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读名著有感

读名著有感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时代、地域的限制,可以超越语言、名族的差别,而具有恒久的感染力。所以我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是的,圣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我们认真读书,我们将会得到比黄金更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给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地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前不久读了伟大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使我感受颇深。读完整本书,我觉得文中这种丑恶的外表和美好的心灵的强烈对比,极端的对比,将丑恶与美丽表现得十分突出,给人视觉与心灵的极大震撼,似乎将我们所有的思想感情都献给了这本书,献给了埃斯梅达,献给了卡西莫多。这也许正是这本小说的魅力所在,也因这,我深深爱上了这本书——《巴黎圣母院》。也让我明白,我要时刻保持一颗充满正义、善良、勇敢的心。要时常读名著,来净化我那颗贫瘠的心,来滋润我那干渴的心。

说到家,也许每个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庭,那个温馨的港湾,那个无论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荣耀与耻辱,它都会永远包容你,爱护你的宝地。因此,我们的理解就是,我们需要一个家,并且希望永远得到它的庇护。然而,当我读到巴金先生的《家》,他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家》是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一个正在崩坏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然而它所代表的意义可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上大多数家庭的悲哀。它们在腐坏中崩塌,它们作为一个家,然而却没有一个家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与支持。固然,若整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的话,我们何谈进步?小家为大家,大家成就小家,没有大的国家,岂会有小的个体的家。因此,《家》成为了巴金先生对不合理制度积愤的倾吐。《家》告诉我要拥有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遇事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敢于表达。每个人的独立思想才组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化时代,所以,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新思想,而不是一些陈腐的东西,毕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 …… 余下全文

篇二 :教育名著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写的名著,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书中的第11条“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条实际是说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才能把知识理解透,掌握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了每一位教师都到过的现象:昨天上课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规则(定义、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还举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课时,你瞧,班上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把教材全忘了。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天上课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困难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怎样进行思考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什么呢?这里指的是要思考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的因果关系,新旧知识的联系等。这里是说不管教材是怎样的纯理论性材料,都要布置一些实际作业。我对“实际作业”的理解是实践性的作业,操作性的作业,知识运用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中、运用中思考知识,掌握知识。

这条建议就是说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白”,学生可以用这些空白来思考自己不理解的知识。这样看来一堂塞得满满的课,也许不是好课,要张弛有度。

还有读到《给教师的建议》的29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我深有启发。把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内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三 :名著读后感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选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1.做一个坚强的人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第一次接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姑姑家,那时不知要看什么,随意地拿了一本小小的书,就看了起来,很容易便进入了保尔·柯察金的世界。

这本书带给我的有很多,不得不说的便是:做一个坚强的人。保尔·柯察金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xx年加

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xx年到19xx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xx年加入共 产 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xx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他绝对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一个成功的角色。

保尔从小就靠自己打工,那时他11岁,现在我们14岁了,有好多人都已经入共青团了,可是又有谁的内心是真正坚强的,经常遇到一些小困难,总想逃避,不想去解决,甚至痛哭流涕,哭喊着说自己做不到,往往家长都会说:不要做了,我来。小孩子不能总躲在父母怀中,就像船儿躲在港湾一般,迟早有一天会发生海啸,那时离港的?船儿?又要怎么样了呢?没有生活经验,不够坚持,没有恒心,什么都做不来,那时都会对自己的父母生气的怒吼道:?那时都是你们惯着

我害得我现在什么都做不来,你赔给我,我的工作,我的就业机会。?父母只是一脸无辜,当时是为你好啊!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这句话让我不畏惧失败,更不会因失败而哭泣,保尔在和病魔斗争时并没有放弃,他不畏惧死亡他在最后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他做好了随时死亡的准备,他坚强的面对病魔,面对任何艰难险阻。

…… …… 余下全文

篇四 :30篇世界名著读后感

1.读《童年》有感 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

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Z

…… …… 余下全文

篇五 :名著读后感500字

名著读后感500字

篇一:悲惨世界>读后感500字

读了《悲惨世界》,掩书沉思,这本书把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当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嫌弃与鄙视时,善良的主教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主教不仅没有怪罪冉阿让,反而将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嘱咐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主教的举动感动了冉阿让,让他在善与恶的徘徊中毅然选择了善。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如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给了他无限的希望,让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后来,冉阿让因乐于助人,得到了市民的爱戴,也得到了一个与“囚犯”有着天壤之别的称号——市长。这时,我既感动又欣喜,毕竟好心有好报啊。这一切,无疑让我们想到了那书中德纳第与他的妻子,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令人厌恶,他们为了钱财不惜一切进行诈骗。小女孩柯赛特受尽了他们的欺凌,他们待柯塞特很不好,整天叫她做这做那,还不给她穿好吃饱,并且一个劲地向柯塞特的母亲要钱。母亲本身就很贫苦,但是她为了女儿能过好日子,尽量满足德纳第夫妇的要求。

这是人性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一种人总是刻意伪装,但都将会识破,因为虚伪不可能永久。而另一种人在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永保光明、善良、正义、宽容的高尚情操。愿我们身边多一些光明使者,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

篇二: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500字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一书,我认识到自立自强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书中写的是:鲁滨逊在航海途中遭到风暴的袭击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劳动盖起了房子,种植谷物,驯养山羊,坚强地活了下来,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从鲁滨逊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自立自强,勇敢地面对困难的高大形象由此我想到了自己面对困难的态度。

