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参加安康市一小

2012汇报课活动

《0的认识和有关加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组 曹丽花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0的两种含义,初步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重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在教学中我以生活化,动态化的情景来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创设动态、有趣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刺激学生的思维,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在“0”的认识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理解“0”的两种含义。我把重点放在“0”表示没有这一层含义上,用小免采蘑菇和小免拔萝卜的动画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第二层含义我利用尺子上的“0”让学生理解“0”表示起点。

认识了0之后,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通过温度计上的“0”,让学生知道“0”可以表示温度,通过生活中的“0”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在加减法这个环节中,我先用课件出示动画或者图片,让学生根据动画或图片说出意思,在充分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再列出算式,并自

己举出类似的算式。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充分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从而获得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迁移中轻松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识,在宽松的课堂中张扬着个性,发现着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探究着数学的奥秘,享受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存在着很多不足,经过自己的反思和许多老师的点评我认识到以下几方面需要改进:

…… …… 余下全文

篇二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安排的教学内容是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两块内容。在这之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看图说出图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0的两个含义,表示没有的含义和表示起点的含义,初步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安排上,首先,我先通过三幅图展示一只贪吃猴子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过程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揭示了0的第一个含义。其次,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0,说明0表示起点的含义,再进行0的书写教学。最后才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0表示没有的意思。

在教学0的书写时,先是描述0的形状,然后以儿歌的形式带动全班小朋友,让孩子说说“写0要注意什么”,然后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形成写0的技能。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现实的生活主动获取知识。

在以前学习的内容来看,加法那课学习的都是加法内容,减法那课都是学习减法内容。而在今天的这节课中加减法都有涉及。

在这里我为学生创设了2个问题情境,“鸟窝里有三只小鸟,飞走了三只还剩几只?”“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0只青蛙,合起来有多少只青蛙?”让学生观察画面,描述情景,摆出问题,列式计算。把探究0的加减法的算理设置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之中。

3.在这节课当中我也有一些教学环节处理得不是那么恰当,比如:

(1).对0的含义的拓展不够。这节课学生只了解到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却忽略了其他的含义。比如:0还可以起占位的作用、0在温度计上还表示分界线等等。可以让孩子再找一找生活中什么地方上有0,说一说这些0表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深度的发展,对0的含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 …… 余下全文

篇三 :0的认识以及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0的认识以及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剑河县南寨小学 欧桂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很熟悉,虽然简单,但是认识0的意义要理解,0的书写要规范,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是易忽视的环节,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放手放得快效果也不明显的地方。于是,我把这两方面内容定为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组织学生有兴趣的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主动的学习。

为此,我精心的准备了课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全身心投入。而且课件故事的完整性有利于体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故事引入及串插自然生动,使得学习内容衔接的自然,孩子愿意和自己一同去学习。 另外,根据学生实际状况,也可以合理改变教学顺序,所以我们在认识0后就问“在日常生活中哪里见过0?”刚好教学想想做做第4题,又可根据学生发言,在尺子上发现0,又引出0的第二个意义。没有必要按书本一步一步走。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我们要顺着孩子的思维去组织教学。所以在课前我就假设自己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会什么,想学什么,想想老师如果怎样就好了。这样教学有意义,学生学习有收获。

所以,这节课上完,我感觉自己把一个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得很充实,孩子开心,我也充满激情。

2008.10.9

…… …… 余下全文

篇四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创设了活动情境、问题情景、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掌握有关0的认识。

(1)创设活动情境。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智慧果,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还利用学生喜爱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小猴形象,借助“小猴吃桃”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原来有2个桃,吃了2个,盘子里一个桃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在这里我为学生创设了2个问题情境:①鸟窝里有3只小鸟,3只都飞走了,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②左边荷叶上有4 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0只青蛙,合起来有多少只青蛙?让学生观察画面,描述情境,提出问题,列式计算。把探究0的加减法的算式设置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之中。

(4)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

这节课在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给数字宝宝排队”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

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能更好地把握新知,落实重难点,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培养,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当然,这节课存在着很多不足。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注意关注学生的发展。

低年级数学要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要让一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方面我以后要多钻研。如在教学“0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完整地说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打好基础。

(2) 注意知识的环节。

这节课应该先讲了0 的意义: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然后教学0——5的数序,再到0的加减法。

(3)要注意把握教学的速度。

我在教学“0的加减法”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上课的速度过快。

…… …… 余下全文

篇五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临高思源实验学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李玉芬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安排的教学内容是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两块内容。在这之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看图说出图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0的两个含义,表示没有的含义和表示起点的含义,0的书写,初步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

