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校园的树木》教学反思

《校园的树木》教学反思

按照要求,这一课应该带学生走进校园观察树木,这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认真仔细科学地进行一项观察活动。看看这些小不点那兴奋的劲,就知道他们心里多么渴望走出教室感受科学的魅力。然而,对于教师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首先,对于毫无观察经验的学生,怎样教会他们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完成最基础的观察记录;其次,在观察活动中如何体现小组合作的观念;再次,怎样维持观察活动中学生的纪律。

在几个班的上课过程中,我发现两个问题。

一、室外观察的组织

在第一个班上,为了给大家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我进行讲解的时间很短。简单的介绍了观察记录表的做法和强调了室外观察的纪律,然后让学生自行分组。结果,课堂秩序很差,学生由于分组产生很大矛盾,再加上想出教室的欲望强烈,老师的要求都没有挺清楚。记录结果可想而知。自我反省后,我总结了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水平,改进了上课的方法。在第二个班上课前,我做了一份关于观察记录的PPT。课上,我利用了半节课的时间,仔仔细细地介绍了观察记录每一项内容的观察方法。关于纪律方面,我指定各个小组的安排和小组长的安排,并将各组的纪律交给每一个小组长。整节课下来,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还是免不了有学生会大声喧哗,但是进步还是可睹的。

二、记录的疑惑

刚开始,我是做好了记录表发给学生进行填写,结果在让孩子记录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看不懂表格。原来大多数三年级的孩子还不会看表格,让他们在表格师完成记录那就更困难了,因此,我上完一个班级后在其他班级上的时候,就让学生对照书上第七页的观察记录和PPT上空白的记录表,听我的讲解。学生在写观察记录时确实提高了效率,而且很多记录表已经相当漂亮了。

…… …… 余下全文

篇二 :《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美术

《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

杨官寨小学

罗晓莉

《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

这是二年级美术课第三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我提前布置了让学生先观察校园的、身边的、小区内的树木,感受各种树木的魅力及益处。在本节课教学时,我采用了对比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从树干、树枝、树叶等不同方面观察分析形形色色的树。从树的外形、树的高矮、树干的粗细、树枝的花纹、树杈的变化、树叶的不同形状等方面来进行对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

只有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学生才能了解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画法。并展示大量的范作,让学生对树的画法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树木是孩子们在绘画表现中经常表现的内容,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树他们并不陌生,但是似乎正因为经常表现它,小朋友的心中画树成为了一种定式——一根树干开两个叉,或者一个长方形套一个圆就是树木,而没有抓住不同种类的树的特征进行表现。我还将校园一角的一棵柳树、柏树放到了课件当中,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样一个环节把整堂课的重点放在了不同种类的树的不同特征以及如何表现上面,并通过范画和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树的表现方式不止一种。最后通过课件展示、讲解,使同学们了解到树木有调节温度、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作用,是人类的好朋友。

课堂上学生思想活跃,作画认真,很有创意,从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做画的心情。通过学习,学生所表现的树都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

进步,树木的造型美了、树杈好看了、树叶色彩渐变了、高低错落了、画面当中有前后遮挡关系了等等。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会给你一个崭新的、富有感情和创意的画面。

在画作步骤上面也是先画草图,再勾线,最后涂颜色。涂色过程中也是将彩色笔按照一个方向排下来,很好的处理了涂色容易出现的脏、乱等问题。

最后在作品的评价环节,请了几位画面有代表性的学生来讲解他们作画时的构思、画面关系的处理以及色彩搭配等问题,引导大家相互学习。所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了解到如何使学生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的方法之一就是养成提前观察表达的习惯,通过观察对比使学生对物象有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创作出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

…… …… 余下全文

篇三 :2《校园的树木》教案

教 案 首 页

…… …… 余下全文

篇四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2课 校园的树木 教案

2  校园的树木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第2课  校园的树木 说课教案

…… …… 余下全文

篇五 :《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利通区第十二小学 张晓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一棵树。用简图描画树的整体形态。用拓印树皮的方法观察树干。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树立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后,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课前选定几棵校园里的树。准备蜡笔、铅笔、观察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幻灯片播放不同形状的树,从校外到校内,最后幻灯片停留在一棵茂密的大树上。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观察学校的树木。板书课题。

通过大家的观察,你们认为树的整体形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树干、树冠、和树根)

二、 观察前准备,明确任务

1、昨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一棵大树,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一棵大树呢?(从整体到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

2、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老观察大树的?

