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后感

《气球上的五星期》读书笔记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读完了法国凡卡纳乌的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这本书写得是弗格森博士和他的两个伙伴乘坐热气球横穿非洲大陆的探险故事。书中那曲折故事情节让人拍手叫好。

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非洲的风情,大陆的富饶和景色的美丽,也不是粉红色的河马,强壮的非洲象,而是探险家们团结一致,舍己为人的精神力量。我清楚的记着,书中的乔,是一个忠诚的小伙子。他身体素质好,更重要的是他具备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热气球即将坠入乍得湖的千钧一发之际,是他,义无反顾地跳下热气球,落入了乍得湖,牺牲了自己,同时也拯救了弗格森博士和他的同伴。这个片段使我感动不已。我往下读,当 “乔跳进湖里后钻出水面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仰脸朝天上望”这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后,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乔,在坠入乍得湖里自身的生死难保之际还不忘关心他人,心里还惦记着博士和他的同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太可贵了。没有桥的牺牲,哪能有博士的得救,哪能有博士的这次探险成功。这是我不禁又想起了蚂蚁家族逃离火海的的方法。他们那抱一团滚动的火海,最外层的蚂蚁一定会被烧焦,如果没有最外层蚂蚁的牺牲,恐怕所有的蚂蚁都会葬生在大火中。无论是最外层蚂蚁的牺牲,还是乔的牺牲,折射出的不都是舍已为人的纯洁品质吗?这种团结一致、互爱互动舍已为人的精神在当今个性张扬的时代是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学习和发扬的。乍得湖上危急时刻乔那奋不顾身的一跃,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了永恒,就像一轮太阳,照耀我成长。

怀着崇敬万分的心情,使我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好书,读罢,会受益无穷的。

…… …… 余下全文

篇二 :《飞起来的黑气球》读后感

《飞起来的黑气球》读后感

大丰市第二小学 四(2)班 史迈

暑假里我读了《阅读年选》中的一则故事《飞起来的黑气球》,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美国的大街上,一位老人推着车子,卖着五颜六色的氢气球,许多孩子买了他的气球。

气球卖完了,他也准备回家,刚准备走,一个黑皮肤的小男孩跑过来说:“我想买一个气球。”老人在车子里找了一个黑色的气球,正好氢气瓶里没气,只能用嘴吹气,吹好后就把气球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把气球向天空一抛,结果降下来了,他试了几次,还是降了下来。小男孩问:“难道黑色的气球就飞不起来吗?”老人觉得这样会伤到小男孩的自尊心,说:“气球飞得起飞不起不是看什么颜色,要看放了什么气。”老人又说:“你和我去我家,我帮你充上氢气。”

小男孩和老人到家了,老人就把黑色气球充上氢气,说:“你现在把气球放上天试试。”小男孩说:“我不敢。”老人说:“勇敢点”。小男孩一松手,结果真的飞了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决定气球上升的不是什么颜色,而是里面盛放了什么气。我们也如同那五颜六色的气球,外表不能决定什么,只不过需要把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充实在里面,这样我们就能如同那只黑气球一样飞得很高很高了??

指导老师:孙卫东

读《自己开门》后感

大丰市第二小学 四(2)班 柏玥辰

最近我读了《阅读年选》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自己开门》是这样写的:

在一个北风呼呼的夜晚,有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他惹爸爸生气了,所以把他扔到门外,又把门插上门闩,那个小孩子很害怕,就“哇哇”大哭。平时只要他一哭,好心的奶奶会用她温暖的棉袄将他裹起抱回去。可是,今天他哭了很久,仍然没人来抱他,突然,他听到爸爸生气地说:“只会哭,今天没人抱你回来。”爸爸说完,他止住了哭,跑到门前,用力推门,等他把门推出一个小缝,他拿手指慢慢地挪动着门闩,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把门打开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我明白了:别人的帮忙只能是一时的,想回家必须得自己开门。

…… …… 余下全文

篇三 :红气球影评

被遗忘的色彩

——评电影《红气球》

影片用三十分钟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红气球的故事。一抹红色置身于灰暗的城市,在车水马龙之间人潮拥挤之时陪在孩子身边。那种红很扎眼,足以令人感觉到一份深入骨髓的遗憾与自责??

