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秋之白华观后感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在看秋之白华前就对瞿秋白的生平有些了解,但更多地了解是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不曾想他的生命中还有这样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秋之白华》是20xx年上映的建党九十周年献礼电影。但该片并没有着重以常规主旋律的议题去刻画革命者的光辉事迹,而是以唯美影像加上绵密的爱情,娓娓道来瞿秋白与杨之华的感情生活,从而带出他们的革命情操和光辉精神。片名灵感来自瞿秋白送给杨之华的一枚图章,瞿秋白当时的表白是:“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之后却是他为革命牺牲,杨之华终身未再嫁。 或许正如张爱玲所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无论是瞿秋白与杨之华之间的浓烈爱情,或是前夫沈剑龙的退让与成全,或是瞿秋白与前妻王剑虹的琴瑟相合,都是因为对彼此的相惜与相知。 本片除了那让人不禁动容的委婉缠绵的爱情故事,更有对革命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这部作品是革命题材里,让人只有感动的静作,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没有太多的枪林弹雨声,没有太多的大规模血腥场面,却把这一场早期爱国革命深深地印入人们脑海。影片的背景是历史上著名的“学潮”时期。观中国近20年,除“学潮”外,再没有20世纪前50年那样理智的有规模性的学生、文人、爱国人士的爱国主义行为。我喜欢那个年代的上海,有漂亮的夕阳,美丽的长巷,

重要的是,那里住着为革命、为自由、为独立而奋斗的中华儿女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忘不了秋白与之华的相遇,是秋白肯定了之华的人生目标。忘不了之华与沈剑龙的相离,火红的玫瑰,被雨水打得落水,在沈剑龙打伞转身的那一刻伤透了之华的心,也许,那天的雨是之华人生中最汹涌磅礴的泪了。更忘不了之华与秋白的相知,那一夜,依旧是幽深的巷子,可有种真诚点亮了黑暗。

而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影片的这一幕,秋白穿着之华为他亲手缝制的衣服,面带微笑,唱着苏俄的红歌,来表达对妻子、祖国和共 产 党的无限热爱之情。茫茫青山,花草茂盛。在一片灿烂的白花中,秋白无怨无悔的就义了。镜头突然越来越远,灿烂的白花开始模糊,不知是之华的泪,还是为秋白无声的葬礼。飞走的雁儿,一下子惊呼,是你太舍不得秋白的离开还是要把秋白的思念和爱带给远方的之华和我四万万中华儿女?

…… …… 余下全文

篇二 :秋之白华观后感

观《秋之白华》有感

在看《秋之白华》之前,曾在历史书上对瞿秋白的生平有点了解。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政治理论著作达300多万字,哺育,启迪了一代一代的中国先进分子。是他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一直传唱到今天。他以全部生命和心血向人们展示了“共 产 党人”这个称号的深刻内涵。他一生追求真理,忠于共产主义思想,以党的事业为第一生命,即使在生死关头也毫不动摇,体现了共 产 党人为真理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大无畏气概。然而在看完《秋之白华》这部电影后,我又看见了另外一个感性的瞿秋白,相对于历史课本里刻板的瞿秋白。在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瞿秋白,有血有肉,感情真挚。

整部片子的感情基调淡而悠扬,有清朗淡泊的风韵。感情意境都到位,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让人感动至深。现实中的瞿秋白和杨之华的故事已经就充满了巨大的戏剧性和极高的优雅度,放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更有一股乱世鸳鸯的哀伤和血性儿女的阳光。也就是说,这个题材实在太适合做成一部唯美的柏拉图的爱情电影了,南方一表人才,虽是书香文士,但侠肝义胆投身到挽救中国与危难的洪流中。在乱世中,和女权觉醒的女大学生相爱,两人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杨之华正是从钦慕秋白人品,学识和磊落的情怀,到受其革命思想的启蒙,从而踏上了新的人生道路。他们两情相守,恰恰是附丽于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党的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任凭岁月峥嵘,血雨腥风,他们却高昂着不屈的头颅,两颗心灵互勉互励,绽放出生命中瑰丽的精神火花,升华出一种罕见的历史悲怆之美。最能体现他们爱情的一幕是,秋白亲手篆刻的印章“秋之白华”,两个人的名字嵌合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明了他们之间心心相印的真挚之情。

