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

——岁月中的决定时刻

一、写作动机:

作者认为一个真正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伴随着无谓流逝的漫长岁月。不过,这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发生,就会决定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进程。所以,探寻这电光火石般的一刻是极有趣而有意义的。对个体而言,人类的历史过于浩大而难以把握,主宰历史进程的究竟是人还是命运女神,回味着那些瞬间,答案益发意蕴无穷。

著名的滑铁卢战役发生于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从上午十一点开始,战争以最残酷而猛烈的方式进行,天黑时分,以拿破仑溃不成军以至他二十年来所建立的全部功勋全部被摧毁告终,而决定这一切的是另一个关键人物,当时正身处离滑铁卢不足四小时路程某处的格鲁希元帅,确切地说,是格鲁希元帅听到炮声后考虑应该选择继续向前还是返回滑铁卢的一秒钟。那一秒钟决定了指挥者是超凡还是平庸,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走势,也决定了整个十九世纪世界的格局。

创作于十八世纪的最后十年,曾伴随过法国大革命的《马赛曲》,是一首至今已传唱两百多年的战士之歌,但歌曲的作者却早已被人遗忘。年轻上尉鲁热是个气质温文的人,偶尔写一二首诗歌,只是从来不曾被刊印或演出。一七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深夜,大革命的号角声激励着所有人,刚参加完聚会回家仍激动难眠的鲁热,鬼使神差般一气写成一首歌后昏然睡去。第二天醒来看到桌上的手稿,连他自己都觉得陌生。这以后作品在沙龙里被唱了一二次,即不再被提起,以至作者本人都快忘了。两个月后,马赛的士兵们找到了它,并以它作为自己的战歌;七月三十日凯旋时,他们唱着它进入巴黎,人们始称之为《马赛曲》;又一二个月,它成了全民之歌,全国之歌;一七九五年《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更多的人开始传唱??而作者鲁热,在他潦倒的后半生中再也没有人把他和《马赛曲》联系在一起,他也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收益或激励,但那个夜晚,那个为世界带来《马赛曲》的夜晚,却的确是属于他的啊。

…… …… 余下全文

篇二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800字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800字(一)

20世纪初的世界,几乎已无秘密可言,所有之前地球上未曾被人类染指的地方,陆地或海洋,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当然也有特例,那就是地球的两极。千万年来,地球一直以两极为轴心转动着,人们对它们的好奇,可想而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尽管只有些许可能,也会有一些勇士,踏上探索地球“处女地”的征程。北极被征服了,接下来,轮到了南极。

19xx年,英国海军上尉斯科特开始了征程,他的目的地直指南极。在当时看来,他们几乎准备好了一切,从衣服到食物,再到拉雪橇的西伯利亚矮种马,一切貌似都在掌控之中。在经过近半年的等待之后,出发的日子终于来临。而就在这时,他们惊讶的发现,他们并非妄图征服南极的唯一团队,在距他们11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挪威人,也在计划着向南极挺进,他就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阿蒙森。国家的荣誉,个人的使命,强大的竞争对手,让斯科特本人以及团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但是此时的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因为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至少看上去是这样。

但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顺利都是表面上的,真正的困难,随着斯科特的开拔,马上扑面而来。先是西伯利亚矮种马不适宜南极的冰天雪地,在走到比尔兹摩尔冰川时随着最后一匹马的死亡,他们不得不使用人力,拉着沉重的雪橇继续前行;接着是天气突然转变,冬季风的提前来临,让本来松软的雪变成了坚硬的“三角铁”;可最大的困难总是被留在最后,当他们以为战胜了一切困难终于要迎来最后的胜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南极点的团队时,他们绝望的发现,在南极点上,已经飘扬着挪威的国旗,阿蒙森已经提前到达了这里。在人类的历史上,人们往往只能记得第一,第二终会被无情抛弃。梦想的破灭,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任务还得完成,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虽然这份使命已被别人“践踏”。收集岩石资料,观测气候数据,最为心痛的是,他们要带上阿蒙森在南极点上留下的证据,以证明他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给挪威国王的信。带着疲惫,他们踏上了返回的道路,这时的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虽然天气并没有比来时更加恶劣,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克服了,因为他们失去了精神的支撑,他们现在是以失败者的身份返回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我并没有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一本简洁的书,没有过多的矫饰,书的封面上只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人类群星闪耀时》。

