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感想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只要能扩展天道德性,就会达到天道、人性、物性和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合一。

孟子更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天人合一”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性”即人固有的仁义礼智,植根于“心”,人只要极尽其心以思行善,便可知其“性”;知其“性”,便可知“天道”贵善,于是心、性、天相通,融为一体。

先秦道家同样主张“天人合一”。道家的“道”,同儒家的“天”一样,都是宇宙的本体,只不过道家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第25章)庄子更从道的观念出发,认为天地、万物和人是齐同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西汉武帝时期,适应加强国家统一、实行朝政改革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观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天与人虽然是相互区分的,但由于人“类于天也”,同类相通,因此统一成一个整体,即天与人“合而为一”。

…… …… 余下全文

篇二 :陈大惠传统文化论坛讲座—观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著名学者陈大惠先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坛报告,对这位大师的广博学识深表佩服,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可谓是首屈一指,在当代中国,特别是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传统文化已被人们抛之脑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现如今,在人们极力推进社会大发展的同时,为了发展而利欲熏心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今社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论语》、《弟子规》等等中华文学、道德的灵魂之作对人类的精神发展教导作用越来越小,我想,我们不该抛弃它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责任是保护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现如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还存在?更别说是如何继承了!陈大惠这位传统文化大师对此做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这次观看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大惠老师对“道德”的深刻讲解,何为道德?如今社会,人们积极倡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学生道德、伦理道德、思想道德等各种道德像牵线绳一样牵引着人们走向规范化、正确化的道路。传统文化中,“道”就是自然规律,万物演变规律、历史沧海桑田的变化均属于“道”的范畴。那么,“德”又指的是什么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一直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古代,并无“德”这一字,代替它的则是通假字“得”,“得”意为得到、获得,在社会发展及演变过程中,人们得到、获得想要的事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可以卖、借、租,也可以偷、抢等,同样是得到、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但为

何手段差异如此之大?所以,从古到今,各位学者、思想家会将“道”与“德”相结合,通俗的讲,只有遵循万物发展规律的得到、获得事物才能简单的称为道德,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人类才能稳步前进。去年,“扶还是不扶摔倒老人”的问题在全国引起了一阵轰动,面对此问题,从道德方面来说,“扶”是必须的,然而,人们总会害怕自己摊上事,面对此现象,我也很难选择,但是,如果“道德”一词真真切切的深入人心,不是虚假的口头言语,当“道德”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信仰,那么,怕摊上事、赖人的现象就不会在发生了,就像是佛教里所说的那样,只要有信仰,才能一心向善,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鲁迅,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对这个问题也有着同样的见解,在他的长篇小说《呐喊》中写到,当车夫毫不犹豫的扶起摔倒的妇人时,瞬时间他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车夫的形象如此高大。可见,鲁迅在当时不安的社会中就有着如此高的见解,所以,如此发达的社会,更应该有崇高的思想道德。

…… …… 余下全文

篇三 :聆听《传统文化与教育》讲座有感

聆听《传统文化与教育》讲座有感

浸润心灵,陶冶情操

王淑芳

有幸聆听北京四中徐博士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的讲座,虽然短短的2个半小时,却点燃了我内心崇尚国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欲望,更引起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深思。

通过聆听,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国学博大精深,如《论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启迪。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更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推崇素质教育,渴望我们的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大度,尊师敬友,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鼓励学生爱国,但是实践起来时空洞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浸润心灵,陶冶情操,用我的个人魅力影响我的学生们!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观《北京欢迎你》MV有感

《北京欢迎你》是20xx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曲。当在课堂上,再次听到这首歌,看到那些熟悉的画面时,我深深地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整首歌曲彰显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了中国的元素。它像一首传统歌谣,让人倍感亲切。 两岸三地的歌手以主人的身份向全世界描述我们的祖国和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MV中出现的传统元素有:书法、太庙、皮影戏、长城、故宫、风筝、京剧脸谱、四合院、茶道、刺绣、剪纸、拨浪鼓、瓷器??它们讲述着老北京的故事和历史;比较现代的元素有: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它们展现的是北京的现代与活力。整首歌曲将北京的旧态新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一种恍然如梦、一眼万年的感觉。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魅力。

苏州博物馆 有感

在纪录片《为中国而设计》中我们看到的是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影片中我们了解到了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贝聿铭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狮子林度过的。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但要在这样一座古城中修建一座既具有现代感又能与周围环境融合的新建筑,对他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20xx年10月苏州博物馆的新馆建成开馆,这位建筑大师给家乡留下了一件传世之作。博物馆以“园林”为布局,建筑虽然为现代的几何造型,但同于江苏民居的“粉墙黛瓦”让其不失江南特色。它简洁大气,与周边的拙政园、狮子林等传统园林与民居浑然一体。

我印象最深的是,贝聿铭在设计中,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建筑与所在环境的结合。新馆与拙政园建筑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呼应。它延续着历史的文脉,也反映了历史的特点。但它又是现代的,它包含着新时代的特点——科技、智能、简约??能让人在咀嚼历史的同时也体验着现代。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苏博新馆的设计理念“中而新,苏而新”、“不高大、不突出”。“苏”体现在设计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体现在材料的使用上。这便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体现。

