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国戏曲观后感

中国戏曲观后感

中国戏曲>观后感(一)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去看那些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

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我真是井底之蛙呀!唉!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

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中国戏曲观后感(二)

戏曲,中国的文化源泉,却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现在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题,现在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戏曲这一个庞大的家族衰落不禁令我有以下的观点:戏曲的衰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时了,不流行了,自然就会被淘汰。它虽然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但有一点不可忽略,它也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工具,如果有比戏曲更好的娱乐工具,人们自然会向往着好的。大自然有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也就是说如果戏曲不能超越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新娱乐工具,那戏曲被淘汰将会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自然还有一个法则——适者生存。戏曲作为古典文化,如果一直因循守旧在那个世界中,不敢走向新世界的话,迎来的是会消失。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国戏曲欣赏课程观后感

中国戏曲欣赏课程观后感

中国戏曲,对于年轻人的我们未必十分关注,但我对中国戏曲还是很关注的,从小受爷爷的影响,我对戏曲也有点兴趣了,在大学,没想到我可以选到这样的课,我根据我的爱好就选了,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学到很多关于戏曲的知识,我通过查一些资料,自己写了一些对该课程的感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

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而我在这个学期毅然选择了《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这门课程。自己对戏曲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并不是很多,但却是有些兴趣的。白驹过隙,日月穿梭,十几周浅尝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后,感觉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竟是如此的巨大。

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再后来就到了小学历史课本的只言片句,接着是中学语文课堂上《窦娥冤》的文言文,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从最初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到课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的展示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这门课程主要对戏曲的历史、概念、发展、表现形式、内容及其涵盖的文化知识做了详细阐述,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门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加以影音教学的辅助,更让我们被戏曲它独特的魅力所感染。初听戏曲,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特殊的声乐甚至会认为“不好听”,其实,当你真正了解戏曲并懂得欣赏后,你会对戏曲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戏曲鉴赏这门课程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去“听”,去“听”什么和从戏曲中能学到什么并有所感悟。而后课堂上有介绍了文武场、声乐、乐器、脸谱等基本内容。为了配合教学,课堂上常常会放一些戏曲的视频选段,在学习京剧《红梅赞》时,老师直接装扮成江姐的样子,让江姐活生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而这个时候也是气氛最活跃的时候,看视频以及现场教学,使我们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更多的学生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门课,也喜欢上了戏曲。

《红梅赞》,《图兰朵》、《女驸马》、《贵妃醉酒》??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女驸马》,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其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女驸马》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课后感想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而我毅然选择了《中国戏曲艺术赏析》这门课程。白驹过隙,日月穿梭,短短两周浅尝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后,感觉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竟是如此的巨大。

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再后来就到了小学历史课本的只言片句,接着是中学语文课堂上《窦娥冤》的文言文,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从最初“优孟衣冠”的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到课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的展示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西厢记》、《白蛇传》、《野猪林》、《惠州女人》、《女驸马》、《贵妃醉酒》??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西厢记》,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其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

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它是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戏曲的观众不是用生活真实美来衡量戏曲美的,所以其形式美立足于传神达意。学会感受戏曲之中的美,能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一览中国观后感

20xx年十月,Discovery传播公司推出史诗巨篇《列国图志》。作为 全球媒体盛事,带领观众环游世界三十个国家,借助超卓的摄影画面、优质的 制作价值和先进的高清技术,前所未有地捕捉各国风貌。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恢 弘的视觉美感,让系列专辑《列国图志》成为Discovery传播公司的最新全球 巨献,帮助观众探索其世界并满足其天生的好奇心。旨在打造最全面的视觉记 录,记录下世界的历史、文明、地理、工业、科技和人民。中国毫无疑问的在 期中,《列国图志:中国》在Discovery探索频道上全球首映开播,我们的旅 程从 10月14日起正式启航。

影片是由外国人拍摄的,和中国自己拍摄的纪录片有着很多不同之处,给我们 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内容的多样

这部记录片从湖南的龙山,讲我们原本的生活形态——农耕、水稻种植;转到 上海,讲述进城务工阶层的艰辛;再到蒙古的赛马;中插将所有民族联系起来 的中华文化以及文字;继而转至世界都喜欢的中华武术-嵩山少林寺;再到体 操小选手-金扬;中间还穿插中国的饮食文化,当然还有中药;中间还穿插了 一位上海女生号称是为了增加工作机会而去整容的故事;还有甘肃缉毒女警的 工作与生活的故事,最后完结于中国传统的春节。

首先,整体看起来有点杂乱,没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事件穿插其中,都是一个个 独立的事件组成,有点不明所以的味道。其次,在涉及到中国的美食和中医方 面讲的比较概括,没有深入其中的解说,这和外国人不太了解中国文化有一定 的关系。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不足之处,不过,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选取的事件 大部分是为人所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我们所常见的一些人。纪录片中,观众 将加入种粮农户,他们正在耕种祖先已耕耘了十八个世纪的土地;少林武僧, 他们正在传授有五百年历史的修为功夫。观众还将分享梦想,十二岁的体操希 望之星渴望夺得奥运金牌;上海地产大亨正在探究长城脚下的生活如何面对传 统与现代的碰撞。

…… …… 余下全文

篇六 :百年中国观后感

“百年中国”观后感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师范) 2011级 任登芬

指导教师 孔庆茵

《百年中国》是一部迄今为止反应百年中国历史最为完整的文献记录片,它反思了中国百年的屈辱与顽强。这部片子是中国人民站在新世纪之初对过去的回顾,对未来的展望!

