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幼儿园生活视频观后感

幼儿园生活视频观后感

河南大学,曲东旭

连续看了两遍题为《幼儿园》的视频,也看了一些家长在网站上的评论,心里却是一种完全说不出来的感觉,为孩子的无助和渴盼的眼神而心疼,同时也惊喜于孩子“深刻”的语言,这使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幼儿园生活多多少少是与我们书本中的理论有差距的,这使我们不得不深思。

该纪录片全长50分钟,选取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幼儿入园

纪录片以幼儿第一天入园开始,我们听最多的是孩子的哭声(本来不哭的孩子看到哭的孩子也会跟着哭),看到了孩子第一次吃饭(边吃边哭着要回家以及有孩子把饭撒到了自己腿上),第一次哭着睡觉,以及周末期盼着家长来接自己回家。在网上看到家长的评论,最多的就是心疼孩子,还有就是对“老师去干什么了”的质问。在该片中笔者看到一个班应该只有两名教师,数量是很少,特别是面对刚入园的孩子,由于少自然也就出现了照顾不到的情况。可是设想,如果当孩子第一次入园之前,与幼儿园没有丝毫接触,没有见过老师和其他幼儿,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第一次离开父母,特别是纪录片中的周托,这无疑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呢?首先,在孩子还没有正式入园前,家长可以领着孩子参观幼儿园(比如让孩子先从对幼儿园的某一方面感兴趣开始),也可让孩子事先和老师有所接触,避免第一次面对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不适应感。同时,有条件的地区教师可事先做好家访等工作,让幼儿对教师有初步的依恋感,做好这一点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是事半功倍的。最后,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当孩子第一次入园,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第一周或者前几周可以选择半日托,日托,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或许纪录片中看到孩子望眼欲穿的等待家长的眼神就会少很多。同时, 我们也不可忽略这样的细节:当有幼儿家长来接幼儿时,纪录片中的教师是让家长直接进入教室直接去领自己的孩子,这对于其他幼儿情绪的稳 1

…… …… 余下全文

篇二 :《幼儿园》观后感

《幼儿园》观后感

,可爱又感动,而且有点搞笑,最后 最近观看了视频《幼儿园》

又非常催泪。说它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是艺术片, 因为它的画面构图,颜色比例都非常适合去欣赏琢磨,可是它唯一适合作为艺术片的就是它的真实性,艺术片多少存在着加工的成分,而作为一部记录儿童生活的片子, 它以真实的手法去表现了一个阶段 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它清晰的折射了儿童的内心世界。

虽然我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是我觉得这部纪录片从手法上也拍得很好, 在观看过程中就可以感知到张以庆所花的功夫。 其时间顺序是从孩子们开始入园 到最后拍毕业照,中间的部分则是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情景。《幼儿园》中有两条线索,一条就是从小班到大班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的喜怒哀乐的这种情绪, 另一条就是采访段落。 这两条线索相互交错,形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相信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 的记忆中,那从来就是强行将你从父母的温暖怀抱中带走的地方,就是你要去面 对现实世界第一步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你要去和外面的人外面的世 界接触,这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是得是失谁也说不清楚。

片中对孩子的访问是一大亮点,也是让我们对孩子们感到惊奇和会心一笑的时候。片中那个不断被问几加几是多少的善于心算的小

孩,最后也对自己的答案产生了怀疑,而没敢说出口。此时的他逐渐地进入了成人思维,不太敢表达自己了,怕说错丢人。也许这是中国小孩的通病吧。

问小胖墩,他最喜欢班里哪个同学,他就非常自觉地问是不是女的?然后想了半天犹豫了半天,害羞地说不知道。记者说我看你喜欢了不敢说,小胖墩一脸天真和不好意思地说你怎么看得出来啊。在短短的一句话中就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这你知道着怎么还要问我嘞”,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出了这便是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不同。而在回答关于“爱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上,所有孩子都表现得很羞涩,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读解“爱”——“爱就是我把你抱着”。所有孩子都不肯说“我爱你”,不好意思说,这也可以看出情感内敛的国人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如此。

…… …… 余下全文

篇三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学前专一 宋子月 130601010222 《幼儿园》是一部很有趣的纪录片。当你不再是儿童,再回头去观望儿童时,可笑之余,你也会觉得儿童和成人之间离得并不那么遥远。孩子们都很可爱,即使有个别孩子很霸道和暴力,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以"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为统领,讲述了一所全托幼儿园里孩子的生活故事。影片很客观,没有加入过多地个人情感。正因为这样的客观,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可爱童真,却也感受到了淡淡地忧郁。

