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老河口市仙人渡中学 张家蓬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1、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生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结构顺序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比较详尽、到位。

4.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更利于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课件里的图片丰富,且基本上能配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5、板书清晰,学生便于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以及由此知道说明顺序。

第1页 共3页

但这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总结如下:

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学生说出来的东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2.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这堂课的课堂气氛相对平时而言比较沉闷。一方面是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没有加入能充分激发学生情绪的环节,而另一方面是学生上课过于紧张的缘故。在学生的观念中,课堂鸦雀无声=纪律好,因此,平时坐不住的、爱插话的学生都“老实”了。

3.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所以在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时有点犹,如走马观花,没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欣赏美景美图,或许再留多一点时间给学生,效果会更好。

4、分析四个“讲究”时,有些地方过于罗嗦;时间没有分配合理,所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 …… 余下全文

篇二 :《苏州园林》的教学反思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营造诗意课堂

《苏州园林》的教学反思

从教六年半,虽然没有走进语文世界的最深处,但也在三尺讲台上感受着语文学科的魅力,怎样能让学生喜欢语文,怎样能让学生也能感受到语文学科里一花一世界、一语一天堂的细腻,怎样能让学生体会古典诗歌气势的磅礴,怎样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快乐??,这不仅是我思考的,而是所有的老师一直思考的话题。

虽然我不是四中众多语文组老师中优秀的老师之一,但每当学校组织比赛的时候,我都要用我的全部去努力,去付出,一次次幻想着能够在学校的比赛中,能在同行中出类拔萃,但更多的时候是失望,失望,现实毫不留情地蚕食我仅剩不多的自信,自信,但为了自己的梦想,我总是告诫自己,做最好的准备,因为自己是自己最忠实的观众。

《苏州园林》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说明文,也是一种新的文体,《苏州园林》向我们展示的园林的建筑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作为了重点,想通过精美的设计吸引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苏州园林这篇文章,喜欢说明文,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 1

一切有利条件,去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一、课前游戏,激发学生热情

因为使用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彼此之间又都是那么的陌生,所以上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送给大家三句话,第一句,对你自己说,我是最棒的。第二句,对你的同桌说,你是最棒的。第三句,大声地说,我们都是最棒的。旨在通过这样简单的三句话让学生自信起来,缩小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听到学生响亮的喊声后,也能让老师充满自信地讲授新课。

二、设计精美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导语的设计可以说是创造情境的重中之重,看似无关紧要的导语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伊始就有效地定格于语文教学,教师应根据课文基调,设计精美导语。好导语是完成教学的前提。因为优美的导语,可烘托出特异氛围,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去。

…… …… 余下全文

篇三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课堂案例

(一)学生说:“我感受不到《苏州园林》的美。”

《苏州园林》的教学已近尾声,照例,我又询问学生还有什么要说的。沉默一下之后,一个男孩子举手了,一发言,却是石破天惊,他居然说他没有在这篇文章里面感受到一丝美感。是的,《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可它是一篇谈苏州园林之美的说明文,是大作家叶圣陶先生的经典之作。本来这个询问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就上课的情形来看,我还自认为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成功的,从孩子的学习反馈来看,他们对于说明文的阅读把握也是挺到位的。可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附和,纷纷表示也有此感。他的问题,大家的表现让我一惊,然而我又实实在在看到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的光彩。

此时,我的脑子里在高速飞转,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顺利完成了,这个问题要不要展开?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我原先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把握不住?这个问题较复杂,能不能驾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火花”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否决,放过它,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打击他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乘机引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于是,我决定先摸清状况:“你们所说的无美感究竟是指文本无美感还是苏州园林无美感?”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最后答案是两者都有。问题的症结弄明白了,我决定还是解决这个问题,多花费些时间做些额外的事或许也有价值。可是具体怎么做我心中确实也是没有谱,说明文的知识要点孩子们已掌握,他们不认可的是作者的行文风格,而这恐怕不是靠我生硬的灌输就能扭转的思维。适逢救命的下课铃声响了,我也趁机宣布下课,请同学们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下节课再讨论。

(二)学生说:“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保留我的观点。”

