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兴山县外国语小学 刘平

《奇怪的大石头》这一课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反思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本节课做得比较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家乡的一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板书课题之后,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块大石头到底有多大?”有的说:“我想知道这块石头奇怪在什么地方?”还有的说:“我也想知道这块石头到底从哪儿来的?”这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描写石头的句子,再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但是孩子们忽略了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在学生们反复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它的“大”。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

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

三、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

朗读是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读书来理解课文,通过读书来抒发感情,通过读书来提高素养。在课堂上,我先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从重点的词语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采用教师示范、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二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解决疑惑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描写石头的句子,再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再让学生反复读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它的“大”。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接着,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李四光和老师、爸爸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石头的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我教育学生要学习李四光这种执著求索的精神品质,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几段,重点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等关键词语来体会,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然后,我让学生总结出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

总之,课堂上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好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讨论,使语文课堂更高效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读书来理解课文,通过读书来抒发感情,通过读书来提高素养。

…… …… 余下全文

篇三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⑴ 《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⑵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三、指导写字

1、板书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⑴ 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⑵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 …… 余下全文

篇四 :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反思

透过朗读看课堂教学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接下来,我来当文中的老师,你们就是李四光,咱们一起来读读。”听完这话,学生们的眼中马上绽放异彩,读得入情入境,颇有味道。比起之前让同桌单纯地让学生角色读,更有示范性。

朗读是语文有效教学细酌入“味”之佳法。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教师、学生进行互动,产生共鸣,真正落实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于是教学产生了思考,朗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步步为营的。以本课为模板,探究如何有层次地让学生进行有效性的朗读。 1、充分做好预习,奠定有效朗读基础。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只有扎扎实实落实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才能预约下一步的精彩。对三年级学生而言,生字词是朗读的障碍,要让学生通过预习,通过查字典等各种方法解决文章中“秦、陨、卧”等生字,为流利的朗读扫清障碍。同时,老师应要求学生预习时的朗读应该是放声朗读,不仅训练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李四光爱观察、勤思考、乐发问、善研究的精神奠定情感基础。

2、朗读目标不明确,朗读代替阅读

在课堂朗读这一环节上,教我最初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于是,孩子们张开嘴巴,咿咿呀呀地读起来了,教室充斥着学生的朗读声。读完了,我点名提问学生有何感受时,有些孩子露出了茫然的眼神。朗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是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过程。这种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是不能使学生体味到文本内所蕴含的真实意蕴的。在读之前,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增强读得目的性。如:为什么大石头那么奇怪?它是从哪儿来的?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3、情感没有梯度,朗读层次不清

课上,我运用了常见的朗读指导方式,安排学生在个别读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读,这样一节课下来,虽朗读得花样翻新,但学生的情感领悟不够深入,也不能深入到文本的意蕴中,更不能达到实质效果。就本课而言,应深入精读,引导学生理解李四光是如何进行观察、思考,体会其思想过程,进而真正了解李四光这个人物,再进行朗读,才能读得深入。

…… …… 余下全文

篇五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说实话对要上《奇怪的大石头》我感觉是有点枯燥的,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长大后靠自己出国解决疑惑的故事.对于教学上我首先明确课文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石头产生的疑问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上课时先让学生们通读全文,搞清处<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积极发言,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去展开教学,逐个分析问题,最后探讨李四光是怎么样解决内心疑惑的?说实话我在上课之前是认真的准备的,我想好了上课应该说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我又该怎样回答他们.可是一上课,好多东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样.

 对本堂课的不足点我总结如下:

一.对课本的阅读太轻描淡写

在文本的处理上我基本上用了提问的方法,如让学生说说<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学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轻描淡写的带过了。没有让学生针对性的读一读,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够深.

二.阅读的针对性不强

对于课文我我让学生们一直在读.但是学生们虽然在读,可我感觉他们只是在配合我,他们心里是不清楚为什么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我现在想来,其实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如可以分1.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有感情地读.3.因为深入了课文,以读来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让学生读的有点不知所谓.

