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心花路放》观后感

《心花路放》

-----人生从来只是寻找,而你寻找的都是自己失去的 当看到宁浩、黄渤和徐峥这三个名字“绑在”一起出现在大银幕上,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心花“路”放。暂不提宁浩的《疯狂系列》和他备受争议的《无人区》,看看之前徐峥自导自演的《泰囧》,我们就可以看出公路电影确实常常诞生经典。因为只有上了路的人们,无论前途光明亦或是黑暗,总能在长途的奔波和各种出其不意的际遇中,给人以人生的思考和情感沉淀的空间。

《心花路放》电影的灵感就来自编剧岳小军的一段经历。岳小军两年前曾经在情感上出现了一些困惑,宁浩就劝他,然后他们开着车一路从北京到了广西北海。这一路也是岳小军的治愈之旅。在影片中,岳小军演了那个耿浩和康小雨第一次见面的梧桐客栈里刷墙的老板。多年以后的耿浩在好友的陪伴下再次来到那里,再次看到那面签名墙,耿浩擦去了墙上的字,似乎他已放下了过去。可是在我看来刻在墙上的字可以抹去,但是刻在心里的情意却难以泯灭,只有将记忆变成回忆,怨恨变成祝福,这样的人生才完美。就像史铁生的一句话: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电影虽然非常的搞笑,但是却不低俗,用一种诙谐来阐述着人生的道理。影片中的非主流小姑娘,虽然很跳脱,但是她身上所迸发出来的青春张力,敢爱敢恨的个性却是许多年轻人身上的共性,嚷嚷着要跟耿浩走的她,最后却发现那个一直站在她身后默默付出的杀马特小青年才是自己内心的归宿,也许有时候到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发现那才是自己最宝贵最应该珍惜的东西。那个行事极其不靠谱的郝义,虽然一路耿浩和郝义吵吵闹闹,可是最后你会发现当你不开心,当你难过的时候,当你生病的时候,当你被人欺负的时候,第一个陪伴你身边的是他,第一个为你对抗站出来的还是他。就算是吵架要打起来,他的枪也只会对着天空放。最后云南的那场,耿浩被对方已经打的倒在地上的时候,他笑了,我相信那是因为耿浩知道,他最信任的人来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本来该是催泪的情节,而此时导演调皮的恰到好处的,自我调侃着基情的时候也正是大家都在爆笑说"如果这都不算爱",水到渠成而不是刻意卖腐。镜头的切换让喜剧效果加倍。 影片的最后切出郝义的婚礼,一直执着于寻找刺激激情的他彻底被执着痴情

…… …… 余下全文

篇二 :心花路放观后感

心花路放观后感

心花路放>观后感(一):一部仅仅让你发笑的电影

曾经的穷小子,突然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爱情,那是什么感觉,我能够体会。明明穷得啥都没有,却觉得自己是世界之王,拥有着世上最宝贵的财富——一个自己最爱的人。然后天崩地裂,变得一无所有。你以为人受伤之后,真的都会学会看开的吗?

可以说《心花路放》是今年不容错过的院线国产喜剧片。集结黄渤、徐峥两大喜剧型男,类似《泰囧》的笑泪掺和的家庭题材叙事,宁浩成功地借鉴了《泰囧》的成功经验。但是不止于此,精巧打磨的>剧本,唯美的镜头,绝妙的打乱时空梭织两条不平行的主线叙事,使本部影片在收尾时带给人强烈的观影愉悦。

前段时间内地上映了不少票房不错的喜剧片,这些片子High完正片后总会意犹未尽,在片尾滚动字幕的时候继续用彩蛋、花絮来为提供附加笑料。所有的平淡无奇都在最后一刻时空汇聚变得不一样。时空线很棒!果然是编剧组的作品,梗埋得真好,笑点也是赞绝。马苏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好演技,本色出演棒呆。

观众更是笑得精神亢奋,回家路上都跟打鸡血似得。可是《心花路放》却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因为他的结尾放弃了彩蛋、花絮,而是附赠了一首温情的小歌。你会发现刚才你跟着徐峥和黄渤经历了一路疯狂的猎艳之旅,却并没有让自己疯开了去,而是在最后收了回来。可以从疯狂的宣泄回归到了平和的审视,这才是《心花路放》高级的地方。

