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字典中的浪潮的基本含义指是如潮水般汹涌起伏的波涛。

而影片中的浪潮则是描述了因一位中学老师提出的“假想独裁政治”而涌起一场如浪潮般疯狂的游戏。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老师赖德·文格尔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独裁政治、独裁政治是否会重现而发起了一场为期一周的教学实验。期间他提出了三个口号,分别是“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不仅如此,赖德·文格尔更是要求学生们对他绝对服从、严格纪律、统一服装、统一名称手势等等。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十分顺从,没多久这个名为“浪潮”的团体迅速发展壮大并开始渐渐地不受控制。当赖德·文格尔从学生的盲目崇拜中醒过来时,事情已经朝着不可挽回的方向发展了——一名狂热的学生因无法接受现实,在持枪射伤同学后吞枪自尽。影片到此结束了,然而悲剧性的结局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我们可以看到,在文格尔先生的引导和学生们的努力下,“浪潮”变成了一个团结一致的集体,类似“法西斯”的集体,每一个“浪潮”成员都狂热的追捧着这个集体,他们为了这个集体不惜牺牲个人的时间、精力甚至是自由,一切以“浪潮”为中心。所谓欲取之必先予之,“浪潮”取得了其成员们的绝对忠诚,那么它给予了成员们什么?

影片中,一个“浪潮”积极分子的话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

即,平等、归宿和自我实现。

“浪潮”成员的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不得不承认,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浪潮”满足了成员们的一些需求,使他们生活变得更美好。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凡事必须有个度。列宁说过,只要再多走一小步,

…… …… 余下全文

篇二 :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Die Welle)

----影片观后感

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

国家:德国

剧情介绍:德国一所高中,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莱纳·文格尔想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本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却没料到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开始只是强调纪律、集体,渐渐的却转变成了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当五天的教学实验结束时,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电影浪潮观后感

电影《浪潮》观后感

这部德国影片《浪潮》讲述了在一所高中里,政治老师莱纳·文格尔在学校的活动周要讲授“独裁统治”。可是走进课堂时,他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一帮散漫,“结党营私”,浑浑噩噩的学生,他让学生谈谈“专制”的概念,学生们一致认为纳谇成为过去。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文格尔老师大胆地进行了的一场教学实验,利用五天的时间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加入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成为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五天之后,当文格尔告诉这些学生这只是一次教学实验时,很多学生因为无法接受“浪潮”的结束,有个学生甚至疯狂的开枪打伤了另一名学生,之后又饮弹自尽,而文格尔老师也被警察带走。影片悲剧的结局令人深思。

影片中一个学生写的关于“浪潮”的体会与感受中说道:“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份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说的很好,如果说一开始给这些年轻人灌输的“纪律铸就力量”等思想是独裁者借以操纵他人的手段,那么上述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团体的巨大影响力。

…… …… 余下全文

篇三 :电影《浪潮》观后感

电影《浪潮》观后感

《浪潮》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电影中,文格尔老师为了让同学们体验独裁,自己模拟做统治者,制定上课规定,统一服装,后来甚至有了组织的网站、LOGO、统一的手势。少数不能接受的同学向老师提意见,但此时老师正被这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所感染,并未解散“浪潮”。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以为结局是不服从者最后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最终“浪潮”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在影片中,有一句文格尔老师的台词“感觉所有人都融为一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想让楼下学习无政府主义课程的班级吃灰”,也许就是这句话让学生开始产生了一种集体感、归属感。浪潮的关键人物马科尔说浪潮让他有了家的感觉,他甚至有了胆量去勾搭别的女生,浪潮的狂热分子蒂姆甚至觉得这是他一生的事业,是他的人生意义。他偷拍女生、焚烧奢侈品、赠送毒品给同学、用枪支恐吓黑社会、不顾生命安全在标志性建筑喷绘LOGO、晚上守在“领袖”门口保护领袖……看到这里,我才开始意识到事情似乎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了。

浪潮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在学校的影响力日益增大,许多同学以加入“浪潮”为荣,比如卡萝的弟弟加入浪潮就是为了耍酷,在非浪潮成员欲进入门口时,他可以命令他们要先做浪潮的手势。如果不加入浪潮就会被孤立,卡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保持清醒。还有一个情节给我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浪潮成员半开玩笑地对一个非浪潮成员说,冰淇淋只给浪潮的人吃。这说明这个集体出现了排他性。文格尔老师指挥同学“让楼下学习无政府主义课程的班级吃灰”,这无疑为组员树立了一个“敌人”,正值青年的学生很容易被这种话语感染。

