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五篇)

第一篇

20xx年1月15日上午,利用周六的休息时间,我观看全国优秀共 产 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第一集《大山的火把——赵世术》。当我了解到:19xx年师范毕业,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为了减少家长对孩子上放学需过河的担心,主动承担每天接送学生过河上学、回家的任务。五年时间,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直到修上吊桥为止。不到三十岁,就患上风湿性关节炎。从最初的拄着拐杖到校上课到后来的妻子背着到校上课。到了手指不听使唤时,只好用绳子将手指与粉笔捆住板书。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成了“大山的火把”,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温暖了一代代渴求的心房。赵老师是伟大的,我觉得他的妻子更伟大!

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朴实的语言,刻画了全国优秀共 产 党员赵世术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形象,反映了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品质,赵老师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我。看完影片,我叩问自己,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其实我想,生活中就是因为有这些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才因此而骄傲。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美好了。相信每个看了人民儿女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真正感动的力量。

向赵世术学习,学习他优秀共 产 党员的高尚品质,要把他的优秀品质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立足自身的岗位,心系学生,争做学生的贴心人,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实际行动,展现为人师表的风采,更好地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二篇

…… …… 余下全文

篇二 :《人民的好儿女.大山的火把—赵世术》观后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民的好儿女.大山的火把—赵世术》观后感

根据我委组织部的要求,我最近认真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 产 党的伟大、共 产 党的力量、共 产 党的风采。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 产 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通过观看学习,我对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新的理解。我清醒的认识到,共 产 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员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贫困山区教师赵世术的先进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上鹿村的小学教师赵世术是坚守讲台20年的乡村教师,双腿残疾后,靠妻子背送坚持教学12年。他以春蚕蜡炬般的师者大爱,照亮了山里娃的希望之路……

赵世术,19xx年8月出生,19xx年3月入党,19xx年师范毕业,34年来,他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即便双腿残疾,他靠妻子背送继续坚持13年,用残缺的身体支撑起一所村小学。妻子成为了他与学生之间的“桥”,他把自己化作了山里孩子通向知识彼岸的“桥”,他用无怨无悔的行动演绎了“春风化雨人做桥”的动人故事。

19xx年,23岁的赵世术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巫溪县皂角乡下泽村校任教。学校在半山腰上,山下有条没有桥的河,学生们上学需要大人背着送过去。河水从溶洞中流出来,常年冰冷刺骨。年轻的赵世术主动承担起护送学生过河的责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要一趟趟往返

于河水之中背学生们过河,一背就是5年。由于经常浸泡凉水,才20多岁的赵世术就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20xx年,赵世术腿上的病菌开始在手上出现,手指开始化脓,不能弯曲。“上课都没法拿笔了,就别去了吧。”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不行!只要还剩一口气,我都要站到讲台上!”手指无法弯曲,赵世术就找来橡皮筋,上课前让学生把粉笔绑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以方便在黑板上写字。就这样,赵世术顽强屹立在讲台上,没缺过一节课,没叫过一声苦。“趁现在还行,教山里的孩子多识几个字,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赵世术说。

…… …… 余下全文

篇三 :雾都孤儿读后感

《雾都孤儿》读后感

初次翻开《雾都孤儿》这本书,是在一个午后,阳光暖暖的射在我的脸。在此之前,我看过同名的电影,电影中小主人公清澈的眼睛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但是电影毕竟是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很难讲述出那长长的人生,于是我翻开了这本书。看了几页后,小奥力弗的形象便跳进我的脑海中。于是读着这本书就不再是看着简单的文字了,仿佛真实的生活在我的脑海中演绎着。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奥力弗.退斯特的弃婴在孤儿院里被悲惨地教育了9年,然后又被送到棺材老板那儿当学徒。由于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暴力以及侮辱,他逃亡伦敦。又不幸误入贼窝,期间被一位善良的的老绅士班布尔先生收留。但又被那一伙贼绑回贼窝。最后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班布尔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触就是:看着这本书,好几次泪水打湿了我的眼睛。不仅是为了小奥力弗.退斯特的悲惨遭遇,更是为他的善良,南希和其他小扒手的无奈,甚至是老犹太费根。书中每一个人都有这鲜明的性格。奥力弗.退斯特虽是书中的主人公,但我觉得奥力弗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孤儿院里的所有孤儿甚至是所有的在苦难中的孩子,也许他们最后都没有奥力弗的幸运,但奥力弗的幸运也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美好希望,在当时年代更多的人只能是拥有奥力弗的朋友狄克的悲惨结局。“这个孩子面色苍白,瘦骨如柴,面颊凹了进去,眼睛显得又亮又大。拼命省料的教区施衣——他的贫儿号衣——在他弱不禁风的身上仍显得宽松肥大;他幼嫩的身体却像老人一般干枯了”这就是狄克的真实形象,可以说是所有贫儿的形象,迎接他们的只有死亡。看到这,我哭了,眼泪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至少代表着触及灵魂的感触。