袁泉果然是文艺女青年代表,细节拿捏到位。可惜导演对文艺女青年偏见颇深,女主形同虚设,机油才是王道。之前批评那些卖座喜剧不高级,被粉丝乱骂淹死。这次可好了,有《心花路放》做样板,可以让你们看看高级喜剧究竟高级在哪里。

杀马特广场舞阿凡达都透着浓浓的屌丝气息,不过宁浩拍这种片已经是得心应手,喜剧效果比《泰囧》好。不足之处是从机场送别戏就开始泄气,直到最后结构上的小惊喜扳回一城。高级喜剧的笑点是藏着的。市面上大部分喜剧片,我们看预告片基本上就能看到片子里最爆笑的那几个点。而《心花路放》正好反着。

…… …… 余下全文

篇三 :电影《心花路放》观后感

电影《心花路放》观后感

电影《心花路放》观后感

《心花路放》是国庆节的大片,票房遥遥领先,直追去年的《泰囧》。今天下午我去看了,票价还很贵,大人票70元,儿童票35元,不过,我觉得《泰囧》更好看,王宝强,徐峥和黄渤都是当下的票房大咖票房灵药,当然我觉得王宝强和徐峥搭档更强,黄渤和徐峥搭档感觉默契度稍微差一点,有点两人争抢第一男主角的感觉。

《心花路放》是一部喜剧情感片,也是一部公路片,还是一个风光片加小品串联的集锦。总的说来,剧情一般,笑点中等,导演的手法还算比较新颖,有些小花招,比如刚开始黄渤像个工人一样操纵砂轮切割家具,粉末四溅,就很有大片的气势,结果却是法律也允许不必分割财产的冷幽默。整部戏就是围绕着离婚和结婚展开的,悲催的是以黄渤离婚开始,以徐峥和阿凡达女郎陶慧结婚告终。本来是徐峥陪着黄渤玩,结果却是黄渤陪着徐峥玩了一趟去大理,幸运的是,最后黄渤在徐峥的婚礼上认识了焦俊艳,还算苦尽甘来,老天垂怜。

故事的重点是,徐峥口头说在路上要帮助已经离婚的黄渤找女朋友,实际上是他自己在泡妞,完全不顾黄渤的感受,最终激怒了黄渤,徐峥还挥舞关公大刀和黄渤的雨伞大战起来。

剧中的亮点是,黄渤拿钱来逼马苏说我爱你,马苏很想要钱,但是又没演技,应付了事,怎么也达不到黄渤的“要走心”的要求。还有一个是周冬雨的杀马特三角恋,扯到了一个非著名的技校京西技校,可周冬雨非要认为京西技校和蓝翔技校一样有名,一样强!

比较唯美的是,黄渤和袁泉的一段倒叙回忆他们的初次相遇,他们在大理的梧桐客栈相识,袁泉还带了一条狗,叫做“对不起”,两人在留言墙上写下了“耿浩 对不起康小雨”,最后耿浩(黄渤)面对现实,把“对不起”改成了“祝福”。大理的风光,美在洱海,海面碧蓝碧蓝的,美得让人心发颤。大理的山,一望无际都是层林尽染,那些树跟油画一般,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难怪他们仨(黄渤徐峥和张俪)骑着电动车在洱海的路上兜风,别提心情有多么舒畅了!

…… …… 余下全文

篇四 :心花怒放观后感

勿忘本心

——谈谈《心花怒放》

首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好电影。

我们常说,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样东西,会有不同的感受,电影亦是如此。

《心花怒放》上映的时候,就去看了的,但是也只是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喜剧外衣下的悲剧,真实地反映了生活中不同类型人的一种形态,也表现了现实的残酷,但是却没有更深的感受,或者说体会。

昨夜,恰好又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也许是这段时间的一些事情,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第二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再看待电影中的那些人物,却有着不同的感悟。我不禁发现,宁浩导演是如此生动地刻画着每一个人物,从放荡不羁的徐峥;再到用情专一、敢爱敢恨的黄渤;再到看似随便、内心却认真执着的“阿凡达”舞女;再到“杀马特式”的#f@1女;再到狐假虎威、装模做样的“黑社会”;最后到引发我最深思考的、在电影中遗忘初衷、失去本心的袁泉;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对他们性格的表达是如此深刻,如此真实,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可以跳出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看生活中的人和事,体会一下生活中不同人的酸甜苦辣。很多人说不怎么看得懂这部电影,那我只能说你太不懂得生活了,太不懂得观察了,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必然少了很多乐趣和痛苦。