回办公室的路上,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一看,是学校为了迎校庆,正在整修教学楼前坪花坛,那花坛外围是一溜整齐的四季青,中间是一整块碧绿的兰草,中心是一棵挺拔的小松树,看得出追求的就是西方园林规则式的人工雕凿美。再一想,教学楼后坪花坛风格却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几竿修竹,凤尾森森,几株木槿,高低错落,绿草茵茵,极具清幽之美。念此,脑中是豁然开朗,此乃极佳的教学工具。

…… …… 余下全文

篇四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暁店初中 葛修斌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在余娟学校上完这一课以后,经过评委程老师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

这节课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苏州园林》是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就要把握文章说明对象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说明的顺序、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由于这篇课文教学需要二课时,因此,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园林自然之趣。 2.学习文章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由主到次,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这两个目标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得到很好的落实。

教学切入点选择较好,始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上课两分钟学生观看苏州园林的图片,对苏州园林有初步印象:美丽。但是他们不能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美,不知说什么,也不知怎么说。学生带着这种困惑和问题去阅读课文,体会苏州园林美的表现,把握苏州园林总的特点----图画美;理解作者选择园林中不同景观,从主要到此要的介绍苏州园林的美。至此,学生从本文阅读中学到如何去介绍事物的方法,解决了上课伊始产生的困难,课后,可以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仿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熟悉的校园。

学生读书时间充足,活动形式多样。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读书为主线,在由浅入深的朗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这节课上,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开展对话活动:学生朗读课文,与文本对话;默读课文,与作者对话;研读课文,与同学对话。学生在阅读和多种活动中理解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板书设计巧妙美观,便于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这篇说明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苏州园林图画美,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

一。这节课我用扇形的艺术板书来展现文章的内容、结构和说明顺序,给学生以美的视觉熏陶,从而对文章内容、结构和说明顺序留下深刻的印象。

…… …… 余下全文

篇五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观《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有感

自十月份中旬以来自己就着手准备《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讲解,至11月x日下午于学校智慧教室进行汇报展示,准备时间有近50日之久。如此长的时间去备一堂课按照常理应是可以调整出一节让人满意的课堂,但事实却与之大相径庭。27日下午展示课后我们语文组内老师进行了评议,提出建议与改正方法。会后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挫败感。

一堂全力以赴的课最终以这样的效果结尾确实不甘,最初备课过程中组内老师早已对我的课堂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设计确定后初期试讲有幸教研员张老师去听了一节试讲课,课后给出了严厉的教导,展示课结束后的评课会议上学校王波老师又是对我所上的课堂进行了批判。诸位前辈的教诲仍萦绕在耳边,回味这一路的备课经历不禁心酸,心生挫败。不是因为被批评的伤心而是想不透为什么自己构思好的想法为何在课堂上呈现不出来。直至周末张老师向我们推荐李华平老师的一篇文章《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自己方如醍醐灌顶。失败原不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而是出发时方向已经错了。

这堂课中自己远达不到李华平老师所指出的“所上语文课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丛林中”的层次,但确确实实是“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失却了语文教学的味道”。课堂的设计使自己不自觉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先入为主的教学思想,自我个性化解读的炫耀使得课堂面目全非。

这堂课的设计想法起源于暑期的培训作业,在征求课例研究内容时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尝试探究说明文在教学形式与内容上的改进。个人感觉讲解说明类文章时,应注意领会作品中

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理解性把握说明文的知识方法。但现实教学中因文体特征学生对此类文体兴趣不高,很多教师对说明文只是以简单的知识点讲解为主,学生也只能是生硬记忆,造成有辨识能力而无确切的理解感受,造成在说明文学习上愈行愈远。所以讲解过程中应做到不要以学生初始兴趣来定位文本的教学而是以科学正确的文本教学来调动学生兴趣。这一想法提出后组内老师鼓励我可以进行尝试,并确定我成为课题的实验教师。是以自己沉浸在这个想法之中,力图呈现这样的效果。

…… …… 余下全文

篇六 :苏州园林的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选择这篇文章上师里调研课,其实我自己的心里并没有很大的把握。因为说明文实在不好上。可是,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应该各个方面都尝试一下,挑战一下自己。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1、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生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结构顺序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比较详尽、到位。

