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鲁冰花》观后感

《鲁冰花》观后感

优秀的作品总能让人有所感悟,有所深思,或悲或喜,或圆或缺,不管形式如何,总能在观众的心里荡起一圈涟漪。《鲁冰花》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让人看后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感觉要表达,关乎童年,关乎亲情,关乎贫穷,关乎不公??当然,也关乎教育。

影片中最令人反感的莫过于迂腐平庸的校长和他底下几个趋炎附势的教师。学校本是最圣洁的地方,本是独立人格和个性思想的净土,可是片中的校长和教师却受制于财大气粗的乡长,在乡长面前点头哈腰,阿谀奉承,俨然一副奴才相,大选之前一套西装就可以让他们服服帖帖投上乡长一票,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知识分子该有的尊严,也看不到一点身为人师该有的情操。校长如此,教导组长如此,普通教师如此,那学校还谈何独立,谈何圣洁?在这样的校园风气之下,很多事情都会被扭曲,比如,穷人的孩子即便拥有极高的天赋也没有出头之日,正直的教师即便拥有渊博的才学也只能遭人挤兑。

影片中最令人怜爱的莫过于天真无邪的古阿明。古阿明虽然调皮捣蛋,成绩倒数第一,但他却拥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可惜,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成绩不好,会画画又有什么用?更何况,他的天赋并不被人们认可,尤其是教导组长,一直认为他只会胡写乱涂,根本不能跟规规矩矩的乡长儿子相比,还有,放牛的大叔,乃至他的爸爸,都不把他的天赋当做一回事,甚至还有意无意地扼杀这种宝贵的天赋。能够懂他的,大概也只有他的美术老师郭云天,然而,郭云天懂了古阿明,却没有人来懂郭云天,从某种角度而言,郭云天也是一个被无情扼杀的“古阿明”。

郭云天是一个专业的教师,说他专业并不仅仅因为他优秀的美术素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懂孩子,他了解他的学生。很多大人都把孩子当成还没长大的大人,但郭云天没有,他眼里的孩子是天真活泼的,是无拘无束的,甚至是调皮捣蛋,随心所欲的。因为这样,他宁愿出去跟古阿明他们玩“木头人”,也不愿呆在课室里听小女孩中规中矩地讲“中华文化复兴之道”。

…… …… 余下全文

篇二 :鲁冰花观后感

电影《鲁冰花》折射的教育问题

看完电影《鲁冰花》后,留给大家的不单单是对古阿明的离去的悲伤,更多的是对于导致出现这种境况的主要原因。

一、 乡村贫困导致教育的落后

在电影《鲁冰花》中古阿明和古茶妹的家里都十分贫困,特别电影中有一幕古阿明家里因为没钱买农药,可怜的两个孩子只好在山上帮爸爸捉茶虫。还有一幕是因为家里实在没钱了,古茶妹也只好听从父亲,让位于古阿明上学而自己在家帮助父亲干农活。这都反映着由于家庭困难导致小孩辍学的问题。

在电影中的训导主任有一幕是当决定是古阿明还是林志鸿参加县美术作品比赛资格时,他的最为重要的理由就是,古阿明的画看不懂,所以不是好画;而林志鸿的画看的懂,所以就是好画。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低下。 另外由于教师素质的不高,在乡长选举中,有些老师就因为一套西装一件外套就选择为校长的选举而效力,着就反映了教师道德水平的低下。

二、

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云天和古阿明了,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郭云天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热爱艺术并懂得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人,作为老师,他仍然带有这种艺术家的气质,而这却让他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在我看来,这样的追求完美不与世俗妥协的老师永远只能是少数,这样的老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电影开头,郭云天从大城市台北调任到这样一个落后的乡村担任美术老师,至于从大城市调任到这样一个偏僻乡村的原因,这应该和电影后来郭云天离开水城小学是一样的——无法容忍世俗对于艺术的曲解,对于古阿明的作品得不到大多人认同的无奈之举。

古阿明是幸运的,又是悲惨的。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终于遇到了一位理解孩子、理解艺术的老师,他终于能够不用重复去年的悲剧,在郭云天的支持下,他终于可以进入美术班。在美术班里,

他就像一条鱼重新游回水里一样自在,在这里,古阿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和属于孩子的想象力,在这里,古阿明得到了认同和鼓励,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因为有郭云天这样一个理解艺术的老师在这里。

