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反思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反思

教育目的的作用和意义

对教育目的的探讨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的过程起导向作用,必须首先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选择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杨海燕在《对教育目的的辩证解读》中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类从事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指向,隐含着教育的价值回归。它是教育活动中的哲学,体现着人类从事教育的理性。确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对整个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制来选拔官员,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学的无非就是些治国方略和伦理道德,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在道德方面,贯穿始终的永远是“忠”“孝”二字,忠于君主,孝敬长辈,做到这两点似乎就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学生不能提出反对的意见,不能质疑“圣人”的观点,教育变得僵化死板,缺乏生机和活力。这种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使个人的价值逐渐泯灭,几千年的延续,导致许多中国人的奴性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教育目的,不仅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相差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

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以后,各种新式学堂开始出现,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兴起,人们的思想也逐渐从封建中走出来,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民党统治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众多关于教育的口号层叠涌现,或是“党义为本”,或是“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然而共同的特征都是与政治挂钩,不同的政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引导教育的方向,个人依然没有成为教育目的的首先考虑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定下了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人的价值在教育法的解释当中依然没有得到彰显。

我国当代教育目的的偏差

我国的教育的一个很大的特征是其过分的功利化,功利主义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适当的功利主义可以促进国家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过分的功利会导致教育目的的偏差。纵观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以升学为主线,学校的升学率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主要标准,而教学内容也是严格地依照考试大纲,一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课程,例如音乐,美术,体育,却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被冠上“副科”的头衔。到了高中,重理轻文的现象愈发明显,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理科,原因是理科未来的专业更广泛,更实用,更容易就业。在报考

…… …… 余下全文

篇二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今年的诺贝尔奖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我国却没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我想这与我国教育的现状有很大关系。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我国教育的现状。 首先是从我国国情上来说。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很大压力。因为人口众多,很难实现真正的小班教学,在人口众多的地区,一名老师要负责的有几十名甚至几百名同学。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老师不可能对每个人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为每一名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最多的也只是尽力做到公平,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放弃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去重点关心那些成绩好的,讨老师欢心的同学。这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一个原因。大家知道,芬兰的教育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重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芬兰优质教育的基石。在芬兰,没有平民和贵族学校之分,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一样的配备一样的师资,而且他们把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中生和学习迟缓者身上。芬兰的老师说“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迟缓的人身上,不让一个人落后。而在中国,却不一样,老师是放弃那些学习差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好的少数同学的身上。这样又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呢?

从我国的文化传统方面来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也形成了传统的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也对当今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是重视家庭利益,讲求尊重自己的祖辈,这种思想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学生在家里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过分依赖老师,崇尚老师的权威,一方面师生难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造力。中国自古就重视伦理关系,强化整体意识。这也使老师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老师只会僵硬地传授解题方法,保证大家能够解题就够了,却不重视其他方面比如其他的学习方法的传授,这就导致教学僵化,学生也只会死学。还有古人说“学而优则仕”,古代更是重视人才的选拔。这样,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就是过分强调尖子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分数这个唯一的标准来评价衡量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还有就是强调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如何能得

…… …… 余下全文

篇三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思

问:大多数人存在于这个社会,靠的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人首先是一种动物,我一直认为找规律就是找共有的性质,所以从动物身上去找人类身上最原始的存在意义是个不错的办法。那么,动物存在于动物的社会,靠的是什么?答:靠的是它们所擅长的,当它们失去了其擅长的,就会被淘汰。这是它们的共性。

所以,大多数人立足于社会,靠的是自己的擅长或是优势;但人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不同,人的社会不只是立足那么简单。一个人想要在社会立足,靠的是他所擅长的,但要想有更大的发展,还是要看他的劣势有多大。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决定一个人到底可以走多远。

问:大学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传道授业!

人的擅长和思想从何而来?是学来的。在哪学的?以我的经验,不是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真正给大多数人以生存技能和人生态度(专业知识,眼界眼光见识等都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存下去)的场所,一个是大学,一个是社会。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本质目的,大学教育和学习不能偏了这个。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能让学生学得属于自己的本领,形成自己思想的大学就

是好大学。具体方式方法呢?答:提供随时随地、自由地进行交流、碰撞、争辩的环境,因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相互学习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为动物们在竞争中掌握生存技能,这同样适用于人。其实人的很多问题很简单,只是因为人们忘记了自己的原始的、简单的一面,才显得复杂。

现在有一个矛盾,上课交流与课程进度在时间上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上课过多的交流会影响课程进度。其实,若上课的模式定格在以交流为主而非以老师讲课为主,那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指定内容。

交流、思维的碰撞。随时随地地争辩,有这样的氛围的大学才叫好大学。

问:高考制度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高考其实是一次社会大分工,它筛选的不是人才,而是苗子。现在,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加初中高中六年共十五年,选苗子选了十五年,这是在嫌人生太长。再者一个人形成性格和三观的十七八岁都是多是在上高中,高中的生活单调、乏味,所以有了许多性格缺陷和三观不全的人,我就深受其害。

