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微电影《霾没了》观后感

《霾没了》观后感

一天前在班委号召下观看了由周迅主演的微电影《霾没了》感触颇深。初看电影名,以为讲的是北京天津一带地区雾霾的环保公益电影,看后才知,其实不然,电影虽是是以北京为背景,但‘‘霾’’不仅是天空的雾霾,更是现当代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雾霾’’。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少。明明相隔不过数十米远的两个人宁愿掏出手机在QQ等社交软件上聊天,也不愿见面交谈。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冷漠好像越来越严重,同事或同学在走廊或路上遇见除了简单的一句‘‘Hi’’便再无话可说。电影中的女主钱雪漫是一位高企老板,看似光鲜亮丽,但是她为人却尖酸刻薄,稍有不如意便对员工大吼大叫。在公司算计且折磨同事,用餐时百般挑剔并向服务员泼水等行为使人看到人性冷漠和丑恶的一面。

电影后半部分,女主因为恶境之南的一再警告开始醒悟。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曾经说到:‘‘认识你自己。’’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认识自己,回归本我的纯真善良。就像女主钱雪漫一样,她在街头以五百元拯救了一名误入歧途的男性,再到后来解决女孩心灵的创伤等,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中,她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在接收到别人真心实意的道谢后,她的脸上绽放了久违的笑容,尽管被岁月磨砺得伤痕累累,也不要忘记怎样去做一个好人。

正如影片中所说:‘‘雾霾盖住了城市,却盖不住城市里的你和我,只要心灵是纯真的。好,总会一点点积累起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仁’’和‘‘善’’应在心中永存。

…… …… 余下全文

篇二 :霾没了观后感(张涵)

《霾没了》观后感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 张涵

今天看了《霾没了》深有感触。

在这个全国雾霾严重的日子里,在北京这种大都市就更严重了。因为毒害,迷惑人们的已不仅是空气,更是人日益增长的欲望和逐渐麻木不仁的心

雾霾遮住了人的眼睛,可人们在眼睛被遮住的情况下,连心也被遮住了。人们生活在雾霾里,却沉迷在物质的雾霾中。在北京,很多人受伤,很多人流浪。北京象征着繁荣,也代表着艰辛。在北京有大富大贵的,有贫困无比的,可不管是谁,都沉醉于那繁华的景象。汪峰的《北京北京》中唱着:“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这种就算再艰辛也要留在北京的人很多,而展望这个社会,这样的人更多。

农村的想到城市来,小城市的想到大城市去,人们都在追求向更繁华的地方去。虽然人们不断埋怨着雾霾,觉得深受毒害,但却没人去避开它。因为人们的心也被雾霾掩盖。他们的身体受到毒害,可心灵的毒害却更重。这时为什么不去到那没有“雾霾”的地方啊?

回到自己最初的地方,去寻找自己最初的想和自己最初的心。这个没有雾霾的地方并不是说空气清新。而是自己心中的地方。那个就算走了再远也永远不忘的地方。人们的心中都留着那个地方。只是在迷茫时,在沉醉时,一些人能回归到那个地方,而一些却越走越远,无法回头。面对这个情况,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

当大家生存在雾霾中无法自拔时,回到最初的地方,还给自己明亮的天空和明净的心灵。

…… …… 余下全文

篇三 :《青春的阴霾》观后感

青 春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清泉在涌流,是一去不复返的。

不管年纪多大,只要心中皆有生命就会快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灯,你就会青春永驻,长命百岁的。

我有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小林在20xx年出去打工,在一次去台球吧的时候遇见了另一位主人公小勇。两位主人公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了起来,后来小勇在小林回去的路上找了一帮人打小林,小林被打的像一只狗似得趴在地上。小林自尊心收到了极度的挫折,很不甘愿,心存报复,准备杀了小勇。于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晚上,小林在银行发现了小勇,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小林飞快冲上前去,往小勇背后捅去,这一捅就是可就是七刀,这手段极是凶残;后来小勇因为体力不支、失血过多而死亡,可小勇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得罪小林了,让他断送了性命。而小林也因为蓄意杀人、小勇死亡后果严重,而被判了死刑。

如果你是小林,你会用比他更恶劣、更极端的方法去面对吗?其实这些都只是小林一个人的错吗?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你可以换个角度来想。比如说去法院投诉,并听取法院的意见呀,就一定要这么极端吗?

我还看到过这样的故事—

今年的1月1日,16岁的丹丹草草地收拾了行李,离开了湖北省襄樊市护士学校,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回家的第二天,新年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看着纯洁的雪花,丹丹心中痛楚难抑,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眶。这些一尘不染的白雪,使她触景生情,感觉自己的身上沾满了令人恶心的脏东西,本来冰清玉洁的少女之身,已经被那些社会上可恶的人弄得面目全非。

看到丹丹情绪低落,父母悄悄商量着要好好问问女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傍晚,母亲把丹丹叫到卧室:“丹丹,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跟妈讲啊。”话音未落,丹丹忍不住大哭起来:“妈妈,爸爸,我对不起你们,我做了对不起你们的坏事,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害了我,逼着我干见不得人的事??”