…… …… 余下全文

篇三 :鲁冰花观后感

在看了《鲁冰花》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感触颇深。我觉得鲁冰花这部电影是一个美丽而悲伤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以一对姐弟为主线而展开的。他们的母亲因操劳过度早死,父亲靠租乡长的地种茶树而吃力地维持一家的生活。弟弟古阿明生性活泼,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却有画画的天赋。姐姐古茶妹小小年纪却很懂事和体贴人。 在电影《鲁冰花》中古阿明和古茶妹的家里十分贫困,古茶妹就是因为家里没钱,她和弟弟同时被选上了美术兴趣班却跟父亲说让弟弟古阿明去。特别电影中有一幕古阿明家里因为没钱买农药,可怜的两个孩子只好在山上帮爸爸捉茶虫而不能去上课。这反映着农村中存在由于家庭困难导致小孩辍学、不能上学的问题。

在电影中还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在办公室中当决定是古阿明还是林志鸿参加县美术作品比赛资 格 时 ,郭 老 师 是推 荐 古 阿 明 去 参 加 比 赛 的,但 被 训 导 主 任 拒 绝了,他 拒 绝 最 为 重 要 的 理 由 就 是 :古 阿 明 的 画 看 不 懂 ,所 以不 是 好 画 ;而 林 志 鸿的画看的懂,所以就是好画。这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低下,不懂得欣赏和发现孩子的天赋与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与生活的现实以及农村教师的道德水平还比较低下。因为林志鸿是乡长的儿子,为了尽量地巴结乡长,就提出让他的儿子参加,即使穷人家的孩子再有天分、画的再好,也 被 这 些 现 实 的 东 西 给 剥 削 、埋 没 ,没 有 机 会 展 示 自 己的 才 华。孩子的天分被埋没了,即使有伯乐赏识,也被这无情的现实淹没。

另外由于教师素质的不高,在乡长选举中,除了郭 老师之外,其他的老师就因为一套西装和一件外套就选择为乡长的选举而效力,替乡长拉票、投票,这也反映了教师道德水平的低下。

我们将来也是要成为一名教师,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教师肩上肩负的责任,我们在成为一名教师候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传授他们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应该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这样我们才可以有资格,有说服力的去教育学生。我是十分敬佩郭老师这样的老师的,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郭老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这让他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与那农村里的所有老师都不一样,他是一位真正懂得学生、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他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轻松的画画、带领学生放肆的玩耍,他也十分关心学生,了解古阿明家里经济困难没钱买农药之后主动帮助古阿明家解决困难、不求回报。在我看来,这样的老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 …… 余下全文

篇四 :鲁冰花·观后感

《鲁冰花》观后感

电影《鲁冰花》像一首凄美伤感而深沉的诗,讲述了一个凄美的乡村故事。 春天,鲁冰花盛开的时候,郭云天由大城市调到水城乡小学担任美术教师。水城乡山水秀丽但贫富悬殊。云天发现班上的学生古阿明是个绘画小天才。阿明家境贫穷,调皮捣蛋,学业不好,但对色彩和周围事物有极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云天走访了阿明的家庭,知道他自幼丧母,父亲是个朴实的茶农,姐姐茶妹身肩母职,善体人意。云天关怀他们,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云天受校长之托,主持美术选手训练班,准备选出优秀者代表学校外出比赛。他极力培养阿明,阿明也是表现最杰出的选手。其他老师却认为乡长的儿子林志鸿才是最有资格的代表,他们抵制云天的做法。经过投票,阿明落选了。云天被迫悄然离开水城乡,带走了阿明画的茶虫。阿明因老师离去而伤心,后因营养不良,感染上肝病而夭折。葬后不久,传来阿明画的茶虫获世界儿童画的金牌首奖。记者争相来水城乡采访,大家都说阿明是天才早逝。茶妹心想,在阿明生前,只有郭云天老师说他是天才,现在都说他是天才也没用了,因为阿明永远不能作画了。

在电影里面,鲁冰花用来象征母爱,它开满乡间田野,点染农村景致,而在花叶凋零后被视为农村的花肥。有一次,阿明在茶田里面看到一株鲁冰花,以为是杂草,想把他拔除掉。他的年幼却懂事的姐姐阻止了他。姐姐告诉阿明,鲁冰花春天开花,芬芳满株,等到缤纷凋谢,散落的花叶虽然混入尘泥,却是在悄无声息地呵护和滋养着茶树。母亲谢世得早,阿明已经不记得妈妈的模样,总是在一个个夜晚,缠着姐姐讲妈妈的事,对着天上的夜星充满期盼和遐想。“天上的星星会唱歌,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并不起眼的鲁冰花,却正如同世间最真挚的爱——母爱一样无私和伟大。

看过电影之后,我和家长们的心都被深深地打动了。在那样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古阿明家中的条件又是那样的清苦,他的姐姐同样年幼,却硬是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的重任,我们生活在不知道比他们优越多少倍的环境中,却还总是无休止地抱怨,总觉得这不好那不好,一再地要求更多。看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之后,我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美好,并且感觉到深深地内疚。