影片结构清晰,讲述了小男孩同红气球从相遇到亲密再到失去的全部过程。短短的三十分钟勾起了观众无限的回忆展示了一种发人深省的成长与进步??

影片中的小男孩同我们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但与我们不同的是他生活空间的色彩比我们现在单调得多。小男孩那自娱的身影与灰蒙蒙的阳光相称就已经营造出一副安静到阴郁的情景。那只等待着有心人发现的红气球跟随者细心且特别的小男孩,彼此关心依赖。那时的气球已经“化身”为小男孩贴心真诚的小伙伴被赋予了人的意义。小男孩的独行不禁让我由人及己,回忆起幼年时那段被他人甚至自己忘记的时光。对于孩子来讲成人与他们有着几十年的距离,那种距离或许用尽一生也无法走完。成人们是无法了解孩童的世界的,当然他们也经历了自己那个被遗忘的世界。大多人都有一个被遗忘和遗忘的成长。长大的孩子如成人一般继续忽视那些不被理解的小世界。

影片开场时的固定长镜头客观记录了小男孩对于小猫的喜爱,他下楼时的回望更是充分展现他的细心与单纯。而这一切更加可以说明小男孩身上那种与城市和成人与众不同的特质。也正是这种特质才能让那象征真情和希望的红气球如影随形。小男孩是特别的,乘坐公车

因为气球被拒绝时他也不会放手。他对远去巴士的目送和对红气球的那种仰视表露出它对红气球的珍惜;雨天放学会请求路人为红气球撑伞;在他眼里红气球不仅仅是自己的一个玩具而是同自己一样是需要人关心照顾的小孩。他承担起照顾它的责任。在孩子的世界里有许多东西是同物质和规则无关的,他们的付出与期待只是一种真实的真情流露。因为可贵所以爱护。

红气球对于我们来讲是可贵的。那种艳丽的颜色与影片主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正是因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效果打造出了这部颇具意味的影片,单从色彩来讲明丽与灰暗本身就形成了一种色彩上的视觉冲击,二者互相反衬使片子表意更加清晰,这种颜色很好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所有的生命都是从单纯中开始,所有的事物其实都有一个明丽的过程。像红气球那样的物品正是那种过程的一种象征。它是属于那些奔跑在时光中简单善良的的生命的。它守护着那些值得守护的孩子就如片中的小男孩和拿着蓝气球的小女孩。他们因为气球的色彩而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标志从而与他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某种意义而言红气球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失去或者被遗忘的一种重要的态度甚至是一种品质。影片中许多人望着红气球流露出一种由衷的喜悦,当我们失去的东西在别人身上的到提醒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宽慰。

…… …… 余下全文

篇四 :红气球 影评

关于巴黎的神圣纪录

小男孩带着红气球在巴黎街头奔跑,有一条街是我认得的。它在蒙马特高地上,叫做维兰街,我看过关于这条街的一部纪录片。片子是在街被拆除以后拍的,所以没有电影资料,但是那个导演搜集了所有的关于这条街的照片,然后拼在一起,最后,真的就成了一整条街。男孩跑过时,那条街已经破败不堪,我想那时候它也已经在拆了。就是它的末尾有一排向上的阶梯通向另一个街区的那条。电影里巴黎的街道总是杂乱,像是刚起床未经梳妆的少女的发梢,弯弯曲曲,隐隐匿匿,像藏着心事。于是总也记不清哪条是哪条,看了一部称心的法国电影,就起誓要记住在里面出现的巴黎街道的形象,至于为什么要记住?我也说不清,是为了以后在另一部电影里再次看到它时的会心一笑,还是心里隐秘的巴黎情节的曲折流露?或者真的只是觉得好看。好看是怀疑不了的,镜头确实会美化,但摄影师们为什么总选择巴黎来美化?

