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卡片读生字。

2、我会读(出示词语):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自言自语、邻居、慢慢地变黄、盯住

3、读一读1、4两段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和反思

4、导入:这葫芦长得那么可爱,后来为什么一个一个地落了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找找答案。

【 让学生朗读第1第4自然段,是让学生知道刚开始葫芦生长的情况明明是很好的,但是最后却是一个一个的落下了,为什么呢?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引入到以下的学习,也是为了解决课文的重点】

二、看图说话:(5)

1、顺序出示图2、图3、图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葫芦藤有什么变化?

(1)如:从第二幅图上看出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但是叶子还是绿油油的。

(2)从第二幅图上看出虫子越来越多了,叶子上面都有小窟窿了。花儿也有点蔫了。

(3)从第三幅图上看出叶子变黄了,小葫芦也不再是绿绿的,油亮油亮的了,也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依次出现葫芦不同的变化图,让生更加形象的观察发现葫芦的叶子不断地变黄,也葫芦也掉了,让学生初步知道小葫芦掉和虫、和叶子有关,从而为突破本文的重难点做好铺垫】

三、学习第2自然段(10)

1、当叶子上刚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请你读一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学习: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那个人想的是?

…… …… 余下全文

篇二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14、我要的是葫芦

本学期总第  42-43课时   本单元第  5-6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 :张传俊               复备人:          授课日期:10、27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开动脑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后反思:(成功,不足,改进措)

本节课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 以前我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不讲授,才是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弄得自己在课堂上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讲,有时该讲的地方也不讲,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得不到教师的点拨,学习效果很差。一节课下来,学生疲乏,教师劳累。在这堂课上,教师范读的地方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 现在我才明白,教学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范读、谈话,这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同样让学生学得自主。在课改的今天,在崇尚新形式的课堂上,却得不到好效果的困惑里,我们该反思什么才算真正的自主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洁《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反思

二年级下册《我要的是葫芦》教 学 设 计

乌市第六十四小 高洁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该寓言故事就是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喜欢读寓言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含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一、根据教材与学生情况,确定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认识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让孩子们领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领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三.教法与学法

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议议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葫芦一个.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出示葫芦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注音的生字。 (2)全班拼读生字 (3)大组开火车读生字

…… …… 余下全文

篇四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课前交流)

听你们的班主任说,你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 说我是丝瓜

我比它圆

说我是梨子

我比它大

我中间细,两头圆

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

年老时,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

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

(葫芦)

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孩子们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师范读生跟读)

二、复习生字

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 如果你还认识,就准确的,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叫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摘小葫芦。(给生字组个词语)。

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词。看,这是什么?(葫芦)。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它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

2、我请大家轻声的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读完了就坐好。

3、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

4、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还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

(谁能流利的说说)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上长了蚜虫,他不治,后来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精读课文

<一>、一自然段

1.师:孩子们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

生:长得很好。

…… …… 余下全文

篇五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慢、怪、挂”

等八个字。

A、“葫芦”读音轻声,

B、准确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把握左窄右宽。

2、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从而初步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

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认识“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哇、挂、怪”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1、知道叶子与葫芦之间的紧密关系,

2、能够掌握反问句向陈述句转换。

3、

课时目标:

1、会认“葫、芦、藤、哇、盯”这五个生字。

A、“葫 芦 藤” 通过认识偏旁,从而理解字意。

B、“盯”:知道是个形声字,目字旁表意,丁表音。

2、会写“挂、哇、怪、慢”这四个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

A、通过观察,发现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是左窄右宽。

B、“挂 哇”:发现共同点,注意两个土的书写笔顺。

C、“慢 怪”:能够正确笔顺书写竖心旁。

3、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分段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

课文,

4、重点词句的理解:

A、根据生活实际,理解“细长”,

B、回忆以前学过的词语“洁白”来学习“雪白”,

C、从“每天”“几次”体会到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5、通过第一、第四自然段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到这棵葫芦的变化。从

而体会到种葫芦的人的心情变化。

第一课时重难点:

1、会写左右结构的字,掌握左窄右宽的间架结构。

2、通过第一自然段的精读,感受到葫芦的可爱、健康。

3、从第一、第四自然段的对比朗读中。初步感受到葫芦的变化

教学准备:葫芦实物图、词语卡片。

…… …… 余下全文

篇六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简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二、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以“以图引文,比较质疑——朗读品悟——理解寓意”的教学过程,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以两幅插图的鲜明对比,引起学生的质疑: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朗读中感悟问题的原因:一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没有及时医治葫芦。二是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从而理解寓意做任何事情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对象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有较强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错。在老师的引导下善于对问题、情景、事件进行分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二)过程与方法:

以图引文,比较质疑

(三)道德情感与价值观: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六、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七、教学准备:课文插图、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 …… 余下全文

篇七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篇一: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一、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扎实有效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本节课我始终贯彻了随文识字, 本节课需要认识的几个字,我分别启发学生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比如: “葫芦 藤 ” 三个 字是在出示课题之前,以 加一加、换一换和 实物演示的方式识记的; 通过小儿歌: 张口一声“哇”,女孩爱娃娃,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捉虫能手小青蛙, 记住了 “哇”和“挂”, 以及和它们相近的几个字。为了是孩子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盯”,我让孩子们盯着我看,从而引出盯着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使学生触类旁通。我还设计了小组游戏巩固识字的环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巩固学过的识字方法,从而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认识了“哇”和“挂”两个字以后, 我出示 了 “挂”, 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在不断的交流中学生掌握了这个字的字形特点,注意到了它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然后通过我的范写使学生掌握了书写规律,在练字的过程中我始终贯彻渗透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腰直、臂开、足安)并且在学生写字时采用鼓励的形式提醒他们坐姿和握笔姿势,这样也贴合新课标中要求的:“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 余下全文

篇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匡应中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简短精悍, 一类字二类字一共12个生字。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习“葫、芦”,读好轻声。在教学其他几个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己把生字读一读,再安排他们同伴互助学习生字,然后向老师汇报,得到同学帮助的生字是哪几个?有的学生汇报:“邻”字读成了后鼻音,“藤”“盯”字读成了前鼻音,同伴教会了我“哇”字怎么组词。这样经过学生一汇报,我也就知道这些生字是他们难以掌握的生字了。我再把这几个生字当做重点,以多种形式反复地读,例如:1.指名读,读对了大家跟着读,同时表扬“小老师,你真棒!”,2.组与组之间比赛读,3、男女比赛读,4、开火车读。经过趣味性的强化记忆,学生最终掌握地比较好了。这样的生字教学效果使我自己很满意。

当学生和文本接触之后,我提问: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我设计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在教学时让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朗读体会,并进行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

我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采用角色换位学习体验。“你如果也是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蚜虫,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的说的慢条斯理,有的以急切的语气来劝告书中种葫芦的人,有的以叶子和葫芦的关系来用科学道理讲给书中种葫芦的人听。这样的角色换位体验学习法,使学生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在品读感悟2、3自然段时,我对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的思想,带领学生更加深入体会。我抓住人物的语言,人物的神态动作来教学。如文中的“盯”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葫芦的集中表现,加以品析。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谈论;当学生谈论到那个人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才导致的后果时,我追问:“那个人为什么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学生回答后,引出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和“盯”的品析。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