三.目标不明确

现在想来我本课的目标没有很的完成.我现在上课我感觉我一直在设计一个过程,常在想最好学生们回答的和我一样,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一旦学生偏离我就不知道如何应付,常会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过程和我一样了,我就觉得成功了似的.其实现在想来,这跟我对教学目标不明

确很有关系.我觉得我们不管课怎么上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不偏离.站在学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学生上也未尝不可. 另外我觉得我对三年级的学生到底有怎么样的水平不是很了解.自己的板书也不够干净和漂亮.这些都有待我改进。

…… …… 余下全文

篇六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望而生畏还是兴趣盎然?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

朱吴镇第一小学 范晓昀

联系方式:158xxxxxxxx

【摘要】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捕捉那些表达中心思想准确语句进行引导,提出有效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度, 难度太大的问题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而教师的“导”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的,所以张弛有度的提问,才能让孩子对文章有从片段到循序渐进的把握。

望而生畏还是兴趣盎然?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捕捉那些表达中心思想准确语句进行引导,提出有效的问题,而教师的“导”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的,所以张弛有度的提问,才能让孩子对文章有从片段到循序渐进的把握。《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教学流程】

师:刚才我们小组交流预习的时候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你的疑问?同学们都真会提问题,这块大石头都“奇怪”在哪?(板书:奇怪)

生1:这块大石头为什么没有卧进土里去呢?

生3:大石头周围为什么都是平整的土地呢?

生4:为什么就这一块石头呢?

师:把文中哪个词来形容更好?

生:孤零零

生5: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师:课题是奇怪的——

生:大石头

师:看课文图片,理解什么是“严严实实”

师:请你试着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朗读

师:听你读,就是感觉到石头就是大,就是找不到他。谁再读一读?

生有感情再读此句

师:谁能把全段读好,让大家感觉到石头的巨大,感觉到孤零零的,感觉到李四光捉迷藏时的机灵,一同感受出来。

师:如果你发现了这样的大石头会提出什么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七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篇一:

反思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以几个关键问题统领全文的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目标、有重点、有任务、有兴趣,汇报起来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增加,每个孩子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习热情比较高。对本堂课的不足点我总结如下:

1.在让学生说说“奇怪的大石头”到底奇怪在哪里时,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后,我就轻描淡写地带过了,没有让学生针对性的读一读,使得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

2.阅读的针对性不强。课文让学生反复在读,但是学生虽然在读,可我感觉他们只是在配合我,他们没有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情感来。我现在想想,其实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如可以分1.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有感情地读。3。因为深入了解了课文,以情景读来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让学生读的有点不知所读。

3.教学内容的设计还需再合理化。上课时感觉是在设计一个过程,好学生回答的和我的想法一样就可以了,然后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如果学生偏离我的想法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过程和我一样了,我就觉得成功了。其实现在想想,这跟我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很有关系。

其实,我觉得语文课我们不管课怎么上,万变不离其中,那就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完成教学任务,让孩子学会、会学,只要围绕着教学目标,不偏离学生的回答角度,其实跟着学生走、跟着孩子学也未尝不可。

篇二:

本文脉络清晰,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这样便于学生对名人有所了解。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己查工具书的能力,预习时扫清字词的障碍。学完本课我反思了:

一、语文教学的手段重在“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这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发,因此,要多读几遍,对文章的内涵理解得才能更加透彻。引导学生初读时,首先要把字音读准,然后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精读”时要边读边想。比如,玩捉迷藏是小孩子的开门游戏,想想自己玩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遇到问题时,李四光又是怎样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从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

…… …… 余下全文

篇八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期望过高,合作学习没有实效。

新课程理念当然是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当然也是由此发展而来的。而刚刚由低年级才走入中年级的孩子,合作学习的能力、方法都不具备,在合作学习中,给一些学生提供了偷懒的机会。

2、教师的教学激情,教育机智问题。 本课的教学,由于设计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导致老师牵引过多。

由此看来,开始的第一份教学设计是却适合三年级孩子的。由那块奇怪的大石头入手,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接着直接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体会李四光执着求索的精神。在教师努力创设的情境中,使孩子们受到一种感染,使他们对李四光产生一种崇拜的心理。这才是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意义所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