…… …… 余下全文

篇五 :听郭教授《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讲座后感

听郭教授《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讲座后感 10月6日上午,我有幸在江南书院聆听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立中教授做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郭教授就明确指出,“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关系。中医是世界上唯一有五千年连续发展史的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当今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与活化石,可谓第五大发明。他从不同角度详细阐释了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紧密关系。

21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全球性生态危机日趋加重,以及与此同步增长的全球性精神危机。怎样拯救危机?郭教授强调首先要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敬畏、感恩天地,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地有江河,人有血脉;天有昼夜,人有起卧”。人要效法天地,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天补”,他建议大家要“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做劳”。“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其次要讲究辩证之法,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保持阴阳平衡、身心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宜食温,热宜食凉”。他还强调“和为贵”,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郭教授还认为,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则是养心。心要静——“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把握当下 。身要动——“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血脉畅通,病不得生。郭教授特别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字,仁者寿,仁者无敌。他强调,人要真诚、无私、奉献、平等,效法天地,则自然长寿。郭教授独有的养生心得令所有的听众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最后,郭教授总结道:传统文化是根,中医养生是枝叶、花果,根深则叶茂。他呼吁广大民众要热爱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中医养生。文以化心、化身、化性;如读诵养生——读是六识、五脏都在动。音乐养生——“五音通五脏”,乐调心,药调身。茶道养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 …… 余下全文

篇六 :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观后感

治疗现代社会危机的良药在古代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所以一直觉得自己对于传统文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修齐治平”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也认识一些。但是我以为,这些道理,这些原则,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慢慢失去了他们生长的土壤。在这个飞速发展,快节奏的环境里面,有些东西是应该去掉了。而儒家的一些东西,也有些不合时宜。

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是“赢在起跑线。”、“更高更快更强”等等一些令人身心鼓舞的话,我们也一直在为之不懈努力着。儒家里提到的中庸之道,是不是太过于消极?我们现在提倡男女平等,那么“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压抑女子的思想,是否该推翻?尤其令我感到困惑的是,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意思是要讲仁义,不说杀动物,连杀害动物的“庖厨”也要远离。但是又有“割不正不食”。肉切得不端正,不合乎“礼”,也是不吃的。好吧,既然不忍心杀害动物,不忍听到动物临死前的哀鸣,为什么还要吃肉呢?而且割得不正的肉还嫌弃不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听到了动物的哀鸣,就不忍吃它的肉,于是远远地避开“庖厨”。没有听到它们的惨叫声,便吃得心安理得,这是多么的虚伪?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达程度越来越高,高速发展带来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人们开始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反复的研究和验证,有专家提出:“治疗现代社会危机的药方,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去寻找!”于是儒家思想开始在世界上流行,孔子学院也如雨后春笋,遍地生长。

我开始反思:之前的想法,是不是太片面了?

9月21日上午,公司组织观看一部专题《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由原央视《东方时空》的主持人陈大惠先生主持的。观看之后感慨良多。这里拣感触最深的两点体会简单谈一谈。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家庭,而家庭又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人组成的。一个人的品格,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邻里和睦,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传统文化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每个人都品格高尚,尊卑有序,夫妻相敬如宾,兄友弟恭,这个家庭会不幸福吗?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胡染林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枞阳镇石岭小学503班 胡染林

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后,我深受启发,它像一个无声的长者,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说:“君子饮食不要求满足,居住不要求舒适,敏捷处事而谨慎言语,向有道德的人和事看齐,可以说是好学了”。几年来,我们的民族就是按照这样的理念,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在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中华经典诵读》还告诉了我做人要守礼仪,守诚信,要自强不息。我平时也没有礼貌,每次我和爸爸散步遇到了老师,爸爸就让我喊一声老师好,可我偏不喊,就跑到一边玩去了。自从我看了这本书,才明白了以前的做法是不对的,要遵守礼仪,不能没礼貌,从那以后,我见到老师就亲热地喊:“老师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知道了学习要勤学多思。我也要学习不懂就问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我有不懂的题目我不问,有几次我弄不明白题目,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答案抄上去。结果到了考试的时候遇到了类似的题目,就不会做了,最后,那更不用说了,考试卷一发下来,就挨爸爸一顿揍。

我一定要牢牢记住这句话。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历经千百年让人百读不厌,我将把这本书当作我的良师,看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又学了一些新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相信在这本书的帮助下,我会在这个学期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 …… 余下全文

篇八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观后感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观后感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产生于中国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生活逐渐不适应不协调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日渐淡漠,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和功能也日益淡化,甚至被失传、被扭曲、被异化。

20xx年韩国成功在联合国将端午节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打击深深刺痛了我们,因此,我们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继承传统节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对之进行当代重构与创新,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课题。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留存着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积淀。它既包括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是集民族文化风情风俗于一体的天然大舞台。反映了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的群体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无论是在消费领域 、交往领域还是观念领域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无论是对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是

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