…… …… 余下全文

篇四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世人对中国教育现状,众说纷纭。中国教育模式形成已久,并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事实确实,中国教育现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现状一:教育商业化、功利化。

从古代文人考取功名以图走上仕途之路,到如今我们把“教育”与将来的工作、收入、生活、居住条件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十年寒窗为的不过是以后有一个优越的生活。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是这样想。以致于如今的教育愈加趋向商业化、功利化的方向。而许多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致力于追求虚名,以图在各大“排行榜”上图的一席之地。许多学校并不专心于学术教育,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升学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对学生的要求——40岁时如无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另外,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开50多万宝马去上课,是3家上市公司董事,他在全国性的研讨会上提醒同行: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两名教授的言论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功利化的现状。大部分教授只注重发表了论文的数量,而并不注重质量,一味的敷衍授课、课题蒙混,而学校重金“收买”高分学生更是层出不穷,教育这块本来让人敬仰的“圣地”逐渐沦为追名逐利的市场。

学生求学的功利化以及学校办学的功利化使得整个中古教育日趋商业化、功利化。 现状二:教育不公平。

经柏龙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教育存在着十大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

我所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是指教育区域不公平跟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对于中小学而言,城乡师资水平分配不均无可争议,农村的教学水平相较与城市,无论是教师水平还是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同一城市的学校同样存在着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对于“重点学校”来说,无论是教师水平还是教学基础设施配置都比一般学校优越。这就使得重点学校越来越强而一般学校越来越弱的局面,难以形成教育公平竞争。而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家长花钱为孩子选择较好的学校。

…… …… 余下全文

篇五 :对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反思与认识

对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反思与认识

回顾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总是滞后的,而且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育发展是倒逼式发展。也就是说,我国教育的发展总是在国家危机、民族危亡之时,逼迫社会发展教育事业,以求图强。

一.倒逼式教育现象

1. 洋务运动时期的人才培养

从1840年我国大门被坚船利炮逼迫打开之后,国家危亡、民族危机已摆在了国人面前。到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发出了外抗强权,内求变革的呼声,洋务派首先倡导学习西方科技,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培养经世致用之才;主张改革社会,抵御外辱。提倡学习“西学”,掌握西方语言,学习西方技术。培养人才的途径主要有:①聘请“洋教习”到洋务学堂教授西方先进技艺。②大量选派留学生赴英美德法等国学习西方先进技艺。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语言、机械制造、军事工业、矿业、铁路修筑这几大方面。③通过翻译传播西方技艺。当时有组织的翻译机构主要有京师同文馆翻译处与江南制造翻译馆。④建立新式学堂,开设实用课程。在这一方面,因为形势所迫,教育发展还只是局部发展。

2. 民国时期的人才培养

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成立,但革命胜利后很快遭遇失败。这使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认识到欲贯彻革命主张,谋求正真共和,就要从根本上加以改造,以养成革命人才。于是他们才开始规划计议,准备创办学校,以数百年大计。民国时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民国从建立之初就首重教育,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xx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再到19xx年新生活运动,教育一直是民国的百年大计。中国直到19xx年才出现新式学校,19xx年出现大学,即使在14年抗日硝烟中,国民政府依然把教育放在首位,当时军队都把房子、粮食优先保证供应给学生和老师,甚至张作霖、阎锡山等地方军阀都重视教育。19xx年四川军阀刘文辉曾下令:「凡是县政府大楼修得比学校好的,县长马上就地正法。」据统计,在19xx年至19xx年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86%,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4%。但其教育培养的核心却在军事人才方面,典型的就是黄埔军校。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一个母亲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一个母亲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儿子小学快毕业那年,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二十年以后的我》,放学回来儿子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妈妈,我今天写了一篇特别好的作文,同学们看了都说我写好。”,我拿过儿子的作文本看了起来,真的写得挺好。这篇作文写得有点象篇小小说,开篇先描述了一番他身上现代化的装备,穿着高科技合成材料制成的衣服,开着磁悬浮汽车,用指纹识别器打开自己家的大门,然后他到了一个考古现场,原来二十年以后他成了一个考古学家,在考古现场,他利用自己丰富的考古学知识对现场发掘的一种化石进行分析判断,原来那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恐龙化石。他载着喜悦回家,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跑出来迎接他,叫他“爸爸”。文章写的又生动又有趣,有描写有对话,有叙述有论说,真实生动的把一个孩子对自己二十年以后的状态再现了出来。我连说:“好!好!赶紧交给老师。”

几天以后我还记得儿子的那篇作文,于是问他:“你的作文老师看了吗?怎么给你批的?” 儿子叹了口气:“嗨!老师看是看了,可是老师说‘你写的个屁,什么磁悬浮汽车、指纹识别器,你见过?重写!”

“那你重写了吗?”