徐峥的放荡不羁是整部电影的重要喜感所在,我很理解他的心态,也理解他那滑溜的一张嘴巴,徐峥典型地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心态,对感情的随意和放荡不羁,也许这么说并不准确,徐峥也并非是一个玩弄感情的人,其实对于徐峥而言,他根本就没有打算投入感情,看徐峥对黄渤,不也是重情重义,肝胆相照,总体而言,算的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好兄弟了,靠谱的人并非要时时刻刻都靠谱,平时随意、放荡不羁,但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扛起自己的责任,自我牺牲,为他人付出,这就是靠谱的人。所以,看人是不是可靠,一点不要只看他平时,一定要看在朋友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他的表现。既然如此,为什么徐峥那样随便对待女孩子?他在爱情上是否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呢?其实我觉得并非如此。刚才就提到,对于徐峥而言,和那些女孩子发生的那些事情,他并没有也不打算付出任何感情,既然如此,又从何谈来他对感情不负责任呢?可能大家不太理解,没付出感情和对感情不负责任有什么区别吗?有,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我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徐峥变成后来那样,或许是世俗社会的渲染,或许是曾经受过伤,以致于他不愿再付出感情,这样便不会再受伤,可以活得很轻松,很快乐。没付出感情的意思就是,我从来就没有打算爱你,为什么我还要负责?付出了感情却不负责任的意思是,我打算爱你了,但是因为一些事情我就放弃了,我不爱了,也不负责了。看出区别了吧,前者是不愿意付出感情,但是这种人一旦付出感情,也可能非常认真,非常负责,不会轻易放弃。后者是指,我付出了,但是我可以轻易动摇,轻易改变,轻易放弃,是啊,我昨天是爱,但是我今天不爱了可不可以,我不想对我的爱或者承诺负责了,OK?这两种情况,当然都不好。对前者而言,我们只能说,他还没有遇到那个他爱的人。但对后者而言,我们只能说,他还不懂得爱情,他还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成熟。我们可以说徐峥随便,但是不能就说他对感情不负责任。对于“阿凡达”舞女,其实徐峥原来也是抱着很随便的态度,没有打算付出任何感情,在徐峥看来,我不过是玩玩,玩玩要付出什么感情啊,但是“阿凡达”舞女的认真执着,完全打乱了徐峥的计划,也感动了徐峥,她唤醒了徐峥的内心,让徐峥了明白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让徐峥愿意去认真一次,愿意去付出感情,就因为真的认真付出了,徐峥就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娶了“阿凡达”舞女。如果徐峥真的是一个对感情不负责任的男子,他爱上“阿凡达”舞女后,也不一定要和她结婚吧。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丝路花雨观后感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我和同学们有幸观看了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出演大型名族舞剧《丝路花雨》,舞剧《丝路花雨》是以雄伟深邃的敦煌莫高窟和无与伦比、美轮美奂的敦煌壁画为背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把一个反弹琵琶的佛国故事,演绎成人间的悲欢离合。丝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这部舞剧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以和平、友谊为主题,通过敦煌画工神笔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伊努斯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地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敦煌文化的光辉艺术形象和中外人民友谊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丝路花雨》以中国唐朝极盛时期为背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 它歌颂了画工神笔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高度颂扬了中国和西域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再现了唐朝内政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的盛况。《丝路花雨》曾先后访问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丝路花语》剧是首创于19xx年,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丝路花语》“为中国舞蹈剧开辟了新路”。 此后多年,此剧在全国各地久演不衰,所到之处盛况空前,期间还先后到中国香港等地区以及朝鲜、日本、意大利、泰国、法国、拉脱维亚等国家,至今已演出了1800多场,成为东方艺术的奇葩,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

