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阿细跳月》教案

教案

课题:《阿细跳月》

年级:二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视听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目的:1、情感目标:感受音乐和舞蹈给人带来的愉快心情。

2、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了解和学唱

乐曲的主旋律。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3、能力目标: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重点:对彝族民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能合着《阿细跳月》的音乐节拍,

进行即兴表演。

教材分析:《阿细跳月》这首歌曲选自于人民音乐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音乐教科书 。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月”。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传说在很早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跳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子,阿细人叫“跳”。每逢节日夜晚,青年男女聚集在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对舞,主要动作是跑三步停两 1

拍向前抬脚,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引言:同学们,咱们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音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说说下面音乐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并告诉老师这个民族的风格特征。

1、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傣族(委婉、柔美、抒情)

2、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欢快、活跃、热情)

3、对两首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

三、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二 :欣赏《阿细跳月》

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提间: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

3、介绍乐曲名称: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4、视唱乐曲主题:

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

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6、再听乐曲:

在521处拍手。

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

8、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高音笛、三弦、全奏等) 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l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1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12、课外拓展: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生能安静聆听音乐,并积极参与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学生能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 …… 余下全文

篇三 :《阿细跳月》教案01

《阿细跳月》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2. 记忆音乐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3.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民族歌舞的特点,从而使他们热爱祖国的民族歌舞。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

2. 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能够在音乐中听出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去做客,你们听听,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在欢迎我们呢?

欣赏歌曲《快乐的罗梭》。

生:是彝族人在欢迎我们。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这首乐曲叫《快乐的罗梭》。今天彝族的朋友就用这首乐曲欢迎我们。我们快到彝族山寨看看吧!

教师出示彝族风土人情的图片。

彝族有一个分支,就是阿细人,阿细人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能歌善舞,他们常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今天我们欣赏一首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二、欣赏乐曲

1. 初次聆听乐曲《阿细跳月》。

生:体会乐曲的情绪。

2. 介绍背景。

师:《阿细跳月》原来叫“跳月”,表现的是年轻的男女在夜晚到山野趁着夜色或围着篝火跳舞的场面。关于跳月的传说众说不一,有的说起源于劳动,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烧过的灌木容易扎到脚掌,所以在翻土播种的时候常常跳起跳落,后来演化成舞蹈;还有说阿细

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人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所以双脚轮换弹跳,形成了跳月的基本动作。(《阿细跳月》动画)

3. 复听乐曲《阿细跳月》。

师:指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不是2/4拍的,也不是3/4拍的。而是5/4拍的。

4. 听记主题。

(1)师: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中运用了哪些音吗?

(2)师:出示《阿细跳月》主题谱例,同学们能看着歌谱演唱乐曲的主题吗?

…… …… 余下全文

篇四 :阿细跳月(说课)

《阿细跳月》说课与课后反思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人教版第三册第八课《生活多快乐》。本课共四课时,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

一、 本课的设计意图

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小学人教版第三册第八课《生活多快乐》中四首音乐作品反映了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所描绘的各地方人们的幸福生活。其中《阿细跳月》就是反映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阿细人在月下跳舞的情景。我在设计本课时除了让学生欣赏到《阿细跳月》的歌曲外,还让学生学习一些“跳月”的音乐知识,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音乐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本课的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面对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出发点。

2、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也是师生共同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3、教学在学生自悟、自学、探究的基础上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5、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

三、 学生的起点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他们已经初步撑握了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新的知识也接触的比较快,并能对所学充分发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能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对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的关键时期。本课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欣赏、创编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

…… …… 余下全文

篇五 :《阿细跳月》教案2

《阿细跳月》

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提问: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

3、介绍乐曲名称: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4、视唱乐曲主题: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

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6、再听乐曲:在521处拍手。

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

8、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高音笛、三弦、全奏等) 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1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1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12、课外拓展: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生能安静聆听音乐,并积极参与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学生能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 …… 余下全文

篇六 :《阿细跳月》教案1

《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彝族的歌舞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2、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

3、学习五拍子,掌握“跳月”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基本舞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

2、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及其基本舞步。

导入: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音乐,说说下面音乐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并说出每首音乐的风格特点。

1、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委婉、柔美、抒情)

2、播放《青春舞曲》:(欢快、活跃、热情)

3、对两首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

4、播放《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这是一首彝族歌曲。是影片《阿诗玛》的插曲。说到彝族,同学们,有关彝族的知识又知道多少呢?(彝族知识、彝族节目(火把节)、彝族舞蹈(阿细跳月) “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因在月光下跳舞而得名。) ①、中国最著名的发射地西昌。

