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非诚勿扰观后感

对现实的思考

摘要:这部影片以小品式的语言和戏剧卷轴式人物出场形式讲述三无海归秦奋(葛优饰)网上征婚所发生的一系列搞笑事。引发对现代社会的一些思考。

关键字:非诚勿扰、海龟、朋友、爱情、和谐。

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去看冯小刚导演的08年贺岁片《非诚勿扰》,这学期恰巧老师给我们看了这部影片,看完后很是喜欢,喜欢冯导的冯氏幽默,喜欢葛优和舒淇的表演。不管是里面的台词还是剧情都叫人喜欢。冯小刚的影片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的幽默和潮流。冯小刚式的喜剧所散发出的幽默气息,是生活中的人们能呼吸到的亲切,是人们的眼睛从媒体中每天能捕捉得到的色彩,是人们在紧张忙碌的一年里放松之后释放出的惬意,是一个平民用小资的视角憧憬的理想图。

贺岁片,不仅仅是反映社会现象更应该有对未来的展望。《非诚勿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虽然影片以小品式的语言和戏剧卷轴式人物出场形式,讲述三无海归秦奋(葛优饰)网上征婚故事。但是其中囊括现代社会人们对待婚姻、爱情、友情的观念及对社会现象的沉思。

冯小刚导演选择以海归这一人物形象讲述故事,是紧跟时代步伐的。随着08的经融危机袭卷世界,许多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国人,都回国发展。这是社会现实,也是社会问题。以前人们一直以为海归不是学富五斗至少也是才高八斗之流(钱学森),但现在是海归数量不断上升,而海归的质量却是在不断下跌。空有好的名头却无充实的内表,败坏海归的形象,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无海归秦奋的网上征婚是影片故事得以向前发展的前提,其中的网上征婚词“外表时尚,内心保守,要是还带点婉约就更好了”。这正是现代青年对异性伴侣的标准。男人希望自己的伴侣既跟时代潮流又保留古典淑女的形象,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思想上的改变,但是现代许多人恋爱婚姻一般只重外表,而不注重内涵,只为一时之气,而不顾家庭、朋友,更有的搞婚外情而不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些造成社会上的孤儿或者双亲二者只占其一得现象。影片中的现代比较流行的热门话题未婚先育,三角恋等,这些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正是现实的写照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时代的悲哀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吗?有多少人去想过,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又怎么能构建起21世纪的和谐。

…… …… 余下全文

篇二 :非诚勿扰2观后感

非诚勿扰2观后感

记得以古希腊有个民间故事,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的时候,装上了两只口袋。一直口袋放着别人的缺点,一只口袋放着自己的缺点。遗憾的是他把装别人的缺点的口袋放在了前面,所以人们总是先会看到别人的缺点,而不是自己的。 这个道理很浅显准确,这种毛病不但别人有,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这样的本性让我们往往对待一件事物不够客观,妄下结论。就好比岁末年初的电影们,对他们的评价也颇有些厚此薄彼。

《非诚勿扰2》我是在看完《让子弹飞》以后看的。在看之前的评论将这两部作品完全放在了对立面上,不过看完《非诚勿扰2》,我反而觉得这部电影的高度最起码应和《让子弹飞》持平,且应远超《非诚勿扰1》。

有网友说:“《让子弹飞》让我们认清了国人的观赏能力,《非诚勿扰2》让我们高估了国人的包容能力。”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但略有些过。毕竟电影并不是束之高阁的青花瓷,也不是宝椟装潢的玉器。电影应是平易近人,用来娱乐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冯小刚不算成功。《非诚勿扰2》的整体过程过于“王朔化”,多了很多直白的讽刺和说教,缺少了冯小刚个人的老北京讽喻腔调。大多数人觉得《非诚勿扰2》不好,无非是说没有像《非诚勿扰1》一样继续让爱情成为主题,而是把甜蜜背后的现实,爱情后的

人生观,价值观一一拿出来展现给大家。片中无处不存在着对爱情的讽刺,对人们想爱却不务实的讽刺,对假慈善拍卖的讽刺,对暴发户们洗脚捏脚文化的讽刺,处处流露出对世俗社会的一种不满。于是,我们甜蜜幸福的生活在自我满足状态下的年轻人不满了,他们不愿意被植入王朔冯小刚的“苍孙”思想,更不愿意被植入中国人寿的广告。

其实这部片子的受众本就不应是85后的人群。这是给一些走过那里,走到那里的人们看的。没有经历过李香山那种想爱却错过的感情,没有经历过勤奋在现实尔虞我诈的虚伪之下寻找自我的经验,是没法看懂电影中那所谓“假文艺”的概念的。这种小众的思考,体现在很多细节中:当胡德夫的《匆匆》响起我熟悉的旋律时,我想起了几年前金曲奖看他表演时的感慨。当仓央嘉措的诗句念出时,我也同样感叹这位喇嘛诗人的才情。

