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大学生杀人案件的反思

对大学生杀人案件的反思

19xx年清华朱令被用铊盐投毒,19xx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王小龙用铊盐向同学投毒;20xx年云大马加爵锤杀舍友;20xx年,中国矿业大学常某用铊盐向三同学投毒;20xx年,凤冈一学生将高效氟氯氰菊酯农药投放到桶装水内;20xx年复旦黄洋被舍友投毒,20xx年南航彭某被舍友刺死??

一个个年轻生命在大学校园逝去。这绝不只是个体生命的陨落,而是整个社会的伤痛。类似极端事件透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要成才应先成人,我们是否过多注重学业,而忽视了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智的健全、人格的丰满。教育不应该视为简单的技能培训,切不能忽略人品而重于技能;培养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思想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舍本逐末。因为品德不全而技能超众的所谓人才,一旦误入歧途,高学历高智商的罪,更恶更毒,所以,干起坏事来危害性就越大。

复旦投毒事件中,林某不择手段地清理掉品学兼优的黄洋,“廉价”地使用卑鄙手段来清理掉自己的对手,其实,恰恰影射我们社会的现实。比如我们社会中的“逆淘汰”现象,说明人们不再顾忌手段的卑鄙了,让自己捞到实际好处才是王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人得势、恶人当道”的社会。

著名的“路西法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作恶。即一个恶的环境,再好的种子也受之影响,最终开出恶之花来。

作为国人,都争名夺利,乐此不疲:争着发财,争着买房、争着出国、甚至要争自己的墓地??其实,这些人们要争的,正是权力者制定并抛出来的,就像抛出肉骨头一样,给大家来争,互吠互咬,大家一嘴狗毛才好。竞争就这样激烈起来的!

作为校园也概莫能外,学生也要面对各种竞争:入党要争、奖学金要争、贫困生名额要争、荣誉要争、选调生要争、先进分子要争、连当个班,级小小干部也要争,学校推荐工作的名额也要争??学生们就是在为争这些荣誉,弄得耳红面赤。

…… …… 余下全文

篇二 :大学生“杀人”与“自杀”事件反思

大学生“杀人”与“自杀”思考

静谧的星空下,我徘徊在宁静祥和的校园里,享受着大学这所“神圣的知识殿堂”带给我的满足感与自豪感,畅想着自己将来如何在纷繁尘杂的社会扬名立万,豪言着我的未来定然不一般。然而就在这时一条不速的信息“武汉某高校一大四学生,从宿舍跳楼自杀,据说是考试挂科太多担心不能正常拿到学位......”,简短的一句话又再一次完全扰乱了我充满野心的心,把我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拖回了布满荆棘的现实。

在看似平静的大学殿堂里像我这样的小角色又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未来,此时一系列不该出现的名字也悄然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马加爵、郭力维、药家鑫,就是那些宁愿抛弃了自己美好前程、冷视他人与自己宝贵生命的一群人,一群大学生。他们轻轻离去了,留下了小部分学生的缩影,同时也抛给了我们无尽的困惑:到底谁戕害了我们本该年轻有为的“国家栋梁”?是什么导致了大学生频频发生攻击性与自毁性行为?又是什么使得大学生对自己乃至他人的生命如此漠视?

自我们泱泱大国入世以来,这头曾经一直沉睡的东方雄狮似乎将要觉醒:经济蓬勃发展,科技飞速进步,文化、生活百花齐放??;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而且可以让我们国人普天同庆的、完全骄傲的时代,究竟给这些处于“金字塔”塔尖的大学生们带来了什么?是财富,满足感,或者还是些其他的一些东西?

其实我们可以看几组数据,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从19xx年高考

考生不足300万到20xx年的880万,再到20xx年的1050万,我想着不仅仅是几个数据那么简单的问题。事实上,在国家进行逐年高考扩招、一步步普及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踏上了这条通往“罗马”的捷径。然而当我们走在这条看似平坦的路上时,我们才不经意间发现,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而且错的一塌糊涂,因为从一开始根本就不存在叫做那个叫“罗马”的地方。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接受高等教育无可非议,毕竟这是我们中国孩子最简单的出路,然而令人心寒的是在我们真正步入大学,等到毕业之后,现实回报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这群80、90后的大学生被公认为“天之骄子”,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承载着父母、社会的无尽期望,因为我们将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和行动楷模,为了获得父母的笑容、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重视,我们一直努力着,可明亮的天空依旧不能支撑起我们灰暗的心,大学过后我们有什么?我们又要什么?谁陪我们走过?百转千回的思索后,是残酷的社会现实把这群人推向了高高的云颠,然后把他们重重的摔下——粉身碎骨。