在书中并不起眼,但是不能没有的人就是女扒手南希,她的形象是世上母亲的形象,看到可怜的而有善良的小奥力弗,她不顾背叛他所爱的人塞克斯,也不顾自己冒着被抓,被处以绞刑的危险,为小奥力弗逃出悲惨的生活,最后掺死于塞克斯的拳头之下。没有太多对于南希的描写,但是她的内心世界读者能略微感受得出来:无助,愤怒,矛盾。她与习艺所的曼太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憎的曼太太贪婪地剥削着那些可怜的小生命,却从来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可耻,也许我们也不能太多地责怪于曼太太,生活的残酷造就了人们的残酷。只是在一些勇敢的人心中残存的那一点善良给予了我们那么一点感叹,但是最后的命运仍逃脱不了悲惨的死去。

…… …… 余下全文

篇四 :《宝贝不哭》观后感

“宝贝不哭”观后感 今天上午八点,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了我们学校的会议室。会议室在五楼,摆着一台电影放映机,播放了一部电影。 电影名叫《宝贝别哭》。从“宝贝”这个充满亲昵的称呼中,我再次感到了人间的温暖,心想这部电影一定充满了温馨。果然如此,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姓覃的女老师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地为无家可归的一群孤儿们创造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在不懈的努力中,她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得到了自己的收获。 刚开始,覃老师对父亲全心全意投入这项工作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真正尽到了自己作为生活老师的责任,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每个失去父母的孩子。

在那所学校里,有一个叫做莫兰的女孩子,她有一个坏习惯——喜欢捡垃圾吃。有一次,这一举动被覃老师看见了。女孩有些不知所措。覃老师事先知道了她的情况,没有加以批评,而是和颜悦色地对她说: “老师知道,莫兰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你刚刚把地板上的脏橘子捡起来是要保护环境,把他扔到垃圾桶的,对吗?”此时此刻,莫兰的心里一定对覃老师充满了感激,有种被肯定的快乐:“是的,我马上把这个橘子扔到垃圾桶。”说完,朝垃圾箱跑了过去。覃老师还在集队集会的时候,当着大家的面,对莫兰的行为进行表扬。这个女孩也因此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充满了阳光与自信。

在覃老师的细心观察下,她发现原来调皮、霸道、爱欺负同学的李

浩也有柔弱的一面。李浩失去了父亲和奶奶,对母亲的关心和呵护视而不见。在学校的围栏外面,不是站着一个女人。她面容憔悴,瘦弱不堪,她就是李浩的妈妈。李浩的奶奶有封建社会的思想,认为李浩的父亲是李浩的母亲克死的。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巧合罢了。因为不让李浩见他的妈妈,渐渐地,李浩对妈妈冷淡了下来。每当见到妈妈在围栏外徘徊,心里也是充满了矛盾。有一次,李浩的妈妈亲自去了学校,说只给孩子李浩戴上一个平安符马上就走,要李浩出来见她。在覃老师耐心地指导和劝说下,李浩终于打开了心结,鼓起勇气去见妈妈一面。李浩的妈妈又惊又喜,十分激动。泪水瞬间夺眶而出。立即上前注视着、打量着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往孩子的脖子上戴了一条平安符。然后,狠下心来,含泪而去。想必是不想占用自己孩子太多的时间吧。当她要走远时,只见李浩喊了一声:“妈妈!”霎时,时光凝固在那一瞬间,母子两又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 …… 余下全文