群星闪耀,这一定是描写那些已经为人所熟知,传颂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这就是我对这本书最初的印象。

可当我真正的进入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我错的离谱。书中记传的不全是那些被尊为神般的人,还有一些更接近于小人物心态而又因为种种原因留下了一些辉煌或者不凡的人。真实的人性不可能是一白如宣纸,也不可能一黑如泼墨。在书中,人与人性都被完全的,立体的展现出来,给人一丝触动。就像书中的列夫·托尔斯泰不在是一位大文豪,而是一位在理想与现实间矛盾,在追求与妻子的固执夹缝间痛苦的老人。

著名的滑铁卢战役发生于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从上午十一点开始,战争以最残酷而猛烈的方式进行,天黑时分,以拿破仑溃不成军以至他二十年来所建立的全部功勋全部被摧毁告终,而决定这一切的并不是拿破仑,而是他的一位将军——格鲁希,这一位听话的将军在听到后方的炮声后,毅然决然的决定听从命令,向前前进,就在这短短的1秒钟,决定的不只是格鲁希超凡还是平庸,拿破仑的命运,更是整个欧洲的命运走向。这眨眼间的决定,究竟是个人的意愿,还是命运在冥冥中所决定的,发人深思。

一个真正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伴随着无谓流逝的漫长岁月。不过,这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发生,就会决定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进程。所以,探寻这电光火石般的一刻是极有趣而有意义的。

闻名世界的《马赛曲》伴随过法国的大革命,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了,但歌曲的作者却不像聂耳,冼星海一样为人所熟知。年轻的上尉鲁日在一次聚会后应朋友邀请写一首歌,回家后鬼使神差般一气写成一首歌后昏然睡去。第二天醒来看到桌上的手稿,连他自己都觉得陌生。这以后作品在聚会里被唱了一二次,即不再被提起,以至作者本人都快忘了。两个月后,马赛的士兵们找到了它,并以它作为自己的战歌,人们始称之为《马赛曲》;又一二个月,它成了全民之歌,全国之歌;一七九五年《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更多的人开始传唱……而作者鲁日,在他潦倒的后半生中再也没有人把他和《马赛曲》联系在一起,他也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收益或激励,但那个夜晚,那个为世界带来《马赛曲》的夜晚,却的确是属于他。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我一直认为历史没有对错之分,后人只有记述以及选择如何理解执行自己的历史。这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时》,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转折点的英雄故事,可以说是描述了人类开始全球联系(殖民期)到现代文明之间的英雄历史故事。作者的这种故事的写法非常特别,但仔细想想,历史也就是英雄瞬间,没有这些英雄,基本上就没有历史的转折,转折必有英雄。

这本书我从开始读到结束花了2周,这书并不是很厚。但是,里面包含的内容精彩程度不亚于读完比他厚的多的小说。但不适合一次性看完,总是在闲来无事之时,翻上几页然后读完之后突然惊呆,这本书怎么写的这么漂亮,这种独特的魅力。这就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的魅力。

本书的译者潘子立说的很漂亮“没有一个艺术家二十四小时都是艺术家”,只是在那一瞬间,超越了时间空间,留下了撼世巨作。然后又回归平庸。我们都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木箱里的巴尔博亚第一个看见地球上西方不为人知的最后一个海洋;我们都知道拜占庭在历史上的陷落,又有多少人知道马霍梅特是第一个使得船舶翻山越岭的人,又有谁明白那厚厚的城墙并没有被么轻易的攻破,却败在凯卡波尔塔,被遗忘的小门上,这一瞬间,欧洲的历史从此被改写了;我们都知道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晚年病痛缠身而死,又有谁明白他在《弥赛亚》中得到了永生;我们都知道鲁热·德·利尔创造了伟大的 《马赛曲》,又有谁知道作曲者本人悲惨的人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一夜诗人”;我们都知道拿破仑滑铁卢大败,又有谁明白格鲁希的优柔寡断那一秒的思考,决定了整个19世纪的命运,这平庸的人真正决定了滑铁卢战役的胜败;我们总是奉行什么年龄干什么样的事,又有谁了解,74岁的歌德遇到19岁少女后再次爆发出的青春激昂的诗歌从而拯救了自己;我们都向往加利福利亚的淘金热,又有几个人知道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拥有整个加利福利亚的约翰·奥古斯特·祖特尔却成为了地球上最贫困,最可怜,最失望的乞丐;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记录下来了,那卡拉马佐夫的笑又有谁理解呢;我们时刻在享受着通讯的便利,又有几个人探究过居鲁士·弗·菲尔德的海底电缆有多粗呢;我们也明白托尔斯泰的反对暴力的批判社会,又有谁料想到了导致了他突然发现自己不爱妻子,在冰雪天里死在车站;谁注意到了列宁,没有谁,就是这样,我们才在现在知道了这响当当的名字——列宁。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本陈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的书,作者用自己的眼光挑选了12个历史事件,试图向我们展示一个真正决定历史的时刻的出现,往往取决于一些不起眼的决定,正因为事件本身太过于耀眼的光芒,才遮盖了那些转折性的事情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作者也强调: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时,一切美德——小心、顺从、谨慎,都无济于事,只有作出勇敢的决定,才能成就英雄。

