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学校组织我们集体去观看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感叹、感慨、深思与深忧一直伴随着我们紧张而复杂的心情。我感到好久没有这样震撼我们心灵的片子了,精简却深邃的解说与真实而又引人的画面一次次敲打着我们曾经近乎麻木的神经。盲目的乐观和悲观在现在的社会里随处可见可闻,但《国情备忘录》,在令我们喜悦的时候引人忧思和清醒,在叙说硕果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农村人口占据大量比例,农业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这也使温饱、教育等民生问题逐渐显现,关注民生、社会公平成为了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不久的两会上,民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教育、医疗、房价等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最热门话题。正所谓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问题时刻牵挂着亿万人民的心,正如温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语鼓舞了新一代主人的我们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努力学习致力于祖国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民生,在网上看到这么一说。一个“福”字拆开来看,左边的“示”字,有“祝愿”之意;右边分别是“一,口,田”。在农耕时代,一个人所有的保障都维系在耕地上,“福”字的原意就是“人人有田做”,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时至今日,这个“福”字,就是中国面前的一道民生课题。

古人言:人者,邦之本也。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对一个国家重要性,正所谓国情即民生,国情之本,重在民生,民生乃立国之本。国情就是宏观的民生,民生就是微观的国情。国情之本,重在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一本“民生备忘录”。

《国情备忘录》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的资源版图越来越小;我们的耕地面临着诸多被吞噬因素的危险;碧水蓝天越来越难得一见;巨大的人口压力考验着我们的承受力;滞后的三农问题仍在牵制着全局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二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最近,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组织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虽然我是一个女生,但是平时我还是很关心时政的,对祖国的发展动态也很留意,尽管如此,《国情备忘录》还是给了我不小的震撼,让我对祖国的发展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纪录片基于我国发展现状,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成长历程,特别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成就,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它本着实事求是的立场,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对我国国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析,不愧为一部很好的纪录片。作为一个担负着祖国发展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我觉得该纪录片是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来讲述一下我的感受。

《国情备忘录》第一集从“中国之谜”说起,讲述了中国在各种缺损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令世界为之震惊,诺兰将这种局面称为“中国之谜”。 20xx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国际社会人人自危,连本国经济的稳定问题都难以解决,就更不用说对别国的帮助了,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保持增长的经济体,完成了历史上的又一次跨越,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三位。这时,世界急需有一个大国担当救世主的角色,而此时的中国坐拥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因此,就连平时有些许敌视中国的美国也不得不期待着,中国这个经历了近连续三十年高速发展的大国能够帮自己一把,拯救世界经济。而中国,确实不负众望,不仅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甚至独当一面,成为中流砥柱,引领世界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风范。的确,中国的国情是"底子薄",但大量的统计数据向世界再清楚不过地标示着中国的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崛起。中国的GDP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增加,在"10%"徘徊的惊喜数字,让很多国家的经济学家大跌眼镜,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30年前,我们中国的贫困人口是2亿5千万,30年后,我国使2亿多的人脱离贫困状态,他们解决了温饱,逐步开始走向小康,我国的减贫成就是这30年全世界减贫的总成就的2/3。

…… …… 余下全文

篇三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由中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作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国庆备忘录》,它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九集。以每集45分钟的篇幅,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这是一部主要描写中国民生和科技创新的大型纪实片,用生动的手笔和详实的数据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的全景变化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作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在看过此片后,不禁为伟大祖国的可喜变化而感到骄傲,更是从深层次感受到了身上的重任,因为我们在看到祖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仍有很多问题和矛盾尚未解决,可以说这让我重新认识了国情的复杂性,它不再离我遥远,而是让我有了新的视角理解一些政策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在20xx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三位;20xx年以来,一场金融风暴从美国华尔街悄然发端,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这些百年历史的金融巨头相继倒下,风暴进一步席卷整个欧洲大陆,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陷入了全面衰退。而在金融风

暴影响下的20xx年,顽强的中国人用8.7%的GDP增速向全世界提交了一份引人瞩目的答卷。

8.7%,这是国家统计局在20xx年1月21日公布的20xx年中国GDP增长速度。改革开放的30年中,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30年前的中国,贫困人口有2亿5千万,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而经过30年,中国使2亿多的人脱离贫困状态,让他们解决了温饱,他们开始走向小康。

