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火烧圆明园 教学反思

篇二 :关于圆明园的反思

关于圆明园的反思

我很早就去过颐和园,但是我却始终不愿意去圆明园。这次由于同学组织一起参观,所以就去了。

那天我们搭着公交,来到圆明园,门口很宽敞,入口处还是保持着古代的那种朱红色的大门。一眼望去,有几分皇家园林的气派,我当时觉得里边应该还能看到某些昔日的光辉。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我走进去。此刻我也记不清到底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当时我就只看到一堆乱石,一堆杂草,有些石头上依稀刻着某些图案,仅此而已。倒是让我感觉最深的是那里的天气,和风习习,让人觉得很舒适。怪不得古代皇帝要在这里建园林。

这里似乎有太多的冤屈,有太多的耻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死后的残骸。又似乎隐藏着某种荣耀,叙说着当初泱泱大国的气派与恢弘。这里的一切看似平静,但是在它周围却是车水马龙的特大都市。为什么在这里,在这样一个繁华与嘈杂的都市里,它却展现给人们这样一幅残破的景象?

我开始仰望天空,企图追寻它充满坎坷的一生。史料记载,康熙46年(1707年)圆明园开始修建,此后圆明园的修建便贯穿整个康雍乾盛世,是它见证了清朝的繁荣,但同时也是它见证了清朝的衰败与灭亡。

1860年的英法联军放了一把火,烧了三天,烧毁了一座旷世园林,也烧毁了清朝的大国形象,从此清政府再也没能振作起来,在内忧外患中走向灭亡。清政府可以不付责任,当慈禧决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她的那种卖国行径已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她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权势与地位,但是她却是在阻碍整个伟大的中国走向独立与富强。她也许很幸运,没有像西方一些国家的国王那样被推向断头台,也没有向崇祯皇帝那样自缢,而是平稳的走完一生,但是她那样苟延残喘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总是有说不尽的愤懑。同学们看似有说有笑,但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他们总是想像着每处景点原有的景象,然后望望眼前的废墟,叹息几声! 在圆明园的大水法前,我们看到了经常在教科书的图片中出现的那片废墟,也许这里相对其他景点还有几分印迹,柱子还没倒,柱子上的雕刻还依稀可辨,但是再也不是一件艺术品了,很少有人会来研究它的美学价值,人们更多的是凭吊它的历史。

…… …… 余下全文

篇三 :圆明园的毁灭课后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并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认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一开始,我采用这样的激情导入“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又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他们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被化成一片灰烬。”采用这样激情的导入,是为了创设情境,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一开始就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迅速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去。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书面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有两大点,一是“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二是“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而144年前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辉煌,光靠书上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再现当年的样子,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辉煌到毁灭,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圆明园真的太美了,它美到极点,学生情至极点,为下文“被毁”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场,这时我设计了火烧圆明园被毁后废墟的场面,前后一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顷刻间化为一片灰烬的无奈,让学生在一种至恶至丑的情境中产生强烈震动,迅速投入到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被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到极点。

学生思想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怒火中生,愤言不止。让我感动的是学生的发言,他们虽小,但他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认识到了他们这一代肩挑重担,必须发奋学习,保卫祖国,决不让列强再踏进国土一步,要让庄严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地飘扬。在同学们积极的发言中,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 …… 余下全文

篇四 :圆明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在教学课文前,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等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围绕目标我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深入地理解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力求突出以下“三情”:

一、惋惜之情。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人民也应感到惋惜。

二、赞叹之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圆明园建筑宏伟壮观,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两处“最”,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三、仇恨之情

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对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 …… 余下全文

篇五 :圆明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环境所提供的开放式个性化学习方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研究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在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相互整合的学习环境下,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在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的基础上,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景。质疑问题,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确定选题。教师帮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三大学习主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围绕一个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

4、自主学习。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在设计多媒体教学环境时,我就有意识进行选择性的组织材料版块,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文字。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在“课文学习”版块中设计了“学习方法”子版块,在阅读大量详尽的资料和参看大量图片前,学生利用提供的方法应该能自主学习,并且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

学生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丰富的资源自主学习,或点击圆明园概况,或欣赏圆明园风光,或观看圆明园被毁的视频信息,或虚拟走进圆明园??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选择相关的内容信息进行积极探讨。在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们交流知识,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基础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整个过程,教师随时可以辅导学生学习。这些完

…… …… 余下全文

篇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本课成功的地方有: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使他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圆明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实现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学

第三段时,在学生对语言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搜索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再现圆明园的景观,配上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解说,使课文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丰富了他们感观上的认识,使课本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通过视频“火烧圆明园”,让学生突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课堂结尾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了解中国所蒙受的耻辱,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体现了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

2、体现了合作学习和学科整合。学习第二段圆明园的布局,小组合作画出圆明园的平面图这一环节,有机地整合了语文和美术学科,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读书、思考和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完成平面图和课件展示,理解了“众星拱月”的意思,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3、让读书声充满课堂。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多种阅读形式交替使用,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以读引思,以读悟法,在读中感悟和积累,在读中学习表达,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教学

第三段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通过想象具体表达出来,把阅读、感悟、想象、表达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有浓厚的语文味。教学中紧扣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采用换

词、删词法,通过朗读、比较、讨论,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课堂教学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当中,没有花架子,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

但也有不足之处:

1、第二课时内容偏多,时间显得很紧,朗读的时间还是不够充分。可以把第二课时的第一环节“认识价值放到第一课时,把这点时间用在朗读课文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 …… 余下全文

篇七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反思

12月30日我上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公开课。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4自然段)。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

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圆明园,并思考课后练习题。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当学生逐渐梳理出文章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

“爱之深,恨之切”,只有在充分地感知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在学习第5自然段后,激起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愤怒与痛恨,和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痛心。接着,我设计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告诉学生们回首历史,让人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 余下全文

篇八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篇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是介绍“ 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 。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圆明园,并思考课后练习题。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当学生逐渐梳理出文章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篇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