在教学安排上,首先,我先通过三幅图展示一只贪吃猴子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过程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揭示了0的第一个含义。然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找0,学生发现生活中的0还可以表示别的意思,体会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次,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0,说明0表示起点的含义,最后进行0的书写教学和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0表示没有的意思。 在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时,有一个情境分别出现2片荷叶,一片荷叶上有4只青蛙,另外一片荷叶上没有青蛙。接着两片荷叶靠近,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这个情境出现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并提一个数学问题。就是在这个情境的叙述中,学生不能正确地表达图意。

求一共有多少?这样的看图叙述提数学问题在之前的加法学习中已经落实,并且在作业时也要求学生说。生还是那么顽固地去说减法的意思呢。

从课上第一个学生回答来看,她的表述是“本来有……,后来……”紧接着就是“还剩下……”其实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前面一题中。在出现荷叶上青蛙图之前的一个情境是“原来有3只小鸟,后来3只都飞走了,还剩下几只小鸟?”在以前学习的内容来看,加法那课学习的都是加法内容,减法那课都是学习减法内容。而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有些学生并不去仔细领会图意而是想当然的想成和前面一题的图意一样。还不适应加减混合放在一个课时。再说这个4只青蛙和0只青蛙 1

相加的特殊性,更加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想当然以为是不可能的。一般的加法都是2个数字相加越加越大,而这个图意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不多。 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习完几减几之后,我改变了教学的思路,把青蛙的情境图作为练习。而另外的先从老师左手有3根粉笔,右手有1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根?引入,学生能够快速的回答是4根,1+3=4。接着我把右手的1根小棒放到左手,在问:这时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能够快速的回答4根,也从中引出4+0=4。比之前直接给青蛙的情境图效果要好很多。

…… …… 余下全文

篇六 :郑炳洪6月份《零的认识和零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零的认识和零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活动安排的反思,我反思最多的还是如何让“生活数学”走向数学课堂,紧密联系实际,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孩子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0 原本只是一个数学的符号,似乎与孩子有一定的距离,但我在教学时始终以各种生活化,动态化的情景来展开学习活动。如“在故事中体验 0 ”、“在直尺上找 0 ” 、“在情景中体会 0 的计算”让孩子们感觉 0 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0 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可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孩子找到了生活中的 0 ,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它的意义变得那么丰富,孩子对 0 的计算也可以用生活中事例来解释真理。

总结人:郑炳洪

20xx年6月15日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

熊小红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前面,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认识0的两种含义,正确书写0,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

在教学安排上,我先复习旧知,口算5道加减法题,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接着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出示小兔拔萝卜的课件。

一、揭示0的第一层含义:没有

1、看一看、想一想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在干什么?

生:小兔,拔萝卜。

师:第一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一个,还剩3个

......

(出示空地)师:第四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四个,一个也没有了。

出示小猴吃桃的课件,第一张图片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数字2表示;第二张图片盘子为空,一个桃子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

2、听一听,猜一猜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里面放了两个硬币)的小茶叶桶,使劲摇,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生1:是硬币

生2:是色子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众说纷纭,耳朵、眼睛全都集中到我手中的小茶叶桶上面来了,这时,我揭开谜底--硬币

再让学生猜猜有几个硬币呀,学生有说1个的,有说2个的,还有说3个、4个的,当他们争论不休时,我打开桶盖将硬币倒在桌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2个。师:用数字几表示呀?生:用2表示。

我转过背去,将硬币取出,再摇,没有任何声音。全班同学大声喊道:没有硬币了,0个。

在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中,对0表示"没有"的含义已经都能接受了,这时板书课题:0的认识。

3、说一说,做一做

(1)出示教科书上第29页的小鸟图

…… …… 余下全文

篇八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什玲中心学校 林秀忱

我在《10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全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导思,探究新知,归纳总结,拓展练习四个环节为学生营造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集体交流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还能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一、成功之处

我顺利地实施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做到看一幅图列出四个算式。并能够较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二。存在问题:

1.本节课上,在看图列式的环节中,学生已会看图列式,我却让学生自己用小棍摆,再说说,浪费了时间。

2.拓展练习的设计还可以更加有层次有深度,有针对性的使学生学习更加扎实巩固。

3.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还可丰富些,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备课环节。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上课时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教学状态,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多练。

3.巧妙设计拓宽练习,使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4.加强自身修养,不段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