秋白说自己之所以参加革命,是因为想尽一己之力,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 好,也是想让短暂的一生更有价值。人之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有多少人能在一生中得偿所愿呢。秋白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之华曾笑言,上大的老师是最年轻最有才华的。无故瞿秋白是其中之一,他的才华另无数人所折服,他的文学造诣之高,很多当时有名的作家都不可及。但他无法视国家危难而不顾,毅然投身革命政治的洪流。幸好在黑暗繁杂的政治斗争中,秋白遇上了杨之华,从此秋白心里有了依靠。不管是去哪里出差,秋白心里就惦记着一定要活着回来见到妻子。在我的脑海里,有幅印象极深刻的画面。秋白接到上级的命令须转战到其他地方,而之华却不能跟随。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之华送秋白出门,两人在雪景中送别很浪漫但也很伤感。在最后离别的时候,两人紧握的手依依不舍的分开,之华看着秋白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雪色中,心里隐隐作痛。而这一次离别,秋白再也没机会回到之华的身边照顾她。

…… …… 余下全文

篇三 :秋之白华 观后感

今年是建党93周年,我校组织观看了一系列的红色电影。这周四的晚上,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我看了《秋之白华》这样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影通过瞿秋白与杨之华的革命爱情、早期中国共 产 党的革命生涯以及瞿秋白的人格情操三个角度,向观众展现了瞿秋白、杨之华这两位中国革命早期领导者的崇高精神世界和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谱写了一曲共 产 党人之歌。

说实话,这部电影实在是出乎我所料。本以为这会是那种革命主题鲜明、氛围浓厚的纪录片似的电影。结果影片画面唯美浪漫,极具文艺范儿。开篇古镇小桥,摇船出行,使我喜欢的江南风光。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摄影技术,那么多从窗外透射进窗内的斜斜的日光,诗情画意的雨景和雪景,无不将我打动。这么多的深沉隽永的镜头,每个镜头都仿佛是有分量的,配上舒缓动人的背景音乐,柔柔地侵入了我的心田,宛如一首细腻优雅的散文诗。比起史诗风格和主旋律风格的献礼片,我更喜欢这种表现方式,瞿秋白与杨之华浪漫唯美的爱情背后,是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爱情之美与那动荡年代革命之沉重成鲜明对比,反而衬托出革命烈士牺牲之伟大,革命道路行走之不易。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想了很多,也回宿舍查阅了相关资料,对这部影片展现的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思想感悟。

关于瞿秋白与杨之华的旷世之恋,“秋之白华,秋白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瞿秋白,政治家、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是中国共 产 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作为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19xx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杨之华,中国妇女活动家,中共早期领袖瞿秋白的第二任妻子。19xx年加入中国共 产 党。在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瞿杨二人,一位是清新婉约的江南女子,一位是风度翩翩的革命斗士。一位是有夫之妇,一位是有妇之夫。杨之华,是一个会为了与一般女子不同的时代理想而远走求学的女性。也许会让人觉得有些不顾家庭,却其实是对女儿有着无限的爱和期待的,对丈夫亦是一直在寻找契合点,于是她坚持给丈夫写信。写信是一种情感的释放,杨之华想要丈夫看后慢慢有所转变,接受她的理想,却无奈每一次的去信连信封都未曾开启过。她终于不再抱有希望,决定离婚。瞿秋白与杨之华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一样的理想精神。在那片不够明亮的天空下携手,不仅仅是普通的爱情,更从生活上升到灵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们是彼此的依傍,是无法分割的灵魂伴侣,即使被命运的浪潮冲开,分居两地,也分隔不了心的距离。 因为他们早就把对方与自己融在一起,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他们的爱情不仅带有柏拉图的色彩,在当时也是新潮的,惊世骇俗的,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世事变迁,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个共同的信仰让瞿秋白和杨之华走到一起,那就是对革命的信仰,对中国共 产 党的信仰。741

…… …… 余下全文

篇四 :秋之白华观后感

秋之白华观后感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看完这部电影后,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