…… …… 余下全文

篇三 :药家鑫事件反思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缺失

药家鑫事件反思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缺失

近日,药家鑫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10月20日晚西安,26岁的女服务员张某下班途中,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驶雪佛兰克鲁兹小轿车撞倒。药家鑫下车后,发现张某睁着眼,看见了他还试图去看车辆后车牌号,于是连刺八刀、致其死亡。相信每个公民看到药家鑫这过度荒诞的“撞人补刀”行为之后,都会对这位“丧失良知”的大学生加以痛恨与指责。

对于这起恶性杀人事件,我们或许过多的关注他的结果如何,关注法律方面对于这样的案件该如何量刑。然而,我们不妨想想在这个事件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撞伤不如撞死,省的纠缠”的观念已经开始在很多人的思想中蔓延,人的生命在这一邪念面前显得如此卑贱,也使得很多无辜的生命遭遇不幸中的不幸,这无不反映是我们法律上存在的一些漏洞;社会上“官二代”、“富二代”越来越嚣张的气焰,此起彼伏一场场人性极度扭曲的权钱附体或护佑的悲剧,也无不体现了在钱权崇拜下人性的丧失与社会地位偏差下引起的法律歧视;由车祸引起的刑事案件层出不穷,“李启铭事件”、“药家鑫事件”都呈现了一个在 社会畸形心理下所形成的“道德陷阱”,在特殊社会关系下某些人的特权心理,这无不折射出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社会规则的歪曲、道德的沦丧及性善的溃疡。

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为何如此难堪的事件却频频发生在受着高等教育、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信息熏陶的的大学生身上,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的犯罪率持续上升。大学生是受着高等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核心的一部分人,对于法律来说,应该是比较能够掌握应用的一批人。然而,就是这样一批人,在面对法律案件时,表现出的不理智行为更让人大吃一惊。其实不论是药家鑫案件中的撞人补刀还是门事件中的撞人回撞,追根溯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法律责任的缺失。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却忽略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这一方面有大学生本身疏忽的原因,但我认为更大的责任在于教育管理的一方。正是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缺失,才使得李启铭、药家鑫这样的大学生在经历突发事故时以无知愚昧的想法去逃避法律的责任甚至做出任性丧失、道德沦丧的过激行为。

…… …… 余下全文

篇四 :由大学生犯罪事件浅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怎样才能深入人心

由大学生犯罪事件浅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怎样才能深入人心

摘 要:

由多年前骇人听闻的马家爵事件,到近几年惊悚的药家鑫事件,再到近期北京大学大学生连续盗窃犯案事件,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居高不下。如此现象不禁令人担忧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更让人反思为何如今的高材生们空有才学,却缺失了德育。本文将从几起典型的大学生犯罪事件探讨我国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背后影射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浅析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德才兼备。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德才兼备,思想道德教育

一、引言

当今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站在新世纪的新起点上,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迎接新的机遇,应当努力充实自己,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而要做到这些,则需要大学生以德为先,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良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有德之人。因为才能不足然而德行高尚的大学生依然能够造福社会,然而有才无德的大学生则会成为社会的炸药包。由此,本文试图通过调查,由近年来几起典型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出发,探讨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以及其背后影显示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更重要的,从中思考,总结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怎样才能更加深入人心,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正文

(一)由几起典型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出发分析大学生犯罪原因

1、事件回顾

(1)马加爵事件

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一队。高中时成绩优异,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xx年至20xx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xx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经过将近一个月的逃逸,同年3月12日,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

精确认,其杀人原因分别为:

…… …… 余下全文

篇五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导语

19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逮捕了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据初步调查显示,林某是因生活琐事与黄某不和,心存不满而向其投毒。…[详细]

这起毒杀案从曝光起就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名校的高材生、舍友相弑、少见的剧毒药,再到“琐事不合导致杀人”的动机,都成了引人注目的元素。对这样一起焦点案件,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呢?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01

从感性认识,案件的“特殊”使其成为关注焦点 “名校光环和稀有毒药”:复旦案与“朱令案”的相似引发公众关注

一起是复旦大学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和N-亚硝基二甲胺,一起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和铊,同样发生在顶级学府,同样是常人接触不到的稀有毒物,复旦投毒案件的确与19年前的“朱令案”有不少相似处。…[详细]

正是这种相似,使得公众对两起案件都报以极高的关注。“复旦投毒案”的相关话题引爆了社交网络,而这种热度也波及了19年前的悬案“朱令案”,以至案件当事人孙维和贝志城也纷纷出面发声。…[详细]

“因为琐事就引发舍友相弑”:感性上,嫌疑人这样的动机让人疑惑

随着嫌疑人林某被捕,他所交代的杀人动机为“和死者黄某因生活琐事引起不和,心存不满”。动机一经曝出,引发公众惊愕,很多网友都在评论中表示怀疑,“不理解”和“不相信”复旦大学的一名校高材生会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毒杀舍友。

