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电影十诫观后感

电影《十诫》观后感

《十诫》这部电影,取材于《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故事框架上是原搬,细节上颇多原创,是一部很有想象力的史实电影。 电影首先交代了背景,希伯来人沦为埃及奴隶长达四百年,先祖约瑟时代所遗留的宗教观念,逐渐被埃及的宗教观念所同化,生活模式、观念也随着宗教一起而同化。

当时埃及的宗教中,神灵众多,关系复杂,也没有什么严密的神学系统。但是,这种宗教与生活融为一体,构筑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埃及人在这种生活模式中,希伯来人也在其中。希伯来人肉体上可以逃离埃及,精神上则未必。他们要得到拯救,首先必须重新确立自己民族的信仰,与埃及的宗教进行斗争。电影中,希伯来奴隶们在摩西上山四十多天后,慢慢绝望,最终竟然制作埃及神像崇拜之,说明重新确立信仰、精神上逃离埃及,是多么必要。

这部电影整体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的震撼,从摩西身上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神要选择一位可以代表他的人,要在千万人中寻找这样一位符合神的要求的人不容易,而神选择了摩西,或许与摩西刚出生的时候的语言有关,另一方面,摩西的命运注定了他坚忍的性格。并且摩西也没有怨言,毅然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虽然在此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有些时候他也无能为力,叫神神也不答应,这时他也曾怀疑神的力量,怀疑神是否会应允神所许诺的那片自由、牛奶与蜜的土地,但是摩西还是选择了相信神,他相信那片应允之地很快就会到达。他加强对自己所带领的以色列人的训练,增强大家的意志力,来抵抗其他部落的侵袭,和在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阿伯拉罕的神”拣选摩西,让他拯救自己的人民,带领大家离开埃及,去往神所应许的富饶之地迦南。但是,这里就有两个系统的斗争了:摩西与法老的斗争,希伯来民族的神与埃及的神的斗争,是一个众神纷争的时代,是一个异端杂处的时代。也是两种宗教的斗争,一神论的犹太教,与多神论的埃及宗教,无法共存;电影中的神话场面,可以看做历史上信仰斗争的隐喻,尽管神话故事本身是如此描述的。希伯来人要走出埃及,但是由于他们对约瑟时代的宗教早已记忆模糊,“阿伯拉罕的神”必须驱使摩西去证明:希伯来人民自己的神是更加有力的,借此重新树立坚强的民族信仰。 总之,神的斗争,决定了希伯来人的命运——他们只有重新回到自己民族的神的信仰中,才能得到精神的拯救。不然,走出埃及之后,仍然得回到埃及。电影中对希伯来人的奴性的刻画,很成功地表现了这一点。

…… …… 余下全文

篇二 :十诫观后感

十诫观后感

课堂老师为我们播放了电影《十诫》,我们从而有幸地欣赏到了这部伟大的宗教史诗电影。电影内容来源于《圣经》中《出埃及记》,讲述了摩西在神的指引下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这部电影并非完全是一部宗教迷信的电影,它通过摩西不畏艰辛带领大家逃离埃及,将摩西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永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不畏艰难险阻,敢于进取,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电影中展现出的一些画面给人提供了一场丰盛的视觉盛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走出埃及经过红海,人们根本没办法通过红海,在神的帮助之下,只见红海的海水滚滚向上翻腾,无限的延伸,红海被劈开了,一条通过红海的道路展现在大家眼前,气势恢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特效技术进行了很好的运用。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上唐僧师徒通过通天河的场景,也是通天河被劈开,但是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却没有劈开红海那么强烈。电影画面中还有好多地方也使用了特效技术,在摩西为了使法老同意他带所有的为抗争法老的各种迫害而做出那些反抗,导演运用了很多特效特技,比如:血染尼罗河,那么宽广清澈的尼罗河瞬间化为血色,何其壮观。在摩西带领大家从红海逃离埃及的时候,后面法老的车队紧随其后,眼看法老的车队就要追上了,就在这时突然狂风大作,尘沙满天飞,法老的军队就被狂沙席卷。这些画面都很壮观,气势恢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盛宴,