二十世纪对于中华名族来说:这是从屈辱走向自豪的世纪,眼泪与欢笑在我们心间;这是从贫弱走向富裕的世纪,乞求与满足我们全都记忆犹新;这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世纪,善良与宽容是我们永恒的情怀;这是一个从专制走向民主的世纪,呐喊与探寻是我们不变的性格;这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世纪,战争与和平我们曾历经沧桑!

当我的思绪随着片子回到那一百年前的旧中国,那一位位勤劳却饱受折磨的中国农民深深刺痛我的心。当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私利将祖国大地,一块一块奉上侵略者的手中我的热血再也无法平静,当看见中国人民在赋税的重担之下消瘦单薄的身影,我的眼泪已在盘旋。租界之内,外国人不坐车,却选择中国的人力轿子位代步工具,宴会的标志牌上“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字样。而另一方面,那些抽鸦片的“逍遥者”,那些被农民赋税养得肥胖之极的官员们??这一幕幕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刺痛着我的心。我只能攥紧手心,拍案痛心。国民生活水深火热,一笔一笔的赔款压在中国人民的身上。而统治者们却在为了自保为了权力争权夺利,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在国库空虚之下,只有在百姓的身上收刮。国人却只能忍受只能接受。不断萎缩的国土,长城的防卫功能不断减弱,割地赔款成为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痛苦与屈辱。国力的不断衰败与统治者们的生活确实鲜明对比。中国人名被当做小丑被变出来,然后被各国人殴打完结这样的一个魔术,在现在看来是何其的耻辱。而当时却没有人敢有怨言。不断被冤死的王公大臣,不断被羞辱的中国国民。有谁能为他们送上一句安慰?

当终于有人能够出来呐喊,终于有人用自己的行动开始改变着中国。那种欣慰,以及那种对先驱们的敬仰油然而生并不断增长,心中的喜悦也已然抑制不住。 1

…… …… 余下全文

篇七 :百年中国观后感

《百年中国》观后感

当我第一次听说老师要我们寒假里看《百年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非常不以为然,认为它只不过是一部非常普通的纪录片,就像大多数其他讲述中国近代史的纪录片一样,落入俗套。然而当我还怀着不悦的心情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的观点立刻改变了。紧接着,我以迫不及待的心情看了一集又一集。作业只要求我们看第一集到第二十八集,可我却一口气把五十二集都看完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纪录片,心中忽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五千年了,已经五千年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从来没有泯灭过,留给了我们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近代史,一个中国人不忍听说的名词,在我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一直不停地回响在我的耳边。近代史是什么?它是耻辱的同义词么?片中无数的画面不断交替着浮现在我的眼前。时间的灰烬铺平不了列强铁蹄碾过的道道划痕,漫天的黄沙掩盖不了那硝烟弥漫惨不忍睹的幕幕史实,湍急的碧波荡涤不了抛洒在历史长河中的沽沽热血。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对中国人来说是充满风云变化的半个世纪,也是充满黑暗的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人经历了五千年来最大的耻辱,感受到了五千年来前所未有的黑暗,但同时,也取得了最大的革命胜利。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一百年前,《马关条约》的墨迹还没有干,正在全中国人沉浸在失败的的悲痛之中的时候,正在日本人带着轻蔑的眼神望着他们的邻邦的时候,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席卷了中国,这场暴风雨的策划者有八个,他们有的身披欧洲中世纪骑士的铠甲,有的手持尖锐的钢铁长矛,有的挥舞这红白蓝相间的星条旗,有的黑头发黄皮肤,却拿着洋枪洋炮。这场暴风雨之后,清政府完全跪倒在了这些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从此,美利坚军队可以明目张胆越俎代庖地在气势雄伟的紫禁城里练兵,德国骑士可以在中国的黄土地上搞骑射比赛,并且用的是中国的毛驴,各国公使可以很舒适度地坐在金光闪闪的皇宫大殿的龙椅上拍照,乡间的麦地可以任由外国人的马蹄践踏??看到这里,我的心都凉了。中国人生活在列强的阴影之下,人人自危。

…… …… 余下全文

篇八 :传统戏剧(昆曲_青春版《牡丹亭》)观后感

青春版《牡丹亭》观后感

看到这次论文题目我颇为郁闷,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从未看过中国传统戏曲,说来很是惭愧。我只好向周围朋友求救,希望他们推荐给我一些好剧。收获真是不小,如:《穆桂英挂帅》、《窦娥冤》、《霸王别姬》????《西厢记》、《牡丹亭》等,我本来想看《西厢记》的,但后来我选了《牡丹亭》,因朋友跟我说这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我虽然没看过中国传统戏曲,但还是知道一些凤毛麟角的,不至于孤弱寡闻。《牡丹亭》我是知道的,但青春版就没听说过了,这让我有了很大兴趣,所以就决定看它了。

在看之前我决定先做一些功课,怕看不明白,听不懂。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现今已被称为“昆剧”。昆曲发源地苏州,它作为我国传统的戏曲,已经有600年的历史,兴盛于明清时期,后来逐渐衰败,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出现了传承危机。可喜的是,20xx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汤显祖本人也十分得意此作品,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

“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全剧充满朝气,非常赏心悦目,融合现代剧场和古典精神,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分上中下三本,从第一出“标目”演到最后一出“圆驾”,基本保持了剧情的完整。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