海里回旋。虽说《秋之白华》是一部红色电影,在我看来,这是以革命为背景的爱情片。电

影讲述的是在中国革命时期,满怀热血的文艺女青年之华去上海大学学习,在那里遇到的比

她大不了几岁的老师,瞿秋白。秋白同样是一个热血的革命知识分子,去过苏联,精通俄文,

还有他身上散发的文学气质,深深的吸引着之华。之华与丈夫相隔两地,屡次丈夫来上海都

话不投机。不顺利的婚姻生活下,之华渐渐发现她爱上了秋白,后来与丈夫离婚, 与丧妻

的秋白在一起,一起革命。影片以秋白的死画上句点。

喜欢里面的文艺调调,背景很美很安静,让人沉浸其中。他们走在一起就是唯美的画,

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一个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并亲力亲为。他们相濡以沫,他们一起革

命,他们很勇敢,他们也很伟大。

秋白心系国家,走在革命尖端,在很多同仁就义后,依旧选择继续走下去,死对他来说

根本就不算什么,他就是那个社会的正能量。之华一心想要拯救人民与水深火热。在那个年

代她选择离婚,这让我觉得之华是个先进,有想法的女人,敢爱敢做,不被封建社会所束缚。

在里面瞿秋白和之华丈夫之间的友谊让我着实佩服,简直是到达一种境界啦。

革命英雄的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我敬佩,他们的英勇无畏值得我学习。

…… …… 余下全文

篇五 :《秋之白华》观后感

观《秋之白华》有感

秋之白华,秋白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年轻的杨之华抱着一颗革命的心离开了丈夫与孩子,只身来到了上海,在上海大学读社会学。在大学读书的日子里,她深深的被他的老师瞿秋白所吸引。他的谈吐、言行一切的一切都吸引着之华。可是,之华有丈夫;秋白有妻子。

在之华在上大读书的日子里,她的丈夫剑龙来探望她,可是他们总是话不投机。之华给剑龙写信,可剑龙从来不回信。不久,秋白的妻子患病离世了,秋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之华也为此感到很悲伤。但勇敢的之华向自己的丈夫提出了离婚,并把这件事情告诉的秋白,最出人意料的是,秋白居然提出要陪同之华一起回去。 当两个优秀的男子四目相对时,剑龙说了句:“人各有志,覆水难收。“

两位心有灵犀的男子各题了一首诗,剑龙所写的大致意思是:之华是我一生的最爱,千金难买。而秋白:我跟她一个眼神,我们就彼此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后来回到上海,之华去听了一场起义的演讲,正当演讲高潮时,国民党军官冲了进来,将起义的头黄仁打昏。后因抢救无效,黄仁同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当一个个花圈有序的排列着,白色的哀悼字条迎风飘扬,我仿佛亲临的哀悼会现场,情绪十分的沉重。

在外白渡桥上,秋白疑惑了,他质疑自己带动革命是对还是错,他不希望在看到自己的学生如黄仁一样死去。之华给了他答复,安慰了他那颗动荡的心。夕阳西下,秋白拥着之华说:“我们看得到开始,或许看不到结果。“

后来党派秋白去执行任务,离开前他对之华说:“其实你不用这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够了;其实你不用这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够了。“之华拥着秋白,泪水早已流了满面。

送秋白离开的那个晚上飘着雪花,之华站在原地看着秋白坐着黄包车越走越远,知道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可是仍久久不肯离去。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分离,也是永远的分离。

秋白穿着之华缝制的衣服,迎来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带着微笑离开了他的国家,他的之华。不!他并没有离开,他永远的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 …… 余下全文

篇六 :秋之白桦观后感

影片《秋之白桦》刻画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爱情故事,或许,很多人看过之后这部电影都会为之感动吧。没错,真正的平凡而伟大的爱情就像是他们一样,不需要像玛格丽特和阿尔芒那般甜蜜的语言,也不需要像盖茨比和黛茜那般物质至上,以为金钱可以重温旧梦,追求富于物质的生活。只要双方都有一颗赤诚的心,都能多为对方着想,一齐为同一个理想而奋斗,哪怕再多的苦难也能一齐承受,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才能符合“爱情”这两个字的美丽含义。