在那个年代做到这种效果真令人惊叹。

这部电影整体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震颤,从摩西身上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神要选择一位可以代表他的人,要在万千人中寻找这样一位符合神的要求的人是不容易的,而神选择了摩西,或许与摩西刚出生的时候的预言有关,另一方面,摩西的命运注定了他坚毅的性格,他本身是一个奴隶的孩子,却因种种原因成为了埃及的王子,又因为看不惯埃及人欺负奴隶误伤了人,法老要追究他的责任,他只能选择逃跑,从一个王子变成一个平民。他身份的变换,促成了他坚毅的性格,什么都要靠自己,靠自己来好好的活下去,所以神选择了他作为神的代表。摩西没有怨言,毅然选择了神要他承担的一切,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他一直坚守自己的使命,不畏惧艰难险阻。虽然他带领以色列人在逃离埃及的过程中中途经历过许多波折,有些时候他也无能为力,叫神神却不答应,这时他也曾怀疑神的力量,怀疑神是否会应允神所许诺的那片自由的土地。但是摩西还是选择相信神,相信自己的选择,不管以后的道路有多艰辛,他相信通过自己和神的帮助那片应许的自由之地很快就会到达。他加强对自己所带领的以色列人的训练,来抵抗其他部落的侵袭,和在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增强大家的意志力。摩西是一个好的领导,他坚定自己的信仰,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克服一切困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三 :《摩西十戒》观后感

《摩西十诫》观后感

在看电影之前,也只知道了中国法律的来源——刑起源于兵,没有真正的理解西方法律的起源,或者说没有真正地去认真地考虑过。看了电影《摩西十诫》,心中有点感想。上帝是谁?上帝怎样解救过人类?上帝是佛吗?让我从这部电影说开去。

首先要引入的是《圣经》中的十诫: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诫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诫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第四诫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第六诫 不可杀人。第七诫 不可奸淫。第八诫 不可偷盗。第九诫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第十诫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下面讲述电影:在古老的埃及,有一个朝代,出生过一个孩子。他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在他出生的时候所有的犹太男婴都被杀死,只有他逃过一劫。他被放在一个小篮子里,顺着尼罗河飘到了埃及王宫,被当时的埃及王的妹妹收养为儿子,又因为他的聪明才智,长大后被立为未来的埃及王。他就是摩西。当时的古埃及是一个多信仰的时代。犹太人当时在埃及被奴役了400年去修造金字塔和王城。当时的犹太人信仰自己的犹太教,犹太教中曾有预言:预言400年过后会有神人来拯救他们逃出埃及,找到新生,可是400年过去了没有人来拯救他们,他们的命运一天比一天悲惨。

…… …… 余下全文

篇四 :摩西十诫观后感

《摩西十诫》观后感

在没有上跨文化交际这门课之前,我不曾听说过《摩西十诫》这部惊世佳作,在看电影之前,也只知道中国法律的来源——刑起源于兵,没有真正的理解西方法律的起源,或者说没有真正的去认真思考过。谢谢王静老师给我们推荐的这部鸿篇巨制,让我们认真地去思考西方法律思想。

《摩西十诫》这部电影,取材于《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故事框架上是原搬,细节上颇多原创,是一部很有想象力的史实电影。

电影首先交代了背景,希伯来人沦为埃及奴隶长达四百年,先祖约瑟时代所遗留的宗教观念,逐渐被埃及的宗教观念所同化,生活模式、观念也随着宗教一起而同化。

当时埃及的宗教中,神灵众多,关系复杂,也没有什么严密的神学系统。但是,这种宗教与生活融为一体,构筑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埃及人在这种生活模式中,希伯来人也在其中。希伯来人肉体上可以逃离埃及,精神上则未必。他们要得到拯救,首先必须重新确立自己民族的信仰,与埃及的宗教进行斗争。电影中,希伯来奴隶们在摩西上山四十多天后,慢慢绝望,最终竟然制作埃及神像崇拜之,说明重新确立信仰、精神上逃离埃及,是多么必要。