…… …… 余下全文

篇六 :名著读后感

读《红豺》有感

暑假里老师发了五本书,但没我想看的,于是我又买了一本书。书的封面是一只红豺,作者是沈石溪,我很感兴趣。一天就看完了。

红豺的主人公是一只叫火烧云的母豺。这本书写了火烧云去找仇敌报仇,报仇后火烧云不忍心杀死仇敌的孩子,反而把她养育成人。甜点心几次被火烧云救于生死之中。我被他们的所感动。《红豺》中有许多精彩片段,在一个非常安静的晚上,火烧云看见甜点心休息后,便自己悄悄的走啦,甜点心醒来时发现火烧云消失啦,便飞快的跑出去,找火烧云去啦晚上下去啦蒙蒙小雨,火烧云走不快甜点心便马上跟上了他,火烧云见甜点心冒着雨来找他非常感动。火烧云发现甜点心受了伤,就想到另一只狼咬了他,他就甜点心回家了。

火烧云对甜点心的仁慈让我非常感动。狼和豺在自然界中是敌人,给本不可能替对方抚养幼崽。而红豺中的火烧云却能放下恩怨情仇,把仇敌大灰狼的幼崽养大,我们应该向故事中的火烧云一样,放下恩怨情仇,和别人和睦相处。

甜点心对火烧云的感激是真诚的。在自然界中,母兽会把长大的幼兽逐出领地。甜点心的行为却是截然不同的。他和火烧云住在一起,还为火烧云提供食物。这不仅是我感叹道;

当我们长大啦,离开父母,去外面的世界去打拼。却没有回

家看望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这是我理解到动物之间也有

亲情。

读《狼王梦》有感

每一场触目惊心的战争,每一个动人心弦的撕斗的动作,让

我对这狼有着更加独特的了解,而这把狼描写的淋漓尽致的

作者是著名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 从前有两只狼,一只公狼,一只母狼,公狼叫黑桑,母狼叫

紫岚。黑桑早就有过当狼王的愿望,黑桑长得肌肉丰满,聪

明机智勇敢。黑桑想当狼王,同样也有这个实力当好这个狼

王,可是他却死在了野猪手里。紫岚为了实现黑桑的愿望,

紫岚为死去的黑桑生下了五只狼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有一

…… …… 余下全文

篇七 :读经典名著有感

读经典名著心得体会

放寒假了,学校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读世界经典名著,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决定假期里和孩子一起捧起世界名著,一起津津有味的看起书来,通过这次的亲子读书活动,我感觉受益匪浅!和孩子一起读书真好,因为和孩子在一起读书时,在母女间亲情浓郁的互动氛围感染下,不经意间我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一个充满新奇的故事海洋中,陶醉之余,我不得不惊叹,原来陪孩子看书、阅读、讲故事是这般生动、趣味而富有诗情画意!

作为一位母亲,此时的我在心境触动的同时,更多的是惭愧和内疚,自己平时忙于家务事、工作琐事,在教育和引导孩子读书方面不是很在意,只是平时多注意培养她的生活自理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但通过这次亲子阅读活动我才知道,原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我和孩子一起读世界经典名著,共同经历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我们一起讨论匹诺曹的优缺点,一起争论《绿野仙踪》的四位主人公的遭遇,我们都为多罗茜、稻草人、铁樵夫、胆小狮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奋斗而惊叹,同样的心情让我和孩子贴得更近,彼此间没有隔阂,我们象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比如说,避免了大人之间说得热闹,而孩子却无从插嘴,备受冷遇,或者孩子想要倾诉什么,大人们却一无所知,被孩子翻白眼的尴尬场面出现。孩子也在讨论的氛围中更容易接

受意见和建议,而不会感受到压力和紧迫,自然会较好的成长。所以我们要多抽时间来陪孩子阅读,这样做不仅让我们自身的素质有所提高,也可增进我们母女间的感情。读书好,每天都坚持陪孩子读书,读经典名著更好! 因为在世界经典名著的世界里,它打破时空限制,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孩子们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将会触摸到集中了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合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你们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的世界。这世界经典名著的世界,犹如一个燃烧的大海,将把你的生命燃烧起来!你将会和这些人类的精英们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轻与重,就在你同哭同笑同焦虑同挣扎的过程中,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你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像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一一被开发出来,你的精神变得更开阔了,你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教育名著读后感精选十篇

《教人幸福的生活》感悟

根据学校安排新的读书任务,我在学校借阅了《教人幸福地生活》一书,刚题目时我的理解是这本书是写了一些如何让人生活的快乐、幸福的书,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才发现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本书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写了如何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和自己感受到幸福。

书的作者是留美教育管理学硕士刘畅,她曾经留学美国和日本,现任北京海淀区海淀学区党总支书记、校长,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开始渐渐理解作者的思想。比如:围绕三个“真正”,书中给出的答案是: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不骄不傲,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气不馁,学会客观、乐观地面对成败荣辱,为他们打下一块坚定的人生基石。

真正的成功教育: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自主行为,只有唤起“人”自主成长意识并培养其自主成长的能力,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教育。

真正的素质教育: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这一问题,他说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平等,学到了尊重别人,学到了谦让,学到了礼貌,学到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因此,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是做人的教育,“做人”永远是教育的重心。

总结刘校长的三个“真正”,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自主成长。成人是成材的前提。要让学生成人,首先应该从引导学生做一个健康、文明、美好的人儿做起。从根本上说,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的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按照县教体局的相关要求,我最近拜读了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本来很少读书的我,尽然也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还想多读几遍。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这样说到:“从教20余年,我可以这样说,我一直在不停地阅读,这已经成了我的生存方式之一——或者干脆说,“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这种“阅读欲”源于自身的危机感。学问的功底,学识的功底,使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李镇西老师无疑也给我指出了一条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一条“捷径” 。《做最好的老师》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真诚与谦逊。阅读此书,我在激动、赞叹、折服的同时,受到了激励、鼓舞,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