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老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总体构想 “以人物形象为中心,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支撑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对老王的关注走进教材,又带着对“老王”的关注走出教材。课堂教学思路是“走近老王——品味老王——怀念老王——关注“老王。”

一.导入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在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爱。

二.画说老王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叫老王,(板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

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

师:这样一个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关心他什么?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

生:老王,你是做什么的?

老王,你生活得怎么样?

老王,你为人怎样?为什么作家会如此关注你? ??

三.走近老王:

1.师: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个普通人。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

2.师:面对陌生的老王,你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那么多的关切,现在你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3.生:读课文。

4.评说老王:

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

那个老王?你对他的关切作者告诉你没有?老王在你的心

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 …… 余下全文

篇二 :《老王》教学反思

九月份

《陋室铭》教学反思

孔雀中学 潘秀萍

《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来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在教学中,因为是文言文,我总担心学生不理解,学不来,因此整节课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一堂课下来成效不大。课后我作了反思: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包办太多,缺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培养,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我还忽略了本课的一个重点: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诵读文章中体会文章的意境。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的读中体会,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

针对这一节课存在的问题,我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

1、故事导入,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美文四读:

一读:读顺课文。(1)先听录音朗读。(2)学生自由读一遍。(3)齐读。(4)学生读后,说一说,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二读:读通。(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后分小组,利用课文后的注释,工具书,讨论文中字词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2)学生质疑,将在讨论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3)学生动手做一做,检查字词句的理解是否过关。

三读:让学生女生读,男生读,个别读,读出文章中音韵和谐之美与整齐匀称之美。

四读:读出文章的意境之美,体会文章的情感。让学生个别读,同桌读,小组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相信能让学生逐步达成有感情地读,熟读读诵,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

3、把仿写课文作为课外拓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进行创作。 结果在(1)班上这课的时候,一改前(2)班的沉闷,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效果明显比前一节课要好。

…… …… 余下全文

篇三 :《老王》教学反思

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老王》教学反思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可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设计提问,如何把握提问的度,是新时期每一位教师值得探讨研究的一门教学艺术。

前不久,我上了杨绛的《老王》一课。《老王》是一篇以作者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散文,特定时代的背景、作者杨绛的心境,与我们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实际体验有极大的差距。该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经过反复的思考推敲,我设计了“画说老王——走近老王——评说老王——品味老王——怀念老王——关注‘老王’”等六个教学环节。以老王为中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的感悟文章内容。

我首先以提问导入:“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学生纷纷回答“明星”“父母”“自己”等。我接着追问:“你关注过身边的普通人吗?”同时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抢修线路的工人、卖报纸的青年、收破烂的大叔、扫马路的阿姨的图片。“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

叫老王,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以‘从他 看,他是一个 的老人’的句式说话。”此时学生的回答只是从画像中得到的第一印象。因此我接着问:“面对眼前的老王,大家有那么多的揣测:他是做什么的,他生活得怎么样,他的为人如何?现在就让我们循着杨绛的笔触,走近老王,感受老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问题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从画像到文本,从主观印象到文字描写,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开始深入。

学生阅读完后,我提出了要求:“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 的人,表现在 。’这种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一环节,既概括出老王的性格特点,又梳理出文中描写老王的语句、语段及相关情节。

然后我顺势提出:“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其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学生均认为是老王临死前还要送鸡蛋香油这一情节。取得了一致意见后,我才提出真正要学生思考、解答的问题:“在这个片段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些句子或词语?”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过渡到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 …… 余下全文

篇四 :老王教学反思

老王教学反思

篇一:老王>教学反思

伴随着一步步课改,我不由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那些个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津津乐道为“改革”的种种说法和做法,以新课程的理念加以审视,我如坐针毡、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与时俱进”,在深层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充满信任,抱有极大的希望。

在过去讲《老王》这类文章,教师在台上不停地讲抓住人物特征,典型事例、生活片段进行叙述,学生则一味到听,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我通过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讨论结果:老王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但他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借此机会拓展迁移“你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在当今的商品大潮中,人与人之间还需要真诚与友善吗?”,以此来唤醒学生们对不幸者要怀有一颗爱心,学会关心人、爱护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让世界充满爱的阳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学生们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早已见惯不怪了,可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语言把同学们重新带进写作的天地,学习了把琐碎组成一个整体的写法,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抓住这个契机布置仿照《老王》写写我《我最难忘的一个人》,顺水推舟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诲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必须保证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方案才行,这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我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 …… 余下全文

篇五 :《老王》教学反思

《老王》教学反思

窦建军

《老王》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不幸者的善良,穷苦心善是老王的特点。老王的命苦与心善通过这几件事在作者的笔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巧妙之处就在于利用“我”与老王的平平淡淡的交往,用“我”的慧眼来看老王,他的不幸之至与善良之至就得以体现。不仅如此,从“我”的眼里看老王还可以看出“我”及其家人的同情心与爱心。从作者的情感态度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该文的写作目的,那就是呼吁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幸运的人要去关心和帮助不幸的人。

