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名师讲堂观后感 jm

名师讲堂观后感

葛中 江明

近两年教育局举行了全县教师期待许久的“名师大讲堂示范课”,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最值得我欣赏、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点:

反思(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次听课,各位名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犹如把学生引入一个个美丽的百花园,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让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如:杨老师的《单数和双数》。开始上课,杨老师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数数,两个两个的数数,结果学生非常乐意,这样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时,引出课题,而后又通过摆数字,自然而然的引出双数和单数的概念,接下去,杨老师并没有象常规教学一样,直接进行大量练习,而是模数游戏,让学生自己总结认识了单数与双数之间和的关系。整个教学活动生机昂然。教师避免了繁长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自然得出,更易于学生接纳。邓老师的《角的度量》,他经验丰富,语言简练,教学基本功扎实,她在设计课上很善于抓住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一上课就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滑梯自己提问题,自己估算,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然后,他又根据学生爱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动口的基础上,得出度量角的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可以看出,正是这些良好的铺垫,学生们学的扎实有效!

反思(二)

王老师的“茶文化”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采取的是介绍——品尝——感悟的教学模式,通过她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茶,喜欢上了茶,我想,她这节课的意义还远不止如此,学生从爱茶进而感悟到爱茶文化,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祖国!可谓“润物细无声”。更让我深受感动的是王老师在课后的发言中,她用自己的教育者的执着来诠释着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这就是王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原因之一吧!刘素萍老师的身后的文学功底,学生发言时的精妙词语,让我深刻感受到老师平日里的养之有素。刘艳华老师的淡定,大气及自信确实自成一家,课堂可谓进得去,出得来!

…… …… 余下全文

篇二 :名家讲坛观后感

名家讲坛观后感

——许洪进

在我们学校举行的第十二届名家讲坛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赵主编给我们讲的关于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更是让我感触良多。

一、高效群体自学,保证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大爆炸,信息不断更新的时代,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若想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更新,学会一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培养起来,能够独立获取知识,那么就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东风主动性,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且增强他们依靠自身力量获取知识的信心,这对将来他们成才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这么说,谁掌握了这种自学能力,谁就能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大换届,能够在知识的大潮中游刃有余。

可是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过去培养学生自学常常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预习卡片或预习提纲让学生自己回家复习,其实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的预习作业是低效的,学生多半是应付,极少有人认真完成。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当学生真正预习之后遇到一些不懂得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还要等到第二天上课时老师来讲,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杜郎口中学一改过去传统预习方法,把它直接上成预习课,将个体自学拓展为“群体自学”。让学生在教室

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充分挖掘课堂上几十个学生的“群体价值”,讲“兵教兵”,“学习互助”的办法渗透到平时的课堂中。这样既能保证自学的顺利进行,又能将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把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一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人类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其他三种需求便会凸现出来。在这样一的和平年代,学生们衣食无忧,他们生活在办自己这个“小社会”中,自然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被集体认可,更进一步说是渴望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就感。那么如何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呢?洋思中学开辟出一条“展示”之路。让学生在不断地展示中获得这种心理满足感,得到一种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成就感。当他们的自信在班级中逐渐形成的时候,这种良好的情绪便会影响周围其他人。

…… …… 余下全文

篇三 :名师课堂观后感

《把发展语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名师课堂观后感

曾听了王松舟老师的《语文教学呼唤感性教育》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什么是感性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到当前语文教学理性泛滥,感性教育更能符合新课标精神。今个学期,为了让我们再次提高教学水平,指导中心领导特意拿了张光盘“看名师上课(语感教学篇)——王崧舟《荷花》”,让我们观摩学习,还在现场互相交流观后感,收获也颇多。除了对“语感”这个关键词有了更深认识的同时,也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语感的课堂实施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还是回味这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堂的几个片段吧!

一、导入很直接了当:王菘舟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荷花,见过荷花吧?还想再见吗?”播放一段有声有色的荷花图,把孩子带入荷花的清秀多姿画面,使学生犹如置身荷花世界。

二、注重表象与语言的整合,激活并积淀语感—问“你看到了什么?”

