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矛盾论读后感论文(2500百字左右)

《矛盾论》读后感想

最近拜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记得自己在读高中时就已经读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这次又读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初学时,以为那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后来才渐渐发现矛盾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教育意义。在不禁为其的深刻论述所折服的同时,我更加深入了解了毛泽东这位令人钦佩的伟人。

毛泽东是中国共 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20世纪的历史巨人。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毛泽东最重视哲学。他在哲学这个领域花了很多功夫,读了很多哲学著作,不仅有马列的,还有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以及我国古代哲学家的一些著作。毛泽东正是在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写出《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划时代的哲学著作。毛泽东和马克思一样,特别重视历史和哲学,在他的《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 …… 余下全文

篇二 :大学生马哲课上论文 读矛盾论有感

我看大学生就业中的“矛盾论”

---浅读《矛盾论》有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 产 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在市场经济中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今天,他的对立统一规律在现在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有幸拜读了这篇著作后我想到更多是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的启迪,特别是在就业问题上,矛盾论中的很多观点和主张都很重要。

众所周知,自从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诱发了全球金融震动。花旗、美林、贝尔斯登、雷曼等经济大鳄出现巨亏或濒临破产,银行、证券、房地产从高峰跌入低谷,危机风暴波及各行各业,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宣告到来。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00万人,而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源看待的今天,同样纳入市场供需关系的范畴,在供需关系出现严重矛盾的情况下,使得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迷茫。很多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可能会选择回国就业,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毕业和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不少企业停工歇业,大量员工被“裁”等现状凸显在我们面前。不少急于就业的毕业生在竞争中往往采取“自降薪酬”来博取优势,而更多的是自己仍有较高期许的人陷入“供求两难”的尴尬境地。其主要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

矛盾一:持续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与不断减少的工作岗位数的矛盾

由于最近几年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大学文凭变得越来越普遍,大批量的毕业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冲击,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岗位来弥补,但事实情况确实经济危机造成不少企业停工歇业,大量员工被“裁”。

矛盾二:就业与择业的矛盾

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一直是讨论的焦点,如果先择业后就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恐怕就要失去很多就业机会,那么,吃饭和立足就成了问题;如果先就业后择业,那么,很可能与职业发展的主干线偏离,造成职业生涯紊乱,等再次回到主干线的时候,就走了一段弯路,这段弯路所用的时间成本,可以使一个人远远落后于当初同一起跑线的其他竞争者。在金钱上可能没有损失,在职业发展上却是损失了、落后了。

…… …… 余下全文

篇三 :矛盾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论文——

《矛盾论》读后感

学生姓名 : 学 号 : 专 业 : 班 级 :

完成日期 : 2011-5-28

《矛盾论》读后感

内容提要:生活中处处有矛盾,毛泽东的《矛盾论》指导我们有辩证的目光去审视生活

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以获得更科学、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用辩证矛盾的观点剖析中国大学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与融合,探究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转变思路,开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又全又专的新型人才。

关键字:毛泽东 矛盾论 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前言

有关矛盾这个概念,我在初中上思想政治课哲学课时就已经学过了,如果我们稍加注意,日常生活中也到处能找到一些自相矛盾的例子,如成语有“四季如春”、广告有“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等等,矛盾处处可见,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矛盾的内涵,过去我以为所谓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后来才渐渐发现矛盾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教育意义,读了毛主席的《矛盾论》,更是对矛盾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很多问题豁然开郎,让我深感茅塞顿开。 作为毛泽东的一篇不朽之作,《矛盾论》通篇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它全面系统深刻论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意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文献,

它让我认识到:哲学把一些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上升为一种理论的高度,学习它的人能通过运用这些理论到生产生活中去,更加容易更加高效地实践,从而改变世界。毛主席的《矛盾论》将哲学带出课堂,指导人们用矛盾的视角看待问题,使我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受益无穷。

一、认识矛盾,用矛盾的观点看中国高等教育

首先,何谓矛盾?它在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排而又斥互相信赖的关系;在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生活中处处有矛盾,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 …… 余下全文

篇四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3010208206

黄世心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并非是要建立,而是要阐述马列主义的哲学

毛泽东同志最重视哲学。他在哲学这个领域花了很多功夫,读了很多哲学著作,不仅有马列的,还有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以及我国古代哲学家的一些著作。毛泽东同志正是在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写出《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划时代的哲学著作。毛泽东同志和马克思一样,特别重视历史和哲学,在他的《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继19xx年7月完成《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于同年8月完成的,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

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是一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五 :矛盾论读后感

读书,使我们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初学时,以为那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后来才渐渐发现矛盾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教育意义。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

《矛盾论》是继19xx年7月完成《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于同年8月完成的,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过的演讲。《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哲学中讲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换句话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是一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

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 …… 余下全文

篇六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毛泽东是中国共 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20世纪的历史巨人。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19xx年7月完成《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于同年8月完成的,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毛泽东的《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是一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指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每一物质运动形式在

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中矛盾带有特殊性,同一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上矛盾带有特殊性,同一发展阶段上矛盾双方各有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转化,使事物发生性质的变化;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转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别。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更加完善,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

…… …… 余下全文

篇七 :《矛盾论》读后感

正确的方法

——《矛盾论》读后感

【摘要】 《矛盾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文献,整篇文章都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贯穿始终,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意义全面、系统、深刻。《矛盾论》从辩证法角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矛盾论 唯物辩证法 方法论

19xx年,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一篇受到世界范围瞩目的文章——《矛盾论》,在当时,是为了客服存在于中国共 产 党内的严重教条主义而作。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来帮助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整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举例生动具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阐述全面深刻。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文章中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延伸观点是多方面的、经得住考验的,并且还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其中,使得中国革命过程中的许多复杂矛盾,得到了十分成功的分析和解决。 为什么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如此广泛的全民讨论呢?因为它首次精辟地阐述了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而在文章中特别指出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可以说,不认清这一事实,就等于是辩证法这门学问的门外汉。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二十世纪的历史伟人,是中国共 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多重身份的不懈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新实践,他不但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更是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后人看来,毛泽东能够取得如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成就,除了跟他投身于社会变革的革命实践有关,更跟他坚持一生的刻苦读书不可分割。是阅读赋予了毛泽东渊博的知识和超前敏锐的政治智慧。

…… …… 余下全文

篇八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在高中的政治课上就学了点有关矛盾的知识,所以对这部分知识还是比较熟悉的。《矛盾论》是继《实践论》之后的又一篇哲学论文。《矛盾论》写于19xx年8月,当时王明等人的在党内造成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严重影响了革命进程。为此,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加强统一全党的思想。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的复杂矛盾。

通过学习《矛盾论》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管什么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这个世界。矛盾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回避矛盾,否认矛盾,找不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这其中也包括我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人们对陶渊明“世外桃源”的向往,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其实,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我渐渐意识到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而我们应该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不能回避矛盾,否认矛盾。这些知识我们在高中就已经知道,而且学习了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

毛泽东同志说到“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著的现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没有敌人,何来战争?比如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的时候,我们会暗自将班级的某个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人作为自己的学习对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我觉得会很有动力,学习也很有效果。如果这样的人不存在,或者自己没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我们就会学习没有压力,学习效果就不明显。所以说敌人是相互存在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