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育漫话读后感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一个儿童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规则: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运动中捕猎生存,往往健康强壮,饮食上多食植物,遗传下来就习惯素食,虽然古人的寿命比不过现代人,可他们到死是无疾而终。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否则哪来健康的精神。我们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的羞耻心和名誉,洛克说:儿童的错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表扬的时候,则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觉得,小学生脸面很重要,很多时候的当众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现在教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明显感到比一二年级的孩子爱要面子。想起前面有的学生私下嘀咕:老师就爱板起脸来训斥人。我应该变换一下教育方式了,于是就在昨天,在班内宣布这天是“无批评日”,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响应。我提出了条件:我要大力表扬有良好行为的同学,对犯错的同学会凝视10秒钟,希望每个同学注意老师的眼神。这个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时地盯着老师了。这一天,有那么几次,我要忍不住批评学生时,会提醒全体同学:“现在犯错误的学生赶紧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这样的“无批评日”,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的羞耻心,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精神的成长。

…… …… 余下全文

篇二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从寒假前至寒假结束期间我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不禁为其精辟的理论、深入浅出的文字所折服。在《教育漫话》问世 300 多年来,一直被誉为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今天拜读大师的金玉之言,可谓茅塞顿开。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但他所讲的东西却非常深刻,极有启发意义。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 位, 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 接受空气、 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 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回想我快乐自由 的童年,对比我的学生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在庆幸自身的同时也对现在的 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 城市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 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 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 生活环境的漠视。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 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 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 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其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 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 对于他们是有益的, 而且是必要的。 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初为人师时,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 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 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 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

…… …… 余下全文

篇三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三部分来写。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几点关于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在“脚的锻炼与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说,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弄湿手没有任何不适和弄湿脚而得伤风的如此之区别就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说习惯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会对健康有害。在“饮食与用餐”中也同样强调人的味觉嗜好美味佳肴全是习惯使然,并劝告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吃面包的习惯和固定用餐时间的习惯。可见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其实习惯不仅是对一个孩子重要,对一个人更是重要。一个长期反复的动作成为一个习惯,进而发展成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习惯并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犹如教育一样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对于还是处于一张白板的状态的孩子们,要他们主动地去养成良好习惯则是难以办到的。所以父母、老师这些教育者们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正确合适的教育,教育者的意义便在此体现了。而这引导的形式不仅是在儿童面对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或是在他们做了错事后尊尊教导,始终要记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儿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诱。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了如今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事“父母

应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而儿童是有着极强模仿力的,特别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作出与自己父母相似的行为,这也是说明了孩子“白板”一样的特性——可塑性极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为榜样,是在平常生活中就体现的,而非故作姿态。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应该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而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人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对待一些事也是采取不所谓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很不正确的,要知道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笔就会在他们的白纸上留下显眼的印记,而且这种不把孩子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应属于儿童”。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这做那,而自己却无一点带头作用,这无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谓说一套做一套。再者,一些成人喜欢用“自己是长辈”这一特权来强迫孩子而给自己树立所谓的权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这是极为不正确的。同时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确立父母的权威,应该是“首先凭借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们年龄稍长,就要用爱与友谊去维系”,不管怎么说,“爱”是父母也孩子间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连接。而这句话同时也说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尤其是对于儿童,他们的成长变化很快,在不同时期,对待他们和教育他们的方法也是应有不同的。而作为教育者就应该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 …… 余下全文

篇四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洛克(1632—1704)全名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洛克认为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而绅士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提出了一个包容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在德育上要求绅士欲望服从理智,要培养礼仪,言行上对人要恭谦有礼等等。在智育的内容方面反对传统教育只注重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认为绅士学要的主要是作为事业家的知识,学习科目可以不注重古典学科,而要扩大使用学科,所以他提出了重视地理、天文、算术、几何以及其他各学科的教育观点。这反映了刚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为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于发展资本主义而奋发上进的精神,也充满了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他认为儿童是喜欢自由的,不能逼迫他们做任何事,而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观点在现在也是很有价值的。同时洛克的思想有其阶级局限性,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歧视劳动人民及其子女的倾向,他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没有教养的和邪恶的孩子”,以及在书中多次用“下贱”来形容仆人。他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忽视了国民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就免不了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惩罚,即严厉的处罚,是对不良行为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布鲁纳称之负强化。在一定的程度上,这种强制性措施的实施惩罚和挽救了少数、提醒和教育了多数,有利地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地形成。

洛克认为教育儿童时惩罚是应该被采用的,但是应使用得当。同时洛克觉得鞭挞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惩罚方法,有许多弊端:1人类有耽嗜肤体的与现实的快乐,极力避免痛苦的倾向,鞭挞不但不能克服这种倾向,反而鼓励了它。2鞭挞会使父母或导师盼望儿童去做的事,反而遭到儿童厌恶。3“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4鞭挞有可能治好儿童任性的毛病,但

…… …… 余下全文

篇五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 作者:(英)约翰·洛克 著,杨汉麟 译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xx年6月 征文题目:浅谈《教育漫话》 征文作者:于凝 任教学科:音乐 任教年级:初一、初三

浅谈《教育漫话》

大学毕业后,我的书架上一直存放着一本教育经典著作,但总是没有机会真正地静下心来好好拜读它——《教育漫话》。然而这个假期我终于翻开了这本书,不禁为其精辟的理论、深入浅出的文字所折服。

