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南京》观后感

观《南京》后感

19xx年12月,南京还沉浸在欣欣向荣的生活中,人们不愁吃穿,许多外国人都住在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8月13日,日军对南京东南方向的上海发动攻击,开始了现代可怕的战争。9月25日,南京遭受3次猛烈的袭击,前后拉响39次空袭警报,平民血流成河,中国老百姓以及许多外国人都准备离开南京,在南京只剩下无路可走的穷人,与此同时,还有约翰·拉贝、威尔森·鲍勃、米妮亚·魏特琳以及乔治·芬奇等十几位外国人毅然留在南京帮助这些穷苦的百姓,他们建立起防空洞,担心头顶上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在自己身边。11月13日,上海陷落,日本向南京进攻的途中,进行了杀人比赛,手段极其残忍。与此同时,拉贝在建立安全区时,曾寄希望于希特勒,幻想通过希特勒来迫使日本同意设立安全区,但是希特勒没有回应,日本不久也传来消息:不同意。无奈之下他们便尽量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这些可怜的士兵、女子、孩子、老人。

12月13日,日本人进城了,他们穿过安全区,很多平民未能进入安全区。张志祥,19xx年9岁,在巷口亲眼目睹日本人将自己的刺刀两次穿透自己的母亲及两个弟弟的身体,用刺刀挑着最小弟弟的屁股扔到一边,他在死人堆中找到自己的小弟弟,亲眼看着身体一直流血的母亲拼命给小弟弟喂奶。19xx年的日本士兵在回忆这段时仍记得那堆成三四层的暴露野地的尸体。

他们让一排排的女性排起队,对待南京实行烧光、抢光、杀光,依着“三光”政策一路走来。他们为了找寻中国士兵,包括手无寸铁的男性百姓,将几千名战俘集中到大广场上,拖到河里,集体射杀,一直杀射到傍晚都没结束。据统计,在南京郊外,大约有20000战俘被山田支队以这种形式“解决”了。场面惊心动魄,突然让我觉得生命就像蚂蚁,那么的不堪一击,一幕幕实在血腥的纪实画面惨不忍睹。威尔森先生收留伤病员都被日本士兵拖走。日本将安全区里所有的男人集中在一起,二三千的男人当中,只有很少的人是已经卸下军装的士兵,让他们家人来认领,魏特琳小姐就让身边亲近的人更多的人去认领那些男人,这样可以拯救更多无辜的人,没有家人认的就会直接被“解决”掉。

…… …… 余下全文

篇二 :观后感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观七十周年阅兵有感

今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盛世大典——七十周年大阅兵! 看着冉冉升起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耳边回荡着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和如雷鸣般的礼炮声,我的脑海中不知不觉间就浮现出七十年前深陷战火,抗击侵略的中国的画面。

那时,中国军队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有的,是那一颗颗保家卫国,永御外敌的赤子之心!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科学技术人才,有的,是那渴望和平,热切期盼中国胜利的呼声!

从在场的每一位参加阅兵的军人的眼中,我都看到了保家卫国的决心,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时刻准备着的紧迫和正义必胜的喜悦。他们身上的正气,哪怕是隔着电视屏幕,都深深地感染了我。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主席的一句诗,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些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军人们,之所以他们不畏牺牲,与敌人奋战到底,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

那个信仰的名字叫做——祖国!

如果说,旧社会的中国挨打是必然的,那么今日中国崛起,犹如雄狮一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也是必然的。国共合作,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团结就是力量,胜利就是必然的。

生于华夏,爱我中华。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这是祖国母亲给我的归属感,这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归宿。

现在的国际形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地里波涛汹涌,我中华大地始终受人觊觎。我虽出生于这个和平的年代,也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这个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时期,身为学生的我,能做的也就只有好好的学习文化知识,用所学知识,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仅此而已。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当今世界,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是我们学生应该做的,也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保家卫国的方式。

…… …… 余下全文

篇三 :观后感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了。20xx年9月3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庆贺祖国抗战胜利70周年。

今天,9月3日,是我们中华民族重大的节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其乐融融,五十六个民族在音乐的伴随下,翩翩起舞,那鲜艳的各色服装把典礼打扮得绚丽多彩。六十声礼炮轰然响起,响彻大地。在斗志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的》的伴随下,一支支受阅方队徐徐的映入大家的眼帘,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威武庄严的神情,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走过主席台前。仔细观看,不禁为之赞叹不已:每一个士兵的体型基本一致,步伐划一,没有一个人打乱整体,犹如一人在行走。更令人惊奇的是那“空中加油”的壮观场面,前面一架大飞机,后面两架小飞机,呈三角状,大飞机两侧尾翼伸出两条加油管道指向小飞机,实现空中对接,从而实现空中加油。这是以前历次阅兵所没有的,是我国高科技的体现。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实现空中加油这项神奇的高科技呢!