…… …… 余下全文

篇三 :非诚勿扰观后感

连看了两期非诚勿扰,感受还蛮深的。

4月7号那期,那个为李悦嘉来的那个男嘉宾。真的给人触动很大,其实真的很难想象,他会陷入这样深,其实是真的很感动很感动,他的感情,还有因为一个人他改变的,那种把这个人作为自己的信仰一样刻骨的东西。我想说其实我能理解,其实人真的不应该用男女来分类,很多男生一样特别感性。真的是现在才特别清楚地看到这个事情。

可能他更多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本来都有这个特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思想却可以,这个真的很能影响一些东西,让你在自己建构的世界里,很满足,其实真的很大一部分上,是思想影响了身体,让你误以为是真实。结果当有一天被拉回到现实的时候,感觉被抽离了自己的一部分,你的想象让它完整了的那部分,你很不能接受,不能自己。

本来感情就是像元气一样的东西。谈恋爱真的是一个很消耗元气的一件事情,真的是把自己的一部分给了别人,或是与对方做交换,当这份情感结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要恢复一段时间,把那份做交换的元气,修养回来,或者是看书,或者是旅游,或者静养,或者顺其自然,交给时间,总之,是要把那份缺失的补回来,让自己完整,然后继续走下去。

其实刚开始看非诚勿扰,真的是因为在这个舞台上看到了百态人生,好像要通过这个窗口认识这个世界似的,真得是充满了很大的兴趣和好奇心。看到各式各样的人,不同的经历带给他们的成长,带给他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早上读到的余秋雨老师写的,每个文学者用藏书来建构自我。不同的经历就像这里的一本本书,影响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选择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态度。在这个舞台上,我看到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努力的生活,不管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很多的励志故事,只是真的,每个人都有,令人惊讶的经历太多太多,让我懂得,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不会觉得自己的经历有多么特别,会有一个怎样特别的将来。

之后,或许真的是年龄到了吧!开始关注男女之间微妙的东西,感觉真的是很难解释的东西,感情亦是,然人赞叹不已。首先是看到每个女嘉宾都有被选为心动女生的时候,差别只是,被选为心动女生次数的多与少,也就是,被多少人喜欢的差别,重要的是,只要你存在,就总会有喜欢你的人存在。这个真的是让我感触很,还蛮大的一件事。让我那么那么肯定,相信这个世界上与我互相倾心的人的存在。

…… …… 余下全文

篇四 :非诚勿扰观后感

我观“非诚勿扰”

现在世界上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人们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性别结构不平衡等原因使单身群体越来越大。同时,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机会使人们能够找到满意的伴侣,如同类型的社会服务电视节目“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还有很多的交友网站,如世纪佳缘网站,百合网站等婚恋网站,这些网站或者节目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寻找伴侣的机会,我们应该怎样客观的看待和评价它们呢?下面我以“非诚勿扰“电视节目为例,谈谈我的想法。

“你想结束单身的状态吗?你想找到心仪的人生伴侣吗?你想了解女嘉宾更多的信息吗?快快编辑短信来参与我们的节目或者你可以直接来到节目现场。。。。”这是非诚勿扰节目常用的开场白。从这些简短的开场白中我们就能很直观的看出,组办这样的节目的直接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单身男女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不可否认,这是它的积极影响。来到非诚勿扰的每一位男嘉宾和女嘉宾都可以面对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来自不同国籍的人,有着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信念的人,他们可以选择更加优秀或者更加适合他(她)的人作为他们的伴侣。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宽广的选择范围。如果他们很幸运,他们会牵手成功,并走向幸福的彼岸。

但我们看待问题不能片面的看待,而是应该坚持全面看问题的方法。“非诚勿扰”类的社会服务型节目必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它自身也有不完善的一面,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有种消极的影响。比如,24位女嘉宾在给某个男嘉宾的第一轮的亮灯的过程,或者男嘉宾在最初选心动女生的过程,他们的依据都是什么?大家会说是第一印象,是感觉。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成分是外貌这个标准。男女嘉宾在不了解对方的前提下,对某人有好感,这和外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是“非诚勿扰”节目,暗含标准不科学之处。再说,播放玩了男嘉宾的两段VCR后,女嘉宾愿意留灯或者灭灯,这其中的理由也很复杂。是真正的欣赏男嘉宾喜欢男嘉宾,还是看上了男嘉宾的挣取金钱的能力,没有人能够说出具体的原因,这个交流的过程时间太短,对彼此的了解够不深入,所以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做出的决定肯定还有很多的地方没有考虑到。还有人这么评价“非诚勿扰”,认为它的商业性太突出,给单身男女提供一个平台交流是一个作用,还有人把这个平台作为展示自己,秀自己的平台,来到“非诚勿扰”可能并不是希望找到一个伴侣,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他自己,从而增加他自己的人气,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 …… 余下全文