首先,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很多幼儿园的缩影。孩子们总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做这做那,孩子们本应该是不同的,但是慢慢地孩子们成了标准产品,一旦不符合老师的标准,就被认定为"不合格",需要"整风",需要"反省"。幼儿园里孩子多,老师少。老师们很难真正关注到每个孩子,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洗澡、吃饭还是穿衣,甚至是摆放小凳子,孩子们缺失了大人的关爱。而在全托的幼儿园里,这样的情况更为严重。当电影中响起《茉莉花》的背景音乐时候,淡淡地忧伤爬上我的心头。孩子们真的适合在这么小的时候长时间的离开自己的父母吗?大班的一个孩子在被问起"你的爸爸妈妈都在忙些什么?"时说:"我妈妈忙着做美容,我的爸爸忙着和别人吃饭。"而且,在这部纪录片中,有一个男孩子左顾右盼地等侯家长,这也是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孩子虽然一天没看到妈妈,接孩子时从窗口眺望着妈妈的出现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何况影片中的孩子一周没见到妈妈那

种急切盼望的心情,最后一个时孤单焦虑不安。老师应该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利用玩具和有趣的游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欢乐的气氛中耐心等待家长的到来。我想,工作是很重要,但是,钱真的比陪伴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吗?难道,大人们真的不能抽出一丁点儿时间来给孩子多一点的关爱吗?

…… …… 余下全文

篇四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影片真实的记录了一家寄宿制幼儿园的生活,从小班、中班、大班的角度来记录,以小班入学第一天开始,大班毕业为结束,看完之后除了爆笑之外就是深思对社会、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等。

影片给我最深的片段:第一天上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里声嘶力竭的哭喊,以及那一声声对妈妈的呼唤。离园时,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影片中记录了一个幼儿从开始放学到最后自己一直是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着,手里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做在阳台上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来的方向。然而,老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镜头之中。我认为,在放学后应该用一些非集体性质的小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玩搭积木`插塑等,让幼儿感觉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么的无聊,看到别的小朋友走了会那么失望和伤心。这样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其次,是给幼儿洗澡的镜头。一保育员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儿在一边排着队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里我们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环境也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坐稳了洗澡,在玩乐中洗,静静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一起相互帮助,洗完后让老师检查,看谁洗的最干净,最符合老师的要求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洗澡,而且还可以得到乐趣等体验。洗澡的时候有高兴玩水的,有吵着要跑掉,还有一个男孩捏一个小女孩的屁股,女孩子告老师的...我觉的男女应该分开洗澡。 采访环节分为两类。一是对教学的检验,一是趣味问答。教学检验环节里,有心算能力超强却也会失误的优等生,有说着流利绕口令的乖巧小姑娘,也有会唱日本儿歌的小男孩。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里,观者可真实感受到小孩子的智慧。当问到我爱你是什么意思时,有的孩子说不知道,有的孩子说没有对他说过,连妈妈都没有说过,还有个孩子说不好意思说,因为很恶心,当问到爱的意思时,有个孩子说是抱的意思。

《幼儿园》通篇没有解说词,这也是导演的一大高明之处。观者只能在原汁原味的拍摄对象声音里去聆听、去揣磨,去自我感知。背景音乐《茉莉花》在孩子们吃饭时、穿衣服时、系鞋带时、睡觉谁、想妈妈谁时.......以不同的方式响起,让人有心酸的感觉,我总是觉得我们需要爱孩子、关注孩子、明白孩子的心,让我们蹲下来以孩子的目光,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一同认识这个世界,观察这个世界,陪伴着孩子慢慢的长大。