但遗憾的是,这条维兰街是现在我唯一的一次会心一笑。《天使爱美丽》里也出现了蒙马特高地,对这片高地最初的向往出现在高中的历史课上,巴黎公社的死守之地。但现在已经和《红气球》里面很不相同了,《天》里面的美化太明显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修饰过的巴黎,广角镜下,什么都变得华丽起来。现在的巴黎老城街道,也在勒鲁什的《我最好的朋友》里面出现很多,那位的士司机对每条街的历史都如数家珍。这是很令人自豪的一件事,比如带一个外地朋友来北京逛,鸟巢和水立方就显得有些寒碜。

还有候麦的《面包店女孩》,当时看了之后我就死命地去记那些街道的样子,然后幻想突然有一天恍惚去巴黎的时候,能一睹个究竟,但现在还是忘了,究竟是我的记忆力不好,还是无聊的东西天生容易被遗忘?但除了那些不知名的街道,有些地方的名字却记起来很省力。比如法国电影资料馆,《梦想家》里面一群年轻人聚会的地方,拉着铁链门。现在肯定不是那个样子了,但只要记得这名号,总还抓着个辫子。

于是巴黎本身成了一个高效的生产者。它不但生产商品,艺术,它更生产各种光环。文学爱好者要去找波德莱尔的足迹,因为巴黎是一个开放的生产车间,它容纳了各种人物来给它的光环打磨抛光,但品牌只有一个。在这个产业链中,巴黎无疑骄傲地处于最高端,有些城市生产微波炉,有些城市生产艺术,但巴黎于此不屑一顾,它生产着对艺术的信仰。

…… …… 余下全文

篇五 :《纸人》观后感赏析

《纸人》观后赏析 动画通修课作业

《纸人》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导演是John Kahrs,制片人是Kristina Reed。这是一部黑白动画短片,讲述了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的纽约,一个年轻人波折而又执着的爱情邂逅:他是纽约市里的一名普通职员,在中央车站偶遇一位女子,本以为只是一面之缘,不曾想,那个女子就在他办公室街对面的那幢大楼里。女子随时会离开,男人知道必须做点什么引起女子的注意。办公桌上的一摞纸突然让他有感而发,于是,他勇敢地开始了温柔攻势。也许一摞纸价廉而不美观,可是在他的手里,变成了飞向女孩的颗颗爱心。他追求的手段,没有钻石和房车,只有一摞纸、一颗真心和聪明的脑袋,然而就是凭借这些,这个男人开始了吸引对面女孩注意力的努力。

《纸人》是一部妙趣横生的黑白都市浪漫默片,在全片6分32秒的时长里,是没有一句对白的。影片结合手绘动画和 CG 电脑动画,创新地使用了全新的工作流程和渲染着色技术,让 3D动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手绘质感,是CG动画与传统动画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完美结合。动画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幕后制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这部片子采用的是迪士尼久违的手绘风格,只不过是以短片的形式,而且还利用了迪士尼软件工程师开发的一款内部软件Meander,它使得短片画面有趣了很多,在CG动画的基础上,又有了水墨的感觉。所以,实际上,这部短片是不同动画形式结合后催生出的新的混合体。我们欣赏这部的作品,可能感觉它就是这么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面再来说说这部片子的情节。很显然,它是部爱情片。

爱情电影之所以能够吸引和感动观众,是因为我们的观众愿意相信,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但那和爱情无关。每一个人,无论出身贫富,他们都能平等的享受到爱情所带来的欢愉和幸福。这一点永远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尽管对于理性的人来说,他会说这一切都是童话,但无论他能举出多少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信爱情的人也会举出同样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

