲一定不让他这样做,而他非要这样做,很令人感动的。

以前我们在讲道家的时候,道家其实是讲天地自然的,都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这样一些。就是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寄存在这个世界上,而死去才是真正的归于大道。但是,儒家不会是这样的想法,虽然儒家也有一颗超脱的心,但是我们人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着自己怎样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样对父母尊敬、孝敬,对长者尊敬,对兄长恭敬,等等方面的关系我们都要处理,我们疾痛惨怛的时候也要喊父母啊,劳苦倦极的时候也会喊天啊,所以说,人活在这个城市和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道家能够临尸而歌,人死了,他认为是归于大道,鼓盆而歌。但是儒家绝对不这样想。过去父母死了以后儿女要守三年的丧,孔子的学生宰予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三年礼乐都不做,都礼崩乐坏了。孔子那么重视礼乐的一个人,在孝这个问题上他是绝对不让步的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亦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圣人五情是与凡人相同的,有情有义,有孝有敬。孝为儒家文化起点。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