从片中我们看到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尽管拥有着较大的生产能力,但在企业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依旧处在最低端的环节当中,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技术的严重匮乏仍旧制约着我国科技创新力的发展。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的运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主创新水平取得显著提高。将神州系列送上太空,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中国人用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其他国家用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这一跨越式的进步令世界瞩目。在20xx年的奥运会前夕,我国的登山健儿将奥运火种带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历史。从体育角度看,这体现了中国健儿勇攀高峰的勇气和决心,从另一面,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力量和实力。

…… …… 余下全文

篇四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系年级: 水利工程系12级 专业班级: 水利水电工程2班 学 号: 120610208 姓 名: 郭 进 元 联系电话: 132xxxxxxxx 指导教师: 田 晓 丹

20xx年6月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摘要:《国情备忘录》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作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九集。《国情备忘录》以每集45分钟的篇幅,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这也是我国的电视媒体第一次全方位展示国情的基本状况,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元素。

关键字:基本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球 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名大学生,中国的国情是什么?怎样认识我国的国情?曾经我对此了解得不多,但是通过学校的组织观看了《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和“人口大计”后,我利用课余时间把剩余的部分看完,通过这部片,我对我国的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国情备忘录》从当前发展和我国的人口、三农、土地、资源、环境、民生、创新和教育等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出发采用了一系列的准确数据和现实存在的事实说明了当前我国的国情。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从片中可以看到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尽管拥有着较大的生产能力,但在企业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依旧处在最低端的环节当中,核心技术的严重匮乏仍旧制约着我国科技创新力的发展。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的运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主创新水平取得显著提高。将神州系列送上太空,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中国人用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其他国家用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这一跨越式的进步令世界瞩目。在20xx年的奥运会前夕,我国的登山健儿将奥运火种带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历史。从体育角度看,这体现了中国健儿勇攀高峰

…… …… 余下全文

篇五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其实通过我看到的一些片段,我也觉得《国情备忘录》是一部解读中国很好的纪录片,从风格上来说,《国情备忘录》是一部和《大国崛起》有不同价值观的好片子,其实我觉得他的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前一阵非常受欢迎的《舌尖上的中国》,它给人讲述的东西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通过记录,描述,并带着作者自己的理解去讲述给我们的,作者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国家,懂得我们这个国家,才能真正把他所热爱这个国家用这种形式展现给我们看。这是我对《国情备忘录》这一系列影片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它这种“平视”的分析角度,更能让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民群众为之吸引。所以完成这次作业以后,等15周考完试,我是一等会找机会把整个系列看完的。

说了好多大体感受,还是得谈一点实际内容的。第一章叫做《中国之谜》,副标题叫做“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也无法理解的中国经济”,分为了危机中的中国盛宴、世界眼中的中国 "中国是个谜"、看不懂的中国经济、最真实的声音、强大还是弱小、怎一个"变"字了得、历史上的"富国"之鉴、"中学西用"的迷途、迥异的中西工业化环境、不流阿根廷的眼泪、拒绝休克疗法、赢在特色这么几个方面。我对经济几乎是没什么的了解的,也是最近才开始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在看了旁白的介绍之前,早就觉得经济这个东西虚无缥缈。资本主义下的自由经济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我们中国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说好听了是结合了二者的有点,说不好听了,就是集合了二者的缺点。所以中国的发展一直很艰难,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条属于我们的

发展道路,最终,我们发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用一句短片中出现的话来总结,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所遇到的困难之大、矛盾之多、问题之复杂,不是轻易能够认识的,也不是朝夕之间能够解决的。我们很难从国际上找到现成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来解决中国的特殊发展问题,我们只能从中国国情出发。

