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这样一件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天都峰位于我国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内,是最为雄伟壮丽的一座山峰,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对天都峰有直观的印象、真实的感受就是我首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课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利用课文插图,让欣赏这里的景色奇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感官上取得第一印象,激发起极大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语言文字学习做好铺垫。

激趣导入之后,应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从总体上作以把握。初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读后让学生自己交流初读情况,说说课文写了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之后,老师梳理这些问题,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即读懂爸爸最后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整体感知,导读体会

在这一部分教学里,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老师讲得再好,没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去边体会边读好。以多种形式读,个人读、小组读、小伙伴合作读、齐读等。先读感受黄山的雄伟,天都峰的险峻。通过读书,学生就能够体会到:摆在小作者面前的难题就是他即将要爬的天都峰原来是这么的高,这么陡,这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信息才能爬上去的。

所以说,语文课就是学习阅读、享受阅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我们语文课应该担负的责任。因此,就需要动手操作,去查找资料,去和小伙伴探讨一番。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长应该发挥作用,总结、归纳大家的观点、意见,指派有谁来发言。这个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作为老师,我只是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打开了一扇窗户。

…… …… 余下全文

篇二 :《爬天都峰》教案及反思

《爬天都峰》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xx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 …… 余下全文

篇三 :爬天都峰 教学反思

【小编寄语】《爬天都峰》教学反思案例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往往能及早的发现一些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案例

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丰富语言,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励。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还可以,做到了走进课文,充分地感悟,自由地表达。

《爬天都峰》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要体会老爷爷与“我”对话的深义,体会成功需互相鼓励对于还未经历多少人生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最明显的要体现对“老爷爷您也爬天都峰?”这两句话的理解上。学生对“小妹妹,你也爬天都峰?”这句话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怀疑的态度,因为前文学过,天都峰太高太陡啦,学生兴趣盎然地模仿了一下二人的口气,体会到二人心里的怀疑。但怀疑背后的敬佩学生却未能领会。当时我在学生说出怀疑后,问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我也模仿了一次,并且加进了一点敬佩的口气。但学生不得要领,后来我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妹妹,看到这样一个老爷爷都来爬山,山这么高,这么陡,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终于释然啦。

这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合理,语言丰富,首先是因为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的空间。文中除了在我面对天都峰时描写了我的心理,其余的地方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如何透过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就需要学生充分的感悟,舍身处地地发挥想象。其次,老师运用问题引导,表演启发的方式激发了学生想象的兴趣,开拓了想象的空间。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把体会感悟和朗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以读促想,以想促说,以说促读的目的。在朗读了描写小姑娘内心的句子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老爷爷的内心,在想象了老爷爷看到小姑娘时的内心活动以后再来读老爷爷的话。老爷爷心理变化过程其实也是小姑娘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有了对老爷爷的心理感悟以后,对小姑娘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就有了清楚的认识,表述时便能做到合情合理,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 …… 余下全文

篇四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上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的话语上面,让学生充分去朗读,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丰富语言,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励。比如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上,我让学生多次朗读第二段,并在范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在朗读到“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体会到天都峰的陡和险。

在学习我和老爷爷相互的激励话语上面,我重点抓住了老爷爷和小作者的对话进行体验。让学生把下面两句话中体验:“小姑娘,你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特别是那个“也”字的体悟,老爷爷心理变化过程其实也是小姑娘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有了对老爷爷的心理感悟以后,对小姑娘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就有了清楚的认识,表述时便能做到合情合理,并从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以及在体会爸爸的话中知道我和老爷爷是从别人身上得到力量的。“你

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到这里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课文的用途和课文所表达的意思了。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十分出色,做到了走进课文,充分地感悟,自由地表达。这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合理,语言丰富。

遗憾的是学生能理解到小姑娘与老爷爷是在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而再进一步升华到人与人相处也应该是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一点时,好像有些迷惑不解,是不是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这样的阅历?由此我想,课堂上我还应该增提一个问题:作者与老爷爷是素不相识的,但他们能相互鼓励,都能从对方汲取力量,那么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呢?那样的话,学生可能就会想到人与人的相处,而不会停在小姑娘与老爷爷俩人身上吧!