…… …… 余下全文

篇四 :《霾没了》影评

《霾没了》影评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迷路的时候,就像《霾没了》主人公企业霸道总裁钱雪漫一样处在“伸手不见十指”的“雾霾”中。她蛮横无理,百般刁难下属,终于她受到了每晚魔鬼之境煎熬的报应,而且被要求在圣诞节前夕做三件好事,否则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界。之后她遇到了碰瓷的青年、失恋的年轻女子、弃婴的三轮车夫,钱雪漫改变了他们,他们也改变了钱雪漫。

北京的霾是很严重的,但在这座“霾都”生存的人们,更难摆脱的是“心霾”,那些笼罩心头压力沉闷的烦恼与困苦,另类与世俗,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也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之间的信任越来越弱,没有朋友,没有帮助,有的只是尴尬的上下属关系,这个世界开始变得没有温暖了。

在强大的雾霾面前,人们显得不堪一击,但是说到底,雾霾还是由人类而产生的。而与雾霾成正比的,则是北漂一族的心霾也因各种压力与日飙升。如果说雾霾折磨的是肉体,那心霾煎熬的则是魂魄,很多人因此抑郁甚至崩溃疯狂。

与治理大气环境中的雾霾一样,治愈心霾也绝非易事,《霾没了》中周迅饰演的钱雪漫,驱霾亦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首先要善于认识、发现自己的心霾;其次是要擅于驱霾;再次就是驱霾贵在坚持,纵使被人误解也要坚持不放弃...《雾霾了》最后的周迅(钱雪漫)因为及时做了三件好事而没有青春变老,心霾也消弭殆尽,灿烂阳光也瞬即照进了她的心怀。

其实主人公钱雪漫代表的就是我们自己,即使我们现在还不能解决天上的霾,但我们可以先驱散我们自己心中的“霾”,让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得到解脱,从小事做起,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点滴的小事汇集起来就是大大的幸福!

然而对于环境来说,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追求以经济为重心的“美好生活”,而应该追求以环保为轴心的“低碳生活”。在节日少放烟花爆竹、平时节约资源,拼车上学,减少空座率、多植树、不随手乱扔垃圾、不乱倒废水,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守住这方净土,这片蓝天。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园,不仅是为了我们,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减少雾霾。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邀请每一位同学加入环保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 余下全文

篇五 :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一)

就在两会筹备之际,柴静将她的调研资料都提交给了全国人大,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也就在20xx年初的腊八节,她站在了星光影视园的演讲台上,面向观众和摄像机背后的大众,心情起伏地讲述着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不需要任何讲稿,那些想要说的话,已经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亿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访、一组组的对比、一个个的案例、一串串的数字,令听众们不禁陷入深思。与人们休戚相关的大事让观众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实在紧迫的问题。

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调研污染空气的企业、事主及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柴静用了数百个数据、几十张图表,为我们拨开雾霾背后的层层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这些问题的监管执法又很难落实。没有严惩不贷的手段,就难有改进和创新,就会让金山银山和矿山毁掉青山绿水和蓝天。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担当曾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关心每个人健康,带给每个人希望,这不是女神是什么?

当然,个人调研毕竟并不专业,难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内在的关联性还不直接,一些系统的解决

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启蒙引导的科普作用,让人们对雾霾、空气乃至水源清洁等诸多令人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倍加关注。有关注就会有监督,有呼吁便能有进步,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能决定至少是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我们衷心期待着互联网的公民行动精神,能够尽早尽多地从线上走到线下,能够从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变。

据柴静自述,促使她展开雾霾调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儿没出世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因此她决定辞职,打算用相当一段时间照顾孩子,并帮助更多的孩子寻找雾霾的真相。柴静这种因为心底有爱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确让人感动,不过,我们不禁思索这样的调查报告的撰写者为什么是柴静?我们更加希望下一次这样的报告不再是公益性质的个人调查,不再是柴静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柴静的声音,打开了一个黑匣子,应该让更多的民众“看见”,也需要让更多的高层听见,正如人民网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 …… 余下全文

篇六 :雾霾有感

最近的雾霾天气,让人心情不是很好。造成雾霾的原因有很多,诸如汽车尾气,工厂污染,好友人们的烧荒行为。雾霾的治理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就像它的形成也不是一天形成的那样,治理它需要人们下大决心共同应对,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为了我们共同的健康,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有情节的空气呼吸,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天空变得更蓝!