…… …… 余下全文

篇五 :鲁冰花观后感

鲁冰花观后感

篇一:鲁冰花>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要去阶梯教室看电视,来到学校,我们等到预备铃响,才下楼站队,那时别的班已经看了一小段了,可是我们到了阶梯教室,那里的电脑却不能用了我们只好去五(3)班看。

今天我们观看的一部影片——《鲁冰花》。开始了,教室里鸦雀无声。首先我见到一位叫古阿明的小孩和他的姐姐茶妹在摘茶叶。哦,原来他们家穷,在打工赚钱。他们做完了,到茶场主人那交货取钱了。取了钱,就在一路笑声中回家了。在路上,他们见到了一位大叔叔在画画,由于那位小弟弟古阿明也喜欢画画,所以也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了后来那叔叔把画送给了他,他高兴极了!古阿明还要他签名,那叔叔开了个玩笑,在画上签了“傻瓜”两个字,弄得全场同学哄堂大笑!后来,大叔叔成了他们的美术老师。他很欣赏古阿明富有想象力的画,想让他参加画画比赛。但一些人都为权为利要让乡长的儿子参加,结果古阿明落选了!

最后,古阿明死了,他的梦想——参加比赛也落空了,因此十分悲痛,给他带来了很沉重的打击!他死后,老师把他的画寄到美国参加国际儿童画画比赛,得了世界第一,成为了天才儿童。每人都十分伤心,这么好的人怎么死了呢!而且古阿明的生命才短短11年!

啊!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古阿明这颗富有想象力的美术天才就这样陨落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同学都在檫着泪水,大家都在惋惜,都痛恨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我真希望古阿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那样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这些热心的老师同学一定都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治好病,帮他实现梦想!这影片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太死板,要大胆的展开富有想象力的翅膀!

篇二:鲁冰花观后感

看过电影鲁冰花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是古阿明和郭云天,其中郭云天无疑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郭云天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热爱艺术并懂得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人,作为老师,他仍然带有这种艺术家的气质,而这却让他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在我看来,这样的追求完美不与世俗妥协的老师永远只能是少数,这样的老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 …… 余下全文

篇六 :鲁冰花观后感

鲁冰花观后感(二)

看完《鲁冰花》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我想我笑过、哭过,但作为一名师范专业而且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更加思考过,思考他们的教学方法,思考他们的教育问题。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改造。”这包含了三个论断,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其中“教育即生活”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特别是看了《鲁冰花》之后。在电影里,新来的郭云天老师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死板的整天呆在教师绘画,而是带领同学们到野外去写生,让同学们接触大自然,联系实际,这样就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知识了。同学们也就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体验更多,也就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充自己的视野。可以说那时的郭云天就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

对孩子特长的观察和教育要从生活中发现,要给孩子更多的发挥特长的空间。郭云天是一位好老师,这在于他能够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并挖掘属于他们身上的天性和想象力,而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只重视教学和灌输,而不懂开发孩子们的天性和创造力。所以,在美术班里,古阿明和林志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古阿明很快完成一副天狗吐月亮的绘画时,林志鸿却趴在桌子上发呆,不知道如何开始绘画,而这仅仅是因为郭云天没有提出题目,林志鸿就不知道如何绘画,由此可见,电影在此是想借此对比,鞭打传统灌输教育对孩子们天性和想象力的扼杀,而幸运的是此时还有郭云天这样一位理解孩子的老师,不幸的是郭云天这样的老师在这里只有一位,而且还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把孩子带到生活中,让他们体验大自然,也不仅要在生活学习的细微处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的天性,而且我们也必然要与学生的家长交流沟通。而在这一方面,郭云天无疑也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在郭云天去古阿明家家访的时候,古阿明正和姐姐、爸爸给茶树捉虫,当古阿明父亲拿起一个碗给郭云天倒了一碗茶时,郭云天接过这碗茶,没有犹豫,端起就大喝起来,没有一丝嫌弃这茶这碗会不会脏的问题,作为一个从台北来的年轻人,郭云天身上这种对人尊重的品质无疑会拉近自己和家长的距离,当他知道古阿明有一个理想,要画出自己家乡的美景让全世界都知道,却没钱买八色画笔和足够大的纸张时,郭云天就自己为他购买了八色画笔和纸张,可见,郭云天作为一个老师是多么尊重、理解和爱护自己的学生。我想这是一个老师的高尚的师德的体现,一个老师修养的所在。而在里面,我们也看到像训导主任这班马屁精一样的偏心的、固执的、保守的、势力的老师,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低下。他们所带给学生的除了伤害,更是扼杀。