篇五 :宝贝别哭观后感

《宝贝别哭》观后感

实验小学三年级十班 xxx

星期一的下午,老师组织我们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宝贝别哭》。听到这个名字时,我心想这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放映时果然不出我所料,这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电影。

影片介绍了一群生活在孤儿院里的小朋友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名字叫莫兰,她经常捡地上的东西吃。有一次覃老师看到了,走过去问:“莫兰,你拿起它要做什么” ?莫兰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扔进垃圾桶了。”说着她就把东西扔进了垃圾桶。老师立即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了她,让大家向她学习。莫兰通过这件事再也不捡东西吃了,改掉了坏习惯。陈琼因为小时候的痛苦经历常常做恶梦,被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疗。陈琼康复回来的时候,有一些同学装扮成古人的样子欢迎她,有几个同学跑过去说:“陈琼,这几天你去哪儿了?”林琳每次吃完晚饭都要拿出姑姑的照片,大哭一场,覃老师走过去说:“别哭了,快去睡觉吧!” 林琳还是一直哭。李浩十分淘气,从楼上泼下来了一桶水,把覃老师的衣服都弄湿了,覃老师很生气,而林琳觉得很有趣不哭了。孟老师赶紧给覃老师擦干身子,换上新衣服。覃老师把林琳叫到办公室去,给她一张纸和一盒彩笔,说:“我从上面画了一棵小树,什么时候把树叶画满了,你姑姑就来来接你了。”林琳一听就不哭了。当她把树叶都画满了的时候,才知道姑姑早已去世了。在她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留给了林琳一封信,信中说:“林琳我相信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已经长大了,当你想我的时候,你就在这座山上大喊,我会

听得见的。”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后来手疾眼快的莫兰,被校长安排在食堂择菜,林琳因为嗓音圆润当上了合唱队的领唱,小非当上了古筝队的队长……

这部电影十分让人感动,她告诉了我们,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眼前就浮现出电影中的画面,让我感动的流下了泪水。以后我要把我的爱心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亲爱的观后感

亲爱的观后感

亲爱的>观后感(一)

第三次观影了,依旧会不自觉的代入剧情中,依旧会因为看到结尾而抽泣。电影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太多,感人的地方也很多。看到那么一群失去了孩子失去希望的人,化悲痛为力量,团结起来,互相鼓励,为了寻找孩子坚持不懈,几次失望却还是不放弃希望,真的觉得亲情好伟大,能让人变得那么坚强。

黄渤扮演的田文君无异是幸运的,他找回了自己的儿子,然而他的失而复得却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得而复失,那就是赵薇扮演的李红琴。可以说,没有李红琴,这部电影的深刻性会下降很多, 没有李红琴,这部电影就是单纯的找孩子的>故事,然而李红琴的出现却使得这部电影的视角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也就能够引起更多的社会效应,引发更多的人去思考。

夺子大战的一幕惊心动魄,一边是儿子的亲生父母,一边是对孩子照顾有加的养母, 也是拐走孩子的人的老婆,两边都那么深刻的爱着孩子,任何一方失去都会痛不欲生,却注定必有一方失去,这一幕真是让人感动又觉得好残忍。

被审讯的那场戏真的很精彩, 李红琴虽然是农民,可是她却不笨,用她自己的小智慧去应付警官,可是在警官已经对她带有偏见的情况下,她的任何说辞都显得苍白,小吉芳出现的时候,她眼里的恐惧是那么的明显,完全无法掩饰,意识到自己也要失去这个孩子后她的痛哭令人心碎。薇薇在这一场的表演真的毫无痕迹,精彩到极点。

在福利院中红琴和吉芳隔窗相望,小吉芳的一声'妈妈'令人闻之堕泪,彼此依赖的母女硬生生被分开,真是残忍,红琴为了见女儿一面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又怎能让人不感动?