可是,怎么说呢,它终究是一本故事书。不同于经验,感悟,总结等书籍,故事带来的感染力只能由不同的个体亲自阅读才能领会,而且,我们会不自觉地对故事进行筛选和偏好。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可能是,我觉得可以考虑将其中的几个故事收录进大中学生的课本,好让我们认识到:有这么一些人,为了我们这样一些人历尽了苦难,而我们自己却在无忧无虑之中蹉跎岁月,我们应该惭愧。

故事一《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不朽的事业,是指站在巴拿马地峡的山巅,同时眺望太平洋和大西洋。这是杀人犯巴尔沃亚为了洗脱罪名选择要走的路,上路所需要的勇气,所经历的困难,所牺牲的生命,所为的目的,通通都很激动人心。然而在最后一个光秃秃的小山顶面前,巴尔沃亚命令谁都不准跟随他,他不愿意和任何人分享第一眼望见未知大洋的荣誉。他伫立在山顶,他的眼睛是反映出无涯海洋的蓝色的第一双欧洲人的眼睛。(Inspirational quotes )他向同伴讲话,他举起旗帜,向四面迎风摇动,以显示凡是风吹过的一切地方,西班牙都要去占领。这样的一个人,孤独眺望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就像《2012》里面,群山之巅简陋的庙宇单薄的和尚,在汹涌的洪水面前,他,到底又在想些什么。

巴尔沃亚终究还是死了。不是因为杀了人,他所犯的罪已经被发现太平洋和黄金、珍珠的荣光淹没了,他死在了别人对他的嫉妒里。这是谁说过的话来着:世上最惨的还不是贫穷与疾病,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残忍!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人类群星闪耀时 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茨威格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所以有“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之称,《人类群星闪耀时》向我们展现了10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

南极争夺战是这10个历史片段中最让我感动的故事。二十世纪,地球还有一个最后的谜――南极。斯科特,一个普普通通的地地道道的英国人,毫无表情的脸显现出他的冷漠,和他坚强如钢的意志。为了使自己的国旗首先飘扬在新地的上空,19xx年6月,他带这由他组建的探险队,向南极发起了挑战。在向极地进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南极的风雪和严寒带来的危险,也不是队员们的勇气和意志。而是有一天,他发现,挪威人阿蒙德森德宿营地距离比他们的近一百一十公里。斯科特感到很震惊,但不沮丧,他在日记中写道“起来,去争取国家的荣誉!”虽然有这样的气魄,他们还是比阿蒙德森晚了一个月。他们是第二批到达的人。第一个意味着成功,意味着一切,第二个却什么也不是。返程的途中,他们遭遇了暴风雪,不幸遇难了。斯科特在临死前留下了几封信,希望由人能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足一位他和英国民族勇气作证的篇章。

1

这以后,他们的英雄事迹被发现后,如奇迹般的复活了。我们不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失败的。他的遗言和他的书信经由电线跃入惊叹不已的世界,国王也屈膝下跪纪念死难的英雄。他们向南极的挑战失败了,但他们绝对不是失败者。他们的挑战看似是徒劳的,却化作了对人类的大声疾呼,呼吁人类集中精力去完成未竟之业。他们又向人类证明了,在和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命运抗争中,倒下去时却最能显示他高尚的心灵。他的失败不是失败,是一切悲剧中最壮美的悲剧。

这让我联想到了《老人与海》讲述的故事: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残食光了,圣地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圣地亚哥带着一点点懊悔地说:“我被打败了,我出海太远了。”但是,当地的人们看到那大马林鱼的剩下的骨架对他都产生了敬意内在的意志彻底地征服了每一个人。老人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 …… 余下全文

篇七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一: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这是一场精彩的斗争;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弱肉强食,成王败寇。阿盟僧和斯科特,共同面对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却一胜一败。他们的实力相当,却是斯科特的计划有误。他们的“竞争”中,出现困难,面临困难,并解决困难。“人员过多”“天气寒冷”“环境恶劣”。斯科特的团队都闯过了,而他们却输给了另一只队伍。这场胜败不是一般的胜败,而是关系到两个国家。关系到英国与挪威!这张国旗代表了很多:荣誉,喜悦,胜利??