“阿伯拉罕的神”拣选摩西,让他拯救自己的人民,带领大家离开埃及,去往神所应许的富饶之地迦南。但是,这里就有两个系统的斗争了:摩西与法老的斗争,希伯来民族的神与埃及的神的斗争——也是两种宗教的斗争,电影中的神话场面,可以看做历史上信仰斗争的隐喻,尽管神话故事本身是如此描述的。希伯来人要走出埃及,但是由于他们对约瑟时代的宗教早已记忆模糊,“阿伯拉罕的

神”必须驱使摩西去证明:希伯来人民自己的神是更加有力的,借此重新树立坚强的民族信仰。

总之,在摩西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众神纷争的时代,是一个异端杂处的时代。一神论的犹太教,与多神论的埃及宗教,无法共存;崇拜光明的犹太教(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了光,一部分意蕴是:当时异端神话是黑暗崇拜,而犹太教需要走出黑暗崇拜,需要树立善恶之分,上帝的第一个任务是创造光),与黑暗崇拜的埃及宗教,无法共存。神的斗争,决定了希伯来人的命运——他们只有重新回到自己民族的神的信仰中,才能得到精神的拯救。不然,走出埃及之后,仍然得回到埃及。电影中对希伯来人的奴性的刻画,很成功地表现了这一点。

…… …… 余下全文

篇五 :摩西十诫观后感(中文)

《摩西十诫》观后感

在没有上欧美影视文化欣赏这门课之前,我不曾听说过《摩西十诫》这部惊世佳作;在看电影之前,也只知道了中国法律的来源——刑起源于兵,没有真正的理解西方法律的起源,或者说没有真正地去认真地考虑过。谢谢老师的推介,和点拨,让我在迷茫之中找到了方向,虽然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来源。

《摩西十诫》让我认真的去思考:人该受律法管治还是被像兰塞那么冲动的独裁者管治,人是国家的产物或是被神看管的自由人。

让我印象深刻让我喜欢的台词: 1影片一开始就说:“神利用光芒在地上创造生命,他让人类掌管地上万物,并让他们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可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而行,因为他们不了解神的律法,他们要支配别人,被征服者要为胜利者效力,弱者要侍奉强者,地上再没有了自由!”我之所以对这句台词感兴趣,因为我也和摩西一样,不知道希伯来人为什么成为了奴隶,为什么活在痛苦的枷锁中。台词告诉我,是因为人们歪曲篡改了神的意思,负有欲望,企图支配别人,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对自己称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2 摩西对约书亚说:“你不像一个奴隶”,约书亚回答:“神创造人,人却创造了奴隶”,摩西又问约书亚:“哪位神?”,约书亚说:“阿伯拉罕的神,全能的神”,摩西说:“如果是全能的神他为何让你们活在枷锁中?”约书亚说:“他会挑选解放我们的时刻和拯救我们的人”.士兵说“王子,他叛逆国家”摩西说:“渴望自由不是叛逆”。是的,我承认,我喜欢这句台词,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神让他们在埃及受苦,虽然最后神说他已经听到了希伯来的呼喊了,派遣摩西来拯救他们。但神如果存在,并且其是万能的,那神为什么让他们受到埃及人的奴役,让他们过着凄苦的生活。神创造了人,为什么神又让人们把自己的同胞变成了奴隶呢?到了中世纪的时候,奥古斯丁说的,人是生来就有罪的,人到世上来就是为了赎罪。是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了神的旨意,偷吃了善恶的果实吗?神发怒了,所以将罪恶降临人间吗?但是即使人要赎罪,但是也应该向神赎罪,而不是向奴役自己的人们赎罪啊!“渴望自由并不是背叛”,这句台词让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明白了希望和理想是关不住的,也让我想到了刑法理论的“期待可能性”当他们处在一定的环境下的时候,我们不能期待着他作出特定的行为。例如我们不能期待犯罪嫌疑犯在法庭上作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词。所以在被剥脱自由的人当然有希望自由,向往自由的权利。3 摩西问他的生母他是不是她的儿子,他的生母回答:“如果你认为人都是畜生要被人鞭打,如果你向野兽的石像和金像下跪,你就不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是一个奴隶,他的双手该被砖头扭曲,他的背部,该有监督的鞭痕。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永在的神。”可是当摩西问她是否知道神的名字的时候,他的母亲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名字。他的母亲认为摩西不应该忘记身份,依附权贵,来欺压奴役自己的同胞,即使做奴隶,也要心里有神在,要相信神会拯救他们。说明其实神是无形的,是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活在人们的信念的,而不是向埃及的石像下跪,以之为神。