…… …… 余下全文

篇六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上个学期党支部组织观看的国情备忘录从《中国之谜》谈起,这一集中讲到中国在各种缺损的条件下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令世界为之震惊,诺兰将这种局面称为“中国之谜”。紧接着第二集谈到了人口问题, 虽然30年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少生了4亿多人,使中国的13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我们也使全世界60亿人口的人口日也推迟了四年。但今天,我们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中国这块土地,究竟能够承载的人口极限是多少 ,现在看来仍是一个未知数。在第三集中,讲到了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虽然农民总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方向迈进。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的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仅仅是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我们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现在还是在继续扩大。三农问题由此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农民不小康,中国就不能完全实现小康,因此要重点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力图实现全面小康。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可以说是发展的阵痛。我们中国三十年的计划生育已经少生了四亿人口,但是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的人口基数是十三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温家宝总理讲过,一个再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以后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了,一个在外

国很容易能够解决的问题,结合了我们国家有十三亿人口这么一个中国国情,应付起来也是相当不易的。所以我们政府在制定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真正做到为中国广大人民着想。

而中国这十三亿人口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民人口,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就是农业,所以说农业是一国之基石,现在社会上面存在着一种对农民人口的歧视心理,这样的情况要不得。第一,这样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第二,农民在中国的文化中,很多都是辛苦劳动的代表,如果社会存在歧视农民的心理,那就是说明中国社会的勤俭节约的老传统在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夜暴富等的浮躁心理,这样不利于我们国家民族的一个发展。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实行了许多政策,比如减免农业税等优惠措施,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的对农民进行教育,给农民普及科学知识,让农民身在农村,但是精神走出农村,真正在精神生活上面也过上小康生活。

…… …… 余下全文

篇七 :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观后感

观“中国之谜”有感

世界最顶尖的学者专家,如: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诺兰等,把我国的快速发展称为“中国之谜”,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角度,中国的发展是难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让我感到十分自豪的一件事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30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都让深陷经济困境的西方国家充满了好奇,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

中国的出口商品大部分产品科技含量低,成本低廉的廉价商品,依靠大批量出口来获取贸易利润。这也表明已经是工业大国的我们,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产业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上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危险边缘。财富的过于集中,既是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贫富差距问题是迫在眉睫。

面对着诸多的问题,可以讲我们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就全世界的发展来讲,没有一个国家和我们走的是一样的路,这条独特的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要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一定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历了五千多年古老文明的中国,在享用了三十年的繁荣之后,什么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什么是我们成长的基因,我国究竟面对着怎样的现实?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成长,也看到我们的伤痕,我们看到了生机勃勃,也看到我们必须面对的艰辛。

这是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大潮、却又相伴着许多难题的中国;这是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但又始终顽强地向上生长的中国;这是个全社会深深地被各种欲望搅动,但同时又发自内心地渴望和谐、正义与幸福的中国??

…… …… 余下全文

篇八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资源

在前几节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国情备忘录的第五集:资源扫描。看了之后感触颇深。特地又上网看了一遍。又一次的关注让我对我国资源紧缺的形势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很是震撼,真正认识到了我国资源问题上的紧迫,也有了看另外几集以更多更深刻了解我国国情的决定。

首先,我觉得这个节目非常值得推荐,它真正让我们的国民从根本上了解到我国的国情,以一组组的数据与事实来剖析我国当前面对的现状,而不是以往一样只是简单的靠舆论来宣传要节约。

其次,讲讲我对我国资源问题的了解。可以说从幼儿园开始我们便接受着“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富饶的泱泱大国”这样的教育并以此为傲。而国外也因为马可波罗的书而一直如此认为。固然,我国的确疆域辽阔,物产也极其丰厚,不少的资源都是位列世界前列甚至第一。只是我们却忽略了第二集的人口大计中提到的我国的人口问题。在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任何巨量的数字都会变的苍白无力。从人均占有量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资源,一切都将被颠覆:我们得资源不但不丰饶,而且相当的贫瘠,许多资源甚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资源的缺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又必须发展经济,我们正在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13亿人口现在占了世界人口总量的20%,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的资源已经被这些发达国家消耗掉了60%。所以,大量地依赖进口资源来支撑我们中国完成工业化,这条路我们是走不通的。 20xx年,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明文规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xx年《节约能源法》第四条再次明确:“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等,一个个新能源也加入到经济建设的能源大军行列之中。确实,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资源状况了,正如政协委员沈思建议那样:应该尽快把“我国地大物博”这样的描述退出小学课本,强调人均的不足,提倡节约意识。引用片尾所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