《教育漫话》原为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洛克曾先后担任过沙夫茨别利伯爵和爱德华·葛拉克的家庭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为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688年后,为了帮助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用“最容易,最简捷”的方法培养绅士,洛克将这些信札加以整理,于1693年公开出版了《教育漫话》一书。总体来说,整本书讲了三个方面的话题:体育、德育和智育。尽管由于时代变迁的迅速,有很多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被一些人所接受了,也似乎已经与现代的科学有了一定出入,但是我觉得书中的大部分观点还是值得现代人在教育孩子时予以借鉴和思考的,同时,书中的一些育人的理念和方法也非常值得我们教育者加以学习和研究。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

一、教育的作用

在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洛克坚持“白板论”,认为儿童的天性就像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涂写和塑造。虽然他也承认有一些凭借着天赋的才力和体质做出伟大事业的人,但他认为这类人为数极少,就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的发展决不是由先天秉赋所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有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

…… …… 余下全文

篇六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利州区民族小学李彬菡

有幸看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作者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读《教育漫话》让我联想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于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都有很高的启发和反省。

在书的开始部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中,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避免娇生惯养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出世即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不说,家人还处处小心,就怕他们有一丁点的闪失。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从小就是我妈妈的心肝宝贝,天气一冷就怕他冻着,总是给他穿很多的衣服,我妈妈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就应该汗津津的。”结果,稍微见点风,孩子就感冒了,然后吃药,挂水??孩子出生刚四十五天的时候,就因肺炎住进了医院。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体质特别的不好,直到

今年暑假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孩子的身体才强健一些。不过,即使是现在,我也不敢让儿子少穿衣服,因为小时侯已经养成习惯了,天气一冷,儿子的衣服立即成倍递增。

其实,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迥然不同。古代德国和现代爱尔兰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都用冷水洗浴,不仅洗脚,还洗全身。现在苏格兰高地的妇女也在冬天用此方法锻炼她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非常的健康。 看来,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经受锻炼,而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呀!

…… …… 余下全文

篇七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之读后感

最近读完了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颇有感触。洛克是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他是全面系统的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出生于英国灵顿,就读于牛津大学,后对医学感兴趣,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终身未娶。代表新兴自由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的教育思想反映了鲜明的贵族资产阶级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彩。

我认为这是一本通俗易懂且很有说服力的针对儿童教育的书。虽然受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一些观点和看法有待商榷,但是这些细小的缺点无法掩盖这本书在儿童教育界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这本书从内容上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健康教育,中篇道德教育,下篇知识与技能教育。作者自己也在结束语部分提到教育上还有成千上万件事情需要考虑,作者所讲主要是针对绅士教育,也就是说明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上篇健康教育中洛克就强调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中国有句古话,心有余而力不足,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上篇的末尾,洛克总结道:“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或睡眠,饮食要清淡,不喝酒和烈性饮料,药物要少用或不用,衣服不可过暖或过紧,尤其头部和脚部要保持凉爽,脚要习惯于冷水并常常与水保持接触。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洛克师范强调习惯的养成,习惯成自然。睡觉的习惯,饮食的习惯,穿衣的习惯等等。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部分内容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吃饭的习惯和脚的锻炼与冷水浴。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对所有人来说是一段很美好的时光,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养成了晚睡晚起的坏习惯。洛克认为一个孩子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后必然会早睡,这样他就不会在很晚的时候还出去活动,过不健康的夜生活,沾染上很多不良的风气。

对于如何培养儿童早睡早起的习惯,洛克说每天早上家人都应该早早把孩子叫醒,但是如何叫醒,也是很讲究的。叫醒他们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太急,也不能大声尖叫,否则会吓到小孩子。一开始声音要轻,动作要缓慢,让孩子慢慢起来,在以笑脸相迎,他们就能容易接受了。就拿我自己来说,被刺耳的声音吵醒,心情肯定会很糟糕,有时候可能会很生气。但是别人轻轻地叫你,你会平和地接受。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洛克(1632—1704)全名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洛克认为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而绅士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提出了一个包容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在德育上要求绅士欲望服从理智,要培养礼仪,言行上对人要恭谦有礼等等。在智育的内容方面反对传统教育只注重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认为绅士学要的主要是作为事业家的知识,学习科目可以不注重古典学科,而要扩大使用学科,所以他提出了重视地理、天文、算术、几何以及其他各学科的教育观点。这反映了刚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为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于发展资本主义而奋发上进的精神,也充满了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他认为儿童是喜欢自由的,不能逼迫他们做任何事,而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观点在现在也是很有价值的。同时洛克的思想有其阶级局限性,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歧视劳动人民及其子女的倾向,他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没有教养的和邪恶的孩子”,以及在书中多次用“下贱”来形容仆人。他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忽视了国民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就免不了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惩罚,即严厉的处罚,是对不良行为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布鲁纳称之负强化。在一定的程度上,这种强制性措施的实施惩罚和挽救了少数、提醒和教育了多数,有利地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地形成。

洛克认为教育儿童时惩罚是应该被采用的,但是应使用得当。同时洛克觉得鞭挞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惩罚方法,有许多弊端:1人类有耽嗜肤体的与现实的快乐,极力避免痛苦的倾向,鞭挞不但不能克服这种倾向,反而鼓励了它。2鞭挞会使父母或导师盼望儿童去做的事,反而遭到儿童厌恶。3“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4鞭挞有可能治好儿童任性的毛病,但

…… …… 余下全文