…… …… 余下全文

篇六 :《十诫》观后感

关于《十诫》这部电影,电影内容来源于《圣经》,讲述了以色列人沦为奴隶400多年后,神选中的摩西在神的指引下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电影通过摩西不畏艰辛带领大家逃离埃及,将摩西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永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不畏艰难险阻,敢于进取,为了美好的明天而不断努力奋斗。 这部电影整体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震颤,从摩西身上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神要选择一位可以代表他的人,要在万千人中寻找这样一位符合神的要求的人是不容易的,而神选择了摩西,或许与摩西刚出生的时候的预言有关,另一方面,摩西的命运注定了他坚毅的性格,他本身是一个奴隶的孩子,却因种种原因成为了埃及的王子,又因为看不惯埃及人欺负奴隶误伤了人,法老要追究他的责任,他只能选择逃跑,从一个王子变成一个平民。他身份的变换,促成了他坚毅的性格,什么都要靠自己,靠自己来好好的活下去,所以神选择了他作为神的代表。 要知道在历史中寻找一位具有离奇命运的人是很难的,而命运如摩西,从最高位置跌落至最低谷,再回归到人民心中,这需要经过内心多少的挣扎和认可?而

摩西,他却是自愿走上这条路的,他本可以隐瞒身份而成为万众膜拜的法老,命运似乎嘲弄了他,而他却勇敢坚毅地承担起来,纵使他在失去王位之后对前途一片茫然之时。无怪乎耶和华选择了他作为在埃及的犹太人的救星,他通过了神的考验。信仰者借助信仰的荒谬的力量,达到了彼岸。我不知道信仰到底是神圣的,还是荒谬的。我只知道,信仰伴随而来的精神力量,在观看这电影之后,一再让人惊叹不已.

摩西没有怨言,毅然选择了神要他承担的一切,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他一直坚守自己的使命,不畏惧艰难险阻。虽然他带领以色列人在逃离埃及的过程中中途经历过许多波折,有些时候他也无能为力,叫神神却不答应,这时他也曾怀疑神的力量,怀疑神是否会应允神所许诺的那片自由的土地。但是摩西还是选择相信神,相信自己的选择,不管以后的道路有多艰辛,他相信通过自己和神的帮助那片应许的自由之地很快就会到达。他加强对自己所带领的以色列人的训练,来抵抗其他部落的侵袭,和在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增强大家的意志力。摩西是一个好的领导,他坚定自己的信仰,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克服一切困难,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七 :摩西十诫观后感

十诫观后感

偶然中看了电影《十诫》,闲暇之时写下感想。这部电影并非完全是一部宗教迷信的电影,它通过摩西不畏艰辛带领大家逃离埃及,将摩西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永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不畏艰难险阻,敢于进取,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电影中展现出的一些画面给人提供了一场丰盛的视觉盛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走出埃及经过红海,人们根本没办法通过红海,在神的帮助之下,只见红海的海水滚滚向上翻腾,无限的延伸,红海被劈开了,一条通过红海的道路展现在大家眼前,气势恢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特效技术进行了很好的运用。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上唐僧师徒通过通天河的场景,也是通天河被劈开,但是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却没有劈开红海那么强烈。电影画面中还有好多地方也使用了特效技术,在摩西为了使法老同意他带所有的为抗争法老的各种迫害而做出那些反抗,导演运用了很多特效特技,比如:血染尼罗河,那么宽广清澈的尼罗河瞬间化为血色,何其壮观。在摩西带领大家从红海逃离埃及的时候,后面法老的车队紧随其后,眼看法老的车队就要追上了,就在这时突然狂风大作,尘沙满天飞,法老的军队就被狂沙席卷。这些画面都很壮观,气势恢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盛宴,在那个年代做到这种效果真令人惊叹。