4、教态比较自然,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5、上新课前将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读音等讲解一遍,避免了学生在读课文时出现读错字音的现象。

6、板书清晰,学生便于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以及由此知道说明顺序。

但这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总结如下:

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同样的,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还不够充分。

1

2、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这堂课的课堂气氛相对平时而言比较沉闷。一方面是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没有加入能充分激发学生情绪的环节,而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来说,有领导、老师听课,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不小。在学生的观念中,课堂鸦雀无声=纪律好,因此,平时坐不住的、爱插话的学生都“老实”了。

4、分析四个“讲究”时,有些地方过于罗嗦;时间没有分配合理,所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5、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也是本单元第一篇说明文,应该在上新课时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做以回顾并且熟悉(上学期学过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文的结构),这样也许效果会更好。

6、本来准备的是用多媒体上课,因为这里的学生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让他们只是读课文根本就不能有什么收获,想象不到园林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只有通过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此有个直观的了解,这样对上本课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临时有了改变,由于本学校调研的老师较多,多媒体教室有限,而大部分老师准备的都是多媒体课,所以没有被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改在教室上。

…… …… 余下全文

篇七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目的就是让这节多媒体教学课讲的更实用些,可是事与愿违,我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现就这节课做以下几点反思:

一.讲述不流畅

尽管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使用多媒体,而导致在每一次放映片子的时候语言衔接不够好。对于这一点我想还是自己对幻灯片不熟悉造成的。

二.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题,而本次授课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比如说说一说自己旅游过的景点,简单的说一下,也不知他们没旅游过还是不敢说,他们都没人站起来说,我想这就是在平时不注重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让他们说一说“本文介绍苏州园林总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他们只能说一些与正确答案不靠边话,于是我对此感到心急,便一步步引导,向答案慢慢靠拢,可回答上的仅有个别几个同学,其他同学还是不理解,我便转移到下个问题上,其实对此之后,我想应该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今后,如果有机会再次使用多媒体时,一定要给学生多留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些耐心,多提问一些学生,或许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三.课件片子太多

课前我们几个语文老师都过了一遍片子,也删减了不少。但在上

课时,放映的片子还是有些累赘,学生以为的追求直观的东西而不去思考了。还有在放映过程当中,有几处错误和凌乱的地方,没有及时纠正,这也是一个失误,好在在课堂上做了解释。

对于这一点,今后还要在可见的制作和讲授上多下些功夫了。

四.课堂上应变突发问题不够灵活。

这一点下来之后我也深思过,因为在三班上课的时候,电脑突然死机,搞得我半天不知所措。其实关于这一点,之前我就应该想到。做一个两手准备,可是没有及时完成导致这届教学不太成功。再一个要加强应变能力,虽拿着一本新课标教学书,但与可见联系不太紧,不好直接转到一般的课堂教学中。

今后,要对这些失误多加注意,多多吸取经验和教训。

…… …… 余下全文

篇八 :20xx.5.30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石贤京

说明文教什么?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学习说明的顺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是说明文教学的基本定位。可是教学《苏州园林》这样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怎样设计才能使说明文教学有语文味呢?使学生读出语文味呢?

我想,作者写说明文难道要记住这些说明顺序、方法才能写好吗?叶老先生写这一篇文章是给苏州园林的影集写的序,何不从这点出发设计教学?有了这个想法,我进入课堂后,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作者给谁写这篇文章?2、他要告诉他们什么?3、作者怎么写的?然后引导学生看注释,明确写作目的,再引导学生抓住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抓住图画美这一特点。第三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苏州园林那么多处,作者是怎么选择写作点,来告诉大家他要告诉大家的苏州园林这个特点呢。我觉得这三个问题深入浅出,操作性强,从课堂来看,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在课堂上读中有析,析中有读,课堂很有气氛。

反思这堂课,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1、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生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结构顺序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比较详尽、到位。

4.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更利于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课件里的图片丰富,且基本上能配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5、板书清晰,学生便于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以及由此知道说明顺序。

但这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总结如下:

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

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学生说出来的东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