“我原是浙江女子师范的学生,当时想做一个教员,对社会略尽点责任,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暴使我睁开了眼,听说星期评论社组织一批青年到苏联学习,我就满怀热望到了上海??”影片一开始刻画出一个渴望出外求知的女性形象,轻柔的声音中不乏意志坚定的反映。划船手啊元问道“先生不怕?”杨之华简短有力的回答“不怕”更突显她意志之坚定。但是,事不随人愿,苏联没去成,去了培养革命干部的上海大学,因为拥护党,毅然选择了学习社会学,并在汇聚新潮人物的晚会上,结识了英文系大学生小轩。影片选取小轩作为一个大学生类型跟之华进行对比,在共同上过瞿秋白的课后,表现两人不同的观念,小轩觉得难受,作为女人“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而之华却不是这莫想的,她觉得“已经在改变,难受的人越多改变越大。”她对明天充满希望,相信着自己拥有力量,可以为救国贡献自己。而小轩则是希望活在自己的浪漫世界里,“我的玛丽安睡在河边树丛中,请你们不要惊醒她的梦,”这亦是小轩的内心写照。小轩是为了逃婚,将来嫁得好,才来到上海学习的,我们可以看出小轩虽有不安他人操纵、追求自由的性格,但相比之华而言,她缺了一份对自己命运掌握的执着和对个人价值的深入认识。后来,小轩在抱怨着自己作逃婚的决定,那时之华仍坚持着自己解救国家的理想。在我看来,杨之华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质,图画、手工、家事、园艺、缝纫、体操、乐歌等样样精通,还具有对革命的坚持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勇气。在求学过程,杨之华结识了思想先进、博学多识的瞿秋白。在听瞿秋白讲课的过程中,杨之华被瞿秋白的智慧、学识以及气质所吸引,渐渐开始崇拜甚至爱慕瞿秋白,“每次和他讲话我都无端的紧张,同时,也无端的激动。”而且“上大的老师是全中国最有才华,最革命,最英俊的”更是侧面夸奖瞿秋白,也显示了之华的崇敬之情。“剑龙从来不给我回信,渐渐的我和他也就无话可说。而另一个人,却越来越吸引我,他的思想、言谈举止、声音和目光,照亮我的生活??”说明了之华的内心与瞿秋白越走越近,相反之华和自己的丈夫沈剑龙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之华求学过程中,她非常的想念女儿,但是为了呆在可以看到瞿秋白的地方,为了和他一起工作一起革命,她毅然放弃了暑假回家,并在这期间加入了共 产 党。当瞿秋白的妻子王剑虹因病去世后。杨之华在给丈夫的信中提到了“离婚”二字,这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非常艰难的,“女人从来没有自己选择幸福的权力,即便有了权力也没有胆量。我是在革自己的命??”她也因此鼓起了勇气去找瞿秋白,希望他能再爱一回。她的勇气和坚持就好比简爱一样,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信仰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瞿秋白的“其实,你不用这莫美丽,只要有你的智慧就够了。其实,你也不用这莫智慧,只要有你的勇敢就足够了”是我最喜欢的赞,也是之华形象的真实写照。瞿秋白死后,之华仍然坚持着他们的共同理想,坚持工作,坚持革命。以前读着林觉民的《与妻书》,觉得林觉民的选择是对妻子幸福的牺牲,《秋之白华》让我知道两个人其实没有谁先走谁迟走之分,从一开始两个彼此向往着同一个梦的人就注定一直在一起,一个不在了一个延续他的生命,两个不在了后来者延续他们的生命。这或许是我们没有想过但却一直追求的归属。人一生如此短暂,寿命并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是奉献能,理想能。

…… …… 余下全文

篇七 :秋之白华观后感

观《秋之白华》有感

在看《秋之白华》之前,曾在历史书上对瞿秋白的生平有点了解,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一生追求真理,忠于共产主义思想,以党的事业为第一生命,即使在生死关头也毫不动摇,体现了共 产 党人为真理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大无畏气概。然而在看完《秋之白华》这部电影后,我又看见了另外一个感性的瞿秋白,相对于历史课本里刻板的瞿秋白。在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瞿秋白,有血有肉,感情真挚。