篇五 :《非诚勿扰》观后感

《非诚勿扰》观后感

作者:符中建(深圳市注册执业中医师)

台上24位美女的一次次闪亮登场令人欢欣鼓舞,但是,一次次的全部灭灯又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这是一次失败的见证,也是又一次希望的开始。

不管是失败还是希望,对错无绝对,评价无意义,最重要的还是姑娘们灭灯之后要去思考:

第一,爱没有统一标准。

姑娘要追“高富帅”,男人要娶“白富美”,这都是当今婚姻流行的基调,但是,这并非统一或者唯一的标准。

“高富帅”只是代表了外貌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其实,美总是存在于一个时段或者一种特定的环境;未见过大海的人,当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无论是看到初生的日出,还是欣赏天际的云彩,无论是从远外的一片孤帆,还是看到波澜壮阔的潮水,无边无际的天水一色就是那么无以伦比的壮观。此时此景,有多少人曾经为此而自豪过,也有多少人曾经为此而感概过,但是,如果,当你一年365天,天天都对着这一大海的时候,总有一天也会觉得什么海景也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美景,甚至觉得:海景在黑夜中的静寂是多么的令人讨厌。还记得,笔者有一个朋友过去也是打工一族,曾经多次哀叹过自己每次走超市都不能做到想买啥就买啥,总是觉得金钱是多么的重要,后来,她有机会嫁到了美国的底特律,老公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工资也比较高,这个时候她有钱了,但是,在底特律这个地方由于是处于美国的北方,一年当中就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下雪,而美国人一般出门都要开车,即使有钱也没那么方便去花,所以,她这个时候才真真正正体会到:人没钱的时候就觉得钱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有了钱的时候才会真正觉得人在中国的舒适和快乐环境更重要。

同样,“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也一直在诠释着生活的真谛,就算你现在嫁到了一个富二代,但是,如果他不聪明而不勤奋,即使其上辈留给他一座金山银山,最后也会坐吃山空,走向衰败。

有多少长辈曾经告诉过我们:美不能充饥,帅不能恒久,婚姻生活的甜蜜,更加需要的是伴侣的适合、温柔、体贴、陪伴、智慧和勤奋??。

…… …… 余下全文

篇六 :《非诚勿扰》影评

浅议《非诚勿扰》

0940410

蒋博文

内容摘要:这部影片通过长镜头、蒙太奇等影视艺术表现手法配合冯氏一贯的美学特征,塑造一个饱满幽默的主人公秦奋,并通过他的征婚故事,展现了人生百态,一个接一个的笑料也成就了这部商业贺岁大片。

关键词:表现手法 冯氏美学 商业气息

正文:影片讲述了一位“三无伪海龟”秦奋怀揣着发明专利的买断费踏上征婚旅途的故事,茫茫旅途上,各种人,各种人间百态交结出了这样的一幕温馨喜剧。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看完这部影片的感受。

一、长镜头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 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

影片中,秦奋陪着笑笑去北海道了解她的一段感情,期间经常会将镜头拉到北海道美丽的景色长达几秒钟。尤其是在秦奋向教父忏悔的时候,镜头时常会对准笑笑、海景、教堂、田野风光等等很长时间,什么也不交代,看似镜头只是在等待秦奋“无止境”的忏悔唠叨,实际上细细想来,从笑笑答应做秦奋女朋友以来,情节一直在向前发展,让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考虑秦奋真的拣着这么大一便宜了,如果他真的跟笑笑在一起了,笑笑心里会一心一意装着秦奋吗,他们能幸福吗?一直都是导演用镜头推着情节发展,继而引导着我们观众的思路,在邬桑与笑笑认真聊完以后,也应该给观众一个自己思考的时间了,于是这样看似无意义的长镜头出现了。它给了观众一个时间在享受北海道美丽自然风光的同时回味思考,如此想来在这样一部情节紧凑的商业片中出现这样“无意义”的镜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声音

总体说来,这部贺岁片并没有为了营造贺岁气氛而故意弄得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整部影片都是在一种安静温馨的氛围中进行的,这得益于导演将

声音很好地运用于影片。

…… …… 余下全文

篇七 :非诚勿扰影评

影片的主线是一大龄海归剩男葛优通过网上征婚,与一个又一个女性见面串联起来的故事。影片一路铺成了各种方向的信息,秦奋的相亲对象们——同性恋者、墓地推销员、性冷淡者、未婚妈妈......,个个扑面而来,现代人的征婚与唱着“二十年后我们再相见”的年代比自然很难再清新纯朴起来,最后终于报得美人归的爱情故事。