国庆阅兵向世界展示的是我们国家的强大,军人的强悍,科技的先进,同时也表达了我们爱好和平的愿望。回眸历史,翻开令我们骄傲的一页,古代多少英雄豪杰浴血奋战,那时的中国是强大的,外国人根本不敢侵略我国。但是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受了多少屈辱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日本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大好河山??中国成了待宰的羔羊,这些历史令我们愤恨不已。

19xx年,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起来。今天,盛大的阅兵式不就是祖国母亲六十年来繁荣昌盛的体现吗?

今天有幸观看了抗战70周年阅兵式,与20xx年的国庆阅兵式相比;我认为这次阅兵更加具有震撼力。

仪仗队整齐划一、步伐整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千人的队伍要做到这么整齐,非一日之功!

…… …… 余下全文

篇四 :观后感

观后感

我前后断断续续花了两天的时间才看完“信仰”。内容是如此的沉重,我在屏幕前,不由得对那些在革命道路上,不畏生死,坚持斗争,面对敌人,面对困难,无私忘我。每次听到这些人的牺牲,都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心里很不好受,但又不知道是谁的错,导致了这样的后果,恨,不知道恨谁。好想他们还活着,看到现在,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现在一派繁荣景象的中国,现在,人们平稳的生活,好想他们还活着,来享受一下由他们的牺牲所带来的现在我们富裕的生活。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学习一点就容易满足的我们,又何曾知道,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我们如此安逸的生活背后,有多少革命先烈者们,付出了自己半生,放弃了荣华富贵,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而投身于这伟大的革命斗争中,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因为他们那崇高的信仰,带我们走到了这个充满勃勃生机中国。

伟大的长征之路,之前的我只是觉得他漫长,但却从未想到过是如此的一个伟大的奇迹,当我看到影片中讲到两个外国人重走长征路时。即使现在道路平坦,交通方便,没有悬崖峭壁,山路崎岖,没有沟壑纵横,没有滚石泥丸,没有饮用水的紧缺,也没有食物的匮乏,也没有大部队的拖拉,一切的一切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可是他们还是比红军迟了整整13天,他们说,他们实在受不了,在途中休息里一个晚上,对比之下,我们的红军战士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个简直让我震撼,我难以想象,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是什么支撑了他们,是什么让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么快速的完成了长征,而且,他们在行进途中还遭遇了敌人的重重围攻,飞夺泸定桥,连战七天七夜,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的惊讶,该怎么形容他们的毅力,该怎么形容他们的信仰,这种信仰的力量,换做是我,我能做到么,我会是什么样的作为那,也许早就退缩了。也许,我缺乏的是一个向他们一样的信仰,我相信,我也会有这样的信仰,他深埋在我的心底,不知不觉的滋生成长,直到有一天,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邓放芝的儿子黄继光,他们都是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年轻的生命,这两个年迈老人,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看着自己的骨肉离自己而去,他们又能怨谁呐,他们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因为他们是伟大的,他们为了全中国的幸福而死,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他们不畏死亡,毅然决然的挺身而出,他们虽死犹存,永远被我们记住,被历史记住,黄继光。那个为了胜利,为了战友,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子弹的青年,我永远忘不了小学课本上那个插图,整个战火连片的燎原上,他像一个屹立不倒的雕像一样,站在弹火面前,用他的胸膛,他的身躯。他那存在于骨肉里面的信仰,使他久久的屹立不倒。也正是他的牺牲,振奋了战士们,他们勇往直前,冲锋在糖衣炮弹之中。为了自己可爱的站友,为了让他死的值。

…… …… 余下全文

篇五 :《天安门》观后感

胜利所必要的精神力量

——电影《天安门》观后感

当日本的丰臣秀吉决定侵略朝鲜进而占领中国时。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明朝开国时期的朝气,思想混乱,组织混乱,吏治腐败,毫无部队旳理念可言。对比当日本所有规模的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所以丰臣秀吉认为成功就在眼前,稳操胜券。

然而他错了,即使他运用经济学原理,把明朝的各种情况输入电脑,用模型公式证明自己必定能赢,他也一定会输。因为他不懂得中国人的精神。

几百年后的19xx年,日本人决定向中国开战。当时的日本比中国强盛太多,士兵精锐,武器先进,他们有三菱重工,有零式战斗机,有航空母舰。而中国内地四处是军阀混战,人心惶惶,一盘散沙。

所以他们告诉劝世界,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于是他们打了进来,于是他们打了八年,于是他们输掉了战争。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人的精神。

他们不明白,优越的物质基础确实是成功的捷径,但精神力量才是成功所必要的。中国五千年来,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劣根性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它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团结、牺牲、无所畏惧。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根本的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中国精神。