听到小吉芳对哥哥说,我现在每天都在等她,每次回想我都觉得心痛,这个小女孩什么都不懂,可是这个社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她见母亲的机会,剥夺了她享受母爱的机会,只要想到她和红琴也许会因为再也见不到而遗忘彼此,我就很难过,她们是母女啊,牵连那么深,感情那么好,为什么就要斩断她们的母女情,让他们忘了彼此生命里这么重要的人。'人来人往,勿忘勿失',看得多了才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 …… 余下全文

篇七 :惊天动地观后感

惊天动地观后感

篇一:惊天动地>观后感

今天看了一下电影《惊天动地》,影片讲述的是我军某集团军摩托化步兵旅在进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演习中,突遇地震灾害,在通讯、交通中断,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旅长唐新生毅然带领部队,视地震灾害为第一命令,视抢救人民生命为第一信号,历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奋不顾身的生死救援。在战区和前线指挥部领导下,与后续赶来的各军兵种部队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奋战,舍生忘死地营救映川中学师生和羌寨沟受困群众,成功地化解七顶山堰塞湖险情和化工厂次生灾害危机的动人>故事。

从一个摩步旅官兵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斗争为切入点,宽正面、大视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社会生存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给人世间最宝贵的生命造成的摧毁打击。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难时刻,人们的生命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严和人情的>温暖。刹那间房倒屋塌,一位母亲不顾自己安危,把一辆婴儿车抛出屋外,自己却被压倒在废墟里。一位教师把惊恐的学生塞进讲台下,自己用身体掩护着同学的安全。一位县委书记不顾自己家中受难,亲人失散,组织群众团结自救互救。一对青年恋人为救灾奔忙,几次相遇却失之交臂。在人民群众遭受危难之际,作为视人民利益重于自己生命、视人民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当然地冲锋在前,挽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中。当孤立无助的灾区群众在凄风冷雨中看到远处漫过山冈的红旗,泣不成声地呼喊着:“解放军来了!”时,任何一个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影片注重把宏大叙事与细腻感人的细节有机结合,既表现了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场景,如我军陆、海、空三军快速开进,长途奔袭驰援灾区,其中许多镜头都是在第一现场拍摄的真实宝贵的纪录片资料,展示了我>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影片又生动刻画抗震救灾官兵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长当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军救出的孤儿,如今成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名指挥员,他与妻子海军医疗队的医生魏霁虹战地相遇时,正是紧张救助一位性急冲动的灾民动手打他的时候。他默默地承诺着“人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身先士卒地指挥部队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考验,最后化解了化工厂的次生灾害危机。刚入伍的新战士田野,争当突击队员,在余震中为保护学生,用身体挡住了垮塌的楼板。战区副司令员梁志东与儿子在救灾前线意外相遇,不仅父子握手冰释前嫌,而且从儿子所带来的志愿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灾中国际社会支援的背景。还有象征着生命意义的跳动的红樱桃,凭吊遇难同胞的砖头林、千纸鹤,一位不知名的小战士细心呵护抚摸从废墟中救出的小白兔,众多战士和学生在晃动的手电光影中,为刚获救的同学过生日的歌声等,都汇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浑交响,让人们在悲壮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却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 …… 余下全文

篇八 :大爱无疆观后感

《大爱无疆》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大爱无疆》这部电影,故事情节非常感人。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场无情的大火改变了一个家庭,一个名叫毕胜利的小孩被困在了大火中,他的爸爸为了救他,不顾危险,冲进大火,把他救了出来,自己却被烧断的木头砸成了粉碎性骨折,成了瘸子;在这场大火中,毕胜利的眼角膜被严重烧伤导致失明,他的妈妈为了让儿子重新获取光明,就把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给儿子,儿子最终走向了光明,自己却变成了瞎子;毕胜利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父母吃苦受累拼命地干活希望能多挣点钱,给孩子赞上大学的费用,最后不得已竟决定卖掉房子供孩子上大学,当毕胜利的父母得知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会影响孩子找对象时,竟让小孩子说自己是个孤儿,没爹没娘;在毕胜利参加工作并娶妻买房后,想报答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把他们接到城里去住时,谁知,他的父母却被塌下来的房子给压死,临死前,毕胜利的媳妇慌忙赶来,看到这般景象,连忙跑上前去含泪大叫:“妈,妈??”谁知胜利的母亲说了句“我不是他妈,别听他瞎说,我就没他这个儿子。”其实,她是怕儿媳因他们穷困潦倒的家境而看不起自己儿子,不愿和儿子结婚,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其实,正如电影中的两位父母一样,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一对父母,他们为了我们,会付出他们拥有的一切。然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总认为父母太罗嗦了。同学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呀!鸦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又何况我们人呢?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我们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那爱我们胜过爱自己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