…… …… 余下全文

篇六 :看潜伏观后感

王琪 2009-03-23 15:14:33 回复 转载到

有些年不这样投入地看电视连续剧了,我花了四天的时间三更半夜地把《潜伏》看完了,感觉自己会抑郁几天,但不是这样的结局又不符合现实,守缺也不是不美啊,遗憾才会想念 。

从一开始余则成和翠平的不对付,到两人渐生默契.到两人相爱...直至两人在机场相遇无言...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余则成常对站长的说法,那都是“命”...结局余则成和晚秋在一起...也算是编剧给给余则成一个好的归宿..〔虽然我很不解为何是晚秋,但想想也总比任何一个不认识且要重头开始的女人好〕可怜的是翠平 ,天天抱着孩子眺望镇口..而余则成或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丫头...结局很是感伤且无奈...

结尾:

余则成和翠平在机场默默的相视,泪水夺眶。

上天是仁慈的,让他们知道彼此还活着,还留有希望。

上天是残忍的,让他们此别成为永诀,只剩下无限的回忆、思念,还有哀伤。

眼神中:这些日子我们没在一起,你好吗?

活着,活着就好。

1

在汽车前,余则成扮成母鸡笑着转圈引来周围人注视的时候,是为了传递最后一个情报,也是最后一次可以尽情的逗心爱的人——翠平,露出笑颜。

革命中的爱情,分外的浪漫和甜蜜。

那一刻,我开始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之后到两人各自的最后一个镜头,

好强的翠平生下女儿,抱着孩子在山坡上望向远方。

余则成看着自己和晚秋的结婚照,想着翠平,滑过脸颊的泪水。

我想了很多,之后台湾一直没有解放,余则成这样重要的潜伏特工,肯定一直奉命留在台湾。

那样,两人则是永诀。

我甚至想,也许有天余暴露了,逃离台湾,还能和翠平相聚。

如果能的话,他都不知道翠平的真实姓名,只知道一个真实的和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女人,他的妻子和没有见过面的女儿呢,活在大陆上。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时,发现许多学生不能马上分清这些单位的大小,很容易混淆。在学了面积单位后,计算出面积老是忘记加平方,还有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混为一谈。当时我很苦恼,也很着急,怎么样才能叫学生分清楚呢?忽然我想起上高中时,老师教过一种方法叫想象联系法,比如大家知道作品《包发利夫人》的作者是福楼拜,老师教我们这样记:记住有一个人伏在楼上叩拜能让他发财的夫人,这样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包发利夫人》的作者是福楼拜。于是,我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想象成一家有兄弟四个,来编顺口溜:“老大有米,老二分,老三是个不讲理(厘与理 音近),碰到个老四脾气犟,一丝一毫也不让,求面积加平方,平方的邻居是位100岁的老大娘大化小用乘法,小聚大用除法。公顷咱们以后说。”经过这样一念叨学生很感兴趣,竟能

…… …… 余下全文

篇七 :迎新年晚会观后感

迎新年晚会观后感

12月28日下午2点,我们一起参加了优优佳佳教育中心迎新年晚会,伴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讲话拉开了迎新年晚会的序幕。