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本文的教学程序作了如下的设计:

一、图片导入

出示几幅不幸者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二、设问导读

(一)“画”说老王

(二)走近老王

通过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对老王的一生的“苦”与“善”和作者有个初步了解,

三、品味老王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感知老王身上的闪光点,学习他的精神品质。

四、怀念老王

老王不幸离开了人世,作者有何感受?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让他们明白,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既应该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多该给予精神上的关爱,

五、关注“老王”

设计的问题是:现在,像老王一样善良的人还很多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呢?仿照例句说出心愿。以此拓展延伸,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结语

现实社会中,有许多生活穷苦、卑微的人,但他们身上却有许多值得让我们学习的东西,特别是那颗——爱心、感恩的心!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让世界充满爱??(点击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请记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意在升华学生情感,优化其人物形象。)

…… …… 余下全文

篇六 :《老王》教学反思。

孙瑛 当下,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怎样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是语文课堂教学研讨的焦点。笔者近期执教八上课文《老王》,略有所获。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叙述了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写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境遇中仍不改善良淳朴的天性。笔者在处理课文时,将“感受老王不幸的命运.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关爱之情”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作者对老王内心的复杂感情”作为教学的难点。为此,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说说老王的命运及老王的为人表现:二、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受感动的情节、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并说说感受;三、理解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怍之情:四、和自己对话,关注自己身边的老王。有三点值得笔者思考:

一、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引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教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文本以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细细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儿童的眼光走进成人的精神世界,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抵达文本解读的要义。

要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因为这需要教师去选择意义、优化路径。教师深度解读文本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的解读与理解,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与价值判断就成为师生共同的心智体验过程,教学则是师生一起探索文本的意义与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强调的是教材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虽然是开放的,却是有底线的。教师一方面是底线的守护者,另一方面是学生“前行”的促进者——所谓“平等者中的首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味需要教师点拨深化或纠偏时,需要教师有独到而深刻的文本理解.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相应的教学内容,推进课堂的互动,生成更多的课堂现场资源。反之,教学的预设目标有可能出现偏差,教学实施过程中就有可能因没有领悟文本精髓而错失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 …… 余下全文

篇七 :《老王》教学反思

《老王》教学反思

《老王》是一篇以作者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人的散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阅历和体

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只感受作者是个善良的人,老王是一个善良不幸的

人,但并不明白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对老王产生愧疚。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打算从学生最初的感受入手,去体察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善良,着重品味文章中“老王生前去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理解作者的愧疚之情。让学生体会到对不幸之人需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

在教学设计上,我设计了走近老王——品味老王——怀念老王——关注“老王”这四个环节,把课文的重心放在对老王人物的鉴赏上。

这篇文章虽然在主题的理解上不会产生很多分歧,但如何把文章的人文内涵挖掘出来,侧重点却很多。在教学中,我以为只要把老王这个人物读懂、读透,学生理所当然地就会去关爱那些不幸的人。在这一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学生都说会关心这些人,会给他更多的关爱,但既而当我问拿些钱、物之类的东西给乞丐,你觉得是关爱了吗?学生无言。我意识到了学生学了这篇文章,只是意识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不幸的人,而没有意识到关爱他人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平等观念和责任感。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因为教师自己在与文本对话时只关注了文本本身的意义,而没有仔细地去考虑“除了这点,我还得让学生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没有着眼于作者的真正地的意图。

《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去体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地帮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但最后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这本不应该有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因此指导学生挖掘文章的主题就要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发开去,作者愧疚的原因是没有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同情中只是有点可怜。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让他们明白,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既应该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多该给予精神上的关爱。

…… …… 余下全文

篇八 :《老王》教学反思

《老王》教学反思

反思《老王》这一课的教学,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之处是教学设计突出了重点。《老王》这篇课文,可以讲得东西很多,如果不抓住重点面面俱到,就容易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我把学习重点放在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爱上。学生经过讨论、合作、探究后,明确老王的形象:老王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但他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知恩图报,知道关心人??借机我引导学生“你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在当今商品大潮中,人与人之间还需要真诚于友善吗?”,借此来唤醒学生们对不幸者要有一颗爱心,学会关心爱护他人,善待他人。我所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既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又能抓住重点进行分析。

不足之处在于:

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说的过多,讲得过多,强占了学生的时间,使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让学生思考、表达、动手、做结论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不再越俎代庖。

第二、作为一名教师,忽略了最重要的课堂常规,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幻灯片过多,没有在黑板上书写,这样,也造成学生掌握知识如过眼云烟,没有重点、难点意识。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当学生回答不到点上时,我只做了简单的否定,对学生的发言分析较少,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而学生回答问题较好时,“好”、“不错”、“很好”等词,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对学生产生激励性作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性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中的不足为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弱点,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