首先来简单的介绍下这部舞剧的剧情,丝绸古道上一场风暴过后,敦煌画工神笔张救起了快要昏死过去的波斯商人伊努斯,而神笔张的女儿英娘却被路霸窦虎抢走。 1

出落得美丽动人的英娘被抢走后沦为舞伎,在街头卖艺,波斯商人伊努斯为救命恩人神笔张赎回了英娘。莫高窟里,画工神笔张以女儿的舞姿为原型找绘出一幅幅壁画。市曹在壁画上看到了有着婀娜舞姿的英娘,想把英娘招进官府,占为己有。情急之下,神笔张把女儿托付给伊努斯。最后,伊努斯把英娘带回波斯的路上,市曹带着同伙企图杀害他们,神笔张点燃烽火呼救,结果自己却血染大漠。然而,善恶终有果,在敦煌多国交易会上,英娘在伊努斯的帮助下借卖艺潜入会场,揭露市曹等人的罪恶,大唐节度听后一怒之下下令斩掉恶人。 很多看过演出的观众说,这部舞剧的出彩之处非常多,首先是故事动人,看起来仍然像电视剧一样跌宕起伏。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除了曲折的故事情节,《丝路花雨》熔合了中国古典舞、敦煌舞、印度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波斯酒舞、土耳其舞、盘上舞、新疆舞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它被称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 …… 余下全文

篇六 :花儿怒放观后感

花儿怒放观后感

青年导演毛小睿希望,影片能“透过最简单的动作尽量深地刻画人物”,为此,他找来了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刘烨担纲主演,使影片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浪漫气息。

刘烨在影片中的教师造型很有个性,不是黑衣黑衫,就是牛仔裤白衬衣,还理着一个板寸头,但他教育学生的方式也颇具新意:让学生在课堂里倾听大海的涛声;带领学生到大街上去观察社会;把胆小学生的画托女朋友在画刊上发表……他的行为举止获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拥戴,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要用心呵护他们,都会成为花儿怒放。”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要你认真呵护,他们都会回报你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花朵。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青年人和一群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丁天刚就任初三(4)班的班主任,就被他的学生来了个下马威。可是他并没有计较,相反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带领大家开展课外活动,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和信任。生性调皮而聪明的施皓;学习成绩不理想却在绘画上有一技之长的马骏;因失去母爱而性格孤僻的韩冰;还有唧唧喳喳却乐于助人的李晶……这些性格迥异的孩子们与丁天一起度过了他们人生路上一段至关重要的成长历程。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消除了彼此的误解,共同面对挑战,度过难关,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不使这两个问题尖锐对立,因此就无从纠缠撕打,筋疲力尽。他只是旨在塑造一个另类教师,让你回味,让你不忘,让你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或者是年轻时代——轻轻松松、颇为愉快的拍成青春故事然后成为光阴的故事。

与其说绕开,不如说缺乏力量探讨。而且探讨的结果一定是吃力不讨好,因为这个问题社会本身就没有定论。在校长教育新来的麻辣教师丁天“考试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时我们就知道了,导演观念是妥协的,含混不清的,他只要抓表面的流光泛彩、他只管拍他的麻辣教师,只管打倒70年代、80年代那些中生代、新生代的家伙好了。潇洒一点没什么不好,但有力度、哪怕是失败的思考也许会使片子更具有评论价值。

…… …… 余下全文

篇七 :《心花路放》影评

再回首,我一笑而过

------评《心花路放》 《心花路放》是20xx年度最受人追捧的电影之一。影片讲述了郝义为帮耿浩走出离婚的阴霾,两人开始了一段搞笑疯狂的猎艳之旅的故事,导演宁浩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与情感选择活灵活现的放进观众视野,用荒诞的喜剧效果、多线索叙事及巧妙的蒙太奇剪辑展示出在这个高度消费的世界里,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理想等丑陋并有趣的另一面。

物欲时代的情感隐匿。电影一开始便是升格镜头,展现耿浩在切割两人财产时的煎熬与不舍,四溅的火花激荡着观众的心,割掉的不仅是两人的情感纽带,更是爱情的不复存在,其中对于陶瓷娃娃的特写镜头,直击观众心灵,隐喻了两人关系的决裂,暗示了耿浩对爱情的留恋,和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纠结与痛苦。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耿浩在机场主动给康小雨打电话,嘈杂的飞机声,喧闹的候机大厅和孤寂、落寞的耿浩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耿浩内心的无助与空虚。在听到康小雨要结婚时,导演特意用长镜头的拍摄方式,将耿浩僵直的身体、压抑的哭泣完整呈现出来,这组长镜头的使用表现出耿浩心中的矛盾与苦楚,揭示他并没有完全走出离婚阴影,让观众深刻感受到