假若《秋之白华》仅仅只是一部单纯的爱情小品,于一派怀旧底色上再添一幕幕浪漫风情:江南古镇的一波清水,大学校园的漫天黄叶,庄重如苏俄赤都的皑皑白雪,安详如一际苍穹的宁静鸽群??凡此种种,倒也会让观众为这份唯美和诗意所倾心。

整部片子的感情基调淡而悠扬,有清朗淡泊的风韵。感情意境都到位,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让人感动至深。现实中的瞿秋白和杨之华的故事已经就充满了巨大的戏剧性和极高的优雅度,放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更有一股乱世鸳鸯的哀伤和血性儿女的阳光。杨之华正是从钦慕秋白人品,学识和磊落的情怀,到受其革命思想的启蒙,从而踏上了新的人生道路。他们两情相守,恰恰是附丽于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党的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任凭岁月峥嵘,血雨腥风,他们却高昂着不屈的头颅,两颗心灵互勉互励,绽放出生命中瑰丽的精神火花,升华出一种罕见的历史悲怆之美。最能体现他们爱情的一幕是,秋白亲手篆刻的印章“秋之白华”,两个人的名字嵌合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明了他们之间心心相印的真挚之情。

影片里秋白对之华说了一段最感动最浪漫的话:其实你不用那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足够了,其实你也不用那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足够了。何其典雅而高贵。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秋白,是那么感性,在刚毅的性格里透露着柔情。正是: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电影里不仅表达了秋白和之华的爱情纯真与圣洁,也写了他们献身革命的坚贞与悲怆,从而出色地塑造了瞿秋白这个浪漫而又大义凛然的革命家的典型形象,更揭示出他磊落的襟怀及其崇高的人格魅力。我想这就是他为什么至今还不为人遗忘的原因吧!

…… …… 余下全文

篇八 :秋之白华 观后感

《秋之白华》观后感

去年就知道有《秋之白华》这部电影的,因为他们来过我们的学校,但是我却是在前几日花的时间看完了一部革命片子的。在网上看到:《秋之白华》这部影片是20xx年上映的建党九十周年献礼电影。片名灵感来自瞿秋白送给杨之华的一枚图章,瞿秋白当时的表白是:“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因为革命而开始,他们的家庭也因为革命而不存在了,为了革命,他牺牲了,为了革命。她终身未再嫁。

当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宣传片的时候,我还以为这部影片会是像《山楂树之恋》一样的爱情文艺片,当时也没有过多的去关注这部影片。但在上次的观后之后,我才觉得这是一部革命历史与纯美爱情交融的影片。人们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纯爱史诗,唯美传奇的魅力,让人在丝丝入扣的唯美中黯然神伤,在震慑人心的革命中高亢凛然。原来,燥热天气的上海,小小的寝室里,观看诗一般《秋之白华》,也是一种由感官到精神的宁静与享受。二人一开始是师生情谊,(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之旅是在我们上海大学开始的)再慢慢到后来革命中两人的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相互关照,给我们上映了一幕幕瞿秋白与杨之华之间感人至深、铭心刻骨的纯爱故事。但他们二人并不沉溺小家之幸福,而是抛弃小家之安逸,投身革命之洪流,甘做革命先驱,为中国的光明未来而奔波。这是他们爱情之伟大,是革命之伟大。整部影片我印象最深的是当秋白最后一次离别之华,窗外大雪纷飞。重情的秋白回忆起已经牺牲的战友和朋友们:张太雷、秋瑾??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个亲切的身影,他清晰地记着他们逝去的年岁和年代。他们都那么年轻,义无反顾为理想而献身!秋白的生命也将在不远处戛然而止,所以当紧握的双手终于松开,秋白挥别雪中的妻子,知道此刻即是永别,我禁不住潸然泪下。在这一段分别的场景中,有一句很普通的台词,却狠狠地震撼了我一次,“再见,我们一定会再见的!”,这是赴苏俄前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约定。影片中有多处告别的场景,用的台词都是“再会”,唯独在这里用了“再见”。遗憾的是分别之后直到牺牲,他再也没能见到她。大概两人深知此去前途未卜,凶多吉少吧!所以产生了这种高于平常的期许。“只要我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