在老师一步步自然的引导下,孩子的回答由原先简单粗糙、不加修饰的“看到了开放的荷花”—美丽的荷花;“开放的、没有开放的、开了一半的??”—各种形状的荷花;“白色”—“雪白雪白”;到后来慢慢地用上形象贴切的成语,甚至会用比喻句来回答“我看到绿油油的荷叶像大圆盘,托着五颜六色??托着美丽的荷花。”更难能

可贵的是,他在作答的同时,还修正了自己的用词,孩子的回答一个比一个更精彩!谁说道理非得用“讲”的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孩子自己体验出来的永远比老师传授的来得有用!

三、一些问题设计也很新颖—“你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样在看荷花的?”学生的回答很丰富:认真地看、有滋有味儿地看(从哪儿体会到的?)、如痴如醉地看、仔仔细细地看(从看的荷花的姿态看出来)、想象地看、身临其境地看??如果我来教这部分,我可能会和一般老师这样处理:课文里的荷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呀?美在哪呢?这样的问题会让孩子只是机械地来找课文中描写得较为美丽、有趣的句子,而很少会去调动自己已有的词汇。

…… …… 余下全文

篇四 :名师大讲堂感悟

名师大讲堂感悟

今天已经是十二月份的最后一天了,接到通知要去听名师大讲堂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这一学期又要马上结束了。关于名师讲堂,我是这学期才有所接触的,总共听过三次。今天收到消息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教授来给我们讲课,顿时觉得更加好奇了。伴随着上课铃声的想起,我们认识了这位叫做Steven的教授。刚开始还怕英语不好,听不懂怎么办,后来才发现完全是多虑了,原来他带了一位老师做翻译啊。记得从小时候就一直听国外的教育怎么怎么和中国不同,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记忆最深的是我们有一位老师去加拿大学习,结果发现他们大学里才讲二元一次方程。以前一直都不理解,感觉外国人不重视学习,都是文盲一样。但是就是这样的晚教育模式,为什么就能培养出那么多的世界精英呢?为什么外国人一个个玩世不恭,却比我们要发达,经济条件要好得多呢?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教授给了我们一个似乎可以弄明白这些疑问的解释。

中国现今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一点无论你如何遮掩,也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动机也是受到孔老夫子的点化,而且这种影响随着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升高也在不断提升。中国人不止一次的强调要改变现行教育,国家也希望努力改变这一点,但是现实是,至少在我知道的现实中,从我小时候,到现在15年的过程里,还是没有实行。依然是15年前的应试教育。我有时候也搞不懂到底是谁给我灌输的应试教育思想,感觉是没办法改变。记得上学期我给一个孩子做家教。在闲暇之余和孩

子妈妈聊了一会儿。我说孩子很聪明,只是不认真,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这段时间一定要多做题,改掉他不认真的毛病,就要让他养成验算的习惯。孩子妈妈似乎有一点担忧,她说实际上她不想让孩子生活在考试当中,因为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是市级围棋大赛一等奖,更喜欢爵士舞。可是在中国,这些只能是永远的梦想,甚至会变成将来的幻想。孩子终究不会向自己希望的那样发展。以后只能随波逐流,因为考试是社会主流,有一股劲风逼的你不得不走这条路,即使你不喜欢到死。孩子妈妈告诉我,他们有亲戚在意大利,亲戚的孩子有时也会回国来看他们,她觉得那样的孩子以后才能成为自己,如果不是生意在身,孩子又太小,一定要让他在国外学习。然后,我尽然说了句让我至今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讲的话,我说,其实中国的教育也不是没有好处,我有一个同学,从小学习好,中文系的,现在准备去日本留学。他也完成了他的梦想。说完我就懵了,因为自己以后是搞教育的,肯定有护短的想法。但是做到答非所问,甚至是没有回答道根本,这让我瞬间觉得无言以对了。孩子妈妈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