学生说,教师进行补充,观察不仅是用眼睛无看,我们还可以画简图、摸树干、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的气味、捡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等等。

3、拓印树皮非常简单,请大家自学课本第六页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

4、怎样才能把你观察到的结果让大家知道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观察记录。

教师讲解观察记录的写法。

(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和小组成员。

(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观察的记录必须是真实的。

(3)在观察记录的下方,画上树的形状,贴上树叶,并做好树皮的拓片。

5、在大家观察时必须要注意:

(1)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2)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树进行观察。

(3)不要在校园内大声喧哗,脚步要轻,听到哨声后表示观察活

…… …… 余下全文

篇六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教学设计及反思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

3.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文辞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重点]

1.感悟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快乐,能联系实际对诗歌进行个性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理解,达到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师:我们学校的操场上、花园中是大家课余欢笑的地方,留下同学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有一个学校,他们门口有那么一片小树林,那里是所有学生欢笑的地方,那里也留下了他们最美的回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一起感受他们课余生活的点点滴滴。

2、出示课题,生齐读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让我们先一起来听听别人是怎么朗读这首诗歌的,边听边思考诗歌中提到了小树林里的什么?

   点生反馈(板书:声音、活动)

2、过渡:

问:这声音有何特点呢?(生自由反馈)

课文又是如何概括的?(板书:神秘 有趣)

   师:到底哪些地方让人觉得神秘有趣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第二节。

三、精读第二节

1、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同学们,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根据你听到的内容想象当时的画面。(音乐声起,师范读第一二节) 

   问:我们在校园门口的树林里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呢?指名说

2、感悟体会,指导朗读。

翠绿的叶子轻柔的呼吸

让学生体会轻柔呼吸的感觉,

师:此刻,看着一片正轻柔呼吸,享受自然气息的嫩叶,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读得轻、柔)

…… …… 余下全文

篇七 :优美的校园─我们学习的地方(三)铅笔、钢笔风景写生 树木画法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教学反思《大树和小草》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在学生观察了校园的树木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寻找出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会利用维恩图整理比较的结果。教学一开始,先引导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哪些小草,然后引出狗尾草,让学生以小组按照以前所学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来观察一棵狗尾草,也可用画简图的方法来进行描述记录。并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蒲公英、黄花酢浆草和车前草,然后小组讨论他们的相同之处。接着引出草质茎和草本植物,由小草的茎联想到前面所观察过的大树的树干,引出木本茎和木本植物。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松树和狗尾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由松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来推想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可是却又让学生先分别说出大树和小草的特点,再找出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最后引导学生用维恩图来记录。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认真观察,采用了多种观察方法来进行观察,有人测量植株的长度和叶子的长度,有人闻了叶子的气味等。但也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黄花酢浆草为什么叫酢浆草,而不叫黄花草”“三叶草也叫黄花酢浆草吗?”“三叶草冬天会不会死亡”“蒲公英茎断了为什么会流出水来”等一系列不可预测的问题。导致前面的时间有点过长,后面时间不够用了。在出现维恩图时只介绍了一下维恩图的使用,而没有在课堂上填的时间。下午在其他班重新上这节课时,当学生小组讨论出狗尾草和松树的相同和不同,由此来推想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时,我便对学生说:“为了记录清楚明了,老师为你们推荐一种记录方法----维恩图”便出示维恩图,并介绍维恩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先在书上的维恩图填整理的结果,然后汇报交流,我觉得效果还不错。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