其实,很多加入浪潮组织的人,都是从众心理作祟。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群

体压力”。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即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群体压力也会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所谓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之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来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趋同心理也称遵从性,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 …… 余下全文

篇四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浪潮》这是一部很让人深思的影片。我在上课看了后觉得深有体会,课后又看了1遍,体会又深刻了。我觉得在今后生活中也是获益匪浅。

《浪潮》中朴实的中学教师赖讷无奈之下选择了不擅长独裁政治。在实训周中,让学生称呼为文格尔先生。让发言的学生必须起立。开始专制集权,纪律铸造力量、让学生齐踏步体会。渐渐深入,提出穿着统一的制服、创造“浪潮”组织、使用同样的问候手势。不穿衬衫的卡罗受到排斥,发现关键问题,并向老师报告。有些得意忘形的老师并不认为这是问题,继续他的授课。疯狂的学生们,在城市到处喷绘及粘贴浪潮图案。最后上了报纸头条。帝姆在此全身心投入,无法接受浪潮结束,打伤同学,最后自杀。赖讷也被警方带走。

回想二战中的德国,因为高失业率、通货膨胀,导致走向纳粹帝国,最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要一听到独裁就唾弃,一听到民主就欢呼;纳粹不是希特勒一手造成的那是德国民众的选择;历史不是一个人的,如果历史上不出现希特勒,也许还会出现其他人在德国制造纳粹。只要适合的条件出现,纳粹还会出现。

这个影片是我印象最深的是集体的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只有合理、正确使用才能造福全人类。教育一个具有自由、

民主的坚定理念,在任何情况下都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可能需要20年;而培养一个纳粹,却只需要5天,这是《浪潮》带给人们的警示。遏止强横、征服、专制的心魔,惟有靠培育自由、开放、宽容的心态和民主手段的训练,以及民主制度本身。

浪潮似乎也在体现一个人的心理,人需要冷静的来思考、来做事,不能盲目跟从,老师并不是全部是对的。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收获。影片中的马克尔值得我们学习,能及时发现和看清问题,并站出来帮助他人。

《浪潮》值得深思。相信我从中收获匪浅。

…… …… 余下全文

篇五 :电影《浪潮》的观后感,对当代中国大学的启示

《浪潮》对中国当代教育应当有的的启示

1117030221 王翔 力二

—我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

浪潮这部电影虽然讲的是现代背景的法西斯独裁主义的案例,但是仍然能够引起我们中国人深深的思考,结尾与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那最后开枪自杀的学生,我突然想起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细细想来,这两者的处境是何其相似啊!

片中的这个学生,之前可以说是被家庭和社会(包括学校)给抛弃了,他的生活索然无味,他的生活毫无目的,他就像是一只没有目标的航船随时可能会倾覆,就算没有浪潮这个活动,他照样是个空虚的人,是这个社会中的“危险因素”。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呢?就我看到的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和片中这个年轻人相似的。他们毫无理想,毫无目的,整日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是要干什么的,整天除了打游戏还是打游戏。而学校和社会对这种情况也是不闻不问(确实是做的很不够)。这样是很危险的呀,大学生就是中国的未来,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国将变成什么样子?

集体意味着归属感,在这样的机构里,人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奋发向上,集体的每一个人团结友爱,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所谓1+1>>2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集体。如果这个集体产生了腐化,那么他就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战斗力。电影中的浪潮显然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

让我们回顾一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那时候的德国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肆虐,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整个国家陷入了巨额赔款之中,政府濒临崩溃。街上随处可见缺胳膊少腿的正在乞讨的退役官兵,他们佩戴的铁十字勋章象征过往的荣誉。德国总参谋部甚至连一只腿脚完整的凳子都没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连基本的温饱的都很难保证。人民对于国家的未来毫无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来一个领导人,那么一切就会改变,人民就会重新看到希望,什么会使人民重新燃起希望?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自然是狭隘爱国主义。如果这个领导人是邪恶的,那么一切完了,第三帝国就是个典型。

…… …… 余下全文

篇六 :电影浪潮观后感

职师学院

201113201504

覃芳芳

电影《浪潮》观后感

其实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是,电影有点夸大了集体主义,甚至是妖魔化了集体主义。难道集体主义就一定是独裁吗?并不见得吧。中国一向重视集体主义,我们从小就会被要求要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我们不只是一个人,我们还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要以集体利益为主。可是我们变得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成为独裁国家了吗?事实是中国并没有。试想如果一个班级很团结很统一,为了一件事去努力,难道到最后就会演变成电影演绎的那样吗?我们真的会变得那么极端吗?变成独裁吗?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但是我们并没有变坏。我相信几乎每个和我一样大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小学、中学时期:上课回答问题前会先举手,老师同意才能回答问题;我们会穿统一的校服;会在运动会的时候喊出属于我们的班级口号;如果一个老师上课很有趣,经常和我们互动,像朋友一样支持我们各种新奇的想法,我想我们都会愿意听他上的课,参与他的课堂。老师让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同桌,彼此学习,共同进步。我想大家也是经历过的吧,小学的一对一学习我现在都还记得呢。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中国社会告诉我们这是团结,是集体的力量。但是电影中却把这种集体主义妖魔化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样的集体主义有什么不对。而电影之所以会走上悲剧的结局,有两个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我认为是来自于教师。