…… …… 余下全文

篇五 :名师讲堂学习有感

名师讲堂学习有感

名师讲堂学习有感

10月17日我们一行六位老师到xx外国语参加的名教师讲堂活动。这次活动共有6位名师授课并讲座,是分别从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刚踏入语文教学的我来说,看到的只是外在的一些表象,如:轻松、热闹、有序、娓娓道来等,而对于其中包含的方式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理解起来确实有困难。那我就对我来说掌握较为轻松的两位专家来说一下。

自语文教学以来,对于写话,我一直特别头疼,对很多孩子有话可说、无话可写,提笔发呆的问题,一直感觉无计可施,在听了宋xx老师的写作课《我不想写作业》和《怎样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郭学萍老师《绘本创意写作》《从心出发,驶向无限可能》之后,心理好像有了一些想法,看到了方向。

宋老师的儿童漫画作文的指导模式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节课上,宋老师通过漫画,让孩子的思维跳跃,完全沉浸在漫画所带来的欢乐之中,在这里,漫画成了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学生才思泉涌。宋老师一边引导,一边教给学生基本功的运用。怎样设置关键词写句子,怎样用关键句拓展端,甚至每段前空两格都手把手的教授,一边引导还一边利用问题让学生练习说话,对语言进行梳理,学生非常喜欢。

郭学萍老师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长辫子老师”,她那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以至最后学生都舍不得下课,舍不得说老师再见。郭老师特别注重创新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未在场的老师分享了她自己的创意写作故事,她提倡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目的是唤醒儿童的想象力,让孩子在仿写中创作,如:看完绘本《我爸爸》后进行的创作,在观察中创作,如:玩桔子。在动手中唤醒,在日记接龙唤醒,在师生竞赛中唤醒,在集体中创作。她和学生一起读儿童诗,一起写诗,现场出示了一些她和学生写的诗,她认为,儿童诗是贴近儿童的文学样式,让诗进入教学现场,有利于唤醒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对美的感知,是为了让孩子拥有适宜的人生。

…… …… 余下全文

篇六 :名师大讲堂听后感

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名师精品课观摩活动听后感 ——执笔者:邓霞

20xx年9月23日至25日,我和胡慧老师非常荣幸在学校的派遣下,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承办的全国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虽然两天的听课很辛苦,但是本次活动的中心理念——“新知识,新理念,新境界,新感受”让我们收获颇多。在紧张的两天学习中,不但饱览了七位名师的真功夫,而且还聆听到他们的讲座,受益匪浅。下面,就这次所听的几节课谈几点感悟和思考。

纵观这七位老师的课例,我感到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是以生为本,都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并且每位老师都各具特色,用自己教学上的特长去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七节课,给人的总体感觉是:

1、充分发挥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求本务实,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

2、真实,少有作秀的感觉,不是表演,而是真实地上课。

3、朴实,少有漂亮的课件,没有什么花哨的环节。

4、扎实,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扎实,课堂教学少了许多浮躁,不一味追求活动的热闹,而更注重课堂的实效。

就先说说唯一的一堂作文示范课吧!——“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教育模范人物”宋运来老师的“儿童漫画作文”。他利用了孩子们爱看漫画的特点,利用儿童漫画“趣”的特质、艺术化的生活,很好的解决了学生习作过程中没有兴趣和没有内容这两方面的问题。 在本节作文课中,宋老师还非常注重孩子们的习作基础教学。他并没有一开始直接出示漫画,而是在亲切询问“孩子们,你们的班主任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啊?”为导入,在引导分析一小段描写人物外貌——“老师头发的文段”和“两组表示伤心、快乐的四字词语”之后,幽默风趣的出示第一幅漫画,说:“我们来轻松一刻吧!老师带来了一副漫画,请你打开想象之门,展开超级想象”,指着图上的一个大大的椭圆问:“这是什么?”孩子们在较紧张的基础学习后,听老师这么一问,兴致一下又高涨了,都纷纷猜测:“是个大鸡蛋,是口池塘,是个操场吧,又很像橄榄球哦,像车胎,像一个人的头……”