…… …… 余下全文

篇七 :雾霾作文(《穹顶之下》观后感 )

雾霾作文穹顶之下观后感

雾霾作文穹顶之下观后感

我们身边无影无形的杀手——雾霾

本觉得纪录片都是枯燥无味的,但在看完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后,我却感到万分震撼。柴静那有声有色,能引起共鸣的演讲在吸引着我的同时,也引起着我不住的害怕和担忧,一份份的污染数据,让我看着触目惊心,这是以前所没有过的感受。虽是分作三次才看完,却一次比一次感触深。 雾霾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并且几乎成为了生活常态,可是这个生活常态正常吗?不正常,因为这是以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虽然我居住的城市深圳是个美丽的城市,空气新鲜、绿树成荫,环境排在国家首列。但仔细观察,在深圳快速发展的同时,蓝天白云变少了,换成了雾蒙蒙的阴天,繁星明月变少了,换成了一望无际的黑夜。时间长了,加上忙碌快节奏的生活,原本以为阴天起雾再正常不过、晚上没星星是被云挡住了的我,远不知道我们身边潜藏着一个无影无形的杀手——雾霾。

深圳在十几年的时间发展的很快,但是发展得代价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现在走在街头,到处都在修地铁、建高架桥。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飞扬的尘沙,我们走在路上必须得捂住口鼻,不敢呼吸。但就算这样我们仍然会呼入大量的灰尘,而这些都是能够诱发肺癌的因素,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肺癌的发病率是成正比的,而大部分的受害者使我们的孩子和父母。每次雾霾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祈祷赶紧来一阵风将霾吹跑,但是吹跑了一次还会有下一次,雾霾已经不是偶发事件,它仍会频繁的发生,而且还是一个开始。

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的片子,长达将近2个小时,我从头看到尾,它的信息来源非常权威,介绍的非常专业,它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雾霾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雾霾是什么?雾霾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而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最小颗粒都是它的20倍,我们看不见它们,但是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当PM2.5值升高时,人群的死亡率会随之上升。想到我们整天生活在这危险的空气中,我顿时呼吸一滞。

…… …… 余下全文

篇八 :穹顶之下观后感

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有感 在视频网站上看到《穹顶之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由于我对空气污染一直也比较关注,所以对这个列在头条又贴着雾霾标签的纪录片,想都没想就点开了,而且出乎自己意料地一次性完整地看完了。整个过程中,我都安安静静的没有说话,并不是不想说,而是被它的内容所吸引,所震撼了。后来我想给室友看一下,却发现《穹顶之下》在各个门户网站已经没了,很多链接也被屏蔽,对此让我颇不能理解,但和今天要说的主题无关,在此也不讨论了。片中的主角是雾霾,而我想说的却是整个环境。

作为一个学能源的,对环境也算了解一点,但很多信息仍然是我完全不了解的,网上有人批评柴静主观色彩太强,夸大问题严重性,还有专业方面的错误等,但我整个片子的讲解还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连扶老人过马路都有人批评作秀炒作,柴静这么大胆去揭露社会的重大问题,把许多阴影下的事实放到台面上,触动的不仅是污染企业的利益,更有国家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招来几句骂声无所谓,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了事实,看到了空气污染的真相,当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有了担忧和思考,社会的忧患意识下就更容易促成措施的出台和习惯的改变,进而加快问题的解决。所以我觉得柴静此举充满了正能量,痛定思痛,需要我们所有人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从能源利用和社会行动力两方面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理解。

先说说能源问题。虽然我们是资源大国,但也是消费大国,当支

出大过产出时,再去说拥有量多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同意关于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费、不注重环保的经济增长以及能源管理体制的漏洞等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空气污染的说法。发电、炼钢、采暖,由于过度依赖煤炭,我国的能源结构遭到了很多诟病。第一,煤炭非可再生,烧完后子孙后代就没有煤了。第二,烧煤带来的污染过于严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火电厂没有安装脱硝装置,脱硫执行的也不尽到位,国内电厂用煤也普遍不经过洗煤。第三,煤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直接烧掉太可惜。去年暑假去了火电厂实习之后,满脑子烟囱、噪音和黑乎乎的煤炭,使我对火电的印象变得很差。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建造火电厂呢?答案很简单:相对于核电、风电、水电,火电技术条件成熟且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大规模迅速投产,同时火电厂参数高,单个机组容量大,而且更容易经济地建在电力负荷中心,结果就是缓解了电力紧张局面,也带来了与环保矛盾的弊端。所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升级改造火电厂等燃煤大户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必经之路。而现在风能太阳能成本过高,供电质量差,利用率低,核能建设周期过长不可能发展过快,在没有储能条件、电力不紧张的情况下,电网更愿意吸纳火电水电,作为香饽饽,火电厂升级改造也就缓慢很多了。简单说,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要想在满足能源供给的情况下实现能源消费向环境友好型结构转变,都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