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掩耳盗铃》教学案例及反思

《掩耳盗铃》教学案例及反思

【案例】

学习《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我的设想是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然后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感知寓意,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教学这则寓言时,当学生自读课文后,一双双小手就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同学们好思、好问、乐于表达的积极性,令我欣慰。就在我准备指名交流之际,黄琪同学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抢先发言:“老师,这个偷铃铛的人方法不对。”我暗自高兴,他读懂了课文,体会到小偷方法上的错误。可我还未对他的阅读感受给予评价,他又拿着语文书匆匆跑到我面前,用小手指着书上的插图对我说:“他应该把铃铛中间的东西抓住,铃铛就不会发出声音了。”“对!”樊煜之同学也情不自禁地应和着,“中间的东西和外面的盖子不碰撞就没有声音了。”樊煜之的话刚落音,范伟同学又抢着说:“这样也行。”同学们的目光又齐刷刷地投向了范伟,让我这个平等中的首席也只好聆听了。只见范伟用手比划着说:“用东西轻轻地把铃铛包住,再偷,别人就不会发现。”“我也有一种方法,就是刮风的晚上,铃铛被风吹得丁零丁零地响,这时去偷,别人也不会发觉的。”孙蔚同学津津乐道地说出了自己的妙计。“我还有一种方法……”哎呀,都是为小偷出谋划策的!我想:这样探讨下去虽然也能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但毕竟想的是歪门邪道,不能提倡。应该撇开这个话题,否则,这节课教学将要游离于文本之外,将要与正确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但是,如果生硬地打断话题,探讨兴趣正浓的同学一定会感到扫兴、颓丧。怎么办呢?此时,一向缺少幽默感的我,不知哪来的灵性,诙谐了一句:“哟,原来你们这些家伙也想‘偷铃铛’。你们的办法再高明,也逃脱不了我这个‘警长’锐利的眼睛。”同学们哄堂大笑。“和你们这些‘神偷’相比。”我指着书上的插图说,“这个家伙算是蠢货了。”这时,田涓同学说:“我知道这个人愚蠢在什么地方……”同学们的思路终于又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又热烈地交流起来。

…… …… 余下全文

篇二 :《掩耳盗铃》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评课搞

寓言《掩耳盗铃》说课稿

说课人: 王开明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掩耳盗铃》。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了一个盗铃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结果被当场发觉的故事。教材叙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短小精炼,对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出于对本班实情的分析,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故事讽刺了那些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2、说教学目标

(1)学习本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这则寓言。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在课外已有所了解,三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学生好奇心让他们对语文学习抱着较高的兴趣和热情,这对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有利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最初的优势,并努力让他们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语文课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期待又要注重学生最初语言文字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课堂规范的养成。要鼓励多角度思维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

2、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教师点拨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播放动画,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尊重学生爱好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动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用阅读期待产生探究的原动力。

…… …… 余下全文

篇三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及反思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卫贤镇后交卸中心校 罗杰芳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30课《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出自《吕氏春秋 .自知》。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讽刺那些玩弄笨拙的把戏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

(2)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这则寓言时,鉴于四年级学生对寓言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和积极探究能力,同时指导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能一视同仁、一成不变。四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不是很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学法上的引领与指导,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掩耳盗铃”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铃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定向、诱导

﹙一﹚诱导

1、激趣导入

出示铃铛并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说说表示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哗啦哗啦??(板书:铛dāng象声词)。

强调: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

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

3、放动画,听故事

4、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板书完整课题﹚。

…… …… 余下全文

篇四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及反思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卫贤镇后交卸中心校 罗杰芳

【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30课《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出自《吕氏春秋 .自知》。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讽刺那些玩弄笨拙的把戏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

(2)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这则寓言时,鉴于四年级学生对寓言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和积极探究能力,同时指导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能一视同仁、一成不变。四年级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不是很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学法上的引领与指导,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掩耳盗铃”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铃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定向、诱导

﹙一﹚诱导

1、激趣导入

出示铃铛并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说说表示声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哗啦哗啦??(板书:铛dāng象声词)。

强调: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

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

3、放动画,听故事

4、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板书完整课题﹚。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9寓言两则掩耳盗铃-人教版(20xx)【小学学科网】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9寓言两则掩耳盗铃人教版(2014) 

在上学期,我在三(1)班上了一堂语文课,课的内容是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知道寓言就是通过一个虚构的浅显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二是明白自作聪明的人是愚蠢的。

我的整个课堂是这样设计的:以回顾我们曾学过的寓言故事来导入,小组四人合作从字面来理解“掩耳盗铃”的意思,然后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他偷到了铃吗?他为什么要掩着耳朵去偷铃呢?)要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去读课文。(第一遍朗朗地读,找生字;第二遍默默地读,看看明白了什么,是从课文的那些地方明白的。)读完课文让大家讨论:这个人可笑在哪里?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最后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

课上完后,我感觉不成功。最后的故事表演没有时间,很遗憾,原因是下午一节课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学生没有完全明白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主要原因在我。通过我的这堂课和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我对语文课堂有这样一些教训、体会和感悟:

一、语文课上应该书声朗朗。

课后,我在《新课标解读》中读到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学讲风盛行,忽视学生自读体验,忽视培养语感;分析之分盛行,忽视整体感知和把握。这些已是众所周知的流弊,是违背学习和运用语文规律的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是的,我们往往把孩子当成了大人,甚至当成了中文系的学生,把一首小小的,明白如话的诗歌或一个小故事首先拆成句,然后拆成字,在那里分析,甚至追问,老师累得气喘吁吁,学生搞的糊里糊涂,而一堂课下来,听不到孩子的读书声。其实孩子是喜欢读书的,北师大版的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都是一些生活气息很浓的、朗朗上口的、极富音韵节奏的文章,是很适合孩子们去朗读的。孩子们没有去读,是没有给他们时间,是没有去引导他们,是我们不相信他们能自读自悟,他们是可以悟的。书声朗朗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还我校园书声朗朗是语文老师应该马上去做的事情。

…… …… 余下全文

篇七 :《掩耳盗铃》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评课搞[1] 2

寓言《掩耳盗铃》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掩耳盗铃》。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选自,讲了一个盗铃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结果被当场发觉的故事。教材叙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短小精炼,对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出于对本班实情的分析,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故事讽刺了那些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2、说教学目标

(1)学习本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这则寓言。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在课外已有所了解,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学生好奇心让他们对语文学习抱着较高的兴趣和热情,这对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有利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最初的优势,并努力让他们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语文课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期待又要注重学生最初语言文字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课堂规范的养成。要鼓励多角度思维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三、说辅助手段

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再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引起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

2、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教师点拨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八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罗平九龙小学 秦红

[教材简析]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

[重难点]学会生字,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法] 演示法 讲述法 引导法 鼓励

[学法] 表演、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1

一、揭示课题,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从课题上同学们就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检查生词的读音。

3、找一找,课文中那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

4、读课文

(1)、自由读。(2)同桌读。(3)指名读。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了这则寓言,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2、学生交流汇报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读出来(勾画明明知道这句话),他还明明知道什么?(发觉后会被?)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句话。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