…… …… 余下全文

篇七 :名师魏书生视频讲座笔记及观后感

名师魏书生视频讲座——让民主与科学走进班级管理之民主化篇

课堂笔记:

班级管理的两大特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民主四段:

(1)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2) 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3) 发展每个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4) 决策过程要民主。

科学三段:

(1) 建立计划系统

(2)建立监督检查系统

(3)建立总结反馈系统

名师魏书生视频讲座——让民主与科学走进班级管理之民主化篇观后感

中华教育圣坛,人才济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又如美丽的夜空,星汉灿烂,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各领风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是博大精深的,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他对教育改革所倾注的热情,为众人所景仰!

“相信每位班主任老师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都积累了许许多多、丰富的经验,建议各位老师?千千万万坚守住自己成功的经验,决不放弃、绝不动摇、一点一点的拓展?,相信你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越来越好”魏老师是全国的名师,他首先能肯定全国班主任的工作,在肯定自己工作经验基础之上,学习新的经验,这一番话也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的学习、今天学张三明天学李四,不要一天一个新花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搞扎实。

一、“松、静、匀、乐”伴我成长。

魏书生老师强调“松、静、匀、乐”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早晨已进校园“松、静、匀、乐”的和同事打招呼,“松、静、匀、乐”的备课,“松、静、匀、乐”的上课,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在生活中我们支付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如:在备课时,一边写一边牢骚?都写多少遍了,不写不行吗?不行校长要检查??随便写写不行吗?不行要是让人查出来怎么办?,一边写一边烦,一边写一边狠、一边写一边怨,这无形中增加了许许多多的成本,你想烦也得写,恨也得写,还不如“松、静、匀、乐”的写,你就想备课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啊,一边上着班一边拿工作的时间练自己的字,一边写着字还一边回忆着自己以前上课时最难忘的情景,一边备课还一边看别人成功的经验,用于自己的课堂,这是何等高兴的事情啊。一边备课一边高兴,一边高兴一边备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备课结束“松、静、匀、乐”走进教室。组织教学“松、静、匀、乐”,和后进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挥手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结束“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上街买菜 “松、静、匀、乐”,讨价还价 “松、静、匀、乐”。只有教师“松、静、匀、乐”才能感染学生。

…… …… 余下全文

篇八 :观看名师课堂有感

观看名师课堂有感

前几天,语文组通知让我们语文老师观看名师课堂,我在网上观看了,听了以后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学习,我的体会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如何让课堂有引力

老师讲的很透彻,不是没有好学生,而是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看到名教能把学生教的那么好,我对自己进行了长时间的反思。可能和我们的教法、态度、职业精神等有关系。

首先让学生喜欢老师

1、我们上课,不仅仅只有去教就可以的心态,而是上课要精神饱满,有激情。课堂上,老师要是有一点“困意”,那学生就得睡着,老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这就是所谓职业精神。

2、课堂可以加游戏,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这节内容是什么,同时耐心指导学生,热心与学生交流。有些时候,不像是在上课,就像是在课下讨论问题一样,师生都不拘束。

3、要爱学生,亲切对待学生,对学生有信心。学生时时感受到“老师关心我”“老师对我好”。特别是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更应该为他们制造机会,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及时夸赞学生的亮点,纠正要害。老师说:“你答错了,但我还是表扬你”。我表扬的是你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就以此为例,分析错因,改正过来,并提醒全班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应注意什么。 其次让学生喜欢课堂

1

1、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听到对答案就满脸堆笑,一听到错答案就就横眉怒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不错才是不正常的。我认为,关键我们要做的,一是要有效地利用差错资源,错在哪?怎样想才能不错?这正是老师要指导学生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回答错了也不怕的感觉。

2、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尽情表达的机会。对于重点问题,老师安排学生展开讨论的时间充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问的最多的是: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你认为他说的对吗?通过大量同学交流,师生交流。最后,找学生归纳出几种情况。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掀起高潮。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