这部电影整体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震颤,从摩西身

上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神要选择一位可以代表他的人,要在万千人中寻找这样一位符合神的要求的人是不容易的,而神选择了摩西,或许与摩西刚出生的时候的预言有关,另一方面,摩西的命运注定了他坚毅的性格,他本身是一个奴隶的孩子,却因种种原因成为了埃及的王子,又因为看不惯埃及人欺负奴隶误伤了人,法老要追究他的责任,他只能选择逃跑,从一个王子变成一个平民。他身份的变换,促成了他坚毅的性格,什么都要靠自己,靠自己来好好的活下去,所以神选择了他作为神的代表。摩西没有怨言,毅然选择了神要他承担的一切,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他一直坚守自己的使命,不畏惧艰难险阻。虽然他带领以色列人在逃离埃及的过程中中途经历过许多波折,有些时候他也无能为力,叫神神却不答应,这时他也曾怀疑神的力量,怀疑神是否会应允神所许诺的那片自由的土地。但是摩西还是选择相信神,相信自己的选择,不管以后的道路有多艰辛,他相信通过自己和神的帮助那片应许的自由之地很快就会到达。他加强对自己所带领的以色列人的训练,来抵抗其他部落的侵袭,和在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增强大家的意志力。摩西是一个好的领导,他坚定自己的信仰,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克服一切困难,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八 :《十诫之生命无常》观后感

《十诫之生命无常》观后感

——chenencr7

我们的人生轨迹是自己走出来的还是上主已给我们铺设好的?是什么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一个保证?是准确运算的电脑程序,是严整精密的数学科学,还是教堂里脸上溅满烛泪的圣像?看完这部《十诫之生命无常》,满载着这些疑问与不解,于是,开始了对这部电影的解读与深思。

这是一部关于理性与信仰的电影。

路上一条冻死的狗,让小波威初识到生命的无常。死亡突兀地出现在自己眼前 ,让小波威惶惑不已,打乱了原本和谐平静的心灵,不像的阴影笼罩着他。这迫使小波威去寻求解答,但他从他的长辈那里得到的答案竟是迥然有异的。 对于小波威的促然提问,父亲有些措手不及,他颇费措辞地给了一个生物学的解释:死亡就是生物的脏器衰竭,肌体功能丧失,躯体失去活力。他的父亲是一个大学数学教授,智识超群,持理性和无神论的生活态度,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但却不信仰宗教,认为信仰只是让某些人更容易的活下去。对于他而言,世界是数理化的,是可计算的,只要能给出初值和边值条件,就能通过构建好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结果。因而这个世界是可把握的,生活可以加以控制。好比通过一个电脑,利用适当的程序就可以自动执行某些家务操作,就像小波威演示给姑母,电脑可以控制门的启合, 也可以控制水龙头的开关。

但小波威不满意:“我不是问这个,我问人为什么要活着?”小波威问的是人生的意义,但这个问题是理性所不能解释的。父亲含糊其词:“活着是为了让下一代人更好的活”。理性以一种乐观腔调偷换话题了,可答非所问令人难以满意。 小波威的姑姑艾琳娜随后给出了另一种理解:“人生最重要的是你能为别人做事,帮助他们,不管多么小的忙,你会觉得他们需要你,然后,人生就好过多了。” 意思是人活着的价值便是相互关爱。情感是相互的,我们在情感的交互中得到久违的存在感之慰籍。

小波威的姑姑所坚持的是信仰,信仰就是上帝,就像她给小波威所表示的,她把波威抱在怀里,告诉他这就是上帝,上帝是爱。而上帝究竟是谁呢?影片结尾,父亲带着丧子之痛来到神龛前,神像流下了“眼泪”,他后知后觉,上帝并非如此理性,也非那样感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