故事框架俗套,但内容并不乏味。相反,影片从一开始所谓“分歧终端机”的发明到秦奋与各个女孩的奇异相亲过程乃至最后笑笑(舒淇)的跳海自杀,一切都安排地紧凑按不潦草,舒缓而不拖沓。而且外景拍摄也特别用心,很美的地方。想“非诚勿扰”一定是08年中国最美的电影。冯小刚用了很多的广角拍摄和长镜头的使用。随着那艘画舫,在西溪湿地的水塘中缓缓游过,两边绿叶如茵,细水长流,整个人的心都安静了下来;而看到北海道那一大片向日葵,多少MM忍不住惊叹:好美啊!从西溪湿地到海南岛直至北海道,西溪湿地的一曲溪流一曲烟、海南岛碧蓝的海水,北海道的盛开的向日葵,难怪冯小刚在采访时说电影的拍摄就好像是一场度假,真是羡煞旁。

从阿里斯托芬开始,喜剧故事所带来的意义往往不仅止于行动,而更含有对社会文化甚或人性的探索和认知。光影岁月,喜剧电影似乎更容易也更擅长记载一些很快就会湮没于时间波涛中成为经年往事的枝枝叶叶,从而使人们从银幕上的另一个自己中得到欢乐,从而使人们不那么寂寞到无病呻吟,从而使人们不至于思索到困顿。冯小刚的技巧老化已经有所凸显,但冯氏喜剧的特色依旧未减,善于搭准观众的情感脉络,理顺社会的动荡神经,《非诚勿扰》中处处可见身边事,时时可发此时忧。所以我们津津乐道片中股市那江山万里红的景象,尽管我们知道那是虚假的。所以我们满怀欣喜看到笑笑借着琼瑶阿姨的经典落水戏,从此罗愁绔恨,化为乌有,投入秦奋的怀抱,带来了香艳俗套的照日花开、临池月满的结局,尽管我们知道那是飘渺的。

《非诚勿扰》的热闹建立在匍匐的人性之上,秦奋马不停蹄寻觅另一半的“眼”于我们来说便是一个视窗,这视窗展现的众生相里,我们看到了无奈的退让、唯唯诺诺和犬儒交错的生存哲学,也看到了真诚、理解与勇敢。各类人物背后所附有的这个社会中的某些人的性格,让我们感受到影片有种强烈地与当今观众沟通与了解的渴望,所以故事可能不够感人至深、镜头可能不够精准富有深意、表演可能不够坦率真实,但这部看似谄媚逗笑的电影,已经流露出了它值得称赞的情怀。

…… …… 余下全文

篇八 :非诚勿扰2影评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非诚勿扰2观后感

非诚勿扰2是一部典型的爱情喜剧片,结合非诚勿扰1的发展来看,整部电影是在延续秦奋和梁笑笑的爱情。可是作为爱情喜剧来说,2中的爱情戏份却并不是那么浓。非诚勿扰2中的爱情似乎是在为死亡做铺垫。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被一部电影组合在了一起,我想这会使感悟生活的人发生许多共鸣的吧。

影片中承担爱情内容的人物是秦奋和梁笑笑,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芒果和香山似乎也诠释了不同的爱情观,特别是影片开始的那场盛大的离婚典礼。或许这就是冯氏幽默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一场盛大的离婚典礼想要表现的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诱发观众的笑声还是为了票房利益,商业价值呢?我想,断然不能排除这方面的因素,可是根本目的应该是引发人们的反思吧。当今社会,把婚姻当儿戏的人不在少数,这似乎有违背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影片中另外一段试婚的片段也颇为精彩,试婚从七年止痒开始,引发观众深思。现在的婚姻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七年之痒似乎像一个符咒,成为许多现实生活中离婚的导火线。这也与影片中芒果与香山的离婚典礼有巧妙地联系。冯小刚是一位很聪明的导演,他把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些小事用他的方式放大化,让观众看

见,让我们反思。房子,车子,票子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成为了许多女生嫁人的标准,不得不说,梁笑笑接受秦奋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每个女生都会梦想自己是公主,可是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也就缺乏了做公主的首要条件了,况且梁笑笑自己的自身条件也是很优秀的。她真正的爱情是不在秦奋身上的,对于秦奋,她也不过就是被感动以及一种习惯,一种依赖罢了。对于一个婚姻来说,一个有安全感的丈夫,有物质条件的生活就比较美满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和自己深爱的人过上美满婚姻生活的。而且爱情最终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记得《蜗居》里的海藻说过这样一句话:男人好比一辆车,富男人好比宝马,穷男人好比奥拓,既然都会坏在半路,为什么不选择一部好车呢。梁笑笑的爱情观似乎也颇具代表性。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