…… …… 余下全文

篇五 :幼儿园观后感

参观幼儿园的观后感

12月x日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国培班二班的学员到**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早晨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集美观性、艺术性、教育性、童趣性于一体的儿童乐园,真是美不胜收。一进幼儿园让我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儿童化气息,朝气蓬勃穿有统一服装的教师队伍,真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观察、交流,都能感受到她们团结、进取、敬业、乐业的精神。幼儿园侯园长的热情接待、老师无私的经验介绍,让我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在活动中,我们主要通过看、听、问、互相交流等形式去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通过看,我们了解了这所幼儿园的特色,该园是一所陕西示范幼儿园,它是在老师们和园长的不懈努力下才有今天辉煌的成绩。该园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教师对幼儿精心呵护、细心照顾和管理,并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紧急演练,培养幼儿自救自护的能力。内外环境创设丰富多彩,老师们充分利用了空间,教学楼内的走廊和各班级的环境创设真是各有千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全是孩子的作品,真正让孩子成为了环境的主人。各个区域角的所有的摆设都是那么适合孩子,从各个角度考虑,为孩子设置的环境非常全面,教室外也有环境区域,通过让幼儿种植、观察、管理等培养了幼儿积极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通过听三位老师精彩的教学活动课,让我感受到了符合孩子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使我的课堂充满活力的教学设计。通过问,我了解了好多手工的制作方法和玩法,知道了这个幼儿

园提倡的是让孩子学会废物利用,更好的节约能源。看了她们在走廊楼顶上制作的漂亮风铃,让我知道了原来这些东西还可以这么美。这些点点滴滴都促进了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一天的参观学习是很短暂的,但却让我体会到我们的理念和他们的理念有一些差距,首先是环境布置方面,他们的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凸现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同时存在,他们是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流连在各班级中最大的感触就是她们的墙壁会说话: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墙壁,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不但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感,还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操作空间,各班的墙饰均能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体现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随着活动的开展,活动材料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填充、明确了每一个墙饰的教育价值。活动区材料琳琅满目,体现了自制性、丰富性,可操作性。其次我们通过观看幼儿园的活动视频以及园长形象的介绍幼儿园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感受到该园办学理念以及教育理念是那么的符合孩子。

…… …… 余下全文

篇六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一)

看完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与怀念。是啊,这就是曾经的我们。在那一个个幼小的儿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回忆。虽然少不了离别的泪水,在刚开始进入如此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是多么无助,在挣扎中看着父母离去的背影,面对周围和自己年龄相仿的陌生面孔,就只有停不住的哭泣声相伴。

可是,这段时光是人生最美也是人生第一寄居的场所。它是一个给人开始脱离父母的锻炼机会。

是的,在这里我们没有父母可以依靠,没有人会喂我们吃饭,没有人帮我们穿衣服,穿鞋子。我们开始靠你自己去实践它,或许刚开始并不是那么顺利,可能我们会哭泣没有人帮忙,可能我们会失去了耐心,可是慢慢的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幼儿园让小小的心灵开始独立。

幼儿园同时也是开启我们启蒙之路。我们同周围的和自己一样还是刚擦完泪水的同龄人齐口同唱儿童歌谣,同跳着幼嫩的舞步,学习看似简单可在我们看来却需要花费我们大把时间去磨练的阿拉伯数字,拿着画笔开始我们人生的一场色彩世界。我们在其中>收获或多或少,却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与同龄人嬉戏的快乐。我们和恕不相识的同龄人成为了朋友,我们彼此描述着彼此的父母,我们彼此告知自己所知道的,我们同吃着一碗饭,可是那时候的我们却彼此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友情。直到毕业我们没有像现在一样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当我们真的意识到时,它已经远去了,再也无处可寻。那时的简单是再也不可能重演的了。

当多年后,我们去重寻那个曾经庇护过我们童年的幼儿园时,或许建筑依旧,可物是人非了。当我们再看到那一个个新的幼小面孔时,眼眶不禁湿了,在他们身上看到曾经自己刚开始到这里的恐惧,可是又是那样纯洁、单纯。踏入幼儿园,每到一个角落十几年前的一幕幕又在眼前上映着,不知不觉得仿佛自己回到了过去,可是猛得又被拉回了现实。

人生是如此匆忙,就连回忆也不允许自己久留。所以,从这一刻起就抓住它吧,被再让自己仅仅活在回忆中了。

…… …… 余下全文

篇七 :幼儿园观后感

心灵的救赎

——观纪录片《幼儿园》有感 今天上课看了《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感慨颇多,面对孩子们稚嫩的言行带来的笑点之余,不免心中有种酸楚的感觉。看完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以后如果我有了孩子,我绝对不会把孩子放进寄宿学校,这是对孩子的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会让孩子的天真的思想发生扭曲。

纪录片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小男孩,那个抱着妈妈死死不放的小男孩,嚎啕的哭喊声——“老师别抢我”,而妈妈对他说:”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妈妈离去,他站在门口,那种渴望妈妈的眼神,烙在了我的心里。我的心里一阵酸痛,纵观整部纪录片,我没有发现老师像妈妈那样去呵护孩子。作为妈妈会让小孩子饭泼洒在腿上衣服上的时候小孩子喊却无动于衷么?会带孩子洗澡的时候自己站的老远的拿着淋浴头任哗啦啦的热水对着孩子的头一个劲的猛冲么?扪心自问,若是自己的孩子会不心疼么?