“医生理想”和“杀人嫌疑犯”:嫌犯两面的反差也让公众无所适从

在越来越多的消息涌现后,嫌疑人林某的更多经历也被披露出来。公众发现,林某不但成绩优异,并且在网络上发布过不少类似“医学是神圣的!”和“医乃仁术,爱心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的微博。…[详细]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双面性格”(漫画:姜宣凭)

一方面在立志救人,一方面却谋划实施投毒的“双面性格”也让公众无所适从,不少人感性上很难接受林某就是杀人嫌疑人。…[详细]

02

…… …… 余下全文

篇六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导语

19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逮捕了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据初步调查显示,林某是因生活琐事与黄某不和,心存不满而向其投毒。…[详细]

这起毒杀案从曝光起就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名校的高材生、舍友相弑、少见的剧毒药,再到“琐事不合导致杀人”的动机,都成了引人注目的元素。对这样一起焦点案件,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呢?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01

从感性认识,案件的“特殊”使其成为关注焦点 “名校光环和稀有毒药”:复旦案与“朱令案”的相似引发公众关注

一起是复旦大学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和N-亚硝基二甲胺,一起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和铊,同样发生在顶级学府,同样是常人接触不到的稀有毒物,复旦投毒案件的确与19年前的“朱令案”有不少相似处。…[详细]

正是这种相似,使得公众对两起案件都报以极高的关注。“复旦投毒案”的相关话题引爆了社交网络,而这种热度也波及了19年前的悬案“朱令案”,以至案件当事人孙维和贝志城也纷纷出面发声。…[详细]

“因为琐事就引发舍友相弑”:感性上,嫌疑人这样的动机让人疑惑

随着嫌疑人林某被捕,他所交代的杀人动机为“和死者黄某因生活琐事引起不和,心存不满”。动机一经曝出,引发公众惊愕,很多网友都在评论中表示怀疑,“不理解”和“不相信”复旦大学的一名校高材生会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毒杀舍友。

“医生理想”和“杀人嫌疑犯”:嫌犯两面的反差也让公众无所适从

在越来越多的消息涌现后,嫌疑人林某的更多经历也被披露出来。公众发现,林某不但成绩优异,并且在网络上发布过不少类似“医学是神圣的!”和“医乃仁术,爱心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的微博。…[详细]

复旦投毒案因琐事杀人带来什么反思

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双面性格”(漫画:姜宣凭)

一方面在立志救人,一方面却谋划实施投毒的“双面性格”也让公众无所适从,不少人感性上很难接受林某就是杀人嫌疑人。…[详细]

02

…… …… 余下全文

篇七 :校园暴力高校案例分析

高校暴力案件反思

培养人才,有知识更要有德性;大学教育,重学术更要重人格。让学生懂得去爱,去尊重,去包容,才能避免悲剧重演。这是媒体在评价“复旦投毒”案时的说法。

高校暴力之殇,伤了教育,伤了社会。回顾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骇人听闻的马加爵案件,冷漠药家鑫事件,残忍的梁荣彩事件,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等等案件的发生,让人们不禁惊呼高校教育的学生素质成果,为什么十二年耕耘苦读竟然会丧失人性?

我们来看两起骇人听闻的大学校园暴力事件,分别是复旦投毒案和肇事杀人药家鑫案件。

【复旦投毒】20xx年8月起,犯罪嫌疑人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20xx年3月29日,林森浩在大学宿舍听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愚人节即到,想做节目整人。林森浩看到黄洋笑得很得意,便联想起其他学校用毒整人的事件,便计划投毒“整”黄洋,让同学难受。结果,便找来剧毒投入饮水机里,导致黄洋中毒身亡。无论是之后的独担大学学生联名求减刑,还是林家人举证免除死刑,都必须要承认的是林的犯罪行为已经确定。两名高校成绩优秀的学生就这样因为情绪的不控制,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林森浩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分析结果

【药家鑫事件】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xx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xx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xx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

校园暴力高校案例分析

45498.5

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xx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 …… 余下全文

篇八 :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伤人案件

1复旦投毒案

编辑

复旦投毒案是指20xx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1]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20xx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 中文名

复旦投毒案

外文名

Fudan poisoning case

时 间

20xx年4月1日

地 点

复旦大学医学院宿舍

被害人

黄洋

投毒人

林森浩

目录

1案件背景

2案发过程

3调查分析

4处理结论

5社会影响

6社会评论

? 媒体评论

? 专家评论

7案件一周年

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伤人案件

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伤人案件

1案件背景编辑

20xx年1

1月27日,林森浩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上承认投毒行为,[3]林森浩表示:在20xx年3月29日自己与同学一起做实验,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正好当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到愚人节快到了,想做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时看黄洋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暗想先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4]然而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杀人是因与黄洋琐事引起不和,投毒舍友。

2案发过程编辑

20xx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20xx年4月1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

20xx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洋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