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诵读,背诵文本。

2、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1、课文的思想内容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1、诵读的准备指导

2、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3、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品味文本 感受美

(一)读悟第1段

导引: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PPT显示】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 余下全文

篇二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一等奖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一般会以教授文言实虚词及文言句式为重点,这样就很容易成为老师的一言堂,而本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要求的:阅读这些作品,要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也就是读书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作者的情感。所以我设计时以学生读为重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对作品有更透彻的理解,才能真正的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这也是更好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预习,希望学生可以课前熟悉课文,11班是文科实验班预习很到位,所以教学过程中很流畅,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9班理科普通版,第一课时时基本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互动亦可以,有部分学生不习惯不讲词语句式,满堂读,但在第二课时提问背诵时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第二课时时,我准备的资料比较多,在11班教学时一带而过,学生很熟悉,教学效果好,学生活动也多,但在9班时基本成了满堂灌,学生准备不充分,知识面窄,虽然有很多故事但依然有几个同学昏昏欲睡。由此可见备学生很重要,在层次不高的班级应该把作业再细化,教学时课时再多点,给他们理解的时间再多点。

…… …… 余下全文

篇三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篇一: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推翻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 …… 余下全文

篇四 :《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与反思

湖北省20xx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

《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五模块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要求学生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能熟读成诵、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及高中语文前四模块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因而摒弃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讲求语法的传统上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入材料、分析文本,注重由语言之路径、入文学之堂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疑问代词及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一词多义。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以及理想与现实相悖的矛盾与内心深处的悲凉无奈。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设计思想

通过诵读来领悟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引领学生通过语言体会文意,在感悟课文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引用作者的其他诗文和一些专家学者对其精当的评价,达到用此文带动学生对陶渊明其余诗文和整个思想感知的目的。反过来,通过对陶渊明不少诗文的感知,又加深对本课文内涵的领悟。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范读—理脉—涵咏—想象-背诵。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一《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高一《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高一《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逃离官场的告别书,是理解陶渊明精神世界的一片重要文章,在教学中也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上完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体会:

备案和上课较满意的方面:

1、以读为纲,纲举目张。有目标的阅读共有四次。第一次选学生代表读,注意重难点字词读音及语气、断句等,学生注意找问题;第二次朗读是朗读常规指导,老师范读,学生自由仿读,主要把握语气和断句;第三次选学生代表读,明确韵脚,分清层次,理清各层次大意;第四次读主要目标是理清线索,体会感悟作者的感情,粗略辨析作者的思想;第五次读是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2、围绕“归去”,走进作者。主要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从何归去?为何归去?如何归去?归去以后如何?归去时及归去后的心情怎样?这样设计使得课堂重点更加集中,围绕中心,重点突出。

3、设计练习,能力提升。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些对联,让学生对出下联,既要求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一举两得。

但是,设计的初衷和最终的效果并不十分相符合,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存在的问题:

1、学生预习工作不扎实导致诵读时问题较多,加之部分同学并不能完全投入到课堂中,在上完课后还有读错字的情况存在。这是今后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在课堂练习对对联环节中,学生完成很吃力,甚至一部分同学不能完成。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备课显然不能被学生们接受。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该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 …… 余下全文

篇六 :《归去来兮辞》学案

《归去来兮辞》学案

高一语文组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作者、文体及写作背景知识

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掌握重要字句

2、

3、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感知陶渊明的思想 诵读感知 借助学案,通其大意 师生探究,解决疑难 通过题目,落实字词

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难点:通其大意 文言字词落实

二、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

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2、作者简介 《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陶潜,字元亮,一字渊明,私谥靖节。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

期。在传统道德理想消失殆尽之际,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欧阳修说“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而已 。可见本文的成就与地位。作者的代表作有《桃花源记》等。

3、加点字注音:

求之靡途 (mǐ ) 心惮远役(dàn ) 稔( rěn ) 敛裳( cháng) 轻飏(yáng ) .....

载欣载奔( zài ) 眄(miǎn ) 西畴( chóu ) 窈窕(yǎo )(tiǎo ) .....

…… …… 余下全文

篇七 :《归去来兮辞》教案打印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把握全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①了解辞的体裁特点。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感情及志向。

②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辞的体裁特点。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感情及志向。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把握全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导入

在《桃花源记》中,谁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陶渊明。陶渊明不仅仅为世人描绘出了一幅闲适静谧的世外桃源景象,他还带领我们走进了“五柳先生”,感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1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7-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田园诗鼻祖。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但是,他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不为五斗米折腰,从而隐居。在传统道德理想消失殆尽之际,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三、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 …… 余下全文

篇八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执教人:傅开容 执教班级:连城县第二中学高二(2)班

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而陶渊明在本文中主要抒发了辞官归隐之情。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要求:“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批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而教参的教学建议则是:“以诵读为主线??反复朗读”、“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因此,本文的教学内容可以围绕“反复朗读”、“把握陶渊明的归隐之情”和“扩展阅读,挖掘陶渊明的仕隐心态”三方面展开。

学情分析:

本班是高二文科班,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能通读全文,了解内容大意。只是诵读的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能读准字音,但节奏和押韵则把握不好,只有极个别学生能达到“美读”的水准,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方能批文入情。此外,通过学生课前提交的疑难问题,发现学生对陶渊明的归隐心态很感兴趣,因此可作为教学重点,深入挖掘陶渊明的内心真情。

教学目标:

1、细读小序,概括并理解陶渊明出仕和归隐的原因。

2、美读课文,批文入情,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陶渊明的归隐之情。

3、小组合作探究,深入挖掘陶渊明的“仕”与“隐”的真正心态。

教学方法:

1、分层诵读:先音读(读准字音)——再韵读(读准节奏和押韵)——后美读(批文入情)。

2、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以前后两桌为一个学习小组,全班共12个组,各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

课前准备:

1

1、每个学生先通读全文(包括序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利用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用笔记下疑难之处。该学习小组的四个人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质疑、争辩、解答,争取学生自己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某些疑难问题通过小组的集体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仍无法解决的,整理成通顺流畅的文字后提交给教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