当我看完《天安门》这部电影时,内心由衷充满了对祖国伟大的感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确实落于人后,然而中国人民的心是一致的,这种集中向上,众志成城的精神是能左右事情的关键,就像蚂蚁再小,也能洞穿千里的河堤。打动我的并不是天安门本身的宏大,而是站在天安门上,代表中国精神的人民,无论是负责筹备工作的舞美队战士,还是带领我们一路前行的人民主席。 如果说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精神在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领土上宣告的成功。那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则是中国精神在团结一致,开创美好未来上吹响的号角。当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的紧急任务时,我想他背起的不只是心中的忐忑,而更多的是全国所汇聚的期盼。支撑他的也不只是上级的要求,应该是伟大的中国精神。这是我们的国家,我现在就代表着他。光想想就令我激情澎湃。 困难总是存在,长期的战乱失修,天安门的破败荒凉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翻修时间只有短短的28天。一边是体现国家尊严和形象的浩大工程,一边是所剩无几的时间。我看到他们最初的方案被否决,看到他们备受社会和其他部队的质疑,也看到了他们在起先灯笼挂上去后由欣喜到失落的转变,无从下手的困扰。但这不是失败的理由,在每次打击后我更看到了他们重新站立,忙碌的身姿。特别是在他们在初次制作大红灯笼失败后,想到的并不是放弃,而是更好地完成。 从一开始田震英和队友们就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怀着为新中国拼命奋斗、完成好任务就去见毛主席的火热信念,坚定地向着目标冲击。

…… …… 余下全文

篇六 :观后感2

《抗日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后感

20xx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

日子,我早早就等在电视机前怀着激动的心情,期盼着阅兵式早点到来。

我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只是在书上、电视上看过,

爷爷奶奶也讲过抗战时期的故事,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也可以想象那个时候有

多么艰苦。

阅兵仪式终于开始了,9月的北京看上去还是很炎热,空着飘着白云,灿

烂的阳光洒满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雄

伟。

上午10点,当宣布仪式正式开始时,镶嵌着国徽的礼炮齐放70响,70响

礼炮见证着昔日的英勇不屈。200名国旗护卫队员伴着雄伟的国歌声中,望着那

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由解放军军乐团和从全军部抽调的军乐骨干以及从全军7所军事院校学员

抽调约2400多人一起奏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

和《人民军队忠于党》等多首反映抗日时期的经典歌曲,营造现场的历史文化氛

围和庄严的仪式感。

在斗志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伴随下,一只只受阅方队慢慢映入大家

的眼帘,3000人的队伍啊,做到这么整齐,他们得在台下练习多长时间啊!

其次是受阅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时,拉出一条条彩色的烟雾,犹如彩虹般

五彩缤纷,最后,数万只和平鸽和彩色气球飞向蓝天,多壮观的景象啊!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 …… 余下全文

篇七 :观后感 (1)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六、二班 程若翀 礼炮轰鸣,歌声嘹亮;整齐的队伍,威严的军容;晴朗的天空,欢呼的人们没有一个不显现出这一次庆典的隆重和壮观,数十万人参与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庆典,让我们非常感动,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只有自强、自立,我们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

阅兵式开始了,一队训练有素的军人走着标准的步子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伴随着激昂的乐队奏鸣曲,走过了群众们的视线,也升起了那鲜

艳的五星红旗。

阅兵被认为是展国力、扬军威的最好方式。70周年阅兵庆典,既可以展示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又可以展示中国军队维护国

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力量”。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能修改。也不能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今年阅兵庆典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很注重创新,无论是阅兵式、还是分列式,与以往国庆阅兵相比,将集中从内容上、形式上、编排上、组织上进行创新。 这次庆典在全国人民欢呼的响声中结束了,它让我看到了祖国的繁荣还有自强不息。我们只有从小好好学习,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长大之后才可以报效祖国。

我深深的祝福你,亲爱的祖国,希望你永远强盛、永远伟大!

…… …… 余下全文

篇八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20xx年4月16日我场组织了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淮安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周恩来纪念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我参观后受益匪浅。 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淮阴的国家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刚下车我就被烈士陵园铁门上的红色五角星和那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深深地震撼了。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八十二烈士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墓前边,抬头望着这八十二位壮士的陵墓,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72年前3月18日,82位勇士为了挡住3000多日寇对淮海区党政机关突然袭击,进行了浴血奋战。勇士们在弹尽粮绝,敌人炮火不停轰击的情况下,上好刺刀,与敌人血战到底,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82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想一想,有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和平!是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他们不怕牺牲,才建立了新中国,没有他们,中国哪会有今天的辉煌!和他们刀尖上舔血的生活相比,我们真的是幸福太多了。

下午我们来到位于楚州的周恩来纪念馆,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主附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馆内每幢建筑的棱角、高度都有怀念周恩来的象征意义,整体令人感觉庄严肃穆。周总理的一生,没留下财产,没留下子女,他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他却又把什么都留下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为我们树立了共 产 党人的光辉榜样,全党楷模当之无愧。周总理虽然离去多年,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懈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周总理的一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