…… …… 余下全文

篇七 :鲁冰花观后感

《鲁冰花》影评

物理系 秦磊 1100600073 第一次看到《鲁冰花》这部电影是在我上“电影教育艺术”选修课时,老师给我们放的影片,这部电影是一部教育意义深远的影片,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鲁冰花的象征意义。

鲁冰花用来象征母爱,它开满乡间田野,点染农村景致,而在花叶凋零后被视为农村的花肥。有一次,阿明在插田里面看到一株鲁冰花,以为是杂草,想把它拔除掉。他的年幼却懂事的姐姐阻止了他。姐姐告诉阿明,鲁冰花春天开花,芬芳满株,等到缤纷凋零,散落的花叶虽然混入尘泥,却是在悄无声息地呵护和滋养着茶树。并不起眼的鲁冰花,却正如世间最真挚的爱——母爱一样无私和伟大。

二.剧情介绍。

电影《鲁冰花》给人的感觉很像一首凄美伤感而深沉的诗。 这部电影是以一对姐弟为主线而展开的。母亲因操劳过度早死,父亲靠租种乡长的地吃力地维持一家的生活。弟弟古阿明生性活泼,学习成绩不好但却有画画的天才。姐姐古茶妹小小年纪却很懂事和体贴人。 来自大城市的年轻美术老师郭云天慧眼识才,极力推荐古阿明作为学校代表外出参赛,但遭绝大部分老师抵制,推选有钱有势的乡长的儿

子。乡长的儿子也曾对阿明说自己的画不如阿明的好。眼见学校老师们的势利短见和愚劣,郭云天失望回城,与阿明道别时带上了阿明一张《茶虫》画离去作纪念。阿明受肝病折磨,他父亲无力让他治病,向乡长借钱又被无情拒绝。阿明非常失望自己不被选上参加画画比赛,而他唯一喜爱的郭老师又离去,阿明病情加重。在一个小雨绵绵的阴天,阿明独自来到山下河旁,他想实现一直以来的心愿, 要把这美丽的山和水都画出来,但这却成了他最后的一幅画,也是他小小的年纪在这艰难的人间做的最后一件事,他静静地像睡着般走了,手中仍拿着走前那一刻还用着的, 郭老师送的蜡笔。

不久,消息传来,郭老师把阿明的《茶虫》送去参加世界比赛,《茶虫》获第一名。于是整个水城乡地区几乎人人都为本地出了个天才而脸上有光。乡长自己也忘不了在庆功大会上自我表现一翻,他似乎把其“见死不救”的事早已忘得干干净净。

…… …… 余下全文

篇八 :鲁冰花观后感

电影《鲁冰花》折射的教育问题

看完电影《鲁冰花》后,留给大家的不单单是对古阿明的离去的悲伤,更多的是对于导致出现这种境况的主要原因。

一、 乡村贫困导致教育的落后

在电影《鲁冰花》中古阿明和古茶妹的家里都十分贫困,特别电影中有一幕古阿明家里因为没钱买农药,可怜的两个孩子只好在山上帮爸爸捉茶虫。还有一幕是因为家里实在没钱了,古茶妹也只好听从父亲,让位于古阿明上学而自己在家帮助父亲干农活。这都反映着由于家庭困难导致小孩辍学的问题。

在电影中的训导主任有一幕是当决定是古阿明还是林志鸿参加县美术作品比赛资格时,他的最为重要的理由就是,古阿明的画看不懂,所以不是好画;而林志鸿的画看的懂,所以就是好画。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低下。 另外由于教师素质的不高,在乡长选举中,有些老师就因为一套西装一件外套就选择为校长的选举而效力,着就反映了教师道德水平的低下。

二、

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云天和古阿明了,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郭云天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热爱艺术并懂得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人,作为老师,他仍然带有这种艺术家的气质,而这却让他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在我看来,这样的追求完美不与世俗妥协的老师永远只能是少数,这样的老师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电影开头,郭云天从大城市台北调任到这样一个落后的乡村担任美术老师,至于从大城市调任到这样一个偏僻乡村的原因,这应该和电影后来郭云天离开水城小学是一样的——无法容忍世俗对于艺术的曲解,对于古阿明的作品得不到大多人认同的无奈之举。

古阿明是幸运的,又是悲惨的。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终于遇到了一位理解孩子、理解艺术的老师,他终于能够不用重复去年的悲剧,在郭云天的支持下,他终于可以进入美术班。在美术班里,

他就像一条鱼重新游回水里一样自在,在这里,古阿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和属于孩子的想象力,在这里,古阿明得到了认同和鼓励,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因为有郭云天这样一个理解艺术的老师在这里。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