首先,老师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虽然他一开始的组织大家团结起

来是正确的,而从学生们回家后向父母回报的情况看来,学生们也是很满意这种引导的。但是最后却走向极端,这是老师没有料到的。那是因为他只发起了团结,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但是却没有做好及时正确的引导。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的学生们产生了错误的心理,认为只要是集体行动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的后果。

其次,老师在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没有正确地处理问题,而是用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想要刺激同学们对独裁主义的反思,忽视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承受能力,毫不留情地打碎了他们一直坚持的信仰,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 …… 余下全文

篇七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看完电影,心情随着电影的发展而不断起伏。一开始学生选择赖讷?文格尔所教的“独裁统治”时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甚至当赖讷问到“独裁是什么?”居然有“单干的裁缝”一说。最后当赖讷解释道,“独裁”来自希腊语,即自我统治,“独”即自我,单独;“裁”即统治、权力。而独裁体制下,由个人或集团组成的政府拥有极大的权利力,可以自由修改法律。笔者认为,这跟专制应该有共通之处,他们一样可以拥有极大的权利力,甚至到可以达到修改法律的境界。然而想想,至少在家庭中,我们会用“专制”来怒斥大家长的独断专行,而不会用“独裁”。那 “独裁”是否为更高一层的境界呢?浏览各自的注解可以发现,“独裁”抑或能翻译为”专制“,“独裁”涉及的对象与范围应该为“专制”之内,固有“独裁专制”的制度一说,而不是“专制的独裁制度”。

随后电影中,赖讷问道“你们觉得独裁不可能再会在德国发生?”学生直截了当地回复,“不会,因为缺少民众基础”这样的回复,也掀开了赖讷的“独裁实验”的序幕。下课回来后,他将课桌重新摆放,由圆桌式小组讨论的形式换为一与一的同桌模式,也就是我们中国普遍的学生模式。笔者想到,这对德国,或者其他欧美的国家,圆桌式的上课方式能够让各自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摩擦,至少他们会本能地发表各自的言论,也许这出于不同的社会氛围。即使说错,或者观点幼稚,抑或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得到的是老师“具有创造性”的肯定回答。而我们中国,很多的答案是唯一的,而且大部分学生的保守,就算每个人有各自的想法或观点时,也不会轻易地表述出来。而且当这一科目学习得较好的同学提出建议与自己相悖时,相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就会将自己的观点掩埋掉,会提前自我否定。而同桌模式减少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几率,可能也更利于我们中国学生的成长吧!

紧接着赖讷问道“独裁体制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意识形态、控制、不满、监视”那么什么又是意识形态呢?有人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系统化的观点;也会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也有人说如果放在专制的角度下,则可以说成是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那么,笔者不禁想到,我们全国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诸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八 :纳粹主义的魔力是什么?——电影《浪潮》观后感1

纳粹主义的魔力是什么?——电影《浪潮》观后感1 一个人自己的事要是值得管,他通常都会去管自己的事。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

——美国哲学家埃里克?霍弗

纳粹主义的魔力是什么电影浪潮观后感1

垫。利萨是卡罗的好友,一直以来,她羡慕卡罗的美貌,羡慕卡罗有一个优秀的男友,而她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利萨对卡罗的攻击引发了马尔科更深的怨气。他对利萨说,为什么我非得和她去西班牙,说不定去了她会再找一个新男友而把我甩了。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冲突,马尔科想亲热而卡罗当时没兴致,但这个小冲突延伸下去,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一想,这种冲突的延伸,或者说,意志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见,而它又是怎样逐渐浇灭了你亲密关系中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因为戏剧排练的事,卡罗和利萨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

己?这样吵架的话,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总这样说话,我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本身就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所以,一贯做好人的利萨,也可以主动去亲吻马尔科了。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他清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终止浪潮运动。文格尔先生同样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太太的危险,所以马尔科的愿望最终实现了,持续了一星期的浪潮运动终于结束,但代价是,已将浪潮视为一切的蒂姆自杀了。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做爱,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其实,任何一个人随意使用那些伟大的名义,都意味着会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 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