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18将军与孤女 教学设计

18* 将军与孤女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单  元:共享生命的阳光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写的是发生在抗战时期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指示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文章篇幅较长,可分为四部分:抢救、照料、送归、重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义正词严、无辜、干戈化玉帛、兵戎相见”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将军与孤女”的故事,并试着讲给别人听。

3.能够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进而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看画面等方式了解聂将军的伟大人格和胸襟。

2.补充音像资料,渲染情感。

3.欣赏影片《将军与孤女》,撰写读后感,使课本文章、影片场景、学生感受相互融合,相互沟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物感情,感受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的心胸以及美穗子的感激之情。

重难点分析:

l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重点句,体会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宽广胸襟以及他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而让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l   要求学生能联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聂荣臻,搜集美穗子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 …… 余下全文

篇二 :18将军与孤女

18将军与孤女

18将军与孤女

18将军与孤女

2

18将军与孤女

3

18将军与孤女

18将军与孤女

18将军与孤女

学习指南一

学习卡一

4

学习指南二

1、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二。

2、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

学习卡片二

思考:“干戈化玉帛”、“兵戎相见”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什么样的美好心愿?

5

…… …… 余下全文

篇三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第四届全国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类 别:小学

学科项目:六年级下册语文

姓 名:周其清

学 校: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心小学

教学背景:面向全体六年级学生

教学课题: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教材分析:本科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讲她们送往日军驻地地经过。本文分为四部分,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较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齐唱或独唱抗战歌曲。

课前就播放

(/?__m=mboxCtrl.playSong&__a=1227221&__o=/song/1227221_playBtn&fr=altg3||#loaded)《黄河大合唱》。

师:听着这振奋人心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那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一、走近人物,质疑激趣。

1.(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聂荣臻,他对新中国的贡献可谓是功勋卓著。你能有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你所知道的聂荣臻吗?

…… …… 余下全文

篇四 :18.将军与孤女doc

18.将军与孤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以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作为课堂的着眼点。运用工具书辨字正音,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理解文本注重个性化感知,做到说话有理有据,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课内阅读向习作拓展,将阅读学习恰当迁移,培养学生合理表达。

过程与方法:授课时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通过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加深时课文的理解,品位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方法】放—收—帮—牵

【学法指导】质疑互助式学习,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5、介绍故事背景: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作业:

读熟课文,第三自然段读五遍。(家作)

第二课时

一、复检:

默写生词

二、讲读课文: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

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 …… 余下全文

篇五 :18将军与孤女

18将军与孤女

1

2

18将军与孤女

3

18将军与孤女

…… …… 余下全文

篇六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 …… 余下全文

篇七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预习、展示课导学案

――预习课

课题: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学校 中心小学 六 年级 一 班 主备教师

一、教学目标。

1、能较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自学引导。

1、自学生字、词语,独立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

(1)、自学生字。

①掌握生字读音: nie gu ai pu sa 聂 辜 蔼 菩 萨 ②掌握生字的书写:聂 辜 蔼 菩 萨 ③辨别形近字或多音字: 梨( )辜( ) 犁( )贡( )

(2)、理解词语。(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叙述了聂容臻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并想方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感人事迹,形象地展现了聂荣臻将

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的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

4、理解课文内容:

(1)、重点词语理解:

1、至仁至义:最仁爱,最讲正义。

2、菩萨: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2)、重点句子理解: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而奋斗到底??”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军队?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道理?

人:聂荣臻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的品质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义正言辞不卑不亢

军队:至仁至义不畏强敌仁义之师正义之师

精神:国际主义保家卫国艰苦奋斗

道理:我们的抗战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为了人类的和平。对待敌人,我们要——对待无辜的人民,哪怕是俘虏,我们要——

…… …… 余下全文

篇八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1.《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这首诗用第二人称的手法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先播放了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让学生欣赏之余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酝酿感情,为朗读奠定基调,果然在朗读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后,我又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个中心句,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又是具有‘母亲的情怀’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磅礴壮观,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无私的伟大的精神。但学生的回答很难明显区分这二者的不同,仔细想来,这首诗是将长江的“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有机结合、相互交融来写的,没有必要将哪些句子是写“无穷的源泉”,哪些句子是写“母亲的情怀”这样截然分开来理解。只要学生能从诗句中领悟到长江具有“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这两个特质即可,哪怕从同一个诗句中既领悟到长江无穷的源泉,又感悟到长江母亲的情怀,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是应该得到肯定。

2.《三亚落日》教学反思

《三亚落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短文。当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就被三亚落日的“美”深深地陶醉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受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后,就抓住“三亚落日美在何处”贯穿教学,抓住落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也随之变化“像孩童——像红灯笼——像跳水员入水”来感受日落的整个画面,并抓住“红扑扑”、“赤朱丹彤”、“金红一色”等绘色的词;又抓住“快乐”、“抖落”、“悬在”、“顽皮地蹦跳”等描摹形态的词语来指导朗读。 通过这课的教学,我对“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反复品读课文,仔细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查阅有关资料,因此,课堂效果很好。尽管如此,仔细回顾,总结反思,仍不乏几许遗憾,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做好“作者先描写三亚的热带风情是为了表现‘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真有诗意’”的引导。如果能弥补这一点遗憾,相信这节课定会更精彩。 我相信:找到问题所在,就是取得下一次成功的保证。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