“不重写不行呀,我只好重写了一篇,瞎诌吧。我知道老师是让我们写自己的理想,上大学,然后再考硕士、考博士,然后再考上国家公务员,或者当作家呀,当科学家呀,成为社会精英。可是妈妈,只有这些才算是理想吗?我想当考古学家不算理想吗?”

“当然算了,而且这个理想也相当伟大呀。那你后来怎么写的?”

“我写我二十年后当了一个篮球教练,组织了一支‘兰色闪电’篮球队,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是队员,还有人当了记者,他们来采访我------”

“老师说行吗?”

“老师说就这样吧,篮球教练还不如考古有出息呢。反正你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不知道想的什么------嗨------”

我当时真的有点生气了,我说:“儿子,别管老师怎么说,你的作文写的就是不错。妈妈开个后门,把你的这篇作文在报纸上发表一下。”当时我在一家报社当副总编,我把儿子的作文给了副刊编辑,没有告诉他们作者是谁,先让他们看看能不能发表。结果副刊编辑们对这篇东西挺感兴趣,稍微编辑了一下就准备在我们的“苗圃”栏目发表,这时我才告诉他们作者是我儿子。

…… …… 余下全文

篇七 :对于中国小学教育的反思

实习小结

一个月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实习的经历给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爱热情的孩子;给我们帮助和教导的老师??这些都是实习经历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今天我想撇开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泛泛而谈,就实习经历中的某一件事情谈谈我的看法。

我所在的学习是花园二小,所在的班级是六三班。整个实习过程中都是跟班教学,也就是说能够观察到更多班级的全貌,也能更加了解每一个孩子在班级里所处的地位,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状况。

事情发生在实习大半个月之后的一天。我们班的小霸王和六二班的老师发生了冲突。他在堆杂物的楼梯间里系鞋带的时候,某老师走过来,怒气冲冲地喝他下来,并且冤枉他说楼上有一袋垃圾是他扔的。他神情淡然地说:“不是我。”老师继续怒声呵斥,就是你。他继续淡然地说,不是我。老师急了,一把抓过他的衣领说,就是你,并且推搡他。他还手反推老师说,不是我,就是不是我。这时候老师更急了,开始踹他,一边踹一边骂孩子没素质。学生也急了,开始反踹老师,也开始骂脏话。(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孩子都没有主动攻击,只是老师打了他之后,他才开始反击)一直持续到我们班班主任过来,拎着他的衣领,我看到六二班的老师又恶狠狠地踹了他几脚,并且报告了校长。

孩子家长来了,送六二班的老师去了医院,她在医院打电话来说,要把孩子带去医院,亲眼看见孩子被家长痛扇两个耳光才不计较。

这是整个故事的始终。

要是你是旁观者,你会有什么想法。你觉得是谁错的更多?谁更无理取闹?谁在耍流氓?

教育学上说,对待好生和后进生应该一视同仁,显然,这在目前的教学上只是一种挂在嘴边的空话。老师对学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他成绩不好,他顽皮,他不听话,所以所有的错误都是他犯的。假想如果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在楼梯口的杂物间系鞋带,那老师还会凶神恶煞地冤枉他扔了垃圾吗,还会毫无顾忌地动手就打他吗?

其次,老师可以随便出手打人吗?学生应该逆来顺受吗?老师冤枉学生扔了垃圾,学生只是很平和的说没有,就点燃了老师的怒气,当然我可以理解为老师脸上挂不住,老师要面子,那么学生的面子呢?老师只不过想树立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把自己和学生的尊严对立起来,这种做法是多么的愚昧和荒唐可笑啊。卢梭说过,人生而平等,并且写了十几万字的论文论证这个观点,却终究变成了一纸空谈,身为一个上了年纪的年长教师,居然不能摒弃自己错误的观念,是多么悲哀的事情。试想,一个教师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只是为了变成高高在上供认瞻仰的庙堂之尊,那么他和学生还怎么相处?他怎么能得到学生的亲近?他怎么可能教好他所教授的学科?!

…… …… 余下全文

篇八 :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论文

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之

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思考

内容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的意义重大。高校行政化是目前我国高校治理改革的焦点与难点。高等教育行政化危害严重,不仅危害学术生态,还滋生腐败问题,加大了教育成本,使学校教育缺乏特色,缺乏自主性。高校行政化既是历史传统影响的结果,又是当前社会制度的产物。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适应性昭示,高校行政化转型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其次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提升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高校行政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高校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去行政化” 教育资源分配 教育腐败 教育体制 办学自主权 法律法规 学术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Education reform is significant. Is currently the focus of the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reform. Serious harm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not only academic ecological harm, but also breed corruption, increase the cost of education, lack of features make school education, the lack of autonomy. The results of both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 university administrative influence, but also a product of the current social system. Its historical necessity and practical adaptive clear, the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transformation we must first chang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secondly to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s school autonomy, while necessary to create a good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 ultimate goal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academic freedom and university autonomy of universities. Keywords: Education "to the Chief";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Education corruption; Education system; School autonomy; Laws and regulations Scholarship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