②、彝族人的民居叫土掌房,彝族姑娘喜欢戴一种鸡冠式绣花帽。

5、大家和老师一起来练习几条节奏。接下来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彝族的舞蹈《阿细跳月》。 新课教学 :

1、 出现课题《阿细跳月》

2、 完整欣赏《阿细跳月》

3、听音乐片段,注意思考 :

①同一主题旋律运用了不同的乐器演奏,那你能听出都有哪些乐器吗?(二胡、竹笛??) ②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部分。

4、聆听全曲,按顺序记录下乐器出现的顺序。

5、乐曲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这么多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

①联想到不同的舞蹈场景、不同的舞姿、不同的年龄的人。

②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

6、乐曲中为什么要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同一主题旋律,这些变化音色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除此变化之外,你还注意到哪些变化?(乐曲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至高潮)。

…… …… 余下全文

篇七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

情景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多媒体播放蒙古族和傣族的音乐和画面,教师跳其民族的舞蹈。并让学生说出是哪个民族以及它音乐风格。 接着播放彝族的人文风情,介绍他们最重要的节日是火把节。曾有诗句这样描写火把节的场景“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凡间”让学生说出其民族。

初步感知

完整聆听音乐,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教师介绍乐曲:这是一首民乐合奏《阿细跳月》并解释。

再次欣赏音乐

在乐曲中,有一段旋律不断、反复的出现了多次,这段旋律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让学生聆听主题音乐。

分析主题

1、介绍拍子2、主题音乐有几个乐句组成3、找出主题旋律的规律4、师生互动游戏,请在第4.5拍的时候跟老师对拍。

学唱主题

首先跟音乐哼唱;接下来跟琴模唱,教师指导节奏和音准;最后由慢到快的完整演唱主题音乐

学跳月舞

师示范基本舞步,学生跟跳,完了以后跟音乐舞起来。

赏析主题

让学生聆听每一乐段主题音乐出现了多少次?并说一说乐曲有什么变化。 最后总结《阿细跳月》

情景创编:和学生创办一个火把节的场景。让学生实地感受火把节的场景。 拓展延伸

在我们自己家乡也是一支少数民族的先民祖居地。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教师介绍家乡曾是曾为瑶人的发祥地,也是瑶族先民的祖居地。起源久远、融合了瑶汉文化元素的通城拍打舞至今还由我们家乡的汉族后裔以原生态的风貌传承着。

接下来感受耳目一新的瑶汉文化《通城拍打舞》

1,、为什么叫拍打舞?

2、它和彝族音乐阿细跳月有什么共同之处?情绪、音乐、舞蹈

课堂小结

通城拍打舞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城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拍打舞之乡,作为拍打舞的传承人,我想把这一份拍打的喜悦传递给你们。

…… …… 余下全文

篇八 :听赏《阿细跳月》

听赏《阿细跳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彝族的人土风情。

2、感受《阿细跳月》特有的音乐特色和节拍特色。

3、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彝族舞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重点:

感受《阿细跳月》特有的音乐特色和节拍特点。

三、教学难点:

学会彝族舞的基本舞步。

四、新授

(一)导入(出示四张少数民族图片)

1、导语:小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你能告诉老师这些朋友都来自哪个少数民族的吗?

(蒙古、维吾尔、蒙古、朝鲜)

是呀,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其中一个民族——彝族。

下面让我们先一起去了解它那的人土风情。

2、看后谈感受

① 彝族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② 彝族人平时都开展哪些活动呢?

3、CAI课件出展火把节的图片

问:大家说说她们在干什么?

这是彝族的阿细人,正围着篝火在月光下舞蹈呢!当地把这种传统的歌舞活动就叫作阿细跳月。

4、揭题

今天,老师就将带同学们一起去欣赏这首好听的彝族音乐《阿细跳月》。

(二)初听全曲

小朋友们,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1、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2、音乐表现的内容与上面四幅画的哪幅呢?

彝族人每天劳作之后,特别喜欢用这种载歌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场面特别壮观。

(三)复听全曲,掌握主旋律

1、小朋友们,刚刚听得真仔细,下面老师再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音乐中有一段旋律是反复出现的,看看谁能听出来。我们再来听一次韵。

2、谁听出来了?(没听出也没关系)

3、瞧,这段旋律已经急得要和你们打招呼了,仔细听!

(出示由笛子吹奏的那部分音乐)

4、让学生模唱

你能试着哼出来吗?

5、教师教大家唱

① 老师一句,学生一句(由慢渐快)。

② 学生齐唱。

③ 前排、后排唱一次。

6、XXX节奏练习

① 师:同学们唱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唱了(老师示范动作)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