人物内心情绪的多重变化。康小雨作为本片的另一条线索人物,她的情感世界也是同样的隐匿空虚。影片中康小雨在家中修水管,冷色调的设置将她冰冷,痛苦的内心淋漓尽致的展现,运用特写镜头拍摄了她用脚夹起工具的过程,暗示了她情感生活的空缺,隐喻了快节奏都市生活下的人们的孤寂与苦楚。导演在影片中对于人物的特定场景设置,不仅展现了人物丰富且鲜明的性格,也让观众在观影中有代入感,反思自己在这个物欲时代的情感隐匿与内心悲苦。

人生阴影的坦然面对。耿浩在面对与康小雨婚姻破裂的情况时,他放逐自己,跟随郝义来到大理寻找过去,吉他独奏的动感音乐,让我们体会到耿浩内心的矛盾与决心,虽然途中经历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件,但整片洋溢的暖色调以及舒缓、柔情的音乐都隐喻着耿浩能够放下过去,释放自己的压抑与痛苦的结局,也彰显了本片直面面对人生阴影。在他回去“夜色”与众人时,五彩缤纷的玻璃作为前景,声画对立的手法完美运用象征着耿浩内心的豁然开朗,展示了耿浩从懦弱躲避到正面面对人生阴影的变化过程,丰富了人物性格,突出了本篇主题。“阴影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正面面对过往,坦然面对生活,也能解放自己,而人生也只能自己放过自己。

…… …… 余下全文

篇八 :心花路放 影评2

《心花路放》:且行且珍惜

心花路放影评2

宁浩电影的类型其实很难界定,原因在于他所模仿和借鉴的类型对象本身便具有面目模糊的不确定性。可以这么说,他的电影并非经典意义上的类型电影,而是有着越来越模糊的边界、越来越呈现出混合与杂糅倾向的当代类型产物。这一部《心花路放》其实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公路电影,虽然主人公耿浩(黄渤饰)遭遇情感问题,被好友郝义(徐峥饰)带离北京展开一段疯狂的人生之旅,但是却由于前妻康小雨(袁泉饰)在过去的段落相互交织,同时宁浩并没有打算用路途反映人生,更多的是一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转变。从外在的公路表征,探讨的是人物面对现实困境后的放下与解脱。这部影片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黑色电影。

《心花路放》以一对

难兄难弟的由北向南的

旅行开始,沿路遇到各色

人种。不论是一向玩世不

恭的郝义,还是陷入离婚

“阴影”的耿浩,通过这一

连串啼笑皆非的“传奇”经

历后,对兄弟俩在身体上

与精神上进行了大幅度

的“改造”。影片中的两位

男主人公各自遭遇着不

同的人生失败,耿浩作为

现实中失败的小人物(婚

姻失败),郝义作为表面

成功却人生失败的小人

物(情感失败),说到底,

两人都是为情所困。电影

采用“非线性”叙事模式,将多条线索杂糅在整个故事框架中,成就了零乱有秩、多元融合的电影叙事时空。影片的主线以耿浩遭遇离婚危机,而自己深爱的妻子已与一位有钱帅气的男士携手,这对于一个之前是创作歌手而后为了生计买卖音响的男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变相的自尊心凌辱。在好友郝义的怂恿下,他踏上了一条寻找慰藉窗口的疗伤之旅,对于他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式——逃避。当这条主线进行时,另一条线索变呼之欲出,作为前妻一方的康小雨。尽管影片中仍有其他女演员的出现构成了耿浩与郝义的旅途“风景”,但是康小雨似乎在慢慢解答之前所有对于这段逝去爱情的疑问。这样的对照,充分反映了现实中的诸多方面,并未脱离实际,有助于理解整部电影。有趣的是,这两条线索各有各的混乱遭遇,不论是康小雨在酒吧的恼人遭遇,还是耿浩与郝义的奇葩遭遇,到了影片最后,导演巧妙地将两者相互联系,用一场匪夷所思的打斗画上句点。盖·里奇的“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叉碰撞"的结构型喜剧模式被成功运用,却有了中国本土的特色。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