尽管斯科特的团队失败了,我仍然敬佩他们。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团结、坚持、勇敢。在谎言与事实面前,他选择了向别国国王证明他国胜利。这种决心不是常人所具备的,这种忍耐不是大众所具有的!

奥茨,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他没有拖累大家,执着地向死神走去??天哪!有多少人能像他如此坚强啊!像他如此勇敢呢啊!这五个人果然是那30个人中最出类拔萃的5个人,这种人格无人能及。他们已经战胜了自己,突破了极限——脚趾被冻掉,光着脚板坚持行走。我不忍联想到那个画面, 一根根脚趾活生生地被凛冽的寒风吹落。也许,那时他已失去了知觉,对于肉体上的疼痛,已经不及心灵所噪声的疼痛来得突然。那个在艰苦环境下,仍然背着“是外人眼里不起眼的十六公斤重的岩石继续行走的博士”??

他们承受了太多,终获得了死亡的终结。但他们的世纪,却永驻于人们的心中,英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他们!尽管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英国人的骑士精神,探险精神,从斯科特一行人中,我看到了,我领略到了。什么叫做勇士,什么叫做英雄,那就是他们——斯科特的队伍!

篇二: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刻》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我读了文中的作者介绍中是这样写道:文学大师讲述最不可思议的历史转折《人类群星闪耀时刻》。“传记文学之王”斯蒂芬·茨威格。

这本书讲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世界历史做出的贡献。第一篇是讲述了中世纪欧洲着名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故事,其中的许多令人憎恨而又可笑的荒唐的事情。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元谋县元马中学八年级180班 刘子园 指导教师:李绍勇 暑假读了《人类群星闪耀时》,思绪万千!听书里那近乎诗一般语言,行云流水而又热情四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本书的作者茨威格在战火纷飞中,为我们记录了些明星的倩影,让我们得以遥望星空。

《人类群星闪耀时》(一)

《亨德尔的复活》

亨德尔是西方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大师,被誉为圣乐之祖。贝多芬说:“亨德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极愿跪在他的墓前。”李斯特曾为“亨德尔伟大得像宇宙似的天才”而入迷。亨德尔是德国人,却在英国成名,他身居异国,由于英德之间的政治漩涡而受排挤,早年做歌剧,在英国上演频频受挫,他本人债台高筑,一生坎坷,精神十分痛苦。此时詹宁斯给他寄来了《弥赛亚》的新剧词,原先亨德尔十分痛苦,不想理睬这个歌剧,后来受到神灵的指引,振作精神,开始作曲,歌剧的歌词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他内心振奋了,茨威格那极具感染力的写法,振奋了每个人,读到亨德尔21日不眠不休,写《弥赛亚》的过程,我热血沸腾,我加入了那个演奏,那是一个怎样的演奏啊,那是一种把你从泥塘里面解救出来,让你重新来过,发光放彩,让你为了自己的使命,奋勇之前,所有的颓败、忧郁将烟消云散,让你得到心灵永恒的平静。因为你的信仰,你将超脱。我内心在那时刻久久不能平静,最近几年,由于没有任何目标,且所

做的决定都没经过认真考虑,往往事倍功半,我觉得自己像一个久居坟墓的几近腐烂的人,过着痛苦,自我折磨的日子,我昏昏沉沉,每天不做任何行动,只愿昏昏睡去,忘记现实的苦恼,我逃避自己的责任,我逃避自己的失败,我逃避一切,但又不甘心这样的逃避,或许神灵觉得我应该有自己的使命,万能的神来召唤我,也许,他想通过亨德尔,告诉我,鼓起你勇气,他将使我的内心纯净,使我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伟大的主,你是我们的引路人,是你创造奇迹,主说,愿你快乐,是的,我被亨德尔震撼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