…… …… 余下全文

篇五 :《爬天都峰》反思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一件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一、以读感悟,体验“高、陡”

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时,由于教室的多媒体不能使用,无法展示天都峰的图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课堂上我就和学生谈了谈这个假期爬黄山的感受,让学生有个印象,这样对学生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会更加容易。然后让学生对第二段进行多次形式多样地朗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

二、研读对话,揣摩心情

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的内心的复杂心情,想像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再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学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

三、发挥想像,进行补白

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部分内容时,课文抓住“我”爬山时的动作词进行了描 1

写,而没有描写老爷爷是怎样攀登的,然后让学生联想老爷爷会怎样爬山,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有的孩子说:“老爷爷一会儿拄着拐杖,弯着腰向上爬,一会儿手扶铁链向上爬。走走停停,十分艰难。”有的说:“一会儿手扶铁链向上爬,一会儿手放在膝盖上支撑着向上爬。”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丰富了语言,思维更加活跃。

…… …… 余下全文

篇六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一件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并纠正课题中“都”的正确读音,紧接着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课题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学习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这课的重点是“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 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结合课件观看天都峰的录像、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

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词,如:“奋力”、 “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 1

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学完本文后再让学生回答文中课题为什么用“爬”,不用“登”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为了抢教学进度,对重点字词段的品读不够,学生理解不深入,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在今后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读促想,以想促说,再向以说促写过渡,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 …… 余下全文

篇七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是一篇讲读课文,这课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我在教学这课时,从下面两大方面着手:

一、抓住关键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这课的重点是“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结合观看天都峰的录像、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接着以爬山的前后为线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爷爷艰难攀登、爬山后“我们”的喜悦的心情的有关词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会。在理解中,我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词。如:“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从中体会到爬山的艰难。又从小女孩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中,抓住“居然”“也要??才??”这些词语来理解体会小女孩和老爷爷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以读感悟,体验情感对话 本篇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同时能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在教学中,我还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时,我让学生对第二段进行多次形式多样地朗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并且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的内心的复杂心情,想像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再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学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同时在读后进行讨论 1

…… …… 余下全文

篇八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是一篇哲理意味较强的文章。要体会老爷爷与“我”对话的深义,体会成功需互相鼓励对于还未经历多少人生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这是此课的一大难点。也将是我下面反思的重点。

首先说说本课的教学安排。本课我安排三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是初读文章,读写生字。第二课时主要用于精读课文,第三课时主要是作练习的完成与讲评。今天我所授课的内容是《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总的来说,课堂上呈现出的总体情况是:发言的点较少,课堂气氛略显生硬,安静,学生对问题主旨的领悟较慢,我对课文的讲解不够详细、不够深入。 对以上几个问题我将借由几个教学环节具体地说说。

首先谈谈课堂气氛这一点,首先,我的铺垫工作做得不够足。在谈判“面对这么险峻的天都峰,作者的情况如何时,”学生只能谈到害怕,没有再深入下去。而我进一步启发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想时,学生的回答依然比较单一。我看“没希望”了,就自己说了出来,学生似乎也没有真正领会。

最明显的要体现对“老爷爷您也爬天都峰?”这两句话的理解上。学生开始“小妹妹,你也爬天都峰?”但怀疑背后的敬佩学生却未能领会。当时我在学生说出怀疑后,问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又模仿了一次,并且加进了一点敬佩的口气。但学生不得要领,后来我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妹妹,看到这样一个老爷爷都来爬山,山这么高,这么陡,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还是把思想停留在怀疑上,我没有办法,只好又一次太心急地将答案以“是不是”的形式直接说了出来。

后来我想,这是因为我在上课开始对人物心理的铺垫就不够。所以导致学生光注意山陡了,山陡理所应当会害怕。但生就没想到作者本身站在天都峰脚下就是要来战胜自我的。还有我光自己模仿对话的口气,先“启发”了,没有留给学生自己品味的空间,所以学生就根据前面的教学做了推断,所以我想总的问题在于我生硬地进行一个接一个的教学环节,都没有充分注意到环节之间的过渡与铺垫。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