当看到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吃了下去,嘴里嘟囔着:“吃完回家。”的小男孩镜头,我在想,他的想法是多么单纯,认为只要吃完了就可以回家了。 尤其是,那些记者提问的片段,不得不让我们发出感慨和叹息,当被记者问到一个孩子,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经常来接他的时候,孩子的回答是:“我爸爸妈妈没有时间,我妈妈忙着要去医院做美容,我爸爸忙着去接别人吃饭什么??”,这样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想法是那样的单纯啊,作为父母和老师又怎样忍心伤害呢?而当记者问到那些孩子什么是“爱”,怎样表达爱,你会不会去表达爱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不应该让我们当代父母和老师觉得心酸么?他们认为爱就仅仅是拥抱,没有人去拥抱他们,他们也不会去拥抱别人,不会去表达爱。纪录片中有个叫马惠兰的小女生,很顽皮,有一段是记录老师如何一遍又一遍在讲台上点她的名字批评她的,居然有一次老师是用脏话骂的。看到这里我震惊了,这个是身为幼儿教师的素质么?!我着实不敢苟同啊。然后当记者采访其中一个小孩的时候,那个小男孩说话就像大人那种架势一样,嘴里冒出脏话也是那样的顺其自然。

…… …… 余下全文

篇八 :幼儿园观后感

《幼儿园》观后感

《幼儿园》的第一幕是一个小孩第一次上幼儿园,他哭着闹着找妈妈,撕心裂肺,哭得面目狰狞。我想到我第一次上幼儿园,应该也是这般情景,不禁觉得好笑。现在的我身处异乡,几个月不回家也不会如此想爸爸妈妈,只是偶尔会触景生情,怀念家里的种种,但转眼就又奔向了忙碌,流泪想家的情景怕是再难重现了。

片中还讲到日本的问题。有小孩会说日语,会唱日文歌,有小孩说日本鬼子是最坏的一种人。我当时心里疙瘩了一下,很好奇作为家长会怎么跟小孩说这么一个敏感的问题。从小孩的回答来看,他们都觉得日本鬼子很坏,都觉得日本鬼子应该得到报应。所幸的是他们并不会认为所有日本人都是坏人。我想这些都是小孩耳濡目染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的结论。我并不反对小孩应该接受一些历史的教育,只是认为大人不应该将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小孩。

一开始看这部片子,真的是认为这部片子充满了温馨和爱意。越往下看,却又一种笑不出来的感觉,茉莉花这首歌平时听得挺悦耳的,此时听来却又一种悲凉的感觉。有影评说“幼儿园里小孩子的社会,就是现实社会的映射、微缩,是大人世界与小孩子纯真天真秉性的一种奇怪的组合。”我突然明白了这种悲凉从何而来。我们通常都认为小孩是单纯天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但他们还这么小,就知道民族仇恨,就知道中国足球队差劲,就知道弱肉强食。突然有一种感觉,像是我们这些世俗的大人在无形中玷污了小孩的纯洁。

而幼儿园的老师,粗暴的动作和直白的语言让我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他们像是机器人,麻木不仁。经常出现的恐吓反而让我觉得孩子是无辜的,孩子被吓坏了,以后必然也会循规蹈矩地按照世上大部分人那样生活,坚持所谓的善良,正直和坚强,摒弃邪恶,罪恶。可是,善良和邪恶却从来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这样下去,孩子终究也会变成机器人,不敢突破底线,变成了平庸的人当中的一个。 幼儿园这部片拍的很杂乱,都是一些生活情景的叠加。我想每一个人都从这部片里得到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就像我,我并不认为我所看到的都是一些美好的东西,我觉得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反省,对自己,或是对孩子。就如片头所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