第一个节目是乐器独奏,乐器有葫芦丝、萨克斯、二胡、黑管、陶笛等, 种类挺多,他们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还是蛮多的。第二个节目是集体古诗背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孩子都参加了这个节目,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一类节目,可以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在语文古诗上的学习成果。第三个节目是一年级男孩子的舞蹈《爸爸去哪儿》,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主持的老师的机智,虽然几次音乐上有点问题,但主持的老师很淡定,没有慌张,还让孩子们摆pose。接下来是一个女孩的独唱。独唱过后就是游戏环节,游戏是“水到渠成”和“夹气球”。“水到渠成”就和我们在拓展中玩的“流程管理”相似,但不同的是他们把游戏道具换成了白纸,乒乓球在纸里来回滚动,哪组的乒乓球先掉下去就被淘汰。很有创意,只是用一张白纸就让孩子们玩的很开心。第六个节目是三句半,主要介绍了优优佳佳的环境、服务。下一个节目是街舞。接下来的节目有一个五年级版和一个二年级版的《小苹果》,还有一个三年级的舞蹈《快乐崇拜》。还有一个脸谱舞蹈,这个舞蹈虽然动作不多,但主要是孩子们和老师亲手制作的脸谱的一个展示 。舞蹈《虫儿飞》过后就是游戏:奔跑吧爸爸。让爸爸背着妈妈跑步,哪组最快回到原点获胜。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恩爱,他们才会感受到家里的温暖和幸福,才会更有安全感。还有一个游戏是抓气球。晚会的最后两个节目是集体节目背诵弟子规和T台秀。T台秀,虽然模特的衣服都很一般,他们主要是用丝巾装

饰了一下,但孩子们在舞台上走的很认真,很用心。

观看了这场晚会,我感触颇深。

1、他们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晚会,我觉得他们真的是很用心,准备的也比较充分,孩子们配合的很好,秩序维护的比较好,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2、晚会上有集体节目也有个人节目,他们能够把每个年级的孩子都组织起来上台去表演节目,让每个孩子都认真的参与其中。为什么我们的高年级的孩子组织不起来,总是低年级的孩子参与的较多,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 …… 余下全文

篇八 :姚姐观后感

姚姐观后感

姚姐观后感

看完《桃姐》感觉心像是渐渐充满气的气球又在一丝丝漏气干瘪。我知道许鞍华是因为当时《桃姐》的获奖,让我去主动了解许鞍华是因为今年十一上映的《黄金时代》,因为这些我才去查找许鞍华的资料哦,才知道片中的Roger本名李恩霖(Roger Lee),他是电影制片人,掌管财务,接过很多大片(像《赤壁》等等),跟许鞍华也算旧识。许鞍华自己这边,她至今未婚,一心工作,没能有更多时间去陪伴母亲(许鞍华的自传经历改编成了《客途秋恨》)。岁月无情,当彼此年龄渐趋老迈,她为桃姐的故事所感动,那是必然的。

我最爱的是桃姐的那句:宁肯笑到肚子痛,也不要哭到心痛。颇有点人生有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味道。这是是种坦荡,是洒脱,是去享受生活。

一开始ROGER对桃姐只是少爷对仆人很正常的态度,被伺候得理所应当,几乎没有过问桃姐的事情和身体状况。在桃姐住进老人院后,他渐渐明白了桃姐的重要。我们生命中有一些人,每天在你身旁时你并不会察觉到不同,可当你意识到他(她)将要离开或已离开你生活的那一刻,你才会清楚明白的发现,这些人已经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的离去,就像活生生剜走一块心头肉,每当你想起他们,心里的某一处,就会空荡荡的像是少了什么。在桃姐住进老人院后,ROGER可以说才真正的长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懂得怎么去照顾亲人,关心亲人。帮桃姐打扫住处,把桂花鱼夹进桃姐碗里,知道过年陪不了桃姐,让卡卡去老人院陪着桃姐,为了早点收回房装修了给桃姐看,他去雇佣群众演员恐吓那个不肯搬走的租客,在桃姐被坚叔再次借钱

的时候大发脾气,在桃姐目光只能一直注视一个方向的时候将轮椅换了个位置好让她能看到自己。

桃姐对他来说,对ROGER整个家族来说,她不只是个佣人,她是无可取代的亲人。

直到ROGER看着桃姐不能控制的流着口水,像小孩一样撒娇的说要吃烧鹅濑粉,直到他替桃姐拉着缩到脚踝的袜子,